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阅读(二)专题卷_第1页
传记阅读(二)专题卷_第2页
传记阅读(二)专题卷_第3页
传记阅读(二)专题卷_第4页
传记阅读(二)专题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卷传记阅读(二)一、(2016·江西三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万启盈:鲐背之年坦荡行曹玲娟①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一间朴素的办公室里,我见到了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与印刷史相关的书籍与材料。谈起七八十年前的人与事,老人声如洪钟、思维清晰,那段投身革命烘炉的激情岁月,依旧历历在目。②万启盈,93岁,从他1933年进入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开始接触印刷算起,迄今已有80年。③“咱们还是同行,我当过几天记者。”一见面,万老笑着回忆。1920年5月4日出生的万启盈,本在北平市第四中学读书,为实现当“无冕之王”的理想,1933年转学到以“手脑并用”为校训的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在那里,万启盈接受了社会科学和包括印刷课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的系统教育。④80年后,老人出版了一部《中国近代印刷工业史》。不是挂名,也不为“钓誉”,一字一句都由老人亲笔写出后由助手整理,他有时一天伏案七八个小时。近年来,老人听力减弱很多,他自嘲:“我现在是‘半个废物’。”不过他仍在坚持,偶尔也会担忧,“后面续篇还有50万字,不知道能不能写完”。⑤真正与印刷结缘,是在1937年。那年,这位热血青年千里迢迢赶赴山西临汾八路军总部,又转去延安。按中央组织部的安排,一心想进抗大继续学习的万启盈因为懂得印刷技术,被分配到党报委员会领导的中央印刷厂。⑥在延安清凉山脚的万佛洞,万启盈排过字,拼过版,管过工务,当过厂长,甚至还书生挎枪当连长,在胡宗南进攻陕甘宁边区时率领工人游击支队在延安附近打游击。延安时代,万老同其他青年一样,全心全意投入革命事业中,“没有一丝一毫私心杂念,纯洁得像清水,透明得像玻璃”。⑦已是鲐背之年,老人仍然关心很多事情,也对时事了如指掌。老人对如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很是心痛,他说,经常听到各种消息,“现在本位主义问题仍然很严重,思想和观念的问题不解决,有些事情上不去”。⑧老人骄傲地说,新中国成立后,工作担子比过去重了,也经受住了考验。他自我评价是:“热爱专业,敢挑担子,廉洁清正,不徇私情,正派向上。”⑨1954年,万启盈被任命为华东行政委员会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主管印刷、科研、教育、物资等,周恩来总理签的任命状他珍藏至今。被称为中国印刷事业奠基人之一的万启盈,于1953年创办了上海印刷学校,对中国印刷工业影响至今。首届学员没有现成教材,万启盈只能边编写讲义边授课。“上海有人提出停办,北京有人提出撤销学校的实习工厂。为此,我曾很不冷静地拍桌子瞪眼睛。”万启盈回忆。⑩万启盈的坚持,令上海印刷学校顺利起步并办学至今,而同样是这份坚持,成为他后来的一条罪行。1957年,因为在如何接管、改造上海文化单位的问题上和领导意见不一致,万启盈被打成右派,直接下放到印刷厂劳动,后调到上海印刷研究所工作。⑪“文化大革命”中,他又成了专政对象,干脆就被发配当了木匠。但万启盈只要有空就摸索第一代照相排字机的排版工艺,调整修理好一台废旧的日本照排机。他居然摸出门道,把过去仅用来制作地图文字的照排机用于书刊文字排版,摸索出第一代照排书刊胶印印书的新路子。老人说,自己耿直的脾性,一辈子都改不了。他曾在自述中写道:“难移的执着直言的秉性,曾碰得我头破血流,也有过看事片面说话不审慎之处。团结了人,也得罪过人。”⑫但老人更是一个乐观的人。他爽朗地笑,说自己“尽管家散了,官没了”,但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对我是好处太大了。可以说,这是我最出成绩的20年,很多事情都是这时候做的”。1985年后,万启盈致力于编写专业书籍和整理印刷史料,参与了《辞海》的编纂修订工作,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中印刷学科部分的主编。1997年,老人荣获毕昇奖。⑬在《中国近代印刷工业史》里,老人特意使用了九个繁体字,希望以此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和重视。早在2004年,老人就一字字写下《时代呼吁书同文》,希望海峡两岸能够互相交流,各自挑选出几个字来改变,大陆使用繁体,港澳台使用简体,以此达到一种“书同文”的文化默契。⑭“我这辈子就是这么个人,一辈子讲真话,屡教不改。”93岁的万启盈,依旧声如洪钟。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文笔简洁,描写细腻,形象地刻画了万启盈老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形象,表现了他的精神风貌。B.第⑧段中万启盈老人的自我评价,充分表现了他对自己一生品行的肯定,他很为自己言谈举止、为人处世上没有失误而感到自豪。C.在延安工作时,万启盈毫无私心杂念,一心一意干革命。排字,拼版,当厂长,当连长打游击,做过多种工作。D.万启盈不仅热爱专业,而且关注国事。