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1.(2分)抄写下面的句子,注意把字写正确、匀称、美观。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2.(8分)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字词。阅读给我们带来无尽的lèqù与遐想:我们随老舍先生在lǜtǎn般的草地上骑马;细雨中欣赏yōuyǎ绽放的花蕾;面对着xiōngyǒngpéngpài的浪涛,耳边仿佛响起狼牙山五壮士háomài的口号声,真令人rèxuèfèiténg。3.(6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只填序号)。①大步星②惊天地③技高一④斩钉铁(1)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业。(2)“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技术高人一等的人往往能够抢占先机,抓住机遇。”如果用一个四字词语替换句中画线部分的内容,是。4.(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逶迤(yí) B.擎着(jìng) C.憧憬(chōng) D.磅礴(páng)5.(2分)下列关于路名、地名和人名的拼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BeiJING) B.新昌路(XINCHANGlu) C.孟浩然(MENGHaoRan) D.司马光(SimaGuang)6.(2分)下列词语中的“遗”与“暴露无遗”中的“遗”意思相同的选项是()A.遗臭万年 B.不遗余力 C.沧海遗珠 D.路不拾遗7.(2分)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B.尽管邻居去世了,桑娜还是把她的孩子抱回家去了。 C.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 D.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红军也没有放弃必胜的信念。8.(2分)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片段的朗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A.“鼓声大振”“喊声大举”等词语,要读得悠扬起伏。 B.朗读这个片段,要注意读出关公豪气冲天的英雄气概。 C.读关公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语气要干脆响亮。 D.读关公“出”“提”“飞”“上”“掷”等动作的词语,语音要重。9.(4分)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路转溪桥忽见”句中“见”字同“现”,读“xiàn”,意思是显现、出现。(2)“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这句话运用了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3)“排山倒海、惊天动地、居高临下”本组成语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4)课文《开国大典》在写阅兵式的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整齐威武的情景10.(4分)(1)有哪些词语写说话的时候能替换“说”字,试着写两个:、。(2)请写一个小明小声说话的句子,不要出现“说”字。11.(4分)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1)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人们都爱春天,,,。(2)母亲的笑像一朵花,那么灿烂,那么香甜。母亲的笑像,,。12.(7分)精彩回放。(1)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词是“,”。(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两句体现出老朋友的热情好客。(3)从古至今,我们的祖国涌现出了无数爱国志士: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有“,视死忽如归”的曹植。爱国精神代代相传,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郝副营长舍身取义的精神让我们钦佩,当以死守,”的承诺。13.(7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接触繁体字途径调查课本书籍47.83%媒体47.83%古建筑60.87%字画60.87%邮件信件19.57%其他6.52%【材料二】一组汉字【材料三】汉字发展总体上呈简化趋势,在稳定使用两千余年后。繁体字再次迎来了变革。1956年,新中国开始推广简化字。1971年,但简体字和繁体字长期并行于联合国工作文件。2001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中国正式立法推广简体汉字。并提倡妥善处理繁体字使用问题。2005年,世卫组织发布《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标准的中文部分使用的是繁体字。近年;台湾网友倡议两岸合作开展繁体字申遗工作;新加坡政府在推进简化字的同时。积极鼓励年轻人学会辨认繁体字。(1)下列对【材料一】中两个“60.87%”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繁体字在古建筑和字画中较少出现。B.繁体字在古典传统文化环境中运用较多。C.繁体字有着传统文化的基因。D.繁体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2)下列对于【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解读,正确的是A.【材料二】有五例繁体字和一例简体字,说明汉字的简化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B.【材料二】中全是繁体字,说明繁体字有着久远的文化底蕴。C.【材料三】列举了1956、1971、2001、2005、2007等年份,既体现了时间跨度之长,也表明了作者中立客观的态度。D.从【材料三】可知,国际中文文件、媒体和标准已全部使用简体字。(3)有的人主张彻底禁止使用繁体字,你赞同吗?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理由。14.(18分)课外阅读。最后的时刻ㅤㅤㅤㅤ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ㅤㅤ这时,江姐正伏在桌子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藏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拿起梳子对着墙上的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梳着她的黑发。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但一看到她平静和不慌不忙的表情,从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袍。她换上旗袍并在旗袍外面套了一件短毛线衣。江姐习惯性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ㅤㅤ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ㅤㅤ“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ㅤㅤ“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ㅤㅤ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ㅤㅤ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江姐说完以后,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ㅤㅤ“同志们,永别了!”“江姐!江——”人们的双眼红肿着,像猛地醒过来似的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有删改)(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2)当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时,她们的做法是,而江姐则。