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枣庄薛城奚仲中学孔庆民第14课1.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畜牧业、冶铸业迅速发展,学会了农耕,匈奴族进入鼎盛时期。2.汉与匈奴的和战:(1)汉初国力弱,被迫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2)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开始反击匈奴,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北击溃匈奴,经过漠北战役,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3)汉元帝时期,匈奴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昭君出塞。意义: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巨大的贡献。第15课1、西域含义: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2、张骞通西域:(张骞具有不屈不挠,敢于冒险的精神)(1)公元前138年,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作用: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想和汉朝来往的愿望。(2)公元前119年,第二次出使西域。作用: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3)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意义: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作用:沟通中西交通,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类别年代人物主要成果(观点)影响(评价)科技成果造纸术西汉早期

发明了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数学东汉

《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其中一些内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地震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能测定地震方向。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医学东汉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创编了医学体操“五禽戏”。“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东汉张仲景“医圣”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第17课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1、佛教的传入2、道教的兴起①起源于古印度②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③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④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①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②创始人:张陵③东汉时在民间兴起④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

2.史学: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写了《史记》,体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叙述从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历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开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第18课一、200年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二、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1、在政治上: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2、在用人方面:招贤纳士,唯才是举;3、经济上:在北方屯田,解决了军粮缺乏问题,农业生产恢复,实力日益增强。三、赤壁之战,概况——时间:公元208年交战双方:曹操率二十多万大军南下,孙、刘联军五万多人结果: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四、三国鼎立的形成国号时间都城开国君主魏220年称帝洛阳曹丕汉(史称蜀)221年称帝成都刘备吴222年称王建业孙权

影响: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五、三国经济的发展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第19课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266年,司马炎建立晋,都城洛阳,称西晋。280年灭吴,完成统一。2、西晋灭亡的原因:(1)统治集团迅速腐朽,晋惠帝智力低下(2)统治集团的内乱,“八王之战”,耗竭了国力。(3)内迁的少数民族趁机起兵3、灭亡时间: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4、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二、淝水之战1、形势:①南方: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②北方:4世纪后期,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2、时间:公元383年3、双方:前秦VS东晋4、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相关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三、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影响: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四.南朝:420年,刘裕称帝,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齐、梁、陈四个朝代,总称南朝。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北方的统一北方的统一: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影响:北魏统一北方,为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概况: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民族的融合表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原因:1、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2、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目的: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改革迁都后,进一步实行了政治、经济改革改革措施:(1)用汉语。(2)穿汉服(3)改汉姓,(4)与汉人联姻(5)采用汉族官制、律令(6)学习汉族的礼法。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第21、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类别朝代代表人物著作贡献数学南朝祖冲之《缀术》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一千年。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地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书画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是“书圣”。绘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艺术北朝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PAGE2PAGE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4课1.秦汉之际,()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畜牧业、冶铸业迅速发展,学会了农耕,匈奴族进入鼎盛时期。2.汉与匈奴的和战:(1)汉初国力弱,被迫对匈奴实行();(2)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开始反击匈奴,夺回()地区;前119年,()北击溃匈奴,经过漠北战役,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3)汉元帝时期,匈奴()请求和亲,()出塞。意义: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巨大的贡献。第15课1、西域含义:两汉时期,(),称为西域。2、张骞通西域:(张骞具有不屈不挠,敢于冒险的精神)(1)公元前138年,目的:()。作用:()。(2)()年,第二次出使西域。作用:()。(3)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意义:()。2.丝绸之路:长安——()——今新疆地区——西亚——()作用:()。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类别年代人物主要成果(观点)影响(评价)科技成果造纸术西汉早期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东汉蔡伦数学东汉

《》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其中一些内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地震东汉张衡制造的(),能测定地震方向。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医学东汉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创编了医学体操“()”。“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东汉张仲景“医圣”写成了《》,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第17课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1、佛教的传入2、道教的兴起①起源于古印度②()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③东汉()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④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①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②创始人:()③东汉时在民间兴起④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

