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保延安》的艺术特色_第1页
论《安保延安》的艺术特色_第2页
论《安保延安》的艺术特色_第3页
论《安保延安》的艺术特色_第4页
论《安保延安》的艺术特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安保延安》的艺术特色

在10多年的里,这部小说《保延安》被“四国”包围、制约并诽谤。烈火炼真金,经时辨佳作,今天重新捧读这本优秀著作,越见其感人肺腑的思想光辉和艺术力量。这部小说以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九四七年延安保卫战为题材,反映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光辉历程,塑造了许多活生生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们为革命事业披肝沥胆、气贯长虹的英雄业绩,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极其生动的革命历史教科书。然而,对这样一部优秀小说,“四人帮”竟然开动各种宣传机器,以种种罪名,从一九六七年十月至一九七一年一月对它进行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反革命围剿!他们对这部小说何以这般切齿?千条万条,其根本在于小说中刻画了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的忠诚战士——彭德怀同志的光辉形象。延安保卫战是我西北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的一场殊死斗争。蒋介石为了挽救其覆灭的命运,于一九四七年三月集中了他的所谓精锐之师,即胡宗南率领的二十三万多人,向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所在地延安进犯,妄图消灭红色政权,达到完全扑灭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的目的。当时我西北人民解放军在陕甘宁边区的部队只有两万多人,在这敌众我寡,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毛主席高瞻远瞩,作出了暂时放弃延安的伟大战略决策,从而诱敌深入,把延安变成蒋胡匪帮的沉重包袱,使西北战场变为一个战略箝制区,拖住敌人几十万机动兵力,使全国其他战场的革命形势得以顺利发展。蒋胡匪帮急于挽救败局,饮鸠止渴,占领延安之后,更是骄横无忌,先后占领了陕甘宁边区的所有县城,把我西北人民解放军压缩在极狭小的范围内,以图全歼。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党中央毛主席仍坐镇陕甘宁边区,继续指挥西北战场和全国各战场的人民解放战争。彭德怀同志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延安保卫战前线总指挥。小说《保卫延安》艺术地再现了我西北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延安,为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文艺作品总是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保卫延安》通过我军主力的一个连队在青化砭、蟠龙镇、沙家店、榆林、九里山等战役中英勇顽强、出生入死地和敌人进行斗争的事迹,概括地反映了延安保卫战的全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小说描绘了我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同志的光辉形象,在我国当代长篇小说中是成功的尝试,也是杜鹏程同志的小说《保卫延安》的一大功绩。由于作品题材的限制,在三十三万多字的小说中,描写彭总的仅有一万字左右,尽管如此,作者以饱含无产阶级感情的笔触,高度概括,浓墨点染,唱出了人民对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总的心灵的赞歌,使这位屡建奇功,威震中外的无产阶级军事家的鲜明、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说在第一章中描绘了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空旷的延安城,沉浸在寒森森的黑暗里,人民群众已撤离一空,没有了平日的歌声笑语,只有治安工作人员在黑夜中来回走动;远处的山坡上有一条长龙正向延安东川方向缓缓移动,几盏引路的马灯在漆黑的夜空里象星星般闪亮移动着,那是毛主席率领的中央机关转移出延安的行列。