他了解时事,心痛于社会不良现象,他希望海峡两岸开展交流,达到“书同文”的文化默契。E.第④段写万启盈自嘲:“我现在是‘半个废物’。”这句话是说他现在岁数大了,有些工作没有精力去做了,比如书稿须交给助手整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是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错在“描写细腻,形象地刻画”。B项,错在“没有失误”,它与第⑪段中“也有过看事片面说话不审慎之处”相矛盾。E项,是对传主语言的分析,所谓“半个废物”,是传主自谦的说法,是说他自己在工作上不如过去那样有精力了。书稿的整理,交给助手去做,可能是由于精力不足,也可能不是。答案:DC(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2.作为中国印刷事业奠基人之一的万启盈,在印刷方面做出过哪些重大贡献?请简要概括。(6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概括“在印刷方面做出过哪些重大贡献”,确定答题区间在第④、⑨、⑪、⑬段,抓住其中的关键句子,对评价性句子直接提取,对描述性句子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如根据“80年后,老人出版了一部《中国近代印刷工业史》”可以提取概括出第一点,根据“万启盈只要有空就摸索第一代照相排字机的排版工艺,调整修理好一台废旧的日本照排机。他居然摸出门道,把过去仅用来制作地图文字的照排机用于书刊文字排版,摸索出第一代照排书刊胶印印书的新路子”可以提取概括出摸索出第一代照排书刊胶印印书的新路子。答案:①出版了一部《中国近代印刷工业史》。②创办了上海印刷学校,对中国印刷工业影响至今。③摸索出第一代照排书刊胶印印书的新路子。④整理印刷史料,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中印刷学科部分。(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给4分,三点5分,四点6分)3.从全文看,万启盈先生有哪些个性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作答时要结合人物事迹,尽可能把不同侧面都揭示出来,在文中找出关键词,如学问、心性、为人做事等方面,然后用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答案:①热爱专业,敢挑担子。鲐背之年依然积极工作,有时一天伏案七八个小时。②耿直敢言,正派向上。他“一辈子讲真话,屡教不改”。③爱国,关心时事。老人对如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很是痛心,并进行批评。④乐观开朗,他对自己身处困境并不放在心上。(每点2分,答对三点可给满分)4.在万启盈的奋斗历程中,“坚持”二字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你认同他的“坚持”吗?为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作答时要先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然后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注意合理整合信息,分条陈述。答案:示例一:认同。(2分)理由:①万启盈的坚持,是对美好的思想与品格的守护,而这不应改变。②万启盈的坚持,是对事业的执着,这使他冲破阻挠,克服困难,在事业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③万启盈的坚持,对于我们所有人都是有力的鞭策,能激励我们走向成功。(理由每点给2分)示例二:不认同。(2分)理由:①万启盈的坚持,使他被打成右派,被下放,既影响了生活,又影响了事业的发展。②万启盈的坚持,有时就成了固执,使他有时说话片面,不审慎,得罪人,造成与人关系的不和谐。③为人处世,有原则性地灵活一些,也是可以的,不必过于较真儿。(理由每点给2分)二、(2016·云南师大附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历史绕不过的民国才女佟吉清王鹤所著《偶尔遇见的传奇——民国才女写真》呈现出那个时代特有的华美。站在西风东渐的潮头,民国才女们藐视旧习、锋芒尽显,接受新式教育,追求婚姻自主,倡导性别平等,用生命展现不一样的民国风度。就在几个月前,杨绛先生迎来了她的101岁生日。她是钱钟书心目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曾因为话剧《称心如意》《弄假成真》等声名鹊起。她翻译的文字行云流水,被朱光潜评价为“最好”。在女儿和丈夫相继离去后,讲述一家三口故事的《我们仨》,读来总有要流泪的感觉。看到杨绛《走在人生边上》所附近照,那通透、温润的形象,王鹤说:“所谓优雅地老去,就应该是这样的模样吧。”初识杨荫榆,是因为偶遇杨绛的一篇文章。杨荫榆曾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成为中国首位国立大学女校长,因在女师大风潮中的表现,被鲁迅痛加斥责,而她矢志以女子教育为职责的一面,本不该被尴尬离职埋没。同样地,大名鼎鼎的冯友兰,有个了不起的妹妹冯沅君,她踩着一双小脚,穿市面销售的皮鞋,走上创作和学术道路,登上北京大学的讲台,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性一级教授。