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_第1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_第2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_第3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_第4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60题)1、以()为主的教学方法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直接性和真实性的特点。A.语言传递B.直观感知C.实际训练D.探究活动【答案】B2、小强高考落榜了,他经过认真总结,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发现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决定继续努力,明年再考。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A.情绪宣泄B.精神升华C.行为补偿D.认知改变【答案】C3、关于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说法错误的是()A.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B.观点和材料一致C.不能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D.书写格式符合规范【答案】C4、心理评估的对象是()A.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B.学生的异常心理C.学生的异常行为D.学生的心理状态【答案】A5、班主任王老师在“每月一星”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王老师运用的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品德评价法D.情感陶冶法【答案】C6、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这个孩子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是()A.前习俗水平B.后习俗水平C.准习俗水平D.习俗水平【答案】A7、“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指导实践法D.陶冶教育法【答案】B8、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进行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的依据是学习的()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刺激【答案】A9、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科技进步B.生产发展水平C.政治需要D.产业革命【答案】A10、李红学习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A.负向迁移B.垂直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答案】D11、(2022上半年真题)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年级,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学生进行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合作学习B.复式教学C.小班教学D.分层教学【答案】B12、认知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A.习惯B.知识经验C.认知结构D.教材结构【答案】C1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C.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D.学生亚文化【答案】C14、奥苏伯尔根据(),把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A.学习结果B.学习的意识水平C.学习方式D.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答案】D15、目标评价模式是由()提出的。A.泰勒B.斯塔弗尔比姆C.斯克里文D.斯腾豪斯【答案】A16、“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甚至有的教育还在摧残儿童”,这说明()A.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B.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导向性作用C.教育比遗传素质更能影响人的发展D.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答案】D17、按学生能力、成绩、爱好分组的教学称为()A.活动课时制B.设计教学法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答案】D18、(2021年下半年真题)有教无类是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指对各类人平等看待,不分愚贤贵贱都进行教育,该词语出自A.《道德经》B.《论语》C.《孟子》D.《劝学》【答案】B19、下列关于行为契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契约的陈述不用非常具体B.把制订好的契约告诉他人C.使契约能在短时期内实现D.追求一系列的成功【答案】A20、学习动机包含学习需要和()A.学习压力B.学习兴趣C.学习期待D.学习知识【答案】C21、思维反映的是()A.过去的经验B.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C.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D.人的愿望【答案】B22、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作()。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答案】D23、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A.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B.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C.揭示教育规律?D.分析教育现象【答案】C24、英语老师先教学生蔬菜、水果、肉的英文单词,再教羊肉、牛肉、胡萝卜、辣椒、西红柿、芒果、木瓜、香蕉等英文单词,并要求学生把后者纳入到前者的类别中。这种知识学习属于()。A.下为学习B.上位学习C.组合学习D.并列学习【答案】A25、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是()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答案】C26、“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答案】D27、德育过程中经常出现“屡教不改”的现象,这说明()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答案】D28、学生已经有了“鸟”的概念,再来学习“画眉鸟”这种动物,这种学习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命题学习D.并列组合学习【答案】B29、个体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齡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特征。