2.史学: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写了《》,体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通史内容:(叙述从到约3000年的历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开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第18课一、200年,()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二、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1、在政治上:2、在用人方面:3、经济上:三、赤壁之战,概况——时间:公元208年交战双方:曹操率二十多万大军南下,孙、刘联军五万多人结果: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四、三国鼎立的形成国号时间都城开国君主魏220年称帝洛阳汉(史称蜀)221年称帝成都吴222年称王建业

影响: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五、三国经济的发展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第19课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266年,()建立晋,都城洛阳,称西晋。280年灭吴,完成统一。2、西晋灭亡的原因:(1)统治集团迅速腐朽,晋惠帝智力低下(2)统治集团的内乱,“八王之战”,耗竭了国力。(3)内迁的少数民族趁机起兵3、灭亡时间: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4、五胡内迁:()二、淝水之战1、形势:①南方:317年,()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②北方:4世纪后期,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统一了黄河流域。2、时间:公元383年3、双方:前秦VS东晋4、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相关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三、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②

影响: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四.南朝:420年,刘裕称帝,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齐、梁、陈四个朝代,总称南朝。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北方的统一北方的统一: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影响:北魏统一北方,为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概况: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民族的融合表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原因:1、2、目的: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改革迁都后,进一步实行了政治、经济改革改革措施:(1)。(2)(3),(4)5)(6)影响:第21、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类别朝代代表人物著作贡献数学南朝《缀术》世界上第一次把()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一千年。农学北朝《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地理北魏《水经注》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书画东晋《兰亭序》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被后人称为是“书圣”。绘画东晋顾恺之《》《》

石窟艺术北朝

山西大同的()河南洛阳的()PAGEPAGE10七年级历史上册试题1一、选择题1.匈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生活于蒙古草原,创造了辉煌文明的民族。据历史记载,匈奴第一次统一蒙古,建立强大的国家是在()

A.战国末期B.秦汉之际C.西汉前期D.两汉之际

2.在西汉武帝时期,汉帝国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在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名将,其中立下“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誓言的青年将军是()

A.卫青B.李广C.霍去病D.李陵

3.“月黑雁高飞,单于夜遁逃。”描述了一次激烈的战斗,诗中“单于”是对哪个民族首领的称呼?()

A.蒙古B.匈奴C.维吾尔D.阿拉伯

4.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后,西方的商人纷纷而来,他们将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输入到欧洲,也把西方的货物带到中国,这条商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它的路线大致是()

A.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亚—欧洲B.长安—新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C.长安—新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D.长安—河西走廊—新疆—欧洲—西亚

5.西汉通西域后,把中原地区的先进生活技术和一些物品也先后传到了那里。它们是()

①丝织品与金属工具②造纸术和中医③井渠法与坎儿井④铸铁技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④

6.董必武同志曾写诗“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高度赞扬王昭君的和亲,诗里的“胡”是指()

A.匈奴B.鞑靼C.蒙古D.大月氏8.在汉代如果有人要做全身麻醉的外科手术,你认为选择下列哪位医生更让人放心()

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

9.《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的作者是()

A.司马迁B.司马光C.班固D.班超

10.《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下列历史事件中,《史记》中不可能记载的是()

A.大泽乡起义B.张骞出使西域C.大禹治水D.昭君出塞

11.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思想的来源之一是战国时期的()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12.虽然几千年过去了,但在今天发掘的历史遗址中,还是能够说明当时秦朝国力强盛,军备整齐。这个历史遗址是()

A.都江堰B.云冈石窟C.万里长城D.秦始皇陵兵马俑

13.下列历史人物中,对人类文化的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B.蔡伦C.张仲景D.司马迁

14.收集民间药方,撰写《伤寒杂病论》一书,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医学家是()

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

15.古时,人们普遍相信,地震是上天对人的惩罚,是不祥之兆。但是在东汉时期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却发明了一种仪器,可以对地震进行测定。这位科学家是()

A.张衡

B.张骞

C.张仲景

D.班超

16.小王到小林家做客,桌上摆满了葡萄、核桃、石榴、苹果,小林说:“这全是张骞通西域的功劳啊!”小王说;“有一样不是哦!”你认为哪一样不是从西域传来的?()

