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 省赛获奖_第1页
土地资源 省赛获奖_第2页
土地资源 省赛获奖_第3页
土地资源 省赛获奖_第4页
土地资源 省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猜一猜你是山川之根!你是万物之本!你是人类衣食父母!你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你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土地是我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土地第二节:土地资源课前热身思维竞渡课堂训练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资源课后训练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2、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3、理解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4、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学习目标【看课文自主梳理】(5分钟)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次美国印度俄罗斯176951618013004124980.630.160.100.86耕地总面积(万公顷)耕地人均量(公顷)中国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部分国家的比较960万平方千米13亿多人口人多而地少难利用土地15.72%建设用地5.26%耕地12.68%林地31.86%草地34.48%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一: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小。特点二:我国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草地比重最大,耕地和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次土地资源的分布不均秦岭—淮河我国土地分布有什么地区差异?水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干湿地区)的(地形)上。

湿润地区平原丘陵水田插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旱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干湿地区)的

(地形)上。半湿润地区

平原丘陵思考我国主要的水田和旱地的地理界线是什么?为什么秦岭淮河东北大平原的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

(干湿地区)的

(地形)上。我国有三大林区,分别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湿润地区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干湿地区)的(地形)上。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呼伦贝尔草原羌塘高原上的草原戈壁、高寒荒漠、石山沙漠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敦煌附近的戈壁荒漠土地资源类型主要分布地区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主要地形耕地林地草地难利用土地建设用地人类生活、生产的区域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区平原、盆地及低缓的丘陵季风区湿润区林地非季风区干旱、半干旱区高原、山地非季风区干旱区盆地、高原、高山、【活动题答案】(P69)活动1.答:......活动2.读图认识我国耕地的南北差异。答:(1)北方的旱地是水浇地,南方的水田是漫灌田,二者的浇灌方式不同。这是因为南北方气候条件不同,主要是降水南多北少所造成,即北方地多水少,而南方水多地少。水田跟旱田的分布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接近。(2)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且相差悬殊,而土地资源北多南少;农业又是用水比例最大的产业,南北方的水土资源配合欠佳、不合理,对我国农业生产非常不利。课堂检测

1、图中区域A表示_____,区域B表示_____(土地利用类型)2、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_____为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0°C等温线及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3、区域C为_____林区,D为_____林区,E为

林区。4、区域F为____(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______高原。5、从地形来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6、从干湿地区来说,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ABCDF旱地水田秦岭-淮河800东北西南草地青藏山地平原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E东南课堂检测

联系气候、地形等知识,把下列地形区和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连起来。东北平原林地珠江三角洲旱地内蒙古高原东部水田塔里木盆地草地横断山区沙漠

水土流失资料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了。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仅黄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土地沙漠化资料二: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49.6万平方千米,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15.5%,也就是说我国的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超过1/7的土地已沙化。另外,尚有15.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正在沙化,其中包括393万公顷农田和493万公顷草场。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沙漠正在以每年1560平方千米的速度继续扩大。草场超载资料三:我国的草场超载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化因而也十分严重。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建国后,牧场放养牲畜头数增加了2~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减少。严重地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乱砍滥伐触目惊心!!!森林日益减少资料四: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从1952年至1985年人口由5.7亿增加到了10.59亿,几乎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国的森林实际消耗量大约为60~80亿立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都已采伐了一遍。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了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开采的地步。你认为当前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农业部长,你将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土地和合理利用土地?说明理由。

我们怎样利用土地资源如果你是以下的身份,

你准备如何利用你的土地?政府官员:专家:农民:环保人土:乡村干部:依法用地、规划用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开展“保护土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宣传活动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投入禁止乱占耕地角色扮演

保护土地资源,人人有责。现在发挥一下聪明才智,设计一幅绘画或者一条宣传语,表达一下你们对保护土地资源的看法吧!比比看,谁的设计好土地日宣传口号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严格土地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严格按照规划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严格用地标准,推行集约用地严格土地执法,规范土地市场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我们身边的土地利用都合理吗?咱们自己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6月25日——全国土地日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活动题答案】(P73)活动1.答:“小鸟的悲哀”表示滥砍滥伐,森林资源遭受破坏;“小草的哀求”表示过度放牧,草场超载,草场资源遭受破坏;“飞来的山峰”表示人口增长,建筑用地增加,占用大量耕地,造成人均耕地减少。活动2.答:提示:(1)此题应与时事相联系,(如近期的房地产开发过热,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等),(2)结合图3.14,拿出对策。活动3.

答:略土地资源课堂总结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类型有利条件不利因素农业用地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林地耕地草地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人地矛盾)比例构成不合理东部季风区西部内陆地区——草地(牧业)耕地林地耕地、林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平原丘陵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土地是立国之本国家制定颁布法律基本国策: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土地资源的利用

3.本节学习你应该树立一种怎样的资源观?1.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几种?2.你知道我国的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吗?4.全国“土地日”是指______6月25日知识抢答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考一考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少,()多,()不足.2.我国为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3.下列地形区中,耕地面积最广阔的是()A.内蒙古高原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4.下列地区与其地区资源优势对应搭配不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B.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C.长江中下游——水能资源丰富D.珠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丰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林地难利用的土地耕地DC后备土地资源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为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B.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C.我国各种土地类型结构比较合理。

D.我国的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南林区。我国现有的林地主要分布在:()

A.东北、华北和华南B.东北、西南和东南

C.西北、西南和东南C.西北、华北和东北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开发的历史长短不同B.受生产方式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