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A30、()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A.演示法B.练习法C.参观法D.自学辅导法【答案】A31、终身教育理论体系最终形成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为标志的。A.《终身教育导论》B.《终身教育——21世纪的教育改革》C.《教育——财富蕴藏其中》D.《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答案】C32、利用良好的班风和校风来教育学生,这属于()。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答案】C33、当个体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使目标无法达成时,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这种心理现象是()反应。、A.压力B.挫折C.焦虑D.愤怒【答案】B34、白墙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是白的,煤块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是黑的。这体现了()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不变性【答案】B35、把圆周率“3.1415926535……”编成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这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A.位置记忆法B.缩简和编歌诀C.谐音联想法D.视觉联想法【答案】C36、“天鹅、梭鱼和虾拉车”的故事说明在德育过程中要贯彻()的德育原则。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知行统一C.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答案】D3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体现的师生关系是()A.民主平等B.尊师爱生C.教学相长D.心理相容【答案】C38、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A.知识,技能和技巧B.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答案】C39、(2021年上半年真题)伟华看见天上的浮云,脑中出现“骏马”“恐龙”等动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答案】B40、天气凉了,刘老师在商场看中了一件大衣,刘老师既想买女神紫的颜色能衬托出自己温文尔雅的气质,又想买经典黑穿出自己的大气,犹豫了半天也没选好,这是出现了()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多重趋避冲突D.趋避冲突【答案】A41、1882年,()率先以法令的形式把“道德课”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A.美国B.日本C.法国D.英国【答案】C42、()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A.调查法B.问卷法C.观察法D.实验法【答案】C43、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奖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答案】D44、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内容B.教育质量C.教育目的D.教育方针【答案】C45、把圆周率“3.1415926535……”编成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这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A.位置记忆法B.缩简和编歌诀C.谐音联想法D.视觉联想法【答案】C46、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在数值上成()关系。A.正比B.对数C.反比D.常数值【答案】C47、学完“压强”概念,学生理解了“在同等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的道理,田老师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这个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田老师贯彻的主要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循序渐进C.直观性D.启发性【答案】A48、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指出:“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以美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心……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肄,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来讲,这里强调的是()A.说服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C.榜样示范法D.实际锻炼法【答案】B49、当一个人听到亲人去世的的消息时,拒绝相信此事,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这是()防御机制。A.压抑B.否认C.文饰D.代偿【答案】B50、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A.课堂情境B.课堂结构C.课堂形势D.课堂教学【答案】B51、以下各项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答案】B52、班级中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这说明班集体已经进入()阶段。A.组建B.形核C.发展D.成熟【答案】B53、()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A.良好的道德品质B.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C.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D.良好的第一印象【答案】A54、2013年单项选择:某班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以“如何才能让同学喜欢或接纳”为行为准则。该班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阶段。A.自我服务行为B.人际纪律C.自我约束D.反抗行为【答案】B55、动作结构方面,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阶段的表现。A.操作定向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D.操作模仿【答案】C56、李哲爰好广泛,恰逢本周六晚上既有足球赛,又有演唱会,他都想去看。由于二者时间冲突,他很矛盾。他面临的冲奕是()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答案】A57、下列属于内部学习动机的是()。A.为了与外国人沟通学习英语B.喜欢听地道的英语C.为了通过考试学习英语D.为了将来有理想的工作学习英语【答案】B58、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答案】D59、下面属于情绪而不属于情感的是()A.