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之艺术手法1_第1页
古诗鉴赏之艺术手法1_第2页
古诗鉴赏之艺术手法1_第3页
古诗鉴赏之艺术手法1_第4页
古诗鉴赏之艺术手法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古诗词之艺术手法村夜竹叶鸣廊夜已深,菜花黄时香满村。梦入野田踏蛙鼓,人生又得一清明。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1、有声有色有香2、虚实结合3、用典:苏轼《东栏梨花》有名句: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把脉高考】

诗歌表达技巧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考生得分率不高。

(2012年有6个省份考查,湖南卷10、11年考过)

高考对文言诗歌的考查,既要求考生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诗人的情感态度;也要能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或者说表达技巧。那么文言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有哪些呢?思维点拨:

文言诗歌艺术手法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正面、侧面、工笔、白描)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叙事抒情)、议论②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衬托(正衬、反衬)、用典、对仗、排比、借代、双关③章法技巧:虚实、动静、时空、声色(视听)思维点拨(阅读全品P79考点与技法)

①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2012福建卷借景抒情\视听结合\②

,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以动衬静(反衬)

,路有冻死骨。唐·杜甫

对比默写诗句并说明所用的表达技巧渚清沙白鸟飞回蝉噪林逾静④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012安徽卷

朱门酒肉臭化作春泥更护花比拟说说下列诗句的主要表现手法:1.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4.杨柳岸晓风残月。()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6.樯橹灰飞烟灭。()7.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8.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

《咏鹰》()9.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起兴用典借代互文白描烘托拟人高考诗歌鉴赏举例

下面的这些诗歌,你能从技巧的角度来进行赏析吗?1、2012年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后回答问题。落叶修睦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注]修睦:晚唐诗人。(1)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案:运用对比手法,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⑴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2012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答案】颔联运用了衬托(烘托,渲染)的表现手法。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

高考鉴赏古代诗歌艺术手法的解题思路

结合题目讨论交流解题心得和思路,尝试总结解题的步骤: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明运用此手法的依据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可采用“明手法+阐运用+点效果”的答题模式。

1、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上阙通过明媚可爱的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虚实结合。通过设想“行人”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练一练

诗歌中的“虚”的表现:

1、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想象、梦境。

2、苏轼的《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已逝之景、境。

3、柳永《雨霖铃》中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设想的未来之境。

4、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从对方起笔生情。2、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这首诗歌运用了衬托(烘托)手法。将采莲少女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让少女的罗裙和碧绿的荷叶,粉嫩的脸庞与鲜艳的荷花互相映衬,衬托出少女的清新娇艳。少女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烘托是从侧面说的,写的是一类事物,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达到烘托本意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情感。渲染是从正面说的,通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有铺排和夸张的迹像。衬托可以从正面说,也可从反面说。写的是两类事物。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3、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试从“抑扬”的角度分析本诗的表达技巧。①本诗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步骤一)②前两句写贾谊的才能无与伦比,汉文帝爱惜贤才,特地将放逐的贾谊召回至“宣室”访问,这是“扬”;结句文帝不是问国计民生的大事,而是问他毫无道理的鬼神之事,这是“抑”。(步骤二)

③全诗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讽刺效果颇好。同时李商隐借文帝的昏庸与贾谊的不遇明主,以古讽今感喟自己的生不逢时,自伤之意尽在言外。(步骤三)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本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步骤一)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步骤二)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步骤三)“以声衬静”:

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4、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化静为动”:

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误区警示】1、考查全诗的表达技巧时,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不能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2.要结合诗词的具体诗句来分析,不要仅罗列术语,搞“空对空”式的分析。3、答案应条理、规范,步骤完整。

练一练

1、2012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1、未展芭蕉(唐)钱瑜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2、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2、2012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1、未展芭蕉(唐)钱瑜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答案示例: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用拟人手法,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答案示例: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新绿”衬托“小蕾”之红;后两句的“爱惜”、“闹”用拟人手法,而且“未开海棠”与“闹春风的桃李”形成对比,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2、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比喻与比拟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是用乙物具有的特性写甲物,或者说是把乙的特性“强加”于甲。乙一般是有生命力的,有感情的;它比甲具体实在。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只出现拟体的特征。(暗喻和比拟)

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比喻重“喻”;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物融为一体,比拟重“拟”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

梦洁白鹅绒被,每一朵白鹅绒就像一个小太阳。(梦洁床上用品)比喻与比拟区别

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这时正是暮春三月,溪水饱满坦荡,好像敞怀喂奶、奶水流淌的小母亲。就是说,夏天扑在春天身上了。夜和失明的野藤,还在那里摸索着,碑上的字迹。

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和首要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哪些是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