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前突破练习八 “民主与法治”下的近现代中国(含解析)_第1页
新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前突破练习八 “民主与法治”下的近现代中国(含解析)_第2页
新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前突破练习八 “民主与法治”下的近现代中国(含解析)_第3页
新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前突破练习八 “民主与法治”下的近现代中国(含解析)_第4页
新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前突破练习八 “民主与法治”下的近现代中国(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前突破练习八“民主与法治”下的近现代中国一、选择题1.(2021·辽宁沈阳一模)晚清新式学堂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将近毕业,而各省已争先电调”。这说明 ()A.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具有必要性B.晚清教育改革取得巨大成就C.地方与中央争夺人才D.近代中国教育具有半殖民地化性质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显著的特征是赋予参议院广泛的权力,利用立法权束缚行政权。第34条规定“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免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上述条文()A.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B.灵活运用了民主自由原则C.体现了民主进程的曲折性D.通过权力制约以维护共和3.(2021·湖北武汉二模)1912年10月,宋教仁自北京南下安排各省选举事宜时说:“为今之计,须亟组织完善政府,欲政府完善,须有政党内阁。今国民党即处此地位,选举事若得势力,自然成一国民党政府。”这表明宋教仁()A.坚持国民革命路线B.不承认袁世凯的总统权力C.希望在中国实现政党政治D.认为国民党组阁已成定局4.(2021·山东日照高二期末)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这说明,相较于北洋政府的相关法规,《考试法》的特点是()A.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B.更加顺应了民主化的趋势C.体现了全民参政的时代特点D.激发了民族意识的高涨5.(2021·广东汕头一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社会保险对于一切雇佣劳动者,不论他在国家企业、协作社或私人的企业,不论工作时间之久暂及付给工资的形式如何,都得施及之。”这一规定()A.旨在推进根据地的工业化B.体现了共和国政府的性质C.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趋势D.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6.(2021·山东聊城二模)1944年1月,中国共产党将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为渤海区。3月,建立山东渤海区行政主任公署。1949年6月,三、四专署分别改为清河专署与垦利专署。1950年5月,渤海区撤销。这说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A.军事上已经完全控制了山东B.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行政管理C.行政区基本沿用原来的划分D.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进行管理7.(2021·辽宁鞍山一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C.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D.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8.(2021·四川成都一模)1949年,毛泽东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我们必须……好好加以整顿。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我们的真正朋友可以早点进屋子来,也可以帮助我们做点清理工作,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这一外交方针的实行()A.有利于清除帝国主义残余B.体现了政策的包容性C.体现了全方位外交的理念D.是为了团结亚非国家9.董必武在中共八大上指出:“党中央号召公安、检察、法院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办事。我认为依法办事,是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这一思想()A.提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B.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推行依法治国的方针C.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丰富了毛泽东思想中的法学理论10.(2021·江苏南京一模)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视立法。截止1993年共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律进行了修改,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上述材料主要表明“文化大革命”后我国()A.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B.法治建设注重立法和修订相结合C.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D.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1.(2021·湖南长沙一模)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自1990年至2017年7月,中国先后参加24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3.5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缴纳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中国()A.一贯坚持反霸维和的外交目标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框架12.(2021·山东青岛二模)1998年,山东青岛四方区瑞昌路街道的第二、第六居委会启动城市社区直选。2000年,民政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社区建设。从2002年开始,社区直接选举逐步普及。这些措施表明我国()A.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拉开序幕B.基层民主选举不断发展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D.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13.(2021·福建泉州一模)2014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决定拟建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向宪法宣誓。这一改革的作用是()A.培养对法律的敬畏,维护宪法权威B.杜绝腐败现象,维护廉政局面C.提高法官个人素质,实现司法公正D.推进科学立法,保障良法善治14.从1980年4月开始,中共中央对首都在新时期建设规划的问题进行讨论。下表所示是当时中共中央书记处对北京建设的四项指标,由此可知()①要把北京建成全中国、全世界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最好的城市②要把北京变成全国环境最清洁、最卫生、最优美的第一流的城市③要把北京建成全国科学、文化、技术最发达,教育程度最高的第一流的城市④要使北京经济上不断繁荣,人民生活方便、安定。要着重发展旅游事业、服务行业、食品工业、高精尖的轻型工业和电子工业A.城市规划应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性B.法治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的必要性C.精神文明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D.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深化政府行政职能15.(2021·河北石家庄一模)“新时期中国外交进行了重大调整。按照是否有利于共同发展和繁荣来决定中国的外交政策,而不是单纯从社会制度出发,不再简单以意识形态划线,不再继续划分敌、我、友。”影响新时期中国外交选择的根本因素是()A.不结盟外交方针B.单纯的意识形态划线C.和平外交的思想D.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选举法》。1979年《选举法》与1953年《选举法》相比较……将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由未改变成分的地主、剥夺政治权利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缩小为依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将直接选举从人民公社、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扩大到县和自治县一级。在选区划分上,将按选民居住情况划分选区,改为可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和居住状况划分选区。将只有不属于党派、团体的选民或代表才能联合或单独提出代表候选人名单的规定,改为任何选民或代表只要一人提出,三人以上附议即可提名推荐候选人。——摘编自宋学成《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论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选举法》颁布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实行的意义。