(3)文中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了监狱中的场面,其中“点”是对的描写。“面”是对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4)以批注的形式写写你对画线句子的感受。(5)对题目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江姐生命中最后的时光。B.黎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C.反动派最疯狂的时刻。D.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最后的时刻。(6)读完短文,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江姐?15.(30分)请选择一组环境及主要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把故事写完整,人物形象要鲜明。(一)环境:校园足球赛的决赛现场人物:班主任李老师、主力队员王小帅、王校医(二)环境:冬日的小区人物:焦急的王奶奶、手拉手行走的母女俩(三)环境:开满鲜花的公园人物:热心的王丽、冷漠的张芳、哭泣的小男孩
2023-2024学年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2分)抄写下面的句子,注意把字写正确、匀称、美观。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临摹题目中汉字,将字写正整、正确、舒展、美观。【解答】故答案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2.(8分)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字词。阅读给我们带来无尽的lèqù乐趣与遐想:我们随老舍先生在lǜtǎn绿毯般的草地上骑马;细雨中欣赏yōuyǎ幽雅绽放的花蕾;面对着xiōngyǒngpéngpài汹涌澎湃的浪涛,耳边仿佛响起狼牙山五壮士háomài豪迈的口号声,真令人rèxuèfèiténg热血沸腾。【答案】乐趣绿毯幽雅汹涌澎湃豪迈热血沸腾【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解答】故答案为:乐趣绿毯幽雅汹涌澎湃豪迈热血沸腾3.(6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只填序号)。①大步流星②惊天动地③技高一筹④斩钉截铁(1)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前无古人、②的伟业。(2)“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技术高人一等的人往往能够抢占先机,抓住机遇。”如果用一个四字词语替换句中画线部分的内容,是③。【答案】①流;②动;③筹;④截;(1)②;(2)③。【分析】考查了补全词语、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选字词填空。此题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词语积累,识记字形。【解答】①大步流星: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②惊天动地: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③技高一筹:略微超过一个码。形容双方比较,技术高人一等。④斩钉截铁:意思是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1)根据句子语境,结合词语意思,可用“惊天动地”。(2)根据句子语境,结合词语意思,可用“技高一筹”。故答案为:①流;②动;④截;(1)②;(2)③。4.(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逶迤(yí) B.擎着(jìng) C.憧憬(chōng) D.磅礴(páng)【答案】B【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解答】A、C、D正确。B.有误,“擎着”的“擎”应读“qíng”。故选:B。5.(2分)下列关于路名、地名和人名的拼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BeiJING) B.新昌路(XINCHANGlu) C.孟浩然(MENGHaoRan) D.司马光(SimaGuang)【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路名、地名和人名拼音拼写规则的了解。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所学拼音知识完成。【解答】A.有误。B.有误。C.有误。D.正确。故选:D。6.(2分)下列词语中的“遗”与“暴露无遗”中的“遗”意思相同的选项是()A.遗臭万年 B.不遗余力 C.沧海遗珠 D.路不拾遗【答案】C【分析】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解答】“暴露无遗”的“遗”是遗漏的意思。A.不同,“遗臭万年”的“遗”是死人留下的。B.不同,“不遗余力”的“遗”是留下的意思。C.相同,“沧海遗珠”的“遗”是遗漏的意思。D.不同,“路不拾遗”的“遗”指遗失的东西。故选:C。7.(2分)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B.尽管邻居去世了,桑娜还是把她的孩子抱回家去了。 C.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 D.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红军也没有放弃必胜的信念。【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作答此题,关键是要分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解答】A、C、D正确。B.有误,可以用“因为……所以……”相连。故选:B。8.(2分)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片段的朗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A.“鼓声大振”“喊声大举”等词语,要读得悠扬起伏。 B.朗读这个片段,要注意读出关公豪气冲天的英雄气概。 C.读关公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语气要干脆响亮。 D.读关公“出”“提”“飞”“上”“掷”等动作的词语,语音要重。【答案】A【分析】考查朗读语气。朗读时首先要理解语句的内容或者感情色彩,然后用恰当、得体的语气语调读出来。【解答】A.有误,要读得激昂。B、C、D正确。故选:A。9.(4分)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路转溪桥忽见”句中“见”字同“现”,读“xiàn”,意思是显现、出现。√(2)“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这句话运用了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3)“排山倒海、惊天动地、居高临下”本组成语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4)课文《开国大典》在写阅兵式的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整齐威武的情景√【答案】√,√,×,√【分析】考查课文理解、多音字、修辞手法、诗歌词句理解、写作手法。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解答】(1)正确。(2)正确。(3)有误,“排山倒海,而“居高临下”则没有运用修辞手法。(4)正确。故答案为:(1)√;(2)√;(3)×;(4)√。10.(4分)(1)有哪些词语写说话的时候能替换“说”字,试着写两个:喧哗、嘀咕。(2)请写一个小明小声说话的句子,不要出现“说”字。小明嘀咕着:”后天就是妈妈的生日,我得提前给妈妈准备一份生日礼物。”【答案】(1)喧哗嘀咕;(2)小明嘀咕着:“后天就是妈妈的生日,我得提前给妈妈准备一份生日礼物。”【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词语理解与辨析,有扩展写话等,完成这些习题,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解答】(1)汉语中能够用来代替“说”的词语有很多,比如:喧哗、提议。