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静女》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静女》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静女》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静女》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静女》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导入:爱情是人类恒久不变的话题,也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高频表现的主题导入

有人说,爱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它没有任何的杂质。衣食男女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有的千古传诵,有的默默无闻,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催人泪下。因而在文学史里,爱情就成了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你们知道有哪些表达爱情的诗句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爱情名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王风·采葛》千古绝唱: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浪漫“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追求“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相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悔乡土中国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诵读课文,理清课文叙事线索,体会感情。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教学目标子曰:

《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为政》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曰:不学诗,无以

言。鲤退而学诗。

——《论语·季氏》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

《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关于《诗经》

—地位《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五经”之一:诗、书、礼、易、春秋“六艺”之一:诗、书、礼、易、乐、春秋《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约五百余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最初称“诗”,被汉儒奉为儒家经典,乃称“诗经”。(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书》《礼》《易》《乐》《春秋》)主题思想,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开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一、反映人民大众苦于剥削压迫二、

反映人民苦于战争和徭役三、反映爱情生活和婚姻问题四、

反映劳动生活五、

讽刺当权者的荒淫无耻揭露他们的残暴男女

歌,

情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

于心。其实它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只是,在渡河的时候,被我们无声的遗落

在另一个时代,当你返身去找时,它已经没入河

流之中。于是你渐渐习惯唱着“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而不是“硕鼠硕鼠,无食我

黍。”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

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

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安意如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直接铺叙陈述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物作铺垫,往往用于开头,如《信天游》中“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诗经》按表现手法可分为赋、比、兴三类赋比兴:赋:朱熹:“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也。”

——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例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比:“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例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shũ)。”——《诗经·魏风·硕鼠》(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殷切的追求。)风即“国风”,是各国土乐,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和屈原《离骚》并称“风骚”,后泛指文学。雅是周朝王畿(周王朝直辖区域)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正统乐歌歌词,即所谓正声雅乐,分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根据音乐和表现内容,《诗经》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赋”“比”“兴”和“风”“雅”“颂”被合称为“《诗经》六义”。风雅颂:“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风:不同地区的民歌(又称“国风”或“十五国风”),共160首——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十五国:周南、召南、邶、鄘yōng、卫、王、郑、齐、魏、陈、桧(郐,kuài)、曹、豳)雅: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所谓正声雅乐。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105篇(大雅31篇,用来歌功颂德;小雅74篇,讽刺之声,例如《采薇》。)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共40篇。(周颂、鲁颂、商颂)——雅和颂则主要集中在陕西和河南之地。体制(形式)表现手法风(十五国风160篇)雅(大雅、小雅105篇)颂(周颂、鲁颂、商颂40篇)赋比兴风土之音(民间歌谣)朝廷之音(宫廷乐曲)宗庙之音(宗庙祭祀)“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陈述铺叙)“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诗经六义《诗经》写作特点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缩词来状物、拟声、穷貌。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四言为主,兼有杂言的句式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写法《诗经》在章法上__________,句式以四言为主。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重章叠句

静女:娴静的女子。诗经中的诗歌的题目一般取自该诗的首句。

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东南。

解题:《静女》​静女《诗经·邶(bèi)风》静女其姝(shū),

俟(sì)我于城隅(yú)。爱而不见(xiàn),

搔首踟(chí)蹰(chú)。静女其娈(luán),

贻(yí)我彤(tóng)管。彤管有炜(wěi),

说(yuè)怿(yì)女(rǔ)美。自牧归(kuì)荑(tí),

洵(xún)美且异。匪(fēi)女(rǔ)之为美,

美人之贻(yí)。朗读正音请同学们再次朗诵全诗首章开篇两句要读出赴约时的兴奋得意之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应读出男子等待不来的焦急苦恼之情。次章前面两句要读出收到女子赠物的高兴之情,后两句则应表达出对心爱之人的赞美之情。第三章“洵美且异”要表现出对“荑草”的喜爱之情,末句“美人之贻”则应当读出得意兴奋之情。品读诵音韵之妙​静

女《诗经·邶(bèi)风》静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yú)。爱而不见(xiàn),搔首踟(chí)蹰(chú)。静女其娈(luán),贻(yí)我彤(tóng)管。彤管有炜(wěi),说(yuè)怿(yì)女(rǔ)美。自牧归(kuì)荑(tí),洵(xún)美且异。匪(fēi)女(rǔ)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诗经·邶风》文雅的姑娘多么美丽,在城边的角落等我。却隐藏起来不出现,弄得我抓挠头发犹豫徘徊。文雅的姑娘多么美丽,送我一枝红色管箫。红色管箫颜色亮丽,我对红色管箫很喜爱。从郊外采来茅草送给我,茅草确实美丽又稀奇。不是你这茅草长得美,而是因为它是美人送给我的。著名学者余冠英先生对此诗曾作

