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 课件 第10、11章 慢性疾病及其心理社会干预;心血管疾病中的心理行为因素、管理、应对_第1页
《健康心理学》 课件 第10、11章 慢性疾病及其心理社会干预;心血管疾病中的心理行为因素、管理、应对_第2页
《健康心理学》 课件 第10、11章 慢性疾病及其心理社会干预;心血管疾病中的心理行为因素、管理、应对_第3页
《健康心理学》 课件 第10、11章 慢性疾病及其心理社会干预;心血管疾病中的心理行为因素、管理、应对_第4页
《健康心理学》 课件 第10、11章 慢性疾病及其心理社会干预;心血管疾病中的心理行为因素、管理、应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慢性疾病及心理社会干预

健康心理学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第二节: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第三节:慢性疾病的管理及其心理社会干预contents目录: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慢性疾病是指在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作用下,采用单一方法难以治愈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慢性疾病大多具有病情反复、发病潜隐、病程大于三个月等特征。什么是慢性疾病?人格会影响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转归等,这与人格引发的特定行为模式相关。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体液说认为不同的气质类型会影响个体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与行为方式,导致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进而引发不同的疾病。现代医学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实了不同的人格类型会影响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A型人格、B型人格、C型人格以及D型人格与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不同。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1.影响慢性疾病形成的人格因素A型人格又称A型行为模式(TypeABehaviorPattern):“一种可以在任何一个人身上观察到的行动-情感综合体,这些人积极地参与一种长期、持续的斗争,力求在较少时间内取得较多成就”。性格特征:匆忙、野心勃勃、竞争性强、过度投入工作、侵略性、易怒、不耐烦、激烈的言语风格、愤世嫉俗、不容忍和敌意等。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A型人格易感疾病:心脏病:研究表明,愤怒、敌意、时间紧迫等是对冠心病具有很强预测作用的人格特质。当这些特质在A型人格中表达较为强烈时,那么其患冠心病的概率会更高。高血压:当个体经历应激时,会更容易引发血压升高。与B型人格者相比,A型人格者在面对类似的应激性困境时具有更强烈的反应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B型人格(TypeBpersonality):与A型人格相对,其特征包括不温不火、举止稳当、行为舒缓、满足感较强、生活节奏较慢、自我调节能力强等。B型人格的人更善于调节自己,更不容易罹患各种心身疾病,所以,B型人格也被称为“长寿型人格”。B型人格个体对他们周围的滋扰有着更高的容忍度,与其他人相比,他们的抑郁和焦虑程度较低,在接近和接受周围环境时也非常放松。此外,B型人格个体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有这些性格特征都指向一个结论,即B型人对冠心病的抵抗力更强。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C型人格又称癌症易感型人格(Cancer-pronepersonality):主要表现为情感内蕴、哀怒不溢于表、逃避竞争、和谐容忍、顺应现实、委曲求全、取悦于人,当承受压力时时常佯装镇静平和、抑欲隐衷。德国汉诺威医学院教授巴楚斯克(Baltrusch)将C型性格总结为:(1)童年时期对内心痛苦过分克制,向内压抑情绪;(2)过分合作,缺乏自我意识,回避矛盾,过于谦虚,忍耐、屈服和容忍,不向外发泄;(3)责任心强,导致更高的压力,并会造成焦虑或抑郁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C型人格易感疾病:癌症:C型人格个体罹患恶性肿瘤的概率更高,主要原因在于该类群体的负性情绪表达和调节存在异常。情绪表达异常一方面通过影响人的认知能力与行为间接导致恶性肿瘤的形成,另一方面通过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直接引起恶性肿瘤的发生。其它疾病:哮喘、皮肤病、消化性溃疡等。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D型人格(TypeDpersonality):由荷兰学者德诺莱特(Denollet)提出,又被称为“忧伤人格”(distressedpersonality)。D型人格结合了两个稳定的特征:消极情感和社会抑制。消极情感指的是跨时间和情境体验负面情绪(如愤怒、悲伤、恐惧、易怒)的倾向。社会抑制指的是在社交互动中由于害怕被拒绝或者遭到反对,而抑制自己情绪的倾向。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D型人格易感疾病:冠心病:D型人格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分别通过生物医学危险因素和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来影响冠心病的形成。糖尿病:D型人格与糖尿病之间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D型人格者大多缺乏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具有较强的忧伤感,且不善于表达负性情绪。