(2)题目要求是写小明小声说话的句子,首先要找出描写“小声说话”的词语、嘀咕等。即:小明嘀咕着:“后天就是妈妈的生日。”故答案为:(1)喧哗嘀咕;(2)小明嘀咕着:“后天就是妈妈的生日,我得提前给妈妈准备一份生日礼物。”11.(4分)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1)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和风习习,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暖意融融。(2)母亲的笑像一朵花,那么灿烂,那么香甜。母亲的笑像一首歌,那么动听,那么悦耳。【答案】(1)爱她的和风习习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暖意融融;(2)一首歌那么动听那么悦耳。【分析】考查了句子仿写。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解答】(1)仿写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或相似。根据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云淡日丽。”句式为:……都爱……,爱她的……爱她的……,即是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补充,将句子补充完整即可。(2)本题考查仿句的相关知识点。仿句要求与原句格式一致、修辞一致,原句为比喻修辞。故答案为:(1)爱她的和风习习爱她的花红柳绿;(2)一首歌那么动听。12.(7分)精彩回放。(1)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词是“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两句体现出老朋友的热情好客。(3)从古至今,我们的祖国涌现出了无数爱国志士: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曹植。爱国精神代代相传,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郝副营长舍身取义的精神让我们钦佩,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的承诺。【答案】(1)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3)死而后已捐躯赴国难不可以尺寸与人。【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解答】(1)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风半夜鸣蝉,听取蛙声一片,两三点雨山前,路转溪桥忽见。(2)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邀我至田家,青山郭外斜,把酒话桑麻,还来就菊花。(3)考查名言警句。“鞠躬尽瘁,意思是:指勤勤恳恳,到死为止。“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曹植的名句,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思想。“祖宗疆土,当以死守,意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不能让人分毫。故答案为:(1)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3)死而后已捐躯赴国难。13.(7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接触繁体字途径调查课本书籍47.83%媒体47.83%古建筑60.87%字画60.87%邮件信件19.57%其他6.52%【材料二】一组汉字【材料三】汉字发展总体上呈简化趋势,在稳定使用两千余年后。繁体字再次迎来了变革。1956年,新中国开始推广简化字。1971年,但简体字和繁体字长期并行于联合国工作文件。2001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中国正式立法推广简体汉字。并提倡妥善处理繁体字使用问题。2005年,世卫组织发布《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标准的中文部分使用的是繁体字。近年;台湾网友倡议两岸合作开展繁体字申遗工作;新加坡政府在推进简化字的同时。积极鼓励年轻人学会辨认繁体字。(1)下列对【材料一】中两个“60.87%”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繁体字在古建筑和字画中较少出现。B.繁体字在古典传统文化环境中运用较多。C.繁体字有着传统文化的基因。D.繁体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2)下列对于【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解读,正确的是ACA.【材料二】有五例繁体字和一例简体字,说明汉字的简化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B.【材料二】中全是繁体字,说明繁体字有着久远的文化底蕴。C.【材料三】列举了1956、1971、2001、2005、2007等年份,既体现了时间跨度之长,也表明了作者中立客观的态度。D.从【材料三】可知,国际中文文件、媒体和标准已全部使用简体字。(3)有的人主张彻底禁止使用繁体字,你赞同吗?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理由。不赞同,因为我国古代还有很多文学文化都有繁体字的痕迹,繁体字虽然书写复杂,但能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是值得我们珍视的民族文化。且结合材料三可以知道目前国际上由于不同国家使用的中文简体各有差异,标准的中文部分使用的仍是繁体字,所以不能彻底禁止使用繁体字。【答案】(1)A;(2)AC;(3)不赞同,因为我国古代还有很多文学文化都有繁体字的痕迹,繁体字虽然书写复杂,但能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是值得我们珍视的民族文化。且结合材料三可以知道目前国际上由于不同国家使用的中文简体各有差异,标准的中文部分使用的仍是繁体字,所以不能彻底禁止使用繁体字。【分析】材料一是接触繁体字途径调查表;材料二是“莺歌燕舞”的不同书写形式,体现了汉字由繁到简,渐进发展;材料三主要介绍了汉字发展总体上呈简化趋势,但是繁体字再次迎来了变革。【解答】(1)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A.有误,B、C。“古建筑”“字画”占比60.87%。故选A。(2)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正确,不全是全是繁体字。C.正确,由材料三中“1971年,但简体字和繁体字长期并行于联合国工作文件”可知说法错误。(3)考查了开放探究能力。首先要明确观点,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A;(2)AC;(3)不赞同,因为我国古代还有很多文学文化都有繁体字的痕迹,但能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且结合材料三可以知道目前国际上由于不同国家使用的中文简体各有差异,所以不能彻底禁止使用繁体字。14.(18分)课外阅读。最后的时刻ㅤㅤㅤㅤ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ㅤㅤ这时,江姐正伏在桌子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藏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拿起梳子对着墙上的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梳着她的黑发。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但一看到她平静和不慌不忙的表情,从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袍。她换上旗袍并在旗袍外面套了一件短毛线衣。