共筑生命家园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第1页
共筑生命家园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第2页
共筑生命家园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第3页
共筑生命家园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第4页
共筑生命家园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2共筑生命家园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学习目标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2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34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50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上述视频思考: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人类为人类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避免伤害,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1、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①由于过度开垦伐木,对环境的肆意破坏,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②三代林场人植树造林,大力保护环境,注重生态建设,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使荒原沙地变回了林海绿洲。P882、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P83.84)P83-84(1)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为准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基础、准则、目标)(2)要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基本国策)(3)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余村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过去的余村现在的余村1、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塞罕坝建坝之前现在的塞罕坝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1.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第一次富起来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的经济增长。第二次富起来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之路。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③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何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③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何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探究与思考P85阅读探究与分享,思考下列问题。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谈谈理由?村民王婶的话是正确的。造纸厂厂长和小清父亲的话是错误的。保护生态环境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最终会危害人类自身。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相关链接P86阅读相关链接的内容,谈谈你的感受。新能源“三北”防护林河长制厕所革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2)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退耕还林

(4)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5)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3、怎样走坚持绿色发展道路?P85-87E1-E5④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发展方式。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低碳为行动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4.践行绿色,你打算如何做?绿色发展理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1)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经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2)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3)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5.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样的?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6.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我国的正确举措的意义?

坚持绿色发展的意义?

(治理雾霾、过度包装、污染、推广新能源汽车、

治理沙化、垃圾分类处理)①有利于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有利于绿色发展道路;③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有利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⑤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⑥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⑦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⑨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⑩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7.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国家企业

公民①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②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坚持依法保护环境,严惩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淘汰落后产业。①积极承担责任,遵纪守法。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③坚持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①学习环保知识,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②积极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③依法保护环境,善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④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为习惯。知识整合:“建设生态文明,守护绿水青山”,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国策、理念、发展道路、方略、战略、社会形态?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发展道路:绿色发展道路。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共筑生命家园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坚持绿色富国建设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坚持正确的基本国策和发展理念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建设美好中国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1、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把义务植树深入开展下去,全社会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为此,我们就要做到(

)A.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B.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C.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C课堂练习2、“心之所‘象’,象’往何方”。亚洲野象群在云南的迁徙行踪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关注,善待、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一共识即是(

)①共建生态文明

②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人与自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C课堂练习3、为应对气候变暖,中国向世界承诺:我国将在2030年前和2060年分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注:碳达峰即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碳中和是指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捕集或吸收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促进发展,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首位②人类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③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上述承诺④我国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课堂练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