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选拔卷)(解析版)_第1页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选拔卷)(解析版)_第2页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选拔卷)(解析版)_第3页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选拔卷)(解析版)_第4页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选拔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人教版)选拔卷(考试时间:40分钟试卷满分:60分)12345678910ABDAABACCA11121314151617181920ACDBBBDACA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历史遗迹是我们感知历史的重要途径。如果想了解古埃及的历史,应选择的遗迹是()A. B.C. D.【答案】A【详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故A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文化成就,排除B;释迦牟尼佛像是古代印度文明成就,排除C;长城遗址是中国文明成就,排除D。故选A。2.(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与亚洲毗连。尼罗河由南向北贯穿整个埃及,河水每年定期泛滥,给两岸的农田带来大量水和肥料。因此,古埃及的农业十分发达。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伟大的古埃及文明,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的()A.古埃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 B.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C.人类最早出现在非洲东北部 D.古埃及是当时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地区【答案】B【详解】材料说明尼罗河促进了古代埃及的农业发展,孕育了伟大的古埃及文明,故选B;没有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无法体现“古埃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排除A;没有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无法得出“人类最早出现在非洲东北部”,排除C;没有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无法得出“古埃及是当时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排除D。3.(2022·广东九年级二模)下列古代建筑中,反映古代君王权威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②雅典卫城建造大部分在伯利克里时期,实行民主政治,③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反映古代君主的权威,④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反映君主的权威,由此可知D符合题意;ABC错误,排除。故选D。4.(2022·贵州中考真题)拓片是将刻在不同材质上的文字、符号、图案等拓印下来的纸片,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古埃及文明研究的是()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阿拉伯文字【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的限定信息“埃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A符合题意;楔形文字,是由古苏美尔人所创,不能用于研究埃及文明,B不符合题意;甲骨文是中国古老的文字,不能用于研究埃及文明,C不符合题意;阿拉伯文字是阿拉伯人的文字,不能用于研究埃及文明,D不符合题意;故选A。5.(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从一个地域性王国发展为洲际大帝国。当时,其统治范围地跨()A.非洲、亚洲 B.非洲、欧洲C.亚洲、欧洲 D.欧亚非三洲【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中“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南征北战,成就了地跨西亚与北非的洲际大帝国,故选A;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时期,古埃及疆域并未扩展到欧洲地区,故排除BCD。6.(2022·甘肃中考真题)观察下列图示的遗迹、遗物,证明古埃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水平的是()A.B.C.D.【答案】B【详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B是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故B符合题意;A是古代希腊的陶器;C是古代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D是中国的兵马俑。故选B。7.(2022·山东九年级三模)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诞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的部分岛屿上,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这表明世界古代文明发展的格局是()A.多元性 B.互补性 C.海洋性 D.大陆性【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文明交往是一个双向的或多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古代文明交往因社会历史状况错综复杂而在形式上表现为多种多样,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8.(2022·江苏南京·九年级其他模拟)下列是文明古国示意图,下列选项中关于文明古国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图1文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第一等级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②图2文明的国王称之为“法老”,法老的陵墓叫做“金字塔”③生活在图3该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④上图文明都在同一大洲,均属于东方文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华氏城是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都城,印度由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图2是古埃及文明,国王称之为“法老”,法老的陵墓叫做“金字塔”,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图3是古巴比伦文明,这的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④上图文明都在同一大洲,均属于东方文明这一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②③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9.(2022·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中学九年级二模)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体现了这部法典的()A.公平性 B.严谨性 C.阶级性 D.科学性【答案】C【详解】据题意可知,根据《汉谟拉比法典》的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享有的待遇和权利是不一样的,由此可知这体现了法典的阶级性,故选C;不同阶层的人享有的待遇和权利不同,是阶级性的体现,违背了公平性的原则,排除A;不同阶层的人享有的待遇和权利不同,是阶级性的体现,不是严谨性,排除B;不同阶层的人享有的待遇和权利不同,是阶级性的体现,不是科学性,排除D。10.(2022·河南)《汉谟拉比法典》明确规定,奴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工具和财产,奴隶主可对其打骂、贩卖,甚至于杀死奴隶不承担赔偿责任,不构成犯罪行为,奴隶如果妄图否认他的主人,会被割耳朵。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A.严格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C.形成了完备的法律系统 D.