对艺术作品的欣赏B.对祖国的热爱C.幸福感D.高考被录取带来的喜悦【答案】D60、()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类。A.布鲁姆B.奥苏伯尔C.加涅D.皮亚杰【答案】A大题(共18题)一、材料:升国旗仪式后,少先队部下发了为残疾儿童献爱心的倡议。回教室途中,班主任刘老师听到本班有位同学在嘀咕:“献爱心,献爱心,想必又要我们捐款了。”一旁的几位同学也在低声议论着。下午的班队课上,刘老师组织同学们观看有关残疾儿童的纪录片,并围绕“有何感想”和“我们能做什么”进行分组讨论。集体交流时,A同学说:“我们小区有一个这样的孩子,真的很可怜。我去帮过他,但是我要上学做作业,只能偶尔帮帮他。”其他同学也纷纷发言:“我们可以省下自已的零花钱,更多地帮助他们。”“众人拾柴火焰高!”“捐物捐款只是献爱心的一种表现,帮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才是关键!”“我们可以给他们写信送贺卡。”……刘老师总结时分享了自己很喜欢的一句话——“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问题:结合案例,分析刘老师的行为遵循了哪些德育规律。【答案】二、材料:上课铃声一响,教师走进教室。他首先把课中要演示的教具摆放在讲台上,接着宣布考试成绩,然后开始讲授新课。很快,他便发现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问题:(1)教师的哪些教学行为造成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2)运用心理学的注意规律,提出四条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措施。【答案】三、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我提出了“教师怎样留作业”的问题。经过商讨,同学们一致同意:常规性的作业应该写,但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多写或少写,其他时间可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写作业成了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一件乐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问题:结合这位教师的做法,根据所学的教育理论谈谈怎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答案】四、下面是甲、乙两位老师对《阿Q正传》一课的教学处理,读后请写一段比较性评析。甲:教师安排7节课,第一节课介绍鲁迅及其作品,介绍写作背景,通读第一二章,正音释义;第二节课通读第三章至结束,正音释义;第三节课分析第一二章,第四节课分析第三四五章,第五节课分析其余章节,第六节课归纳人物性格特点,第七节课归纳课文的写作特点并总结教学要点。乙:教师安排4节课。第一节课指导学生自读全文并就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写出百字短评。第二节课前后四人为一组,形成10个表演小组,讨论确定表演内容、组内分工、彩排时间等,教师巡回指导。第三、四节课课堂表演,抽签决定表演顺序,各组表演时间为5~8分钟。每节课结束前5~8分钟进行课堂自由评论,教师适当点拨。最后评出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表演、最佳道具、最有创意等大奖。最后每人以《观×××组表演“XXX”片断》为副标题的艺术小评论。[问题1][问答题]指出两种教学处理的各自特点。[问题2][问答题]从语文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特别是新课改的理念出发比较这两种教学处理的优劣。【答案】五、(1)张晓是来自农村的一名高三学生。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他们每天含辛茹苦地劳作,想尽最大的努力为张晓提供好一点的学习条件。张晓非常懂事,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想考上一所好大学,以回报父母。但是,随着高考的临近,张晓的成绩却急剧下滑,平时会做的题,在考试中也会出错。晚上,他往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好不容易睡着了,半夜还会醒。(2)王宏业是一名城里的高三学生,自小家庭殷实.父母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爷爷奶奶更是对他关爱有加,家人对他的各种要求都尽量满足。他在学习上微小的进步都会让父母欣喜若狂,同时得到他们给予的各种物质奖励。在低年级,王宏业的学习较好。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他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对父母的各种奖励也没有了兴趣,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高考临近了,但他一点也不紧张,上课时往往心猿意马。问题:请从学习动机的角度分析这两名学生在临近考试时出现不同状态的原因,并论述应采取的教育策略。【答案】六、肖平、王东、高力与赵翔喜欢踢足球,也爱好看足球比赛,但他们在观看足球比赛时的情绪表现却非常不一样。当看到自己喜欢的球星踢了一个好球时,肖平立刻大喊:好球,好球,同时兴奋地手舞足蹈;王东也挺兴奋,叫好并鼓掌,但却没有肖平那么狂热,有时还劝告肖平别喊叫;高力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这球踢得不错,有水平;而赵翔始终沉默不语,会心一笑。[问题1][问答题]请指出四个人的气质类型。(6分)[问题2][问答题]请说明四种气质类型的特征。(8分)[问题3][问答题]请说明教师了解学生气质类型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4分)【答案】七、中学生李某学习成绩良好,在一次数学单元测试前,他认为这类考试小菜一碟,未加以重视,结果考试成绩相当不理想。后来,有机会参加学科竞赛,他认为能否得奖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升学,发誓一定要获奖,结果事与愿违。问题:(1)阐述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2)运用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分析李某两次考试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的建议。【答案】八、(1)张晓是来自农村的一名高三学生。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他们每天含辛茹苦地劳作,想尽最大的努力为张晓提供好一点的学习条件。张晓非常懂事,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想考上一所好大学,以回报父母。但是,随着高考的临近,张晓的成绩却急剧下滑,平时会做的题,在考试中也会出错。晚上,他往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好不容易睡着了,半夜还会醒。(2)王宏业是一名城里的高三学生,自小家庭殷实.父母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爷爷奶奶更是对他关爱有加,家人对他的各种要求都尽量满足。他在学习上微小的进步都会让父母欣喜若狂,同时得到他们给予的各种物质奖励。在低年级,王宏业的学习较好。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他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对父母的各种奖励也没有了兴趣,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高考临近了,但他一点也不紧张,上课时往往心猿意马。问题:请从学习动机的角度分析这两名学生在临近考试时出现不同状态的原因,并论述应采取的教育策略。