A.葡萄

B.核桃

C.石榴

D.苹果17.官渡之战前,曹操占据()

A.河南一带B.河西走廊C.四川地区D.长江中下游一带

18、赤壁之战中,指挥联军火攻曹军的是()

A.孙权B.刘备C.诸葛亮D.周瑜

19.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的是()

A.曹操B.周瑜C.孙权D.诸葛亮

20.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A.淝水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巨鹿之战

22.三国鼎立形成后,整体实力最强的是()

A.东汉B.曹魏C.蜀汉D.东吴

23.三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发展生产,在吴国最发达的是()

A.纺织业B.造船业C.制瓷业D.农业

24.西晋的都城在()

A.洛阳B.长安C.东京D.建康

25.五胡内迁后,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

A.匈奴B.鲜卑C.羯D.氐

26.灭亡西晋王朝的民族是()

A.匈奴B.鲜卑C.羯族D.氐族

2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政权是()

A.北魏B.西晋C.东晋D.前秦

28.下列关于淝水之战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方少数民族继续内迁B.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C.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D.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29.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

A.雨量充沛,气候较热B.土地肥沃C.人民勤劳D.大量北方人迁到江南

30.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开始于()

A.东汉末年B.西晋初年C.前秦时期D.南朝时期

3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是在()

A.317年B.383年C.420年D.439年

32.北魏孝文帝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政治家()

A.匈奴族B.羯族C.鲜卑族D.氐族

33.北魏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

A.长安B.洛阳C.建康D.成都二材料题.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34.读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图二中的人物是谁吗?她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一身归溯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这是刻在她墓碑上的一首诗。你知道“卫霍”指的是什么人吗?你同意这首诗对她的评价吗?为什么?

七年级历史上册试题2一、选择题1.为统一南北,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征讨的对象是()

①刘表②刘备③诸葛亮④孙权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次作战中,得到胜败两种不同结果的人是()

A.袁绍B.曹操C.刘备D.孙权

3.“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人是()

A.刘备B.周瑜C.孙权D.曹操

4.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是()

A.都发生在北方B.都是曹操取得胜利C.都是以少胜多D都是曹操军队人数占优势

5.三国时期,造成鼎立局面持续的决定性因素是()

A.吴蜀联合对抗曹操B.司马炎夺权影响魏国统一

C.三国经济发展形成相对均势D.曹魏的国力日渐强大

6.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吴国最发达的是()

A.冶铁业B.造船业C.制瓷业D.丝织业

7.三国时期经济得以恢复的共同原因是()

A.生产工具进一步改进B.民族融合的加强

C.开垦荒地D.统治者致力于恢复发展经济

8.三国时期,魏、蜀、吴统治者都积极发展经济,其主要动机是()

A.改变东汉后期的经济状况B.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D.满足军事斗争的需要

9.三国时期,吴国船队就到达了台湾,当时的台湾称()

A.流求B.琉球C.夷洲D.台州

10.建立西晋,结束三国鼎立分裂局面的是()

A.曹丕B.司马炎C.司马睿D.司马懿

11.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B江南经济的开发

C地方割据势力的衰落D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2.下列内容体现出西晋时期历史状况的是()

①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②短期统一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④被农民起义推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

13.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的主要有()

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B.匈奴、鲜卑、羯、氐、羌

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

14.“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成语,出自于中国古代史上的()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15.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只统一过北方地区的政权有()

①曹魏②西晋③前秦④北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都城的粮食需要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促进民族大融合

17.在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中,最有利于统治者学习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内容是A.在朝廷中必须用汉语B.把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C.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D.迁都洛阳

1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是()

A.扩大了统治区域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使北魏成为了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D.完成了对南北方的统一

19.小美想写北魏题材的小论文,拟了以下几个题目,其中有错误的是()

A.《北魏统一了全国》B.《胡人汉服与汉人胡食》

C.《从平城到洛阳》D.《人口迁徙与民族融合》

20.下列对江南经济开发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人口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C.南方社会秩序比较安定D.孝文帝改革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不忧冻饿,亦无千金之家。

──《汉书》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请回答:

(1)材料二记载的江南经济状况与材料一相比,出现了什么变化?