就在此时,胡宗南匪帮已进入延安南面的七里铺,只需两三个钟头就能到延安城。然而王家坪半山坡窑洞的窗户还闪灼着灯光,西北战场的最高统帅彭总还在接见军内干部,分析敌情,布署兵力。这位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烈火中驰骋疆场、身经百战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在敌人重兵压境的紧急关头是多么从容镇静,指挥若定!从这幅生动的画面中,我们看到了彭总那“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飒爽英姿。小说着重表现了彭总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当时敌人的兵力是我军的十倍以上,有的战役甚至多达几十倍,且完全是美式现代化装备,我军不仅人少,武器也只是步枪、刺刀、炸药、手榴弹之类,装备陈旧。敌人如狼似虎,张牙舞爪地向西北战场猛扑。然而,彭总胸有成竹,胜券在握,他对反动派看透了骨髓,他说:“敌人来势汹汹,初看起来蛮厉害,其实这恰恰表示了蒋介石统治机构没有前途。他是背着棺材来打仗的”。因此,尽管战势危艰,我们彭总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这就是党心、军心、民心。党中央毛主席坐镇陕北,运筹帷幄,时时关注事态的发展;我军战士个个怀着深仇大恨,在战场上英勇顽强;陕北人民心向党中央和毛主席,众志成城。这一切给了彭总无比的勇气和力量,他总是斗志昂扬,信心百倍。同时,彭总深知在这样严重的战局面前,自己负有多么重大的责任,正如小说中他对旅长陈兴允所说:“我们要兢兢业业地担起党中央交给我们的担子……指挥人员的任何一点微小疏忽,都会造成不可补偿的损失。”因此,他在战术上非常重视敌人,把死老虎当活老虎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敌人的“优势”和弱点,我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都了如指掌。我军虽然人少装备差,但个个勇猛,地形又熟;敌人虽然人多势众,却没有作战能力,没有群众,两眼一摸黑。彭总根据毛主席的军事思想,采取运动战的形式,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尤其是利用敌人占领延安后,胜利冲昏头脑,急于寻找我军主力决战,以图全歼的心情,巧布迷魂阵,在青化砭设下“口袋”,然后请君入瓮,当敌人大摇大摆不偏不倚地往里钻,我军一个伏击,打得敌人朦头转向,只有招架之功,全无还手之力,我军旗开得胜,赢得了退出延安后的第一个漂亮仗。在蟠龙镇战役中,根据毛主席的“蘑菇”战术,彭总声东击西,临时组成一支队伍,诱惑敌人,佯装失败,边打边退,敌人在陕北民心丧尽,闭目塞听,果然把这支临时队伍误为我军主力,跟踪盲进,被我军牵着鼻子转,直到将敌人的十几万主力引至延安东北面的绥德,然后我军主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地拿下敌人的军备仓库蟠龙镇,全歼守敌,生擒了胡宗南的“四大金刚,”之一李昆岗,真乃“飞将军自重霄入”,弄得敌军长刘戡和董钊瞠目结舌,狼狈不堪。当他们接到胡宗南十万火急令其回头驰援的电报时,已被我军拖得腿软筋麻,进退维谷,一筹莫展。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猛而在谋。小说充分显示了彭总卓越的军事韬略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在我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战争的每一次胜利,彭总都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小说中写陈旅长几个月以后第二次见到彭总时,他感到“彭总比四五个月以前苍老了。彭总鬓角的黑头发中,象是有一些白发,眼角的皱纹也增多了。”焦思催人老,延安是党中央毛主席在了十几年的革命圣地,是中国革命的心脏,一旦沦于敌手,彭总何能心安?面对着猖狂的敌人,我军十分困难的处境,党和毛主席把保卫延安的千斤重担交托给他,西北人民和全国人民仰望着他,使他不能有一刻松懈,小说中突出地描绘了彭总勤于思索,精于分析的品格。他时时在全神贯注地思考问题,分析敌我情况,决定打击敌人的策略,考虑到紧要处,甚至自言自语起来,使人误认为他在和指战员谈话,以至陈旅长在窑洞门口喊“报告”他都没听见。由于彭总善于思索,精于分析,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他对敌人的军事部署、动静行踪摸得透熟,能巧妙地避开不利于我军作战的时间环境,按自己选择的有利战机引诱敌人进入圈套,给以迎头痛击。