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科·新未来2023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10月质量检测生物学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玉米籽粒的黄色和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实验方案中,一定能判断显隐性的是A.让籽粒为黄色和籽粒为白色的两植株杂交B.让籽粒为黄色和籽粒为白色的两植株分别自交C.让籽粒为黄色和白色的两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D.让籽粒为黄色和白色的两植株进行正交和反交2.下列关于DNA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沃森和克里克利用DNA衍射图谱首次提出A=T、G=CB.制作DNA结构模型时,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C.生物体的多样性主要取决于核酸中碱基的排列顺序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嘌呤/嘧啶值相同,可支持它们“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3.下列有关山羊草(2N=14)有性生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I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ⅡC.减数分裂Ⅱ后期山羊草细胞中核DNA分子数为14D.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多样性和精卵结合的随机性使后代呈现多样性4.下列关于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X、Y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B.近亲结婚会使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C.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患者家系中进行D.母亲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儿子不一定患红绿色盲5.如图为HIV以R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催化该过程的酶为RNA聚合酶B.该过程所需的原料为四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C.该过程遵循A-T、U-A、C-G、G-C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在形成双链DNA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并伴随着氢键的形成6.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了一种导致人类弱畸精子症的新致病基因——TTC21A。该基因由TTC21基因突变而来,个别患者携带TTC21基因的罕见双等位基因突变(同一对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同时发生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患者进行基因组测序时应检测24条染色体的序列B.TTC21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C.TTC21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ID.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TTC21基因的双等位基因突变患者可能为杂合子7.如图为自然选择三种方式的作用结果,阴影区代表选择阻力作用的区域。从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三种选择方式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都是随机的B.稳定选择方式更利于表型频率高的个体的生存C.定向选择更容易使种群的表型均值发生偏移D.分裂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8.热射病俗称重症中暑,是由于长期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而导致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使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机体出现高热、体液丢失、意识障碍甚至器官衰竭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热射病是由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而导致的C.机体单位时间内散热量减少是诱发高热的主要原因之一D.热射病的出现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9.《黄帝内经》记载,饭后“四肢微动、温衣”,即饭后不要急于运动,更不要剧烈运动。饭后半小时左右,可以散步,运动到身体微微发热即可。从自主神经调节的角度解释,这样做的好处是A.使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有利于内环境中的物质运输B.使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促进呼吸,加快内环境与外界气体交换C.使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通向心脏、肺和眼等部位的血管收缩D.使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进而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10.霍奇金与赫胥黎从枪乌贼体内剥取大型的单根神经纤维,将特制的电极置于轴突某处细胞膜内外,通过记录膜内外的电位差,发现轴突在兴奋时的膜电位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de段和ef段K+都通过K+通道外流,不消耗能量B.图中bd段由于Na+内流,细胞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C.若离体神经纤维膜外的Na+浓度增加,则曲线中d点下降D.将电流计接在离体神经纤维膜一侧,刺激某一点,指针可能发生两次偏转11.癫痫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该病患者发作时表现为全身抽搐,原因是脑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即神经元高度异常兴奋)。γ-氨基丁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能够缓解癫痫症状。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与细胞外Na+的内流有关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可能引起阴离子内流C.与正常人相比,癫痫患者脑内的γ-氨基丁酸含量较高D.抑制分解γ-氨基丁酸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癫痫12.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逐渐严重的认知障碍(如学习障碍、记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病理显示患者的大脑细胞受损,海马区出现神经炎性斑块,且会伴有突触丢失、神经递质减少等异常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B.如果言语区的W区受损,则患者会出现语无伦次现象C.如果大脑某一区域受损,则患者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D.海马区受损主要影响短时记忆,突触丢失主要影响长时记忆13.下列关于促胰液素及其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沃泰默的实验相比,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假设不同B.促胰液素是由位于小肠的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其靶细胞位于胰腺C.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用到了“饲喂法”“注射法”和“切断法”D.沃泰默、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不能证明胰腺分泌胰液是否受神经调节14.甲、乙、丙是人体的三种激素,已知甲促进乙的分泌,乙促进丙的分泌,丙既能抑制甲的分泌,又能抑制乙的分泌。如果乙的水平下降,短时间内会发生的是A.甲的分泌增多、丙的分泌增多 B.甲的分泌增多、丙的分泌减少C.甲的分泌减少、丙的分泌减少 D.甲的分泌减少、丙的分泌增多15.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共同构成了人体稳态的调节网络B.生物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分别是反射弧和体液运输C.机体所有内分泌腺分泌活动的调控中心都位于大脑皮层和脊髓D.