(2)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7.阅读下列引自《资治通鉴》的一段史料,回答问题。

秦王(苻)坚与阳平公(苻)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军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淝水而阵,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等引兵渡水击之……秦兵遂溃……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请问答:

(1)这两段材料叙述的是历史上哪一件大事?它发生在哪一年?

(2)这里的“秦”是由哪个民族的统治者建立的?

(3)这里的“晋”史称什么?是由何人建立的?

(4)此战产生了什么影响?三、简答题

23.东汉末年到两晋时期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有哪些?各有什么影响。你对这些战役的成败有何感想?

2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条件、原因、表现、影响

七年级历史上册试题3一选择题1.以下战例属于火攻致胜的是()

①巨鹿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三国时期辅佐刘备成就三分天下的是()

A.王猛B.诸葛亮C.徐庶D.周瑜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经济发展的侧重点中不包括()

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B.造船业发达C.修建许多水利工程D.丝织业兴旺

4.280年,统一南北结束分裂局面的是()

A.曹魏B.蜀汉C.东吴D.西晋

5.下列王朝没在洛阳定都的是()

A.曹魏B.西晋C.前秦D.北魏

6.下列不属于曹魏、西晋共同点的是()

A.通过权臣篡位建立B.都城在洛阳C.一开始即十分腐败D.短命而亡

7.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陆续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

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B.匈奴、鲜卑、羯、氐、羌

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

8.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南京定都的王朝有()

①吴②前秦③东晋④北魏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9.南北朝时期南朝比北朝存续时间()

A.要早要长B.要晚要短C.正好相等D.要晚要长

10.下列对淝水之战的结果描述准确的是()

①前秦的统治瓦解②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③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④东晋历史结束,南朝历史开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在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中,最有利于统治者学习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是(A.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B.把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

C.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D.迁都洛阳

12.一位西域商人来到北魏都城洛阳后,不太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宫殿巍峨屋宇华丽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C市场汇集四方商人D满街都是说鲜卑语的汉族人

13.下列对三国以前江南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许多地区非常落后B.经济发达战乱较多

C.战争较少社会安定D.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14.东晋和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南方统治者施仁政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15.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请回答:(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举出迁入中原的5个少数民族名称。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什么时候?

(2)什么原因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生有何影响?

(4)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16、《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请回答“

1)这里“江南”主要是指哪一地区?(1分)

2)江南的自然条件有哪些优势?(2分)

3)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政治基础有哪些?(3分)

4)

你能用史实说明“民勤本业”表现在哪些地方吗?(至少举出两条说明)(4分)

5)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2分)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并不断发展时期。匈奴和西域各族是当时交往的主要民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8.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分别反映了西汉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4分)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材料二“骞始开通西域道也”。--引子《汉书·张骞传》29.“骞”指的是谁?(1分)“西域”狭义上是指今天我国什么地方?(1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什么?(2分)30.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我国民族交往的方式有哪些?(3分)七年级历史选择题一14课1.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

A.可汗

B.单于C.赞普

D.大王

2.匈奴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

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C.制瓷业发达

D.逐渐有了农耕

3.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之所以具有正义性,是因为(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B.促进了民族融合

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D.打击了外族入侵

4.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历史事件是(

A.白登之围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蒙恬出击匈奴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5.下列历史人物都是抗击匈奴的名将,其中属于西汉时期的有①卫青

②霍去病

③窦宪

④窦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后的匈奴关系(

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B.汉朝宫女王昭君出塞

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二.16课1.纸发明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现在已知最早的纸出现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宋朝

2.“蔡侯纸”的出现使造纸的技术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这种纸出现在(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3.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李冰

B.孙思邈

C.毕昇

D.蔡伦

4.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名著是(

)

