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长安市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长安市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长安市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长安市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长安市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长安市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其编号的抗冻蛋白具有11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多,越强,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录基因组测序B.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去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C.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转入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D.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2.下列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A.皮肤、黏膜 B.眼泪中的杀菌物质C.血液中的吞噬细胞 D.免疫器官3.下列对某些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与其具有叶绿体有关B.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C.森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的空间和食物条件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维持血糖稳定4.对燕麦胚芽鞘尖端分别作如下处理,然后都放在单侧光下照射,其中会弯曲生长的是A. B. C. D.5.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鸟网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的种群数量。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2~6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都为衰退型B.大山雀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可用标志重捕法C.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D.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6.某学习小组将少量香蕉、5只雄果蝇和5只雌果蝇放入橡皮筋和纱布封口的足够大的瓶子中,置于温暖地方,连续多天相同时间记录瓶中果蝇数量,a天后发现瓶中果蝇数量稳定,稳定数量约为b。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瓶中果蝇数量约为b/2时,种群增长最快B.增加香蕉的量,起始果蝇数量和其他培养条件不变,K值将增大C.若起始雌雄果蝇的数量加倍,培养条件不变,则K值将增大D.若起始雌雄果蝇的数量加倍,培养条件不变,则a值将变小7.下列生理过程不会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A.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B.肝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经过循环系统和皮肤等排出体外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D.消化道通过分泌胰液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8.(10分)某一生物体细胞内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其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后期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正常卵细胞和异常卵细胞的比例为()A.1:1 B.1:2 C.1:3 D.0:1二、非选择题9.(10分)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下图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内外两侧电极的电位差变化。请回答:(1)图中a段(-70mV)形成的原因是_____。c点时该处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_____;若用针刺激脊蛙(除去大脑的青蛙)的腓肠肌,脊蛙会发生屈腿反射,说明腓肠肌中存在屈腿反射弧的_____。(2)神经—肌肉突触利用乙酰胆碱在运动神经元和骨骼肌之间传递兴奋信号。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响尾蛇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通道结合,却不能使其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做为肌肉松弛剂的有_____。(3)在动物和人体内,_____是合成和分泌抗体的特化细胞,它的形成除了需要接受抗原刺激外,还需要T细胞分泌的_____的刺激。重症肌无力患者因自身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受损,这是一种_____病,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____细胞发育,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____免疫的应答。10.(14分)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越冬候鸟的天堂,红树林是重要的海岸带固碳生态系统,在应对温室效应问题中起重要作用。(1)红树林中的红树和其他植物构成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可吸收大气中的____________并以有机碳的形式储存,构成植被碳库。植物的凋落物、死亡的根系和水中颗粒沉降进一步将有机碳储存在土壤当中,构成土壤碳库。我国沿岸红树林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抵消”全球的碳排放,这体现出碳循环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2)红树林是优良的碳库。下列事实中支持该结论的有____________(多选)。A.红树植物较其他植物生长繁殖迅速B.红树植物发达的根系有利于潮水中植物凋落物的附着C.底栖动物储藏食物的习性有利于红树林凋落物中有机物的埋藏D.高盐环境能抑制红树林中微生物活性,分解者种类和数量较少(3)补种红树是红树林生态修复中的重要措施。原产于马来西亚的无瓣海桑具有速生、耐浸淹、抗逆性强等特性,可作为红树林的造林先锋树种引入。在引种前应进行综合评估。①盐度是影响红树植物生长分布的重要环境条件,探究不同盐浓度对无瓣海桑和本土红树品种秋茄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如图。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结果表明____________更适合种植在高盐生境中。②为评估比较无瓣海桑林与本土红树林的固碳效率。科研人员查阅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四种不同林型样地的考案报告,收集不同红树林群落基础数据并计算出多样性、植被碳密度(可反映红树林植物固碳效率)等指标,结果如下表。林型平均树高(m)丰富度指数(S)每株生物量(kg·株)植株密度(株·hm-2)植被碳密度(t·hm-2)1.白骨壤灌木林2.331.379.001173346.482.桐花树灌木林2.412.234.652385548.833.秋茄乔木和桐花树灌木混交林4.402.99.821796077.614.无瓣海桑乔木林6.291.5619.76422536.74结合调查数据,分析林型3植被碳密度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11.(14分)生境破碎是指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生物的生存环境被隔断成碎片,隔断后的碎片称为生境碎片。