一些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会影响到大脑等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细胞增殖过程中,子代细胞中线粒体的数目与亲代细胞基本保持一致,线粒体的增殖方式存在两种假说。假说一:线粒体先经过一个生长阶段,然后其中的DNA进行复制,由线粒体中部一分为二;假说二:线粒体以“出芽”方式进行繁殖,先在线粒体上出现球形小芽,然后小芽与母体分离,不断长大而形成新的线粒体。为证实线粒体增殖的方式,研究者将线粒体膜上的磷脂分子用³H标记,然后将细胞放在不含3H(含有H且可以被用来合成磷脂分子)的培养液中,让其增殖并检测新线粒体的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假说一成立,则线粒体分裂一次,放射性强度大致减半B.若假说一成立,则增殖形成的线粒体的放射性强度基本一致C.若假说二成立,新形成线粒体的放射性强度高于原有的线粒体D.无论哪种假说成立,新形成的线粒体都带有一定强度的放射性17.某动物的灰体和黑体、红眼和白眼为两对相对性状。某兴趣小组将灰体白眼个体和黑体红眼个体杂交,F1均为灰体红眼。让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灰体:黑体=3:1,红眼:白眼=3:1。不考虑互换,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能是A.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C.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D.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18.人体内的钠离子有助于血压、神经、肌肉的正常运作。下列关于人体内钠离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钠离子和氯离子B.钠离子可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再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C.血浆中钠离子的含量受肾上腺髓质分泌的醛固酮的调节D.钠可为人体供能,人体缺钠会引发肌肉出现酸痛、无力等症状19.小明吃完早餐两小时后进行长跑活动,如图为他在不同时段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AB段血糖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和EF段是相同的B.图中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和DE段是相同的C.图中EF段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协同作用升高血糖浓度D.图中FG段内环境中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20.糖皮质激素(GC)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其可以缓解情绪压力。正常机体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分泌GC。研究发现,当人长期处于消极情绪压力下,可能导致GC增多,过量的GC会使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减少,引起抑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B.GC能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控更精细C.适量运动、KTV唱歌、向知心朋友倾诉等可以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遏制抑郁产生D.增加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酶的量、促进突触前膜回收5-羟色胺等措施可缓解抑郁症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10分)如图是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②~⑤表示不同的体液,①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__________。①尿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血红蛋白 ④胃蛋白酶⑤载体蛋白 ⑥血浆蛋白(2)人体内环境主要由图中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组成,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与⑤相比,④中含量明显较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3)正常情况下,与②相比,④处的O2浓度较___________;液体⑤的渗透压和液体④的渗透压大小__________(填“相当”或“不同”)。若人体严重营养不良,则会引起__________。(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与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的4个系统包括消化、呼吸、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系统。22.(11分)如图为光线进入人眼进而产生视觉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产生视觉的过程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理由是___________。(2)光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会产生___________信号,这种信号在突触前膜会转换成___________信号;突触后膜上具有___________,可以接收通过突触间隙传来的信息。(3)光照过强会引起眨眼反射,这种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特点是________。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条件反射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23.(11分)吸烟成瘾后,一段时间不吸烟会感到情绪低落并渴求吸烟。糖也有很高的成瘾性,吃甜食时,甜味物质与甜味受体结合,最终导致愉悦感的产生。回答下列问题:(1)不吸烟后渴求吸烟的感觉和吃糖后产生的愉悦感均产生于______________。(2)吃糖成瘾的原理是甜味物质与甜味受体结合后,最终导致愉悦感的产生,机体会通过___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使甜味受体的数量减少,进而减缓糖类带来的刺激。为了戒掉糖瘾,需要长期坚持戒糖,使____________,糖瘾才能真正解除。(3)寻求易成瘾物质的行为是后天学习获得的,科研人员提出假说“成瘾的遗传是由亲代动物主动寻求成瘾物质的行为决定的,而不是由成瘾物质决定的”,为判断该假说是否成立,利用小白鼠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下列实验。请完善实验设计方案。组别父本大鼠给药方式父本大鼠表型后续操作检测指标1?成瘾分别与正常雌鼠杂交获得F1F1____________2自主获取生理盐水不成瘾3被动注射成瘾物质成瘾4被动注射生理盐水不成瘾①组别1父本大鼠的给药方式“?”应该是______________;检测指标为F1____________。②如果提出的假说成立,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24.(11分)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10月8日在浙江杭州闭幕,中国运动员在此次运动会上全力拼搏、取得佳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正常的血糖浓度为_____________mmol/L。在马拉松项目中,运动员因长时间比赛会导致机体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最主要的一个去向是______________;为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胰腺中____________(填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2)某运动员比赛过程中,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____________,散热主要通过____________(填器官)实现。随汗液的大量排出,细胞外液量减少,机体内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_释放的____________增多,促进__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3)剧烈运动后,运动员会感觉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请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25.(12分)人和高等动物维持机体各种机能的协调统一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回答下列问题(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骨骼肌首先会不自主战栗,然后才感觉到冷。