这些因素使得该类人群更易摄入较多脂肪和糖,较少摄入水果和蔬菜,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容易导致代谢失调,增加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炎症性肠病:D型人格可以预测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恶化情况。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D型人格诱发冠心病的途径:在面临外界应激事件时,基于消极情感和社会抑制这两种特质,D型人格者会产生更多的紧张、焦虑、忧伤、抑郁等负性情绪。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认知风格(Cognitivestyle)是指个体倾向于使用的一种信息加工方式,也称作认知方式。认知风格的三个维度:(1)对压力事件原因的归因(整体vs具体,稳定vs不稳定,内部vs外部);(2)对压力事件后果的推断;(3)基于压力事件对自己性格特征的推断。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2.认知风格对慢性疾病形成的影响认知风格类型:消极认知风格(NegativeCognitiveStyle):是指将消极生活事件(如失去友谊)归因于内部原因、稳定原因和整体原因以及推断消极后果和消极的个人特征。消极认知风格与收缩压成正相关的关系,更多的消极认知与更多的抑郁症状有关。急迫型认知风格(LoomingCognitiveStyle):是指个体对潜在威胁到来的速度存在的认知偏差,个体倾向于认为潜在的危险会以可怕的速度突然到来,即夸大了危险进程。急迫型认知风格的患者更容易感知到更迅速地癌症恶化速度,进而导致更差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在情绪和功能领域。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生活事件(Lifeevents)是指个体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过程中所遇到的内部与外部刺激的总和,并且通常会对个体产生重大影响。生活事件大多通过间接的方式对个体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应激性生活事件会使得机体应激反应增加,此类事件会通过影响个体的情绪(如增加焦虑、抑郁、恐惧程度)、改变行为方式(如吸烟、酗酒、失眠),或者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主要器官和系统造成损伤。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3.生活事件对慢性疾病形成的影响生活事件与慢性疾病关系:心血管疾病:生活事件作为应激源能够诱发个体的心理应激,进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癌症:生活事件,特别是应激性生活事件,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取决于应激的性质、量及强度,经历较多生活事件刺激尤其是消极生活事件刺激会增加乳腺癌和肺癌发生的危险。对于已经确诊的肿瘤患者而言,丧亲等生活事件也会缩短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当生活中的各类消极生活事件和不利因素对个体在心理上构成困惑或威胁时,常常可能导致个体心身紧张和不适,进而产生压力。压力可以分为由急性生活事件应激产生的急性压力和相对持久的慢性生活事件产生的慢性压力。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4.压力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素质—压力模型(Diathesis-stressmodel):部分个体容易因为压力而生病,是因为他们基因上的缺陷或者生化上的失调使他们原本就容易得这些疾病。素质—压力模型假定,存在两个因素在疾病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个体必须具有一种相对稳定的患病倾向特质;2.个体正经历某些压力。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压力与慢性疾病关系:高血压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哮喘等:心理压力可能是引起这些慢性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生物学因素:由于长期压力作用,交感神经通路活跃,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对身体进行调节,使得血压、血脂等升高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疾病的产生又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加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行为因素:是由于个体处在压力状态下,倾向于形成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等,导致身体过多摄入烟草、酒精和高糖高脂饮食,引起血压、血脂和血糖的升高。第一节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疾病形成的关系第二节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第二节 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当个体经历慢性疾病时,其社会角色、工作、经济水平、社会关系以及家庭关系等会发生重大变化,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适应性问题的形成。慢性疾病的影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生活质量是一个人对自己在生活中所处地位的知觉,它与他们的文化语境和该语境的价值系统有关,而这种价值系统又与他们自己的目标、标准和期望有关。世卫组织将生活质量的25个方面归纳为六个领域:(1)身体健康(physicalhealth)(2)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well-being)(3)独立程度(levelofindependence)(4)社会关系(socialrelationship)(5)与环境的关系(relationtoenvironment)(6)灵性、宗教和个人信仰(spirituality,religionandpersonalbeliefs)1.