【答案】九、材料:小明、小丽都是初二(三)班的学生,每天回到家,小明就开始看电视,必须要妈妈的督促才开始做作业;小丽每次都能自觉做作业,但只要有同学来找她玩,她就立马飞奔出去与伙伴们玩耍,将作业忘得一干二净。问题:(1)请结合意志品质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材料中两人分别缺乏什么意志品质?(2)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答案】一十、材料:中学生甲:本来是性格开朗的一个女孩,前段时间因为父母闹离婚突然变得精神恍惚,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心情十分忧郁,不跟其他同学说话,课堂上老师提问时反应迟钝。中学生乙:家长会结束以后,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而是一个人在校园里转了一圈。他来到了后操场的角落里,然后对着那块孤独的大石头坐着,诉说自已的烦恼。中学生丙:觉得上课有些无聊便趴在课桌上睡觉,下课时同学经过他身边不小心撞到他的手肘,突然的力道让他很不舒服:“谁呀!你干什么!没长眼睛呀!”并站起身来就要打对方。问题:(1)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及影响。(2)作为老师,你会对他们提出什么建议【答案】一十一、材料一张晓是来自农村的一名高三学生。父母都是老实农民,他们天天含辛茹苦地劳作,想尽最大的努力为张晓提供好一点的学习条件。张晓非常懂事,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想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以回报父母。但是,随着高考的临近,张晓的成绩却急剧下滑,平时会做的题在考试中也会出错。晚上,他往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好不容易睡着了,还会半夜惊醒。材料二王宏业是一名城里的高三学生。自小家庭殷实,父母对他关爱有加,爷爷奶奶更是对他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家人对他的各种要求都尽量满足。他在学习上微小的进步也会让父母欣喜若狂,同时给予他各种物质奖励。在低年级,王宏业的学匀还较好。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他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对父母的各种奖励也没有了兴趣,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高考临近了,但他一点也不紧张,上课时往往心猿意马。请从学习动机角度分析这两名学生在临近考试时出瑰不同状态的原因,并试述应采取的教育策略。【答案】一十二、国学大师季羡林回忆说:“我有意识地真正用功,是从这里开始的。我是一个很容易受环境支配的人。在小学和初中时,成绩不能算坏,总在班上前几名,但从来没有考过甲等第一。我毫不在意,照样钓鱼、摸虾。到了高中,国文作文无意中受到了王崑玉先生的表扬,英文是全班第一。其他课程考个高分并不难,只需稍稍一背,就能应付自如。结果我生平第一次考了一个甲等第一,平均分数超过九十五分,是全校唯一的一个学生。当时山大校长兼山东教育厅长前清状元王寿彭,亲笔写了一副对联和一个扇面奖给我。这样被别人一表扬,我的上进心就被激起来了。从此认真对待考试,不再掉以轻心。结果两年之内,四次期考,我考了四个甲等第一,声名远扬。”王寿彭给季羡林题写的对联中的上联是:才华舒展临风锦,下联是:意气昂藏出岫云,题头是:羡林老弟雅(察)。试分析学校和个人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答案】一十三、中学生晓雯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老师与同学都很喜欢她。但她要进行选择与决策时.总是拿不定主意,处于矛盾中。例如,有同学建议晓雯竟选班长,她也有此想法,但又担心班级事务繁多影响自己的学习;学校举行数学竞赛,她渴望参加,但又担心无法完成老师交给她的创建班级环境规划的任务。日常生活中,晓雯也常常为参加集体活动还是温习功课拿不定主意;在专业选择问题上,她既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又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问题1][问答题]请运用动机冲突相关知识分析晓雯的问题。[问题2][问答题]假如你是晓雯的班主任教师,你如何帮助她?【答案】一十四、张小强怎么了?张小强不爱学习,他讨厌学习,甚至对学习恨之入骨。他为何如此讨厌上学?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物理不及格有他,数学考试他也不及格。而且,数学老师还甩着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因为他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也无法争到第一。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的学绩:小学连续三年三好学生,在市“希望杯”竞赛中获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初中。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第21名。从此,张小强便丧失了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课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地做……[问题1][问答题]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对上述案例进行解析并提出解决对策。【答案】一十五、某校对高一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新教材课外读本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2/3以上学生的完成情况很不理想。这一数字让语文老师们十分震惊,如果不扩大知识面,单靠课本上的材料,怎么能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呢?针对这个问题,王老师设计了“语文课进阅览室”的具体方案:学生在阅览室阅读自己喜欢的刊物,并组成兴趣小组,阅读与研究、交流相结合;搭建“语文课进阅览室交流平台”,以学生为主持人发表同学们的“荐杂文”“知类文”“谈方法”“说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方案提出以后,老师们都觉得不错,但它要求任课老师花费更多的心血来备课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对于已经非常繁忙的老师们来说,无疑是个重负。学校领导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并选择了高一、高二年级的五个班进行每周在阅览室上一节语文课的实验。一段时间下来,王老师惊讶地发现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是课堂秩序会那么好,进了阅览室,大家各就各位,很快进入阅读环节;第二个“没想到”是见效这么快,半个学期的十多节课下来,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普遍有了改观。其中考试中的语文成绩也明显提高。学生们都说喜欢这种上课方式。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你对王老师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实验的看法。【答案】一十六、预备铃刚响,班主任王老师就走进了教室。他看了一下黑板,上面还留着上节课的内容,眉头一拧,问道:“今天谁值日?”结果没人回应,这时王老师火冒三丈,大声问:“今天到底谁值日?”此时,从班级后面的座位上站起一位男生,他的成绩不好,经常拖班级后腿,只见他坚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