敌人纵有千军万马,也无法按他们自己的意志为所欲为,还得乖乖地听从彭总指挥。在我军奉令撤出榆林之后,胡宗南部的劲旅钟松率领的整编三十六师(军),随之从榆林很快南下,妄图一举消灭我军,耀武扬威,骄横不可一世。我军战士怒不可遏,杀敌心切,集结待令,旅团干部个个摩拳擦掌,计时出发,已是箭在弦上,只等彭总一声令下。当陈旅长去向彭总请战时,彭总异乎寻常的冷静态度使他大为惊异,断然决定“不打”,原来一场更大规模地消灭敌人的计划在彭总胸中已经酝酿成熟。此时敌人已控制了陕甘宁边区的所有县城,我军被压缩在米脂县以北、长城以南、黄河以西、无定河以东,南北三四十里,东西五六十里的一块地区,这是当时全部西北野战军能够自由活动的天地。情况对我非常不利,指挥员如果稍有疏忽,我军将有被敌人吞掉的危险,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彭总也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根据敌人兵力分布情况和掌握的大量材料,对敌人的行动作了准确无误的分析。估计到敌人在得势的情况下,必定分三路进到我军所在地的葭县地区,于是将计就计,养精蓄锐,给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彭总这一计划,使陈旅长茅塞顿开,心悦诚服。不出所料,敌人果然分三路按彭总估计的路线、时间、地点汇集,胡宗南的王牌三十六师被我军一鼓荡平,钟松的指挥部被我彻底捣毁。曾几何时,在西北战场飞扬跋扈、目空一切的钟松也落得几处枪伤,落荒逃窜的狼狈下场。这就是有名的沙家店战役。此一仗迅速扭转了西北战场的危局,为解放大西北奠定了基础。毛主席曾经高度赞扬了彭总的军事指挥艺术,在沙家店战役胜利后的一次军事会议上,毛主席满怀兴奋的心情,挥毫重书了他在长征时盛赞彭总的诗篇:“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寥寥几笔,生动地画出了彭总南征北战、威武无敌的雄姿。由于西北战场迂回转战,拖住了敌人几十万兵力,有力地支援了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使其他战场也迅速转入反攻,打开了全国转入大反攻的新局面。彭总为西北战场的胜利和全国的解放大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彭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竭尽忠诚,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在指挥战斗中,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早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总是冒着战火硝烟,亲临第一线指挥战斗。在沙家店的一场激烈战斗中,彭总的指挥所就设在距离沙家店五六里的一个山头上,猛烈的炮火震撼着群山,地壳被炸得发抖,钢铁碎片尖啸着飞溅在空中,沙家店周围几十里的地区都升腾着烟雾,敌机在头上盘旋,而彭总却巍然屹立在山头上指挥战斗。当团长赵劲带领战士攻击钟松指挥所所在的山头时,战斗异常艰苦而激烈,部队经过了十几次攻击都被敌人猛烈的炮火挡了下来,而这个山头的胜负对整个战役起着决定作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彭总出现在炮声震耳,硝烟弥漫的前线赵劲团指挥所,亲自督战,鼓舞士气,当旅长陈兴允从电话里听到彭总的声音时,“一阵感动而震惊的感情,随着电流流进陈旅长的心里,飞快地传遍了全身”。他和杨政委立即争着要到赵劲指挥所去。彭总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顿时化为指战员杀敌立功的无穷力量,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各级干部和指挥员作出了表率。小说中的描写是完全符合生活真实的。彭总的老战友黄克诚同志在回忆彭总的文章中说,彭总常告诫部下:“光靠地图,是指挥不好战斗的。只有迈开双脚,走上第一线,真正洞察敌我情势,才有指挥权。”彭总对敌人的深刻了解,除精心研究敌人的大量确凿材料外,很大程度还来自于自己的实地考察,他指挥战斗之所以攻无不克,常立于不败之地,与他的身先士卒、临危不惧的牺牲精神是分不开的。黄克诚同志回忆说,在西北战场的一次战斗中,彭总不顾个人安危,跑到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去,纵队司令员王震同志见到大为吃惊,为他的安全忧,劝他迅速离开,彭总却固执地说:“你能来,为什么我不能来?”《保卫延安》真实地再现了彭总的这一高贵品格。