前者反应比后者反应稍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2)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激素调节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下图为血压调节的部分过程,肾素是一种蛋白质水解酶,能催化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I(AI),继而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Ⅱ(AⅡ)。①据图可知,血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直接导致血管收缩的信号分子有______________。观看一场精彩刺激的比赛时,人的血压往往会升高,此时图中的X神经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②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血容量增加的机理是____________。金科·新未来2023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10月质量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BCACABD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CBCABDABCCDABABC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C【解析】若显性个体为杂合子,则无论黄色是显性还是隐性,杂交和正反交的子代比例都为1:1,A、D不符合题意;若显性个体为纯合子,则黄色和白色个体自交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B不符合题意;若显性个体为杂合子,F1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为显性性状,若显性个体为纯合子,F1只表现一种性状,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C符合题意。2.【答案】A【解析】沃森和克里克利用DNA衍射图谱推算出DNA的螺旋结构,首次提出A=T、G=C的是查哥夫,A错误。3.【答案】B【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I,B错误。4.【答案】C【解析】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C错误。5.【答案】A【解析】由题图可知,该过程是以a链(RNA)为模板合成b链(单链DNA),为逆转录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A错误。6.【答案】C【解析】等位基因的分离主要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若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四分体时期发生了染色体互换,那么在减数分裂Ⅱ后期也可发生分离,C错误。7.【答案】A【解析】三种类型的选择都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是固定的,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错误。8.【答案】B【解析】热射病是由于长期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出现障碍而导致的,B错误。9.【答案】D【解析】饭后处于安静状态下,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有机物的吸收,D符合题意。10.【答案】D【解析】图中bd段发生Na+内流,de段发生K+外流,ef段主要通过Na+—K+泵排出细胞内Na+,吸收细胞外K+,此时消耗能量,A错误;图中bd段由于Na+内流,细胞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B错误;若离体神经纤维膜外的Na+浓度增加,则曲线中d点上升,C错误。11.【答案】C【解析】癫痫患者脑内的γ-氨基丁酸含量较正常健康人低,使大脑过度兴奋导致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C不合理。12.【答案】B【解析】如果言语区的W区受损,则患者不能写字,B错误。13.【答案】C【解析】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用到了“注射法”和“切断法”,没有用到“饲喂法”,C错误。14.【答案】B【解析】由“甲促进乙的分泌,乙促进丙的分泌,丙既能抑制甲的分泌,又能抑制乙的分泌”可推出,甲、乙、丙之间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乙的水平下降,对丙的促进作用减弱,丙的分泌减少,丙对甲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弱,甲的分泌增多,B符合题意。15.【答案】C【解析】人体维持稳态的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正确;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B正确;机体大多数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位于脑和脊髓的神经中枢的调控,C错误;一些内分泌腺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会影响到脑的发育和功能,D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答案】ABD【解析】线粒体分裂一次,放射性强度大致减半支持新线粒体是原有线粒体均等分裂而来,且增殖形成的线粒体的放射性强度基本一致,A、B正确;若假说二成立,因芽体比母体小,含有的放射性物质少,新形成线粒体的放射性强度低于原有的线粒体,C错误;无论哪种假说成立,新形成线粒体都含有原有线粒体的一部分,均带有一定强度的放射性,D正确。17.【答案】ABC【解析】亲代是灰体白眼和黑体红眼,F1全是灰体红眼,说明灰体对黑体是显性,红眼对白眼是显性。设控制灰体和黑体的基因分别为A和a,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分别为B和b。若亲代的基因组成为AAbb和aaBB,则无论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还是两对常染色体上,子代的表型都与杂交结果相符;若亲代的基因组成为AAXbY和aaXBXB,子代的表型与杂交结果相符;若亲代的基因组成为bbXAXA和BBXaY,子代的表型也与杂交结果相符;若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代的基因组成为XAbXAb和XaBY或XaBXaB和XAbY,F1不会均为灰体红眼。18.【答案】CD【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钠离子和氯离子,A正确;食物中的钠离子进入体内需要经过消化系统的吸收,Na+排出则主要通过血液循环和泌尿系统,B正确;当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以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维持血钠的平衡,C错误;钠不能供能,人体缺钠会导致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出现酸痛、无力等症状,D错误。19.【答案】AB【解析】由于食物中含有糖类,经消化吸收后AB段血糖上升,EF段机体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故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与AB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不相同,A错误;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血糖浓度升高后通过调节使机体产生胰岛素,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而DE段血糖浓度下降则主要是由于运动消耗造成的,B错误;图中EF段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甲状腺激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分析在经济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网络时代的公共关系挑战试题及答案
- 营口市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经济法应试文献试题及答案
- 公共关系学社会形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关系学考试热点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成都青羊区融媒体中心招聘真题
- 工程经济的财务模型构建技术试题及答案
- 归档文件目录
- 202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 防疫小组人员名单
- 眼部健康检测与分析课件
- 偏心块振动式土壤夯实机的结构设计说明
-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报告(二)
- 苏州市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解释
- 主题班会《坚定信念--放飞理想》
- 煤矿机电设备春季预防性检修计划
- S771(一) 水力循环澄清池
- 高密度电法探测及数据处理解释--答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