A.《齐民要术》

B.《九章算术》

C.《缀术》

D.《水经》

5.某校七年级(1)班计划举办“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展”,小红同学的任务是介绍张衡的成就。在她的介绍中,张衡对人类社会最突出的贡献是发明了(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麻沸散

D.计时仪

6.右图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仪器,其功能是(

A.测量航行方向

B.演示天象

C.观测地震

D.测定地震方位

7.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是(

A.《缀术》

B.《皇帝内经》C.《脉经》

D.《伤寒杂病论》

8.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的人是(

A.张仲景

B.华佗

C.扁鹊

D.李时珍

9.墨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大车竹简,出行不便。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A.丝织技术B.活字印刷术C.雕版印刷术D.造纸术

10.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11.河南省南阳市有一著名景点——“医圣祠”,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这位医学家是(

)A.张仲景

B.华佗

C.蔡伦

D.孙思邈

三.17课1.佛教起源于(

)A.西域

B.欧洲

C.古印度

D.大秦2.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春秋时期

B.秦朝

C.西汉末年

D.东汉末年3.道教形成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4.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A.道教

B.基督教C.佛教

D.伊斯兰教

5.右图中的建筑是位于河南登封少室山北麓的少林寺,与之相关的宗教是(

A.道教

B.佛教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6.下列哪一条属于道教的主张(

A.有救世主可以普渡众生

B.今生忍受一切苦难,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C.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得道成仙

D.凡是道教徒,都是兄弟

7.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

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

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8.在今天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环绕的“汉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为之题诗:“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鹰斧铖,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9.小张对历史非常感兴趣,他非常崇拜西楚霸王项羽,他从图书馆借回四本书,想从中查阅有关项羽的历史。他应该查阅的历史书是(

A.《离骚》

B.《汉书》C.《史记》

D.《春秋》

10.“不虚美,不隐恶”,是人们对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的赞美。这部史书是指(

A.《诗经》

B.《楚辞》

C.《史记》

D.《缀术》

11.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品是(

A.马王堆汉墓帛画

B.秦始皇陵兵马俑C.长信宫灯

D.四羊方尊四.18课1.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使曹操不敢轻易南下,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昆阳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3.右图再现了中国古代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次战役是指(

A.涿鹿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4.下列事件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作者有关的是(

)

①三顾茅庐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独尊儒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请说出三国鼎立局面最后形成是在(

A.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结束

B.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

C.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

D.公元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

6.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位于北方的政权是(

A.洛阳B.魏C.蜀D.吴

7.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

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

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

8.三峡库区兵书宝剑峡因传说藏有诸葛亮的兵书宝剑而闻名,最近,文物工作者打开峡谷的悬棺,排除了存在兵书宝剑的可能。诸葛亮是何国的丞相(

)

A.魏国

B.吴国

C.蜀国

D.东汉

9.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当时的台湾被称作(

)A.台湾

B.夷洲

C.琉球

D.柴桑

五.19课1.魏、蜀、吴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①魏国②蜀国③吴国

A.①③②

B.②①③C.③②①

D.①②③

2.六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已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较好B.南方生产工具先进C.北方人口南迁D.南方统治者施仁政

3.导致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根本原因是(

A.封王各自为政,社会上层非常腐败B.封王争权夺利,连年混战

C.江南经济得到开发D.匈奴入侵,攻灭西晋

4.下列以少胜多的战役,不是发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5.在淝水之战中,前秦军队有八十多万,但内部矛盾重重,军心不稳,看似强大,实则不堪一击。你认为用哪一成语评价前秦军队最合适:(

A.背水一战

B.外强中干

C.一泻千里

D.兵不厌诈

6.取代魏建立西晋的皇帝是(

)A.司马炎

B.司马睿

C.司马懿

D.司马昭

7.从东汉至西晋初年,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

)A.匈奴、蒙古、女真、满族

B.匈奴氐、羌、羯、鲜卑C.匈奴、蒙古、氐、羌、羯D.匈奴、鲜卑、蒙古、女真满族

8.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鲜卑

C.羌

D.羯

9.东晋的建立者是(

A.司马炎

B.司马睿

C.司马懿

D.司马昭

10.在4世纪后期,建立了政权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氐

C.羌

D.鲜卑

11.、“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反映的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