生活质量(Qualityoflife,QoL)第二节 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生活质量的测量工具:普适性测量工具:世界卫生组织开发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生活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36(MedicalOutcomestudyshortform36)诺丁汉健康量表(NottinghamHealthProfile,NHP)健康指数量表(EuropeanQualityofLifeScale,EUROQOL)第二节 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生活质量的测量工具:疾病特异性测量工具:癌症: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生活质量问卷(EORTCQualityofLifeQuestionnaire-Core30,EORTCQLQ-C30)艾滋病: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测量简表(WorldHealthOrganizationQualityofLife-HIVBREF,WHOQOL-HIVBREF)、II型糖尿病:修订版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AdjustedDiabetesQualityofLifeScale,A-DQOL)冠心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AnginaQuestionnaire,SAQ)。第二节 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慢性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艾滋病:艾滋病患者在面临自身虚弱的生理条件以及社会外界的歧视和污名化时,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糖尿病:糖尿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可以从疾病、治疗和心理因素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癌症:由于癌症患者长期的治疗过程,患者的情绪状态,如抑郁、焦虑、烦躁、恐惧等负性情绪,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不同类型癌症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特异性的影响。第二节 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心理学研究中,适应通常被视为一种理想的状态或终点,并通过实现特定的结果来评估。一般而言,它指的是个体为了符合环境条件的要求,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状态进行调整。慢性疾病成功适应的五个核心成分:(1)成功掌握疾病适应性任务;(2)无心理疾病;(3)低水平的消极情绪和高水平的积极情绪;(4)功能状态良好;(5)多重生活领域的满意度。2.心理适应(Psychologicaladjustment)第二节 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自我调节模型(self-regulatorymodelofillnesscognition):利文撒尔(Leventhal)等人以解决问题为基础,假定人们对疾病和症状的反应与对其他问题的反应相同,认为当健康状态受到干扰时,人就会主动恢复到正常的平衡状态。第二节 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慢性疾病心理适应的理论模型:自我调节模型的三个阶段:认知适应模型(Cognitiveadaptationmodel):泰勒(Taylor)认为,即使个体面对一些生命威胁事件——例如癌症、心脏病等,在这样创伤情境中,大多数人仍能够维持与此前相等或更高的幸福感并且可以重新做出积极的适应。第二节 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慢性疾病心理适应的理论模型:个体再适应包括三个主题:(1)在体验中寻求意义;(2)控制感,即试图重新获得对事件和个体生活的控制感;(3)努力提高自尊。第三节慢性疾病的管理及其心理社会干预第三节 慢性疾病的管理及其心理社会干预现代医学的重点正在从对“已患病”的诊断和治疗转向对“未患病”的保健和对“欲患病”的干预。三级预防体系是指在无病期、发展期和障碍期,从健康到发病以及从发病到障碍的疾病预防体系。慢性疾病的三级预防体系初级预防(Primaryprevention)也称病因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对致病因素采取行动,是预防疾病的根本措施。基本原则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二级预防(Secondaryprevention)亦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或延缓疾病的进程和发展。三级预防(Tertiaryprevention)亦称临床预防,是对已知患某种疾病的患者,采取措施,积极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和恶化。对于慢性疾病患者,通过加强医学监护,防止并发症,防止伤残;对于已丧失劳动能力或伤残者,通过康复治疗,提高其生活能力。1.慢性疾病的三级预防体系(threelevelsofprevention)第三节 慢性疾病的管理及其心理社会干预自我管理一般是指患者通过自己的行为保持和改善健康、监测和控制疾病的症状、减少疾病对社会功能和情绪的影响,并坚持治疗疾病的一种健康行为。科尔宾(Corbin)等在1989年首次明确将自我管理的任务定义为三部分:疾病管理(illnessmanagement)指患者照顾自己的健康问题,如按时服药、复诊等;角色管理(rolemanagement)指创建和维持日常角色,如适应社会、工作中的角色;情绪管理(emotionmanagement)指应对疾病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如抑郁、焦虑、恐惧等。2.