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山东省滕州市第五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套卷山东省滕州市第五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套卷山东省滕州市第五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套卷山东省滕州市第五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套卷山东省滕州市第五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参观他们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这种“力量”带的直接作用是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B.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C.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2据史料记载,罗马元老院通过了一条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这条法案的核心内容是:A.废除债务奴隶 B.保护罗马公民的特殊权利C.实现人人平等 D.陪审法庭的最充分权力。3.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A.江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 B.江浙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索最早的地方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4.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5.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6.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各地贡绢州数量列表如下,这一现象说明分布地区贡绢州数该路州数贡绢州所占比例华北地区496872.1%(占全国总州数21%)四川地区216233.9%江南地区249315.8%(占全国总州数10%) A.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7.近代史学家顾颉刚指出:“在《诗》《书》中,禹的地位是独立的,事迹是神话的;禹是禹,夏是夏,两者毫无交涉。一直到战国以后的文籍里,我们才发现禹是夏代的第一世君主”。对此,郭沫若评价说:“在现在新的史料尚未充足之前,他的论辩自然并未成为定论,不过在旧史料中凡作伪之点大概是被他道破了。”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有①顾颉刚先生主要是基于文献考辨,质疑夏朝的存在②在未获考古学支持前,夏朝存在与否始终无法确认③《诗》《书》是经孔子编订的,故较为可信④在郭沫若看,顾颉刚的考证有其合理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对下边表格中思想家的观点或名言,理解正确的是A.普:肯定人的价值,第一次系统论证人生而平等理论B.苏:对理性的追求,是18世纪启蒙思想的头C.孔:强调民本思想,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D.孟:主张民贵于君,对王权专制的明确否定9.恩格斯曾说,“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必定是发了疯。”这段材料可以为解释以下哪一观点提供佐证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古希腊]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中国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在古代希腊、罗马,不平等的思想才是正常的思想B.在古代希腊、罗马,各阶层都享有民主权利C.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就是全体国民的民主D.罗马帝国已经没有了公民与臣民的界限10.“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虽然远隔万里,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相通的地方”不包括A.政治上都处于分裂状态 B.经济上都处于大发展时期C.思想上都注重人的作用 D.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11.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①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2.“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②降低了行政效率③参与国事决策 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3.观察下面两幅图示,对其本质异同分析得最为准确的是 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机构的职能14.美国前总统布什在一次演讲时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用民主的方式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最早用民主的方式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是A.《民法大全》 B.《权利法案》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15.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下列史事可以佐证钱穆先生这一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6.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和发展过程中,西方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①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③孟德斯鸠——社会契约,民主共和④伏尔泰——君主立宪制,人生而平等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7.下表反映出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趋势是事件意义地理大发现视野开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宗教改革否定教会权威启蒙运动理性精神质疑宗教达尔文进化论神学受到严厉考验现代科学及教育发展教会影响力减低A.由理性主义到人文主义 B.社会思想呈现宗教化趋势C.社会思想呈现世俗化趋势 D.由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18.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时其中并未包含保护公民权利的“人权法案”,作为宪法主要起草人之一的汉密尔顿对此曾这样论述:“在公开宣称基于人民权力,由人民的直接代表与公仆执行的宪法之中,就严格意义而论,人民不交出任何权利;既然人民保留全部权利,自然无需再宣布保留任何个别权利。”下列表述与汉密尔顿观点一致的是A.“人权法案”的缺失是宪法制定者无意疏忽所致B.“人权法案”的制定不符合建立强权政府的需要C.公民权利通过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受到充分保障D.公民权利通过政府权力严密的分权制衡得以保障19.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变化。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大体上依次经过A.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 B.经济领域思想领域政治领域C.思想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 D.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领域20.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21.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东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③民主思想的传播,冲突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④东方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美居民的日常生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2.“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③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3.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24.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25.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分别指的是A.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26.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27.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密切相关。对下图信息解读,分析正确的是A.a处表明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了投资率的上升B.a处的高投资率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C.b处的高投资率的下降于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整D.b处表明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平衡28.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依次是“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回归理想的实验”应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赫鲁晓夫改革 D.斯大林模式29.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C.两极格局的存在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30.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二、非选择题(共三个大题,31题19分,32题16分,33题20分,非选择题共5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31.思想的产生与社会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材料一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樊树志《国史概要》(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体现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主张。(4分)材料二……则臣道如何而后可?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主张,(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产生的背景。(2分)材料三古今万国,政体不齐,治乱各别。其拨乱为治者,罔不舍旧谋新,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此所谓世界系之轨道也。吾国既不克闭关自守,即万无越此轨道逆此潮流之理。进化公例,适者生存。凡不能应四周情况之需求而自处于适宜之境者,当然不免于灭亡。――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3)依据材料三,请用一句话概括陈独秀的观点,(2分)并指出其论证的理论依据。(2分)(4)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两者观点的本质不同,(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4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1913~1914年中国棉纺织厂投资及拥有纱锭情况简表企业类型1913年开工纱锭数1913年织布机数1914年厂平均拥有纱锭数外商338,900锭1,986台51,664锭华商484,192锭2,016台23,686锭材料二1911年至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年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产纱锭503104枚,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当年共产纱锭1632074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材料三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简表(单位:家)省区直隶(含京津)江苏(含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湖北奉天陕西其他各省工厂数45515542333120191935——《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请回答:(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什么时候在什么地区兴起?(4分)(2)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中国棉纺织业状况如何?(2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6分)(3)依据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33.(20分)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中国人民不断进行建设民主政治的探索,虽历经曲折,但最终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尽管它没有实现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但这次革命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为后中国革命和建役积累了经验和教训……(1)在辛亥革命期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有哪些?(4分)材料二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民主制度的试验”为什么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6分)材料三辛亥革命开创的民主政治迄今为止仍是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目标……“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3材料三说的“特殊民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体现的?(6分)(4)你从中国人民对民主政治的探索历程得到什么启示?(4分)2014-2015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第五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2345678910BACBBABBAD11121314151617181920BCBBCCCCAD21222324252627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