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及对策_第1页
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及对策_第2页
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及对策_第3页
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及对策_第4页
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及其对策摘要:在世界范围内,如何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已经成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本文根据当前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及生态环境脆弱程度将森林划分为天然林、公益林及人工林,同时,描述了以上三种森林的质量状况,简略分析了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并从高新技术的使用及参与森林资源数据库建立、有的放矢,综合提高、全民参与机制的建立、建立土壤数据库,、生物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应用及森林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面对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及对策做了相应阐述。关键词:森林可持续发展;天然林;公益林;人工林森林被喻为地球的“心脏”,每天约消耗掉39.9亿吨二氧化碳,泵出27.9亿吨氧气;森林就像一个天然的屏障,竭尽所能的减少如二氧化硫、有害菌及微生物、噪音、粉尘等对人体的伤害;同时,还担负着环境气候的调节、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维持物种丰富度的生态责任;除此之外,它还为人类提供木材、药材、果类、草料等生产生活材料。然而,近25年来,全球森林面积消失了1200多万平方公里,比中国领土面积还大近三分之一。地球已经开始“心力衰退”:气候异常、物种减少甚至有的可能已经灭绝、水土侵蚀及水土流失等现象愈发突现……。如何保证森林在维持自身小系统和大循环平衡的前提下提供人类必须品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讨论研究的热点,而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及焦点已经上升到亟待解决的新高度[2]。森林可持续经营定义:就是为了获得森林在质量和数量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的同时持续地满足人类所需的产品和服务而采取的经营措施[3,4]。中国森林现状中国森林覆盖率变化森林资源第八次清查数据显示,我国森林面积总体是呈现出数量和质量双增长的阶段[5]。虽然如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却一直在遭受着巨大的破坏,一是因为我国是农业发展国,为了满足农业生产,以毁灭林地方式进增加农业耕地面积;二是我国是封建君主社会,历代君王及权贵都会首选大径级有价值的木材兴建土木;朝代更替,耗用大量原始森林制造冷冰器。据中国林学会回推分析,到2000年前的汉朝时期,森林覆盖率已经降到50%以下,而到明末清初时,森林覆盖率已经下降到21%【6】;三是近代历史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日两国的战争、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也耗损了大量森林。70年代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6%。从古至今,虽然历朝历代也有对森林进行过保护,也进行了营林,但终究经验不足,认识不深,森林的缓慢增长难敌森林破坏的进度。中国森林质量概况中国森林质量总体较差,本文根据森林的生境脆弱程度,将森林划分为天然林、公益林及人工林。我国现有天然林分布不均,破坏程度高,北方大径级高价值的林木已经所剩无几;南方则以中低产林改造为“合理”借口,将可触及的天然林或是皆伐或是择伐,导致除了远不可达的林地之外,人力可及范围内的天然林基本都遭受了破坏。最终,影响和降低了整个天然林的生态作用[7]。公益林作为保护脆弱生境的天然屏障,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旨在对公益林进行保护及开发。但目前,法律及保障措施都还不健全,很多距离村庄近的公益林被盗伐;补偿机制只针对数量补偿,没有进行质量补偿;公益林中天然林占比少,树种少,组成简单,有些地方没有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乡土树种,导致造林不成功。再者,我国公益林经营管理粗放,没有根据其功能进行适宜的经营措施,同时也缺少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当下,我国公益林承担的生态和社会功能已经超出了自身创造的能效。如何通过合理的经营措施来迅速提高公益林的综合效益,是比扩大面积更实际和更突出的问题[8]。人工林作为近十年来林业发展的功臣,为我国的林业及林业产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快速发展之下的环境生态等问题就暴露了出来:采伐周期短、纯林面积过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变弱[9]、经营方式粗放,采伐方式单一,基本是皆伐、清山整地方式不佳,导致土壤养分只有输出,而后果就是不停的施肥以维持表面地力、过分注重生长量,而忽视环境的自然演替,导致人工林内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群落类型少、土地退化、土壤板结,病虫害越发严重。以上的情况带来的经营结果就是人工林的单位面积产量越来越低,而且,由于长期单一树种循环种植,导致树种的抗逆性减弱。会影响干形、及通直度,最终导致材质差。可持续经营战略及对策高新技术的使用及参与森林资源数据库建立[10]如今,世界各国在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入都有所增加,林业领域所使用的高科技也越来越多。都致力于节省人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人为干扰、提高森林的生态作用及产量。在调查和监测方面,有通过对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来对森林进行资源判读、林木树高模型建立、生长量调查等[11];随着无人机的产生,林业调查中,如火灾监测、森林资源调查、伐区调查、森林结构、病虫害等监测等都已广泛使用无人机;在外业调查中,全站仪、MINI超站仪、三维激光测树仪等高精仪器的不断改进和更新,为外业调查提供了便利。但由于以上技术还不够成熟,还不能达到林业工作者要求的程度,比如遥感影像数据成像过程中干扰情况去除、无人机续航、全站仪体积大、重量高、精度有限、MINI超站仪中心位置的变化会引起误差变大、没有输入功能等问题有待解决[12]。了林业单位的经营水平。建立土壤数据库根据研究角度不同,有人将土壤定义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促进动植物生长、维持环境水平、保护生物健康的能力[22],也有人认为土壤健康问题不单纯是土壤本身,还应纵观地上植物的健康[23]。可见,土壤的健康状况与林木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在当下,全社会对木材的需要日益加大,如何维持土壤地力显得尤其重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高对土壤的监测、管理与利用,是林业信息技术发展的有利佐证[24]。我国尺度较详细和功能较齐全的1:100万的土壤数据库是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建成的[25],并利用GIS,将土壤属性与空间数据图斑合理连接,进而实现土壤空间与属性数据库的连接[26-27],但不足之处在于,没有长期跟踪的数据与之对比。因此,在建立森林数据库的同时,补充土壤数据,只有不断的进行内容添加及更新,才能不断的完善土壤数据库。再次,建立土壤处理实验室,并优化处理方法及降低测定费用。我国没有土壤测定标准的实验室,只有根据客户需求简单测定的土壤检测机构。