说到翘楚云集的“太太客厅”,以及林徽因与冰心因《我们太太的客厅》荡漾的嫌隙,几乎无人不晓,王鹤以“她的抱负岂止于在客厅”的发问,为林徽因正名。除了惊人的美貌,绝顶的聪明,浪漫的爱情,林徽因更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她的诗文亦颇有灵性,这样的奇女子,怎能安于沙龙女主人的位置?“香闺奇才”吕碧城,作为《大公报》的第一位女编辑,她发表诗文,倡导启民智、兴女权、办女校,为几千年来居于“卑屈凌辱”地位的女子争取平等、自由和受教育的权利。她创办了京津一带最早的女子公学——北洋女子公学,后改名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年仅23岁的吕碧城任监督(校长),被誉为“北洋女学界的哥伦布”。王鹤的评价非常精准:“她的高才绝韵、奇风异调,哪里是‘剩女’二字,可以轻易概括?”这样的女子,普通男人确实只有高山仰止的份儿。“五四”以来,出现了许多成就斐然的女作家。鲁迅评价萧红,能够以“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写出“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石评梅素有“以生花之笔,写哀时之痛”之誉;把《红楼梦》改编为剧本的第一人赵清阁,田汉赞她“从来燕赵多奇女,清阁翩翩似健男”;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自传体长篇小说,饱含对北京的深情;只有历尽沧桑而又明察秋毫的张爱玲,才会说出“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这样惊人之语……这些不禁让我想起舒芜的评价:她们或则以慈母的心给一切被侮辱被损害者以爱抚,或则以姐妹的心给一切反抗战斗者以关切,或则以秀丽的期望歌颂着明天,或则以凄婉的情绪诅咒着今日,都不是男性作家所能代替的。陆小曼精通琴棋书画,懂英语、法语,曾在外交部做过翻译,她的“美”有胡适“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为证,写满她和徐志摩“城里城外”的那一页,好像总也翻不过去。胡适在《易卜生主义》中指出:“娜拉抛弃了家庭丈夫儿女,飘然而去,只因为她觉悟了她自己也是一个人。”被郭沫若比作娜拉的董竹君,放弃阔太太的生活,带着四个女儿离开夫家,闯荡大上海,开餐馆办纱厂,孩子们也都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时光荏苒。如今,婚姻自主、接受教育、经济独立,这些前辈们砥砺争取的权利,已经被视为当然,但我们切不可忘记,民国才女们披荆斩棘的苦乐悲喜。诚如伍江陵为本书所做序中所言:在历史进步的关头,她们选择了一跃而加入,而不仅仅是站在路旁作为一个鼓掌者。所以,历史绕不过她们。(摘自《中国妇女报》2014年3月,略有删节)相关链接被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寡妇主义》中点名批判的北师大女校长杨荫榆,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在管理上施行封建家长的粗暴方式,限制学生思想和行动的自由,并排挤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教师。在抗日战争中,她不畏艰险,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同胞,最终命丧日寇之手。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王鹤透过这些才女风华锐利的生命表象,让读者触摸到五四运动带来的自由和平等的时代脉搏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女性体现出的民族气节。B.文章善于以小见大,以别开生面的闲笔,现代的视角,解读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的卓越风采。C.杨荫榆因在女师大风潮中的表现,被鲁迅痛加斥责,所以文中作者对杨荫榆女士颇多微词。D.陆小曼精通琴棋书画,懂英语、法语,但胡适等大都不在意她的才华,只留意她的美貌。而后世人们却偏好津津乐道于她与徐志摩的凄美故事。E.文中盛赞杨绛与钱钟书伉俪情深,在文坛上留下一段佳话。特别是杨绛先生的作品《我们仨》,读来感人肺腑。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此题需要结合文本内容,逐项加以排除。A项,文中没有提及抗日战争时期;C项,“所以文中作者对杨荫榆女士颇多微词”原文中没有体现;D项,“但胡适等大都不在意她的才华,只留意她的美貌”原文中没有体现。答案:BE(答B得3分,答E得2分,答A得1分;答C、D不得分)6.这些民国才女都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回答此题,要根据文中有关信息加以概括归纳即可,如“民国才女们藐视旧习、锋芒尽显,接受新式教育,追求婚姻自主,倡导性别平等,用生命展现不一样的民国风度”一句分开叙述要点即算全面。答案:①行为常常“过分”,才识却一定深厚;②藐视旧习、锋芒尽显;③接受新式教育,追求婚姻自主;④倡导性别平等,经济独立。(答出三点,描述恰当,即给满分)7.为什么说“五四”以来出现的许多女作家,都不是男性作家所能代替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要求找准答题区间:根据“‘五四’以来,出现了许多成就斐然的女作家。鲁迅评价萧红,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