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溜索》(课件)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1页
第7课《溜索》(课件)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2页
第7课《溜索》(课件)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3页
第7课《溜索》(课件)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4页
第7课《溜索》(课件)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怒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大峡谷。两岸是万丈悬崖,中间是奔腾而下、怒吼咆哮的怒江激流,这天险,只有雄鹰才能飞越,寻常人看一眼就胆战心惊。然而,在这难以架桥,无法横渡的地方,勤劳勇敢、粗犷豪放的怒江两岸人民,却凭借一条竹索轻松划江而过,乱云飞渡仍从容,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一下溜索那种“命悬一线”的刺激。导入新课

溜索,是一种渡河工具,中国古代称为撞,它以一条钢索或粗绳,连接山谷两侧,一头高,一头低,人可由高向低溜过河谷。可分为平溜和陡溜等。常见于山地,如中国的横断山脉。除渡人外,亦可渡货物、牲畜等。

动物过溜索:用绳子缚住其四脚或者腰部,前半部,留有长绳由人携带或放于随身携带的竹筐,待到下半部分时,人和绳子先过,然后用力拉长绳,帮助动物过河。知识链接

现代溜索已演化为游乐项目,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刺激性和娱乐性的现代化体育游乐项目。可跨越草地、湖泊、河流、峡谷,借助高差从高处以较高的速度向下滑行。知识链接同

件溜索阿城1.梳理小说的叙事过程,把握情节,感受笔记小说的特点。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比、映衬等艺术手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3.树立积极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感受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学习目标作者简介【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年在北京出生,籍贯为四川江津,作家、编剧。代表作有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等。其中小说集《棋王》获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和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作品简介本文选自《遍地风流》(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略有改动。《遍地风流》一共分为四辑:一是“遍地风流”,二是“彼时正年轻”,三是“杂色”,四是“其他”。其中的作品大部分都很短,长的也就数千字。《溜索》是其中的代表作。新笔记小说新笔记小说指20世纪80年代重新兴起、继承古代笔记小说传统而又有新发展的小说样式。新笔记小说继承了笔记小说的长处,篇幅长短不一,短则一二千字,长则五六千字;表现内容以叙述为主,行文简约,不尚雕饰;不重情节的惊险曲折,而是平易散淡,文思飘忽,看似东拉西扯,漫不经心,细加体会,形神兼备,气韵贯注;取材广泛,不拘一格,涉笔成趣,富于禅机。文体简介

马帮,就是按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其骡马队的称呼。马帮是大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它也是茶马古道主要的运载手段,面对险恶而随时变化的环境、生死与共特殊的生存方式形成马帮自己严格的组织和帮规、有自己帮内的习俗禁忌和行话。故事背景快速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结构。思考:①小说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几个部分?②写作顺序是什么?整体感知记叙了“我”跟随马帮汉子,乘着溜索跨越怒江大峡谷的过程。第一部分:1-9段,马帮来到险峻的怒江边,准备过溜索。第二部分:10-17段,驮队的汉子们溜索,将牛们以及驮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第三部分:18-22段,“我”在领队的指导下胆颤心惊地溜索。第四部分:23-25段,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整体感知行至怒江,过溜索前一个精瘦的汉子挑头过溜索三个汉子过溜索运送牛和驼子余下的汉子过溜索我过溜索领队过溜索驼队再次上路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1.本文人物众多,有故事的讲述者“我”,还有马帮的首领、首先溜索的精瘦短小汉子以及马帮中的其他人。这些人中,谁才是文章的主人公?马帮的首领研读课文2.默读课文,从文章找出描写主人公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征。描写语句性格特点分析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第3段)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俯身看峡,腮上绷出筋来。(第7段)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第10段)

“懒懒”“笑一笑”“眼睛细成一条缝”“腮上绷出筋来”是神态描写,“稳稳坐在马上““望望天”“俯身看峡”是动作描写,体现了马帮首领面对险境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溜索前领队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是在检查索是否安全,动作描写体现了他谨慎细心、认真负责的性格特征。马帮首领的人物形象描写语句性格特点分析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第18段)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拐着腿弹一弹,走到汉子们跟前。(第21段)首领的“吼”及其话语,体现了领队关爱部下的性格特点。