慢性疾病的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第三节 慢性疾病的管理及其心理社会干预社会认知理论(SocialCognitiveTheory):社会认知理论描述了生理、社会环境、心理和行为因素与健康功能状况的关系。(1)决定一个人健康的社会环境、行为、个人心理和生理条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2)自我效能感是决定个体健康最为重要的因素。(3)自我效能感通过健康行为、态度和情绪来影响人的健康功能和生活质量。(4)改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自身经历;他人间接经验;口头劝说;生理状况。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三节 慢性疾病的管理及其心理社会干预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Theory):斯坦福大学首创的适合各种慢性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项目如图所示: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四种途径和两种改善健康状况的机制来产生和提高。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三节 慢性疾病的管理及其心理社会干预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来改变不良的认知,消除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根据认知行为疗法之父贝克(Beck)的观点,该疗法有两个原则:(1)认知对情绪和行为有控制性的影响;(2)而行为又强烈地影响着认知和情绪。认知疗法主要包括引导想象、注意力分散、应对方式、问题解决等技术方法。行为疗法主要有渐进式肌肉放松、放松训练、催眠等。这些技术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在治疗中使用。3.慢性疾病的心理社会干预——认知行为治疗第三节 慢性疾病的管理及其心理社会干预正念(Mindfulness)源于东方佛教传统,最初指的是减轻痛苦和培养慈悲心,后来被引入医学,并被定义为通过专注于当下的意识,将身心与其他方面分开,以专注于当前的信仰、思想和情感,从而发展出平静和健康的心态。2003年,露丝(Ruth)等人提出了正念训练效果的五个要素:暴露、认知改变、自我管理、放松和接受。训练模式包括: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stressreduction,MBSR)、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cognitivetherapy,MBCT)。3.慢性疾病的心理社会干预——正念疗法第三节 慢性疾病的管理及其心理社会干预正念练习:在此练习中,我们可以使用任何能够将我们带进当下,能够排除过去的痛苦和未来的担忧的物体,比如一块石头,一个茶杯,一副手链等,只要我们能够持续知觉此物体带给我们的感觉。3.慢性疾病的心理社会干预——正念疗法第三节 慢性疾病的管理及其心理社会干预聚焦解决模式是史蒂夫·德·沙兹(StevedeShaze)在1970年代末提出的,其基础是建立解决方案,而不是解决问题,它探讨的是当前的资源和未来的希望,而不是目前的问题和过去的原因。麦卡里斯特(Mcallister)进一步提出了聚焦解决模式的6个原则:①以人为本;②问题和优势可能随时存在,寻找并发展内在的力量和资源,帮助患者应对和适应;③病人复原力和易感性同等重要;④护士角色从照顾疾病转向帮助病人提高适应性和复原力;⑤超越以个人为中心的护理,重视社会和文化护理的作用;⑥培养、开发患者可以用来恢复和适应的技能和资源。3.慢性疾病的心理社会干预——聚焦解决模式(Solution-focusedapproach)第三节 慢性疾病的管理及其心理社会干预赋权起源于1960年代的“社会行动”意识形态和1970年代的“自助”观点。它把重点放在权利和能力上,而不是个人和群体的缺陷和需求。四个基本原则:它是一种内在连续的力量;强调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是自我实现的过程;需要调动内部的健康资源。3.慢性疾病的心理社会干预——健康赋权模式(Empowerment)第三节 慢性疾病的管理及其心理社会干预健康赋权的模式:席勒(Shearer)提出了健康赋权启动项目(HealthempowermentInitiative,HEI),它由两个层面组成:第一个层面是个人资源,旨在构建自我能力、激发个体内在资源。第二个层面是社会环境资源的互动过程,是为了寻求社会支持网络,帮助患者了解和利用现有的社会服务资源。3.慢性疾病的心理社会干预——健康赋权模式(Empowerment)第三节 慢性疾病的管理及其心理社会干预感谢聆听!第十一章心血管疾病中的心理行为因素、管理和应对健康心理学心血管疾病的概述第一节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心理行为因素第二节心血管疾病的管理和应对第三节contents目录:第一节心血管疾病的概述一、心血管疾病的概念及类型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s,CVD)是心脏和血管疾病的统称,是由动脉病变引起的,其特征是局部内膜增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心血管疾病的类型主要包括冠心病、中风、高血压、心肌病和心律失常等(Yusufetal.,2015)。图11-1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Ksenija,2011)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梗阻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Ksenija,2011)。形成机制:斑块使动脉通道变窄,减少流入和流出心脏的血流量,血流的减少可损害心脏。正常动脉是柔软的,使得血液顺利通过血管。当斑块在动脉内形成时,使得血管柔软度降低而变硬,并阻塞血液流动(Brannonetal.,2017)。一、心血管疾病的概念及类型(一)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ArteryDisease,CAD)冠状动脉疾病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归属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冠心病是指由于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损伤,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Brannonetal.,2017)。