了极为达情传神的今译:幽静的姑娘撩人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暗里躲着逗人找,害我抓耳又挠腮。幽静的姑娘长得俏,送我一把红管草。我爱你红草颜色鲜,我爱你红草颜色好。牧场嫩草为我采,我爱草儿美得怪。不是你草儿美得怪,打从美人手里来。诗歌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诗歌是以谁的口吻来叙述的?整体感知一对青年男女相会的情景。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即男子的口吻。第

章·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文雅姑娘真美丽,约我到城墙的角落

相见。我如期而至,但是她却故意躲着不出

现,急得我搔首弄发心徘徊。第一章前两句交代事情的起因,一个漂亮的姑娘约小伙子到城头约会,这两句很好地表现小伙子赴约时那种激动、幸福和不无得意的心情。后两句笔锋一转,写姑娘故意躲起来,小伙子急得抓耳挠腮,不知所措。“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两处细节描写表现了怎样的情景?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1)恋人初会时的情景,趣味盎然,富

有浓郁的生活气息。(2)女子活泼俏皮、多情率真;男子憨

厚朴实。第二章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娴雅姑娘真好看,送我一支小彤管。

彤管红红闪亮光,让人越看越喜欢。·

写约会的场面,姑娘露面并以彤管相赠。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既可以看作是小伙子当时的心理活动,也是双关语,小伙子托物抒情。双关指的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即言在此而意在彼。顶真:前一句的结尾词紧接着作为后一句的开头词语,首尾相“顶”

,又叫“连珠”、

“蝉联”。作用:结构严密、上下衔接、语势贯通、音律优美。“说怿女美”语带双关,请问如何体现出来的?本

"

"

。第三章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姑娘自牧场归来送我初生的茅草

茅草美丽又出奇。不是荑草真的美,美人送我含爱意。还是写约会情景。头两句“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称赞草实在是美得出奇,夸物实际上是夸人,这里还是双关,最后两句小伙子就直接敞开心扉,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并不是物本身有什么美,而是爱人及物、

托物抒情。思考:

“彤管”、

"荑"的作用?彤管:红色是心的颜色,是火的颜色,象征着爱情的真挚和热烈。荑草:白色是云的颜色,是雪的颜色,象征着爱情的淳朴和高尚。象征: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事理来表情达意。诗眼:

怿情人相约图

(成功的细节描写)静女情人相见图

(比、顶真)物微而情意浓

借物写情细读文本此首诗中“静女”的形象是怎样的?男主人公的形象是怎样的,文章在细节上是如何刻画的?表达了男主人公怎样的情感?静女形象:①“静女”是娴静美丽、活泼机灵、委婉含蓄的;②首先,文中开篇、反复的咏叹“静女其姝”、“静女其娈”直接表达了女子的娴静美丽;③“爱而不现”表现出女主人公细腻、活泼机灵、富有智慧的形象特点;④同时,她又是委婉含蓄的,这可以从诗中“贻我彤管”和“自牧归荑”看出——她喜爱男主人公,却并不直言,而是借赠送“彤管”“荑”表现出来。男主人公的形象是怎样的,文章在细节上是如何刻画的?表达了男主人公怎样的情感?①男子是憨厚朴实、真挚有心的;②“姑娘“爱而不见”时,男子着急的“搔首踟蹰”,这里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成功的刻画出男子急切想要见到心上人的憨厚朴实的形象;③在回忆“静女”送他“彤管”时,他说:说怿女美,这句话一语双关,男主人公表面上是赞叹彤管之美,实际上是赞叹“静女”之美,这表现了男主人公对“静女”的喜爱之情;④最后对于“静女”所赠普通的“荑”,他却说:“洵美且异”,原因是“美人之贻”,表达了男主人公对待这份感情的重视和认真,对“静女”的深情超越了物质层面。①“赋”的表现手法。运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记叙了一对青年男女,在“城隅”相会的一个片段情景。②“比”的表现手法。诗章中以“彤管”、“荑”草之美比“静女”之美。③“兴”的表现手法。诗章中的男主人公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然后才含蓄委婉地说“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因为对静女的喜欢,才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思考赋、比、兴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合作探究❀本文主旨《静女》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描写了“我”与“静女”极富生活情趣的约会,表现了他们健康纯真的感情。反映古代广大人民对自由婚姻和美好、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小结:诗歌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法的使用,塑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女主人公形象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男主人公形象,展现了古代人民纯真、美好的爱情故事。重章叠句双关、象征动作、细节描写顶真借物抒情美丽、可爱、敢于表达憨厚、痴情、真诚、专一拓展延伸回顾《诗经》中的婚恋诗《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果实硕大的样子。③蓁(zhēn)蓁:树叶茂盛的样子。问题: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写)答案:表现手法:比兴。以桃设比,以红艳的桃花、硕大的桃实、茂盛的桃叶比喻新娘的美丽容貌、多子多福、家庭兴旺,联想巧妙,形象生动;以“桃之天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引出下文,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