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_第1页
专题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_第2页
专题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_第3页
专题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_第4页
专题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UMPAGES24专题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五年高考A组2009年高考题组一、选择题1.(上海历史)“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答案D2。(广东历史)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答案A3。(天津文综)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答案C4.(广东文基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BB组2005-—2008年高考题组一、选择题1。(2008广东单科,12)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答案D2。(2008江苏单科,10)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答案C3.(2008宁夏文综,3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答案D4.(2008全国Ⅰ,18)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答案C5.(2007广东,11)《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A。确立了国家性质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答案A6.(2007山东,14)右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①民族团结原则②民族平等原则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D7。(2007海南,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个由党外民主人士担任.这()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答案C8。(2007江苏,15)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答案D9.(2006山东·海南·宁夏,全国Ⅰ,15)1949年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的 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答案B10.(2006广东,1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1957年的整风运动 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C。“反右倾”斗争 D.“文化大革命”答案A11。(2006北京,17)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前,人民政协具有代行人大职权的功能。人民政协诞生的背景是()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 B。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C.《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B12。(2006北京,18)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A.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答案D13。(2005辽宁,1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③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④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14.(2005上海,8)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A.《钦定宪法大纲》 B。《临时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答案D15。(2005北京,19)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答案B16.(2005全国Ⅱ,18)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答案C17.(2005北京,16)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迄今已经实现的主张是()①停止炮击金门等岛屿②海峡两岸实现“三通"③开放海峡两岸探亲旅游④结束海峡两岸军事对峙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答案B三年模拟A组2007——2008各地名校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2007广东佛山)我国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D.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答案C2.(2007山东威海)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的“里程碑"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答案D3.(2007山东省实验中学)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开洋村拦截邻村中村在后山上筑堰取水的水源,将水引入本村,导致中村枯水期断水.由此,两村发生旷日持久的水事纠纷。中村110名农民对县政府不认真处理这起水事纠纷的行为深感不满,以“不作为”为由将县政府告上法庭。这一事件的法律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答案D4。(2007广东汕头)1950年4月13日,周恩来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说:“我党中央从来没有直接向中央人民政府下过命令。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法律命令都是党的创意,许多重要的文告都是先由党拟定初稿(不经过党的准备、考虑,是没有的),然后经过政协全国委员会或政务院讨论通过。"以上材料说明()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国家政权②建国初期,党在处理党政关系问题上比较慎重③建国初期就已经出现以党代政的现象④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5。(2008杭州十四中)文化大革命中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一次重大倒退的是()A.《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B.“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议》的通过C.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的建立D.革命委员会的建立答案D6.(2008杭州十四中)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三通”。2008年11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就四项议题签署了协议.12月,两岸人民期盼已久的“三通"实现了。“三通”是指()①通商②通邮③通航④通话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7。(2008银川一中期末)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A.英葡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B.改革开放的实行和综合国力的提高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答案B8。(2008宁波测试)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依据有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9.(2008南京重点中学联考)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答案A10.(2008南京重点中学联考)“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歌颂的是()A.孙中山 B。康有为C.邓小平D。毛泽东答案A11.(2008南京重点中学联考)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答案B12。(创新题)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与此相关的事件是()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答案D13.(创新题)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的会议是()A.九届人大 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答案A14.(创新题)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重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两岸实行通商、通邮、通航C.和平统一台湾 D.停止对金门等的炮击答案A15.(创新题)2008年3月在西藏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意图是挑拨藏族同胞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分裂祖国。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待西藏一直给予特殊照顾政策,这一政策主要是指()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人大制度 D.一国两制政策答案A16.(创新题)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大规模的基层人民代表选举。广东省归国华侨陈聪参加选举大会后,兴奋地说:“我活了九十多岁,到过许多国家,没有见过这样民主的选举.”它表明我国正逐步形成()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直接选举制度答案C二、非选择题17。(2008陕西师大附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祖国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材料二究竟是一个好党,还是几个好党?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好党.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请回答:(1)在材料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什么性质的组织?(3)到1992年,我国的民主党派有几个?试举出三个.(4)材料二中提出了怎样对民主党派的方针?起了什么作用?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3)8个。中国民主同盟、九三学社、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等。(4)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18.