彭总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华,然而他处处谦虚谨慎,廉洁奉公,即使在连续打了几次胜仗之后,仍不露声色,自矜其功,反而更加细心谨慎地指挥战斗。在彭总的心目中,绝不以消灭敌人一师一团,获取一城一地为满足,而是要完全彻底地消灭一切反动派,解放全中国,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胸怀。在指挥作战方面,彭总无疑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雄才大略的将领,然而他从不自恃高明,他深知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总是有限的,因而特别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小说通过陈旅长的回忆写了这么一段:“过去每一次战斗前,彭总定要召集旅以上干部来开会,讨论作战计划,会议中,彭总指着地图,提出好几个作战方案,说明每一个方案的优点和缺点,有利和不利的地方。他说话总是简单、明白、准确的。说完以后,让大家尽量发表意见,他呢,一动也不动地坐在人们不注意的地方,听取、思考大家的意见。……讨论、争辩中,哪个干部发表了切实可行的意见的时候,彭总的眼光就落到哪个干部身上。那眼光是那样亲切,仿佛那些有益的意见,彭总都毫不遗漏地吸收了,化为他的智慧了。哪个干部提出了与彭总的作战计划相反的意见的时候,彭总就精力特别专注地侧耳静听。这神态仿佛表示出这样的意思:“‘一个指挥员要能听下级干部和战士们的相反意见,否则,你就拒绝了你的先生。’”这是多么感人的描绘!像彭总这样伟大的军事家,却处处虚怀若谷,真是可贵!在他身上,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党的高级领导人,这种充分发扬民主、博采众议的精神,是很令人敬佩和感动的,也是值得各级领导干部好好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彭总卓越的指挥才能,固然来自于他个人长期革命战争实践,同时也是群众意志和智慧的结晶。小说在突出表现彭总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的同时,还描绘了他性格的其他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彭总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由于善于思索而显得比较严肃、沉静、刚毅,说话也不多,不了解他的人乍看起来,似乎有些敬畏紧张,但一和他接触交谈,这种紧张情绪就会骤然消失。他是那样慈祥、温和、亲切,有时还很诙谐,对同志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当陈旅长第一次去见他时,一进门,彭总首先看到的是他身上被雨淋湿的衣裳,第一句话就说:“哦,你来咯!快把湿衣服脱掉。”边说边走到床边,提起一件破旧棉衣叫他披上,而彭总自己也刚冒雨到蟠龙镇周围山上去观察敌人阵地回来,“衣服透湿,身边的柴火堆上放一顶军帽,帽檐上流下点点的水滴”,他却没有顾及到自己,就坐在火堆旁凝神思索作战计划。表现了彭总关心同志胜于关心自己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彭总是我军的高级将领,同时又是普通群众的一员,时时不忘他当放牛娃,做苦工的艰苦岁月,注意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虽然他的职务很高,却穿着朴素,一身很旧的士兵衣服,膝盖还有两块大补钉,脚穿粗布鞋。他和老百姓在一起是那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坐在树下和老乡谈话,男女老少围着他,就像和自己亲人在一起谈心一样,亲密无间,讲他们如何种庄稼啦,陕北的山啦,秋天的雨啦,彭总都听得蛮有味道。他自己是湖南人,还向老乡学着说陕北的方言土语,谈论着陕北的风土人情。一次他正在紧张地工作,三个孩子跑进了窑洞,警卫员阻拦不住,彭总见了不但不赶走他们,还风趣地和他们谈话,给他们绑鞋带,擦鼻涕。彭总和老乡在一起时,孩子爬在他背上数弄他头上的白发。作者安排这些有趣的细节,并非可有可无的枝蔓,它使彭总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彭总和陈旅长说:“我们要像扫帚一样供人民使用,而不要像泥菩萨一样让人民恭敬我们,称赞我们,抬高我们,害怕我们。泥菩萨看起来很威严、吓人,可是它经不起一扫帚打。扫帚虽然是小物件,躺在房角里并不惹人注意,但是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