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9—2008年立法简表时间法律1949—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或者批准的法律共23件,包括政务院及所属各机构组织通则、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选举法等1954—1958年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此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共60件,主要包括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兵役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1959—1978年1966年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停止工作。除1975年、1978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第三部宪法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共通过6部法律,包括商标管理条例等1979—1992年除3件宪法修改和1982年宪法外,共通过法律126件。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选举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相继出台了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1993—2003年除宪法修改2件外,共通过法律153件。制定出台立法法、行政复议法、公司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拍卖法、票据法等2003—2008年除宪法修改1件外,共通过法律72件,相继出台了劳动合同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企业破产法等一批法律,同时还制定出台了物权法、行政许可法、监督法等——摘编自陈斯喜《新中国立法60年回顾与展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某一时段或若干时段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参考答案考前突破练习八“民主与法治”下的近现代中国1.A解析新式学堂培养的人才供不应求,说明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培养新式人才,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晚清教育改革的成果,B项错误。对新式人才争夺主要体现在地方各省,并非反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项错误。人才的缺乏只能反映教育的滞后,与社会性质无关,D项错误。2.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免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袁世凯独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通过立法限制总统行政权,以国务员牵制总统权力,形成责任内阁制,故A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内阁国务员对总统具有制约作用,体现了责任内阁的设置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并非民主自由原则的反映,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能反映民主进程的曲折性,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权力制约形式维护共和的作用,排除D项。3.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须有政党内阁”,可知宋教仁希望在中国实现政党政治,故C项正确;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国民革命开始,排除A项;宋教仁之所以组阁是因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防止其独裁,而不是不承认其总统权力,排除B项;由题干材料可以得出,宋教仁正在为国民党的国会选举奔走,排除D项。4.A解析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权力和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不是一个概念,与民主化、全民参政和民族意识无关,排除B、C、D三项。女子能够参加公务员考试说明文官体系对女子的开放,有利于男女平等的发展,A项正确。5.B解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社会保险的内容,意在维护劳动人民的权益,体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专政的性质,B项正确。6.B解析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是国共两党争夺最激烈的地区之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解放军控制的区域进行行政区划分,按照新民主主义的原则进行行政管理,B项正确。7.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对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管理,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对社会团体的监管和约束,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故选A项。对社会团体“分级登记”管理,可以区别不同性质的社会团体,对不同团体采取不同的措施,B、C、D三项不属于其政治动机,排除。8.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一外交方针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这一外交方针有利于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特权,A项正确。9.D解析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董必武依法办事的观点丰富了毛泽东思想中的法学理论,故选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法规,排除A项;依法治国的方针是在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排除B项;到2010年底,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排除C项。10.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我国一方面制定了大量新的法律,另一方面修订了一部分法律,B项正确,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C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于2010年底,D项错误。11.C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体现了中国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项正确。12.B解析城市居委会属于城市基层民主选举的范畴,民政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社区建设,普及社区直选,这说明我国基层民主选举不断发展,故选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农村基层民主选举,A项错误;社区直选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不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范畴,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排除D项。13.A解析这一改革主要是通过这一形式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法治教育,培养对法律的敬畏,维护宪法权威,A项正确。14.C解析根据题干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精神文明建设在整个北京城市工作和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当前城市发展应坚持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工作着重点,“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性”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法治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必要性,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出城市发展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但没有体现政府行政职能的深化,排除D项。15.D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外交工作需要紧密围绕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进行调整,D项正确。不结盟外交方针是外交选择变化的具体表现,而非原因,排除A项;B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和平外交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外交思想,并未发生转变,排除C项。16.参考答案(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左”的思想的束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完善民主制度;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2)意义: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参政意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推动改革开放的进行;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的推进、实现国家的繁荣与长治久安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