江姐习惯性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ㅤㅤ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ㅤㅤ“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ㅤㅤ“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ㅤㅤ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ㅤㅤ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江姐说完以后,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ㅤㅤ“同志们,永别了!”“江姐!江——”人们的双眼红肿着,像猛地醒过来似的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有删改)该句通过描写革命者的神态,突出并歌颂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江姐在被杀害前与同志们道别。(2)当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时,她们的做法是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为江姐收拾行李,而江姐则不慌不忙地藏好学习讨论提纲,从容不迫地梳头、换衣等。(3)文中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了监狱中的场面,其中“点”是对不慌不忙地藏好学习讨论提纲,从容不迫地梳头、换衣等的描写。“面”是对江姐的狱友们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充分体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4)以批注的形式写写你对画线句子的感受。(5)对题目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DA.江姐生命中最后的时光。B.黎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C.反动派最疯狂的时刻。D.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最后的时刻。(6)读完短文,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江姐?我们认识了一个生活严谨、考虑事情周密、对革命无比忠诚、面对死亡从容不迫的江姐。【答案】(1)江姐在被杀害前与同志们道别。(2)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为江姐收拾行李不慌不忙地藏好学习讨论提纲,从容不迫地梳头、换衣等;(3)江姐江姐的狱友们充分体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4)该句通过描写革命者的神态,突出并歌颂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5)D;(6)我们认识了一个生活严谨、考虑事情周密、对革命无比忠诚、面对死亡从容不迫的江姐。【分析】本文主要写了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所表现出来的镇定从容视死如归,让我们感受到江姐热爱革命,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崇敬爱戴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文章总共有十个自然段,要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以及同牢房的人为江姐准备行李。第⑩段讲了江姐和许多男同志上囚车。(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从第②段的“一听见喊她的名字,随即起身,像平常一样梳着她的黑发,从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她换上旗袍并在旗袍外面套了一件短毛线衣,从容不迫地梳头。从第③段的“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但一看到她平静和不慌不忙的表情。有些同志连忙给江姐收拾行李,她们的做法是都跑过来围着江姐。(3)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点面结合,指的就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指的是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其中。“面”是对江姐的狱友们的描写。(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画线句“看,洋溢着圣洁的光辉……”详细了描写江姐和许多男同志的神态,但依然处变不惊,这充分体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5)本题考查分析标题含义。A.从第⑧段的“要勇敢一些,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心不跳,永别了”可以知道江姐知道自己将要被杀害。B.从第⑩段的“江姐和许多男同志,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可以知道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正在不慌不忙地面临死亡,始终坚信黎明将会来临。C.从第①段的“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D.从第⑨段的“同志们,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并没有得到救助。选项D对题目的理解不恰当。故选D。(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从第②段的“一听见喊她的名字,随即起身,像平常一样梳着她的黑发、考虑事情周密的人!每一个革命者,都应该——脸不变色!”可以知道江姐对革命无比忠诚。故答案为:(1)江姐在被杀害前与同志们道别。(2)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为江姐收拾行李,从容不迫地梳头;(3)江姐江姐的狱友们;(4)该句通过描写革命者的神态,突出并歌颂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5)D;(6)我们认识了一个生活严谨、考虑事情周密、面对死亡从容不迫的江姐。15.(30分)请选择一组环境及主要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破产重整审计协议书
- 坚果礼盒企业定制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多功能户外野餐垫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指纹识别在银行保险柜管理中的应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具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充电桩与社区能源共享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独家经销协议模板
- 宜昌市博物馆新展开展:巴楚文化传承创新探索 -2026 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11 月热点时事写作素材
- 人教版(2024)六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第17课 设计我的种植园 教案
-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措施培训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认证考试真题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品牌营销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深交所董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海关主动披露培训
- 2025年农业种植技术员实操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酒店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范本
- 干眼症课件资料
- RFJ 01-2014 人民防空工程设备设施标志和着色标准
- 电网QC比赛项目汇报答辩课件
- 工程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