(创新题)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最重要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三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刘少奇(1)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它对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归属作了怎样的规定?(2)根据材料二,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3)材料三是“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批斗时说的一番话,读了它,你有何感想?答案(1)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或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答临时大总统亦给分);司法权属于法院。(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本题采取分层评分,第一层次:能答出“文化大革命”中公民人身权利受到侵犯,宪法遭到破坏;第二层次:能答出“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我们应该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19.(武汉三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3年12月调查问题调查结果(1)下列各种方法,你认为那种可以救国(军阀宰割、外国共管、国民革命)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割0票(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俄国497票美国107票(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那几位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国内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材料二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延安: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材料三后来,……我的一位中国好友带给我中国西北出现了使人惊讶的政治局面的消息-—这后来终于导致蒋介石总司令被扣的惊人事件,扭转了中国历史的潮流。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述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分别是什么?(2)材料一中第三项调查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二中“贫瘠的中国西北部"指的是哪里?为什么具有“革命乐观情绪”的“千千万万青年人”会聚集到这里?(4)材料三中的“使人惊讶的政治局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如何理解它“扭转了中国历史的潮流”?答案(1)主流民意:认为国民革命是重要的救国方案:俄国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已经超过美国;列宁和孙中山在人民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2)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五四前后,李大钊等宣传马列主义。孙中山: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它是中国当时的革命中心.(4)西文事变;它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B组2009各地名校模拟试题题组一一、选择题1。(哈尔滨市九中)1954年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所说的“里程碑”实际上指的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答案D2.(宁波测试)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答案B3.(宁波测试)新中国初期建立的新型政治民主制度包括()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④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4.(宁波测试)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历史悲剧重演,主要在于()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防止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答案D5。(北京市东城区质检)1981年9月,叶剑英委员长发表谈话,具体阐述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时指出: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欢迎台湾各界人士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提供建议,共商国是。对上述方针政策的正确理解是() ①可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完成祖国统一②台湾可以保留现行资本主义制度 ③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④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6。(锦州期末)以下对我国法制化的历程后。两岸关系发展迅猛。2008年终于“梦园两岸三通”。此前党和政府为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提出的基本方针()①和平统一②一国两制③九二共识④一个中国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D。③④答案B10.(北京朝阳区高三统考)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宣告两岸“三通”时代来临。最早建议两岸实现“三通"的是A.1972年中美在上海签订的《中美联合公报》B.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C.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D.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答案B11.(南京调研)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答案C12.(广东惠州调研)2005年4月一7月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和新民党主席郁慕民先后访问大陆,三位均表示赞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这表明()①祖国和平统一符台中华民族的心愿②“一个中国”原则符合两岸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③“台独"缺乏政治基础④国民党、亲民党、新民党官员访问大陆为两岸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平等对话树立了典范A.④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13.(北京朝阳区高三统考)1949年到195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领域发生重大变动和变革不包括()A。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B.全国领土已基本解放C。初步建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制度D.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D14.(天津十二区县联考)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背景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C.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被推翻 D.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答案C15.(福州市毕业班质检)“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旧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此制度是指()A.多党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C16.(杭州市教学质检)小明的爷爷退休前是市人大代表,小明在帮爷爷整理书籍时看到一部国家宪法,其中第五条第一款写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这部宪法颁布实施的时间应是()A.1997年 B.1999年 C.1982年 D.1954年答案B17。(江苏省海门中学)观察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答案D二、非选择题18.(徐州高考打靶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的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材料二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材料三1976年11月,蒋经国说:“吾人处于今日的恶劣环境之中,不得不以忍辱负重之苦心,来处理许多难以忍受的事.”“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材料四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材料五鉴于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之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之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只要我们能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之新中国指日可期,因此中国需要统一.——台湾《中国导报》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一,蒋经国的政策与蒋介石的打算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3)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4)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答案(1)材料一蒋坚持反共,准备反攻大陆;材料二中周主张平等协商,和平统一。因为蒋代表反动腐朽的国民党政府,周代表人民政府。(2)蒋介石打算反攻大陆而蒋经国竭力保台。(3)平等会谈.后又提出“一国两制”。(4)中华民族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只要双方都捐弃前嫌,以民族利益为重,总能达成共识.两岸关系的改善,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民族的全面振兴,一定能够实现!19。(山东师大附中)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答案(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实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4)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20。(浙江高考押题卷)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材料一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我同时强调,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