“飞”“跃”“拐”“弹”等动词的连用,将马帮首领溜索、下索的麻利动作和气定神闲的气度刻画得如在目前。表现出他身手非凡和粗犷豪迈,举手投足间,尽显英雄本色。

首领是一个从容不迫、谨慎细心、认真负责、关爱下属、身手非凡、粗犷豪迈、具有领袖气质的人。马帮首领的人物形象

3.除了首领,马帮中还有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简要分析他的形象特点。研读课文精瘦短小的马帮汉子描写语句性格特点分析只有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向峡下弹出一截纸烟,飘飘悠悠,不见去向。瘦小汉子迈着一双细腿,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第10段)……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12段)

"弹、迈、扯、跃、飞身离岸、倒手拔索、抖"等一系列动词,传神地写出了这个精瘦短小的马帮汉子身手的敏捷矫健,溜索技术的纯熟麻利,十分勇猛无畏、自信从容,让人叹为观止。他是所有马帮汉子的一个缩影。

马帮汉子群像:敏捷矫健、勇猛无畏、自信从容精瘦

短小的马帮汉子4.除了领队和马帮汉子,小说还用大量的笔墨写了怒江大峡谷的险峻、牛以及“我”溜索过峡谷时的惊恐之态。请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研读课文怒江大峡谷的环境描写描写语句作用分析①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第3段)……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第4段)②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第5段)②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叫声漫开,撞了对面的壁,又远远荡回来。(第6段)

①"闷雷"和"隐隐的喧声"是对怒江的声音描写;然后从视觉的角度,远眺怒江感觉其"深远似涓涓细流",再近看,俯瞰江底"蓦地心中一颤",将远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多角度展示了怒江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

②"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充分抒发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突出峡谷的高峻险恶。马帮汉子们面对如此险境却能谈笑自如,镇定自若,怒江的环境描写对塑造马帮汉子英勇无畏、野性彪悍、举重若轻的群像起到了衬托的作用。牛的惊恐失态描写语句作用分析①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第4段)②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第15段)②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第25段)

①"牛死也不肯再走"正面表现了牛面对怒江大峡谷时的惊恐。

②牛的卧倒、哀叫、流泪、皮肉发抖、屎尿撒泄,形象地刻画出牛溜索前后的惊恐失态的样子。

③对牛的细致描写,从侧面烘托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也反衬了首领及马帮汉子们的沉着果断、无畏勇猛。

反面衬托马帮汉子“我”的惊恐害怕描写语句作用分析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索。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第18段)……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第20段)

"战战兢兢跨上""僵着脖颈""急忙仲手""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等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我"溜索时的恐惧和手忙脚乱。

"我"的惊恐失态与马帮汉子的无畏勇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地反衬出马帮汉子们的身手矫健、沉着从容、勇敢无畏。小

士映衬也称衬托,是将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放在一起,使相互对照,相得益彰。“烘托”是“衬托”中的正衬,也称“烘云托月”,一般是通过对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显示所写的对象。

映衬=衬托=正衬(烘托)+反衬(对比)知识链接知识链接5.小说中四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四次内容意图第一次

第2段: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第二次

第11段: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第三次第24段:那鹰斜移着,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顷刻又飞起来,翅膀一鼓一鼓地扇动。第四次

第25段:俯在马上再看怒江,干干地咽一咽,寻不着那鹰。为下文写怒江溜索的凶险蓄势。侧面表现出溜索位置之高、峡谷之险、溜索的危险性之大,并以此反衬出马帮汉子的果敢沉着。突出表现了鹰的勇猛无畏。与开头呼应,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6.小说从头到尾没有出现“我”字,但处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分析“我”这个隐形形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①“我”是这个故事的亲历者,“我”的存在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

②“我”是故事的叙述者,起到了线索作用,用“我”的见闻感受串联故事,使情节更加集中、简练。

③“我”是溜索的参与者,以“我”的表现烘托环境,反衬出马帮首领及汉子们的勇敢无畏。研读课文

本文讲述马帮汉子飞渡峡谷的故事,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的孤悬、高峻、险恶,也表现了马帮汉子沉着冷静、从容不迫、英勇无惧的姿态。作者借马帮汉子粗犷豪迈、勇敢无畏的精神:赞扬了人类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赞美了在自然面前,人类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主旨探究溜

索马帮汉子环境描写勇敢、镇定牛烘托反衬对比害怕惊恐、绝望“我”板书设计知识链接∶笔记小说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艺术特征∶1.内容上∶多写世俗社会中的凡人小事,多截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一个局部或一个细节。如《溜索》中截取了马帮汉子溜索过怒江大峡谷的片段。2.人物塑造∶①善于抓住人物的面貌特征(如眼神、脸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