(二)中风(Stroken)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硬化也会影响头部和颈部的动脉,从而限制大脑的血液供应。大脑动脉中的任何阻塞都会限制或阻止血液流向该系统所服务的大脑区域。缺氧会导致脑组织在3到5分钟内死亡,这种因缺氧而对大脑造成的损害被称为中风。中风有两种类型:常见的中风是由动脉阻塞引起的;出血性中风是由脑动脉破裂引起的(Brannonetal.,2017)。一、心血管疾病的概念及类型(三)高血压(Hypertension)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定义为,成年人凡在未服用降血压药物情况下和在安静状态下,非同日血压至少测量3次,且体循环动脉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称为血压增高。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具体标准见表11-1)。表11-1成人的血压的水平分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120<80正常血压<130<85正常高值130-13985-891级高血压140-15990-992级高血压160-179100-1093级高血压≥180≥110一、心血管疾病的概念及类型(四)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s)心律失常是由比如激动传导缓慢、阻滞等,所致的心脏跳动节律和(或)频率的异常等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根据心律失常时心搏频率:分为快速心律失常主要包括过早搏动、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室扑动等;缓慢心律失常主要有窦房结功能低下和房室传导阻滞两种(刘志涛2016)。根据发生机制:分为激动形成异常及传导异常。常见的窦性心律失常便是激动成异常的一种(余琳琳&曾少丹2018)。(五)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心力衰竭,即心衰。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心衰是由多种心脏疾病和血管疾病共同作用发展的终末阶段。一、心血管疾病的概念及类型图11-2心血管疾病的常规诊断方法(引自巩燕,2016)临床检测方法主要分为无创检测和有创检测两种问诊和查体;听诊器听诊心率和心音;血压计测量血压;心电图检测;超声检查;胸部X光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插管造影;验血。无创检测有创检测二、心血管疾病的检查方法和指标第二节

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心理行为因素(一)焦虑情绪与心血管疾病焦虑:分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惊恐发作)两种形式。焦虑情绪问题与心血管疾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一方面焦虑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另一方面心血管疾病又可能引起或加重焦虑障碍(Todaroetal.,2007;Tullyetal.,2014)。研究显示,焦虑不仅会使健康个体的冠心病发作风险升高26%,而且会使心源性死亡风险增加48%(Roest

et

al.,

2010)。不同类型的焦虑对冠心病风险因素影响存在差异。相对于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显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是心肌梗死的风险(Seldenrijketal.,2015;Smolleretal.,2007;Suls,&Bunde,2005)。一、情绪与心血管疾病(一)焦虑情绪与心血管疾病图11-3心血管疾病和焦虑症之间关系的潜在因素(Celanoetal.,2016)生理机制和健康行为机制有助于解释焦虑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一、情绪与心血管疾病(二)抑郁情绪与心血管疾病抑郁情绪是一种负面的情绪反应,是指个体对环境或内在刺激产生的悲伤、烦躁、忧郁的一要是指个体对环境或内在刺激产生的悲伤、烦躁、忧郁的一种情绪反应(郭兰婷&张志群,2003)。大量研究发现,抑郁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相关(Correlletal.,2017;Lietal.,2018)。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患有抑郁症;而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的患者中,伴有抑郁症的更为普遍(Colquhounetal.,2013)。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表明,抑郁症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之一,抑郁症患者更有可能患心血管疾病,并且死亡率也高于一般人群(Hareetal.,2014)。一、情绪与心血管疾病(二)抑郁情绪与心血管疾病图11-4心血管疾病和抑郁症之间关系的潜在因素(Hareetal.,2014)一、情绪与心血管疾病(一)A型人格A型行为模式(或称A型人格)(TypeABehavior)