因此,应该建立实验标准,为土壤规范化检测和评价做依据。也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生物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应用生物技术在林业领域的使用可以有效缩短培育周期、提高繁育质量和速度、增强抗性等,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目前,林业领域对抗病、抗虫、抗除草剂及木质改良方面转基因技术研究正在进行,并有了突破性进展[28];分子标记技术在基因定位方面的应用等也在进行,并将在遗传鉴定、优良品种定向培育与培养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9]。因此,大力发展生物工程如细胞遗传变异及染色体倍性理论研究等在林业中的应用,加大基因工程及分子遗传领域的经费投入都是生物技术工程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将会为我国实现林业集约化经营和培育做出巨大贡献。森林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什么样的森林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森林,对于这一问题,当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统一的令人信服的量化标准和评价方法。近年来,我国学者在景观和林分尺度建立了很多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从森林生态系统活力指标、森林生态系统组织结构力指标、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与抵抗力指标、森林生态系统交通指标、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指标和林地环境指标[30-33],但绝大多数成果停留在建立标准和指标体系上。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可持续评价方法是林业可持续经营过程中,经营质量和经营效果评测手段,是制定和调整经营计划的依据,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研究适合我国当前情况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简便易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结论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作重而道远,需要根据中国环境脆弱程度的实际情况重新划分林种,再根据林地类型采取适当的经营措施及管理手段,有效利用高科技如3S与生物技术等的辅助及支持,建立完备的森林与土壤数据库系统,以便全面掌控林业资源信息,同时也为未来的科研和决策做技术支持。加快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参考文献[1]杜文涛.科学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实现东北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2013(12):30-30.[2]吕彦彬.探究如何改变长久利用到林业可持续发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3).[3]徐斌,张德成,胡延杰,等.世界林业发展热点与趋势[J].林业经济,2013(1):99-106.[4]郭峰.北沟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5]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全国森林资源统计(2009-2013)[G].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2014.[6]中国林学会.中国森林的变迁[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7]马威.呼伦贝尔市地方林业天保工程实施效果的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5.[8]沈国舫.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关键科学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1):10-18.[9]李秀启,陈吉山.论混交林的优越性[J].林业勘查设计,2006(2).[10]康庆江.森林资源管理与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关系[J].林业勘查设计,2014(3):16-17.[11]冯仲科,黄晓东,刘芳.森林调查装备与信息化技术发展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5,46(9):257-265.[12]解明星.MINI测树超站仪的研制与技术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13]郭雅丽,关锐,陈勇.基于"GIS"的森林资源变化分析[J].科技资讯,2007(8):183.[14]庄莉.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15]巫志龙.天然针阔混交林择伐生态影响及作业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16]杨应祥.现代林业理论发展与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策略[J].防护林科技,2014(3):124-125.[17]韦菁璐.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途径探讨[J].大科技,2015(15).[18]Australia’splantationlogsupply2015–2059.[19]郭宪波.科学合理采伐是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途径[J].城市地理,2014(10):22-22.[20]徐红梅,汤景明.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研究进展[J].湖北林业科技,2013(1):34-37.[21]宇文思名,张渊,胡绪垚.林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其展望研究[J].旅游纵览月刊,2013(1):24-24.[22]DoranJW,SalfeyM,PankhurstC,etal.Definingandassessingsoilhealthandsustainableproductivity[J].BiologicalIndicatorsofSoilHealth,1997,35(3):1-28.[23]VanBruggenAHC,SemenovAM.Insearchofbiologicalindicatorsforsoilhealthanddiseasesuppression[J].AppliedSoilEcology,2000,15(1):13-24.[24]吴克宁,张雷,吕巧灵,等.基于MAPGIS建立中比例尺土壤数据库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土壤通报,2008,39(3):475-479.[25]ShiXZ,YuDS,WarnerEDSoildatabaseof1:1000000digitalsoilsurveyandreferencesystemoftheChinesegeneticsoilClassificationsystem.SoilSurveyHorizons,2004,45(4):129-136.[26]张定祥,史学正,于东升,等.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建设的基础[J].地理学报,2002,57(s1):82-86.[27]张定祥,潘贤章,史学正,等.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土壤通报,2003,34(2):81-84.[28]樊传庆,赵国敏,郑志辉,等.浅谈生物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