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做主第
六
课
一
轮
复
习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制
度
课
时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系构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格局特点、各族人民的贡献、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关系、基本方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多元一体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
时2我国的民族方针与政策核心考点一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核心考点二内容索引核心考点一我国的民族方针与政策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格局
①特点及表现:多元一体。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②形成渊源: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行政区域
①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②与中央关系: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不同于国家主权)。
一个国家在所辖领土范围内独立处置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最高权力。最高性对内:对外:独立性基本特征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国家主权国家主权
注意:国家统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①主权是国家性的,自治权是地方性的。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我国的主权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注意:主权与自治权国家结构:单一制国家提醒: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既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也体现了我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联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国家的结构形式”的知识加以理解。项目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目的便于国家行政管理,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
。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实行的区域自治和民族自治的结合。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赋予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制度。适用区域省、市、县、乡等适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适用港澳台等地区自治程度/自治程度低于特别行政区自治程度较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知识区分——三种行政区域2.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民族方针(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平等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义务民族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三者联系
2、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基本方针含义原因或意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原因: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各民族在平等基础上和谐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意义:民族的大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各民族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原因: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政治基础前提条件物质保障联系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①坚持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程度是一样的。②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化共同繁荣。注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时政术语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内容
特点
①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②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③核心内容: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财政管理自主权、经济建设自主权、文化自主权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是什么)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前提和基础聚居≠居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地位:核心内容主体:自治机关性质:一般自治权,≠高度自治权(2)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本原因
必然性
地位
是由我国国体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要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权益①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②现实情况: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以及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3)怎样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怎么办保证民族自治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增进民族团结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归纳—怎么办?——(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保证民族自治、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团结(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坚持和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5)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6)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7)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8)国家方针政策倾斜、东部发达地区的支援帮助(9)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政策、、、补充民族地区进步发展的原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拓展延伸——注意区分
民族自治制度的“自治”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有什么异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异目的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自治程度一定的自治权高度的自治权范围自治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港、澳、台同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都要受中央政府的管辖。核心归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内容特点地位基本政治制度必然性为什么
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怎么办
①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②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③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①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②现实情况: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以及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保证民族自治、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团结误认为我国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还未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形成。易错提醒不要误认为我国各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地方都有自治权。民族自治权的行使是指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易错提醒核心考点二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1.我国重视宗教工作的原因:我国有多种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③信仰自由政策出发点、落脚点:
A.信不信的自由②信仰自由政策两个方面:一保护信教的自由,二保护不信教的自由深度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信仰自由内涵:拓展延伸——宗教信仰自由实质: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尊重和保护人权的体现D.什么时候信的自由C.信那个教派的自由B.信那种教的自由
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能得强行干涉(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①权责统一: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②法定范围: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③教宗分离:我国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④管理原则: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①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②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严格禁止境外宗教的渗透和发展,坚决打击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严密防范宗教极端行为的发生。(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①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对他们进行“两个要求”“两个支持”。宗教方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拓展延伸——为什么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国家性质来看,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都是国家的主人,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从宗教变革来看,经过建国后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和发展完善,我国的宗教团体已成为中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教群众已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社会主义社会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抑制其消极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并不代表国家鼓励信教。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不允许信教。提醒
宗教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则不是个人的私事了。无产阶级政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所武装的,是彻底的无神论。这就决定了共产党员只能是无神论者,不得信教,若选择了信教,就要劝其退党。作为以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共青团员,同共产党员一样不允许信仰宗教的。可见,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不得信教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矛盾1、不能认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鼓励公民信教,对全体公民进行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2、不能认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就是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政府只有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才能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自动平台屏蔽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皮具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融资与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凉鞋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麻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非公路电动汽车用电动机和逆变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网球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移动式压缩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登山服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欧美设计规范释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金属塑性成型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年芳纶纤维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船舶股份合伙协议书
- 《传染病学:新冠病毒》课件
- 图形的位置(课件)-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 设备购置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完整版)带答案详解
- 虚拟地理环境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黑龙江工程学院
- MOOC 现代邮政英语(English for Modern Postal Service)-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DB37-T 5026-202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第四节中间输送装置
- Como170中文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