以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缺乏耐心、容易发怒等为特征(Friedman,1996;Matthews,1982)。A型人格的个体长期处于应激性高唤醒和觉醒状态中,神经内分泌和心血管反应性升高,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愤怒和敌意作为A型人格的主要成分,可以显著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愤怒可以使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发生的危险几率增加50%-75%(Gerinetal.,2012;Radstaaketal.,2011)。敌意的人更倾向于反复思考消极事件的原因和后果,而对负面事件的反刍会加剧和延长焦虑情绪,从而放大心血管应激反应(Dentonetal.,2012)。二、人格特质与心血管疾病(二)D型人格D型人格(TypeDPersonality)又称忧伤人格(DistressedPersonality)以高水平的负性情绪(NegativeAffectivity,NA)和社会抑制(SocialInhibition,SI)为主要特征(Denolletetal.,1996)。研究发现D型人格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及干预后恢复水平密切相关。D型人格的患者心脏性死亡的风险是非D型人格患者的6倍(Denolletetal.,1995);冠心病患者的NA与胸痛有关;而高SI个体会有更多的心脏不良反应(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心脏复原能力弱,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严重可致死亡(Denollet,2000)。二、人格特质与心血管疾病(二)D型人格生理方面:在应激状态下,D型人格被试的交感-肾上腺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活,皮质醇输出增多(Molloyetal.,2008),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免疫学方面:D型人格与炎症反应有关,即炎性反应会更强烈(vanDoorenetal.,2016)。D型人格心血管对压力的反应程度:表现为过度或钝化的反应,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最终发生和/或进展的生理途径之一。D型人格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潜在机制:

二、人格特质与心血管疾病(三)神经质神经质(Neuroticism)得分高的个体在面对刺激时更容易体验到消极情绪,且可能会长期处于这种情绪状态,从而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状态,降低生活质量。较高的神经质与较高的冠心病死亡率有关(Shipleyetal.,2007)。冠心病患者比常人更加敏感和更倾向于掩饰自己的问题,这符合神经质人格特质的描述。神经质一方面会通过生理机制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包括神经内分泌反应、炎症、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等(Schneidermanetal.2005);另一方面神经质会通过特定的行为模式影响心血管疾病风险,如不良饮食、吸烟、睡眠障碍、缺乏身体活动或较低的治疗依从性等等(Chida,&Steptoe,2009)。二、人格特质与心血管疾病(一)家庭环境负性家庭环境事件会导致儿童期和成人期的心理行为失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主要包括:敌对亲子关系、童年期虐待、未婚(未婚、离婚、丧偶)。(二)职业环境职业应激(工作压力)作为慢性疾病的风险因素,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包括:工作紧张和长时间工作、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三、生活应激事件与心血管疾病(三)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中的灾害、疾病对群体的身心健康有着显著而持久的影响。个体遭受到威胁性、灾难性的创伤事件后(如战争、自然灾害),可能出现PTSD。这些PTSD患者更易患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McFarlane,2010)。图11-5PTSD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潜在机制(引自Tomlinsonetal.,2011)三、生活应激事件与心血管疾病(四)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Status,SES)较高的个体相比,低SES男性、女性的心肌梗死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倍(Hamadetal.,2020)。缺乏社会支持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相比于那些拥有中等或高水平社会支持的群体,低水平社会支持群体的心血管死亡率和发病率要高出2-3倍(Arthur,2006)。社会人口、权力、不公平感、教育水平等社会因素也会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Marmot,&Wilkinson,2006)。三、生活应激事件与心血管疾病(一)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量、质或定时的异常,或者是在睡眠中或失眠觉醒转换时发生异常的行为或生理事件(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2005)。睡眠时间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呈U形曲线关系,即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一方面,睡眠障碍会诱发焦虑和紧张情绪,使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最终导致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或者加重。另一方面,心血管疾病患者也会因病情等原因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从而造成睡眠质量降低,形成恶性循环(Cappuccioetal.,2011)。四、不良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疾病(二)物质依赖当个体出现反复性地自我用药,导致药物耐受、停药戒断症状以及强迫性行为时,这种状态就是物质依赖(Taylor,2012)。吸烟会影响血栓形成、血管收缩和脂质代谢改变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