D.西晋灭吴

12.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A.前秦和西晋

B.前秦和东晋C.东晋和宋

D.宋和前秦

13.南朝开始于(

)A.265年

B.280年

C.383年

D.420年

综合选择题一1.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A.刘备与孙权

B.袁述与袁绍C.董卓与孙权

D.袁绍与曹操

2.三国时,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

3.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

A.控制汉献帝

B.在官渡大败袁绍C.在赤壁被打败

D.废汉献帝,自称皇帝

4.下列各项中,属于刘备的政治活动是(

①三顾茅庐②联孙抗曹③挟天子以令诸侯④成都称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蜀国丞相诸葛亮说:“今民困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这表明(

A.蜀锦已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B.蜀锦是打败魏、吴的主要武器

C.蜀锦制造业耗费国家资财,使国库空虚。

D.蜀锦生产技术落后,难与敌人生产相配

6.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C.北方农民大量南迁

D.南朝统治者施仁政

7.促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传入南方

C.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

D.南朝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二1.与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无关的时间是()A.208年B.220年C.221年D.229年2.杜甫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所说的政治家是()A.曹操B.刘备C.孙权D.诸葛亮3.下列事件排列的先后顺序是()①赤壁之战②刘备称帝③西晋建立④孙权称王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4.在三国时期,台湾地区被称为()A.东夷B.琉球C.夷洲D.扶桑5.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B.南方战乱较少C.南方自然条件好D.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6.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A.鲜卑族B.匈奴族C.氐族D.羯族7.江南稻田开始使用绿肥,牛耕也得到普遍推广的时期是()A.三国时期B.西晋后期C.东晋时期D.南北朝时期8.前秦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A.匈奴B.鲜卑C.羯D.氐三14.正在央视电视剧频道热播的《昭君出塞》,引起了观众对历史上这位“落雁美女”大义和亲的辉煌事迹的极大兴趣。你知道王昭君和亲嫁给了哪一民族的首领(

A.鲜卑族

B.匈奴族

C.藏族

D.蒙古族

15.对右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国力强盛B.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松赞干布C.东汉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D.此事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

16.2008年3月,奥运圣火沿丝绸之路开始全球传递。与丝绸之路开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B.张骞通西域

C.玄奘西行

D.马可波罗东游

17.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由以上的历史短剧台词,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C.清军出兵雅克萨

D.玄奘印度取经

18.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又叫甘肃走廊。因为位置在黄河以西,所以叫“河西走廊”。位于河西走廊上的“河西四郡”是丝绸之路上的四颗明珠,请判断这四郡都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时设置的(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19.近年来东突恐怖分子在新疆地区活动猖獗,他们鼓吹新疆独立,妄图把新疆从我国分裂出去。下列哪一年发生的史实最能证明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73年

20.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境外路线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设计。在历史上,古丝绸之路是(

)①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④横跨亚欧的洲际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生命更完整一些,让灵魂更高尚一些,使自己的经历更丰富一些,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一趟丝路,让心灵得到升华与净化。如果我们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重走丝路,我们应该从哪个城市出发(

A.西安B.兰州C.北京D.洛阳

22.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东汉的张仲景对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撰写的一部著名医学著作是(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23.东汉以前,我国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竹简(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

A.笨重,不便搬运阅读

B.质劣,不能长久保存C.稀少,不易找到原料

D.昂贵,不能广泛采用

24.下列论述,表达准确无误的是(

A.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25.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演义》三25.两汉时期,西域指的是()

A.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B.今新疆地区C.古长安以西

D.匈奴所在地

26.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7.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是()

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28.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纸。据考证,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它大约出现于()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29.下列物产中,有些是从西域传到内地的,它们是()①葡萄②石榴③苜蓿④核桃⑤水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

30.请你仔细观察“丝绸之路示意图”。丝绸之路的路线是()

A.长安──今新疆──中亚、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B.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中亚、西亚──欧洲

