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中政治教材学科术语大解密(必修1)_第1页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中政治教材学科术语大解密(必修1)_第2页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中政治教材学科术语大解密(必修1)_第3页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中政治教材学科术语大解密(必修1)_第4页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中政治教材学科术语大解密(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3"\h\u学科术语0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1学科术语02:中国梦 5学科术语0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8学科术语0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1、基本内涵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形成过程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产生原因\t"s://baike.so/doc/_blank"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表述,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现阶段,进入\t"s://baike.so/doc/_blank"社会主义社会后,由于剥削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虽然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二是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较落后于发达国家,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再加上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比较低。所以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经济建设(即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其它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争取加快发展速度。4、辩证看待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一变两不变):①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②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5、解决办法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以问题的关键。只有发展,才能不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发展,才能不断增强国力和国内的凝聚力;只有发展,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①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6、学以致用1.(2023年6月湖南选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认识其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应该拉长时间尺度,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从这一历程来看:()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士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并已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④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状态得到了根本改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认识其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应该拉长时间尺度,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从这一历程来看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②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但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但并不能说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状态得到了根本改变。故选:B。2.(2022·北京·高考真题)百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②历史性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④实践证明了新时代党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详解】①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不断为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同时取得了诸多伟大的历史成就,这证明了新时代党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性,①④入选。②: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变,②说法错误。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3.(2023·广东汕头·统考三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带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以其独特魅力和巨大优越性,生动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为什么“好”这个重大问题。这个“好”在于(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②以中国的发展实践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人类文明的唯一道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详解】①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并用生动实践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①②正确。③:三大改造顺利完成,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错误。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人类文明的“唯一道路”,说法过于绝对,④说法错误。故答案选A。4.(23届高考河北6月押题卷)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如何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各种矛盾显得格外重要。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它们与旧社会存在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们的特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对此我们可以认识到①社会矛盾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及时解决,就会阻碍社会正常发展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旧社会存在的社会基本矛盾内涵根本不同③必须要把客观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敌我矛盾当作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④它们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得到解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①:共因为会矛盾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及时解决矛盾,就会阻碍为会正常发展。①符合题意。为会主义为会的基本矛盾,它们可以通过为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得到解决。④符合题意。②:为会主义为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与旧为会的根本不同是对应的为会性质不同,②说法错误。为会主义为会的敌我矛盾还客观存在,但将越来越少,而大量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共此,我们必须把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作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学科术语02:中国梦1、基本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特点及要求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③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是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如何实现中国梦(1)从中国梦的特点角度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③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是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作出更大贡献。(2)从中国共产党人的角度①进行伟大斗争②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拓展:④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课本52页)(3)从青年的角度:①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②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把小我融入大我③热爱祖国④担当时代责任⑤砥砺奋斗,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⑥练就过硬本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⑦锤炼品德修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错误思想。4、重要意义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十四亿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学以致用1.(2023·浙江·高考真题)因为过度垦荒放牧,宁夏西海固曾经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循环。在党的领导下,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西海固人民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治穷一起发力。10年后,山坡绿了,村庄美了,老百姓的日子也红火了。从西海固人民梦想成真可以看出,中国梦(

)A.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 B.是中国人民奉献世界的梦C.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总和 D.需要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实现【答案】A【详解】A: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西海固人民的艰苦奋斗,西海固人民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西海固人民梦想成真,这说明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A正确。B:材料不涉及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不涉及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奉献世界的梦,排除B。C: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但不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简单相加,该选项中“总和”的说法错误,排除C。D:材料强调中国梦与人民的关系,不涉及中国梦需要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实现,排除D。故本题选A。2.(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3月27日,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率团来大陆祭祖、交流,也带动了台胞返大陆祭祖寻根热潮,表明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人心思归,人心所向,统一的美好愿景终将实现。这个美好愿景(

)①需要两岸同胞接续奋斗,始终走在时代最前列②需要两岸人民同舟共济,汇聚推进国家统一的强大力量③反映了要交流、促和平、谋发展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声④反映了个人梦与民族梦、国家梦的有机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D【详解】②④:人心思归,人心所向,统一的美好愿景终将实现。这个愿景反映了个人梦与国家梦、民族梦的有机统一,需要两岸人民同舟共济,汇聚起推进中国统一的强大力量,让两岸人民梦想成真,②④正确。①: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最前列,①错误。③:材料未涉及要交流、促和平、谋发展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声,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2023·浙江温州·乐清市知临中学校考二模)截至2022年,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占据全球比重的30%,中国制造增加值连续12年世界第一,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四成以上产量排名世界第一。这些成就说明(

)①中国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D【详解】①: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目前还没有实现,①错误。②③: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们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说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②③符合题意。④:材料强调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取得的成就,并没有涉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4.(2023·浙江·模拟预测)近几年,我国航天科技成果显著,即使在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各行业发展受阻,我国依然完成39次航天发射任务;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宇航员成功发射。航天领域捷报频传,展现了我国对航天科技的自信,也令国际同行们震惊不已。这充分彰显了()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②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③中国已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④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材料反映的我国成就,离不开党的领导,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①符合题意。②:材料未涉及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②不符合题意。③: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③错误。④:航天领域捷报频传,展现了我国对航天科技的自信,也令国际同行们震惊不已,体现出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学科术语0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重要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今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原创性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时代背景总说: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①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思想正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②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新思想正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③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新思想正是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了强大生机活力。新思想正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⑤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开辟新的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党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3、主要内容①“十个明确”的内容和地位(最核心关键、四梁八柱、理论贡献)?侧重于理论层面(思想层面),回答了什么问题?(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5859②“十四个坚持”的内容和地位?侧重于实践层面(方法论),回答了什么问题?(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P60③十三方面的成就P62634、易混易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说:不能说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概括和总结,不能说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最高成果,不能说成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顶峰,不能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说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超越与突破,不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具体方案,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相结合的产物,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思想,不能是我们团结奋斗的物质基础。5、学以致用1.(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

)①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③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回答④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的基本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六个必须坚持”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①④符合题意。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六个必须坚持”并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该选项夸大了“六个必须坚持”的地位和作用,②排除。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是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回答,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2.(2022·海南·高考真题)冰雪上的青春之花,绽放于奋斗之中。冬奥健儿坚定梦想,顽强拼搏,超越自我,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诠释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这启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

)①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②锐意进取,引领时代发展方向③遵守道德规范,追求完美人生④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详解】①④:冬奥健儿坚定梦想,顽强拼搏,超越自我,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诠释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这启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冬奥健儿为榜样,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在实践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①④符合题意。②: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锐意进取、迎难而上,与时代同行,但不能引领时代发展方向,②错误。③: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遵守道德规范,追求有价值的人生,而不是追求完美人生,③错误。故本题选B。3.(2023·辽宁·沈阳二中校考模拟预测)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