为研究生境破碎对景东翅子树种群数量的影响,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类型生境碎片进行了相关调查,设置的样地总面积均为15000m2,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生境碎片类型植株数/株幼树小树成树合计50000m2碎片2109030330150000m2碎片57080170820连续森林390220260870(1)调查样地中不同树龄的各植株数目时,通常采用的是_____法,此方法关键在于要做到_____。(2)从表格数据分析,生境碎片的面积与其维持的种群数量呈_____(填“正”或“负”)相关,生境破碎_____(填“利于”或“不利于”)景东翅子树种群的生存和发展。(3)不同树龄植株的数量比例反映了该种群的_____,此数量特征的意义在于可以预测_____。数量特征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一定能保持稳定吗?为什么?_____。12.棉纤维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野生棉花大多为白色,由基因B控制。科学家用射线处理纯种白色棉花的种子,先培育出基因型为bb的深红棉(棉纤维呈深红色)再通过技术处理得到基因组成如图所示的突变型粉红棉(棉纤维呈粉红色)。请回答相关问题:(1)获得深红棉的育种方法叫_____育种。突变型粉红棉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2)棉花对盐碱的耐受性由基因A、a控制,耐盐碱为隐性性状。基因A、a与B、b独立遗传。科学家用耐盐碱的深红棉与不耐盐碱的突变型粉红棉杂交,得到F1(全部不耐盐碱),F1随机交配得到F2(以上过程各类型配子育性正常、子代生活力正常)。则:①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F2中耐盐碱的突变型粉红棉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②为得到耐盐碱的棉花,应如何对F2进行筛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A、图中①是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但不能用于比目鱼基因组测序,A错误;B、将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相连形成的能表达的新基因不再是抗冻基因,所以得不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B正确;C、②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基因表达载体通常由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和标记基因构成,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筛选重组质粒,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只能将质粒导入受体细胞,不能对重组质粒进行筛选,C错误;D、利用DNA探针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到受体细胞,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来,D错误。故选B。2、C【解析】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第一、二道防线称为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能代代遗传,也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机体不断接受各种抗原性物质刺激而形成的,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详解】A、皮肤、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A错误;B、眼泪中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一道防线,B错误;C、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C正确;D、免疫器官属于第三道防线,D错误。故选C。3、C【解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升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详解】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A错误;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维持浓度差,B错误;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的空间和食物,C正确;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D错误。故选C。4、C【解析】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详解】云母片使得细胞两侧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直立生长;故A错误。不透光的纸使得胚芽鞘尖端不能感受光刺激,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直立生长;故B错误。生长素能透过琼脂,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故C正确。切去尖端,胚芽鞘即不生长也不弯曲;故D错误。5、A【解析】根据λ与1的大小关系判断种群数量变化:λ大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增长;λ小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减少;λ等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保持稳定。【详解】分析题图: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λ大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增长,λ小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减少,2~4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错误,大山雀活动能力较强,种群数量的调查可以用标志重捕法,B正确,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C正确,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A。6、C【解析】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到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随着种群的增长,种内竞争会加剧,从而使种群的增长受到限制,说明种群数量的变化也受到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一定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详解】A、由题意可知,在该瓶中果蝇种群数量呈现“S”型增长,该瓶中果蝇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b,则瓶中果蝇数量约为b/2时,种群增长最快,A正确;B、起始果蝇数量和其他培养条件不变,增加香蕉的量,瓶中果蝇食物增多,K值将增大,B正确;C、D、若起始雌雄果蝇数量加倍,培养条件不变,则K值不变,但由于起始种群数量大,达到K值所需时间缩短,即a变小,C错误、D正确。故选C。7、D【解析】内环境是指多细胞生物的内部环境,也称为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详解】A、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可发生在血浆和组织液中,A正确;B、肝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经过循环系统和皮肤等排出体外,需要经过组织液和血液运输,B正确;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这属于内环境,C正确;D、消化液与体外能直接接触,不存在于内环境中,D错误。故选D。8、D【解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卵细胞+3个(第二)极体,据此答题。【详解】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只能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若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该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形成的卵细胞和极体中的染色体数目均异常,因此这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正常卵细胞的几率是0,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①.