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

D.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中亚、西亚

31.右图是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曾改进造纸术,对世界文化作出重大贡献。此人是()

A.华佗

B.张仲景C.蔡伦

D.张衡

32.地动仪能测定地震方向,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它的制作者是()A.张衡

B.杜诗

C.张仲景

D.诸葛亮

33.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A.西汉时期,纸张的使用已相当普遍

B.东汉末年,一人突发疾病,医生给病人服下“麻沸散”,做了剖腹手术

C.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的一个奏本,用了三千片竹简,需两个人才能抬动

D.公元183年,地动仪朝西的龙嘴吐出铜球,人们很快知道西部发生了地震

34.下面的著作中,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

A.《九章算术》

B.《周髀算经》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35.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印度。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

A.战国

B.西汉末年

C.东汉

D.三国

36.东汉时一位帝王迷恋于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专门遣人炼制丹药,供他服用。这说明他()A.信奉佛教

B.信奉道教C.信奉儒家思想

D.信奉基督教

37.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得到幸福。宣扬这种说教的宗教是()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38.几位同学想利用暑假前往道教圣地旅游,他们应该前往()

A.白马寺

B.少林寺

C.青城山

D.云冈石窟

39.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部史学著作是()

A.《史记》

B.《汉书》

C.《论语》

D.《后汉书》

40.下列历史事件在《史记》中不可能记载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B.鸿门宴C.张骞通西域D.张衡发明地动仪四1.官渡之战前,曹操占据()A.河南一带B.河西走廊C.四川地区D.长江中下游一带

2.赤壁之战中,指挥联军火攻曹军的是()

A.孙权B.刘备C.诸葛亮D.周瑜

3.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的是()

A.曹操B.周瑜C.孙权D.诸葛亮

4.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A.淝水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巨鹿之战

5.三国鼎立形成后,整体实力最强的是()

A.东汉B.曹魏C.蜀汉D.东吴

6.三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发展生产,在吴国最发达的是()

A.纺织业B.造船业C.制瓷业D.农业

7.西晋的都城在()

A.洛阳B.长安C.东京D.建康

8.五胡内迁后,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

A.匈奴B.鲜卑C.羯D.氐

9.灭亡西晋王朝的民族是()

A.匈奴B.鲜卑C.羯族D.氐族

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政权是()

A.北魏B.西晋C.东晋D.前秦

11.下列关于淝水之战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方少数民族继续内迁B.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C.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D.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12.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

A.雨量充沛,气候较热B.土地肥沃C.人民勤劳D.大量北方人迁到江南

13.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开始于()

A.东汉末年B.西晋初年C.前秦时期D.南朝时期

材料题一.史学家翦伯赞盛赞张骞说:“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汉书》中有“张骞始开西域之迹”的记载。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张骞的主要活动及其历史作用。

(2)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据下图,指出当时的中国丝绸经过哪些主要地点运往罗马的?这条横贯欧亚的陆上通道为什么有“丝绸之路”的美称?

(3)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汉宣帝时期。其标志是什么?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材料二

“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汉书》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1)材料一、二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何历史影响?

一.(1)主要活动:两次出使西域。历史作用:①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②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③使丝绸之路的开通成为可能。

(2)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安息→大秦。因为这条陆上通道运送的多是中国的丝绸。

(3)成立西域都护。二.答案要点:

(1)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

原因: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当时江南地区人少地广,长期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也落后于北方。(答出两点即可)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

变化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答出三点即可)

(3)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一.(1)主要活动:两次出使西域。历史作用:①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②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③使丝绸之路的开通成为可能。

(2)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安息→大秦。因为这条陆上通道运送的多是中国的丝绸。

(3)成立西域都护。二.答案要点:

(1)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

原因: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当时江南地区人少地广,长期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也落后于北方。(答出两点即可)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

变化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答出三点即可)

(3)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材料题答案

一.(1)主要活动:两次出使西域。历史作用:①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②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③使丝绸之路的开通成为可能。

(2)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安息→大秦。因为这条陆上通道运送的多是中国的丝绸。

(3)成立西域都护。二.答案要点:

(1)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

原因: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当时江南地区人少地广,长期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也落后于北方。(答出两点即可)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

变化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答出三点即可)

(3)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一.(1)主要活动:两次出使西域。历史作用:①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②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③使丝绸之路的开通成为可能。

(2)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安息→大秦。因为这条陆上通道运送的多是中国的丝绸。

(3)成立西域都护。二.答案要点:

(1)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

原因: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当时江南地区人少地广,长期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也落后于北方。(答出两点即可)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

变化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答出三点即可)

(3)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一.(1)主要活动:两次出使西域。历史作用:①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②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③使丝绸之路的开通成为可能。

(2)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安息→大秦。因为这条陆上通道运送的多是中国的丝绸。

(3)成立西域都护。二.答案要点:

(1)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

原因: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当时江南地区人少地广,长期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也落后于北方。(答出两点即可)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

变化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答出三点即可)

(3)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一.(1)主要活动:两次出使西域。历史作用:①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②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③使丝绸之路的开通成为可能。

(2)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安息→大秦。因为这条陆上通道运送的多是中国的丝绸。

(3)成立西域都护。二.答案要点:

(1)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

原因: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当时江南地区人少地广,长期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也落后于北方。(答出两点即可)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

变化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答出三点即可)

(3)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一.(1)主要活动:两次出使西域。历史作用:①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②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③使丝绸之路的开通成为可能。

(2)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安息→大秦。因为这条陆上通道运送的多是中国的丝绸。

(3)成立西域都护。二.答案要点:

(1)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

原因: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当时江南地区人少地广,长期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也落后于北方。(答出两点即可)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

变化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答出三点即可)

(3)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一.(1)主要活动:两次出使西域。历史作用:①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②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③使丝绸之路的开通成为可能。

(2)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安息→大秦。因为这条陆上通道运送的多是中国的丝绸。

(3)成立西域都护。二.答案要点:

(1)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

原因: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当时江南地区人少地广,长期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也落后于北方。(答出两点即可)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

变化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答出三点即可)

(3)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14课1B

2C

3C

4.B

5.A

6B16课1.B

2.C

3.D

4.B

5A

6D

7.D

8.B

9.D

10.B

11.A

17课1C

2.C

3.D

4.A

5.B

6C

7.A

8.A

9.C

10.C

11.B18课

1.C

2.D

3.D

4.B

5.D

6.B

7.A

8.C

9.B19课1.B

2.C

3.A

4.D

5.B

6.A

7.B

8.A

9.B

10.B

11.C

12.B13.D一

1.D

2.B

3.D

4.D

5.A

6.C

7.A二ADCCDBDD三14.B15.D16.B

17.A18.D19.C20.A21.A22.C23.A24.D25.AB25.A26.B27.B28.C29.B30.C31.C32.A33.A34.C35.B36.B37.A38.C39.A40.D四1.A2.B3.D4.C5.B6.B7.A8.B9.A10.B11.B12.D13.A14课1B

2C

3C

4.B

5.A

6B16课1.B

2.C

3.D

4.B

5A

6D

7.D

8.B

9.D

10.B

11.A

17课1C

2.C

3.D

4.A

5.B

6C

7.A

8.A

9.C

10.C

11.B18课

1.C

2.D

3.D

4.B

5.D

6.B

7.A

8.C

9.B19课1.B

2.C

3.A

4.D

5.B

6.A

7.B

8.A

9.B

10.B

11.C

12.B13.D一

1.D

2.B

3.D

4.D

5.A

6.C

7.A二ADCCDBDD三14.B15.D16.B

17.A18.D19.C20.A21.A22.C23.A24.D25.AB25.A26.B27.B28.C29.B30.C31.C32.A33.A34.C35.B36.B37.A38.C39.A40.D四1.A2.B3.D4.C5.B6.B7.A8.B9.A10.B11.B12.D13.A14课1B

2C

3C

4.B

5.A

6B16课1.B

2.C

3.D

4.B

5A

6D

7.D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