钾离子外流,使膜内侧电位降低②.一致③.感受器和效应器④.响尾蛇毒素、箭毒⑤.浆细胞⑥.淋巴因子⑦.自身免疫⑧.T⑨.体液【解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也称为神经冲动。(2)传导过程:(细胞内K+浓度比较高,细胞外Na+浓度比较高)①静息电位的形成: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强,K+外流,膜电位为内负外正,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②动作电位的形成: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Na+内流,膜电位为内正外负,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③局部电流的形成: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由于电位差的存在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产生同样的动作电位,兴奋向两侧传导。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膜外则相反。2、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发挥作用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灭活。3、体液免疫【详解】(1)图中a段(-70mV)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形成依赖钾离子外流,使膜内侧电位降低,表现为外正内负。c点为动作点位,膜内为正点位,相邻未兴奋部位的膜内为负电位,此时该处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一致;若用针刺激脊蛙(除去大脑的青蛙)的腓肠肌,脊蛙会发生屈腿反射,说明腓肠肌既可以感受刺激又可以做出规律应答,说明腓肠肌中存在感受器和效应器。(2)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发挥作用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灭活。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导致乙酰胆碱无法分解灭活,则乙酰胆碱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肌肉持续收缩;响尾蛇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没有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兴奋,肌肉会松弛;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通道结合,却不能使其开放,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突触后膜不兴奋,则肌肉会松弛;所以,可做为肌肉松弛剂的有响尾蛇毒素、箭毒。(3)在动物和人体内,B细胞通过T细胞和抗原双重刺激,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分裂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可以合成和分泌抗体。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自身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受损,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临床上可切除胸腺抑制T细胞发育,从而阻断淋巴因子的产生,进而抑制体液免疫的应答。【点睛】本题考察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机制、兴奋在神经纤维之间的传递和体液免疫。其中,动作电位的形成和静息电位的恢复、兴奋在神经纤维之间传递过程的分析是本题的难点,也是易错点。10、(1)①.生产者②.CO2③.全球性(2)ABCD(3)①.使用清水培养无瓣海桑和秋茄②.秋茄③.秋茄乔木和桐花树灌木混交林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乔木层和灌木层植物有效利用生长空间,提高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植株密度较高,物种丰富度高,植被碳密度最高。【解析】1、植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转化为有机碳的形式储存。2、分析题图,在低于340mM的盐度范围内,无瓣海桑的生物量高于秋茄,而在340--680mM的盐度范围内,秋茄的生物量高于无瓣海桑。3、引种要谨慎,需要考虑引种植物是否能适应本土环境,是否导致本地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等因素。【小问1详解】植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可吸收大气中的CO2并以有机碳的形式储存。红树林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抵消”全球的碳排放,这体现出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小问2详解】A、红树植物较其他植物生长繁殖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形成更大的种群,红树林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速率更快,A符合题意;B、红树植物发达的根系有利于潮水中植物凋落物的附着,分解者在红树植物根部将植物凋落物分解产生CO2,进一步促进红树林的光合作用,B符合题意;C、底栖动物储藏食物的习性有利于红树林凋落物中有机物的埋藏,可加速红树凋落物的降解,促进碳循环,C符合题意;D、高盐环境能抑制红树林中微生物活性,分解者种类和数量较少,红树林较少出现生长不良、病虫害等现象,D符合题意。故选ABCD。【小问3详解】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盐浓度、植物种类,因变量是植物生物量,分别使用清水培养长势优良的无瓣海桑和秋茄作为对照组。由图示结果可看成,在低于340mM的盐度范围内,无瓣海桑的生物量高于秋茄,而在340--680mM的盐度范围内,秋茄的生物量高于无瓣海桑,所以秋茄比无瓣海桑更适合种植在高盐生境中。②秋茄乔木和桐花树灌木混交林群落为乔木和灌木混交林,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乔木层和灌木层植物有效利用生长空间,提高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植株密度较高,光合面积较大,物种丰富度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高,所以植被碳密度最高。【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题目信息结合所学的生态学知识,综合考虑,准确答题。11、(1)①.样方②.随机取样(2)①正②.不利于(3)①.年龄结构②.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③.不一定,因为种群数量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结构,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迁入、迁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解析】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的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等。2、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结构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小问1详解】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但是利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是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小问2详解】据表格数据可知,50000m2碎片、150000m2碎片和连续森林的景东翅子树种群数量分别为330、820和870,故生境碎片的面积与其维持的种群数量呈正相关;各生境碎片类型中,均是幼树株数较多,但成为小树及成树的个体少,因此生境破碎不利于景东翅子树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小问3详解】年龄结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