注重调解民事纠纷【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汉谟拉比法典》明确规定,奴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工具和财产,奴隶主可对其打骂、贩卖,甚至于杀死奴隶不承担赔偿责任,不构成犯罪行为,奴隶如果妄图否认他的主人,会被割耳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所以A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剥削奴隶,体现了不公平性,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所以B不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但是它的颁布不代表形成了完备的法律系统,所以C不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注重调解民事纠纷,所以D不符合题意。11.(2022·山东九年级二模)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A.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比较浪漫【答案】A【详解】根据“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漠拉比法典》”可知《汉漠拉比法典》形成的时间很早,说明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故选A;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排除D。12.(2022·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殷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甲骨被历史学家认定为研究古巴比伦历史、中国商朝历史的极其重要的文物。这是因为()A.文献资料比实物资料更具有研究价值 B.文字记载是第一手资料C.文物兼有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的价值 D.实物资料是第二手资料【答案】C【详解】《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殷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甲骨被历史学家认定为研究古巴比伦历史、中国商朝历史的极其重要的文物。这是因为两者兼有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的价值,如《汉谟拉比法典》刻在石柱上,属于实物资料,而法典的内容又具有文献资料的价值,C符合题意;一般来说,实物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具有研究价值,A排除;后人记载的文字不是第一手资料,B排除;实物资料是第一手资料,D排除。故选择C。13.(2022·黑龙江)《汉谟拉比法典》诞生的大河流域是()A. B.C. D.【答案】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大约公元前19世纪,阿摩利人在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即两河流域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故D符合题意;A对应的是古印度,B对应的是古代中国,C对应的是古埃及,ABC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4.(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印度是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是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但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族等级制度问题较为严重。如图是《印度简史》中的漫画“最高贵之人”。图中“最高贵之人”在印度的等级应是()A.刹帝利 B.婆罗门 C.吠舍 D.首陀罗【答案】B【详解】根据印度的种姓制度,“最高贵之人”在印度的等级应是婆罗门,故B正确;刹帝利地位仅次于婆罗门,其次是吠舍,再次是首陀罗,故ACD错误。15.(2022·安徽九年级二模)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原始的精神文明,这些都是群星璀璨的早期文明。下面两处遗址分别位于下图中的位置是()A.①② B.③⑤ C.①③ D.③④【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摩亨佐·达罗遗址是古印度的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公元前26世纪-前18世纪,曾一度繁荣后因不明原因而衰亡,所以该遗址位于图中③印度地区;克里特岛宫殿遗址属于古希腊早期文明遗址,位于欧洲爱琴海地区,所以该遗址位于图中⑤希腊地区;故选B;①是埃及地区,②是两河流域,④是中国,三者均图中遗址不吻合,故排除ACD。16.(2022·江苏九年级二模)近来印度疫情严重,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拥挤贫民窟中的低种姓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下列关于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国王属于婆罗门,掌控一切 B.原王子释迦摩尼属于刹帝利C.一吠舍男子迎娶婆罗门女子 D.“不可接触者”属于首陀罗【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贱民是印度种姓制度中不属于任何四种种姓的人,他们被看做是低于任何四种种姓。原王子释迦牟尼是古印度中期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属于印度刹帝利种姓。故选项B符合题意;国王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古代印度种姓间不通婚,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不可接触者”是贱民,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7.(2022·山东九年级二模)有学者认为“从种姓制度的另一端看,穷人和地位卑微者也有支持种姓制度的强烈理由,除了最悲惨和最边缘的人之外,所有的人都可以轻视某一些人,这是种姓制度重要的心理特点”。据此可知,作者认为种姓制度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是()A.印度统治者利用宗教固化种姓制度B.种姓制度符合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C.长期分裂的状态有利于种姓制度的长期生存D.下层民众相互歧视的优越感固化了种姓制度【答案】D【详解】由题干中的“除了最悲惨和最边缘的人之外,所有的人都可以轻视某一些人,这是种姓制度重要的心理特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下层民众相互歧视的优越感固化了种姓制度,所以D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未体现印度统治者利用宗教的相关信息,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未体现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内容,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未体现印度长期分裂的状态,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18.(2022·河南师大附中九年级其他模拟)在印度文化体系中,包含有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成分。自古以来,在印度所有的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兼容着各种不同的外来文化成分。每次外来民族的入侵,都给印度文明带来了新的成分。材料体现了印度文化的()A.包容性 B.宗教性 C.等级性 D.地域性【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包含有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成分……”可知,这体现了外来文化对印度文化的影响,印度文化具有包容性,故A符合题意;佛教体现了宗教性,种性制度体现了等级性,同时也具有地域性,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19.(2022·山西九年级专题练习)为有助于开展线上教学,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如图专题资源包。请判断该专题是()A.古代欧洲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洲C.古代亚非文明 D.封建时代的亚洲【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非洲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创造的,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亚洲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就。因此专题资源包反映的专题是“古代亚非文明”。选项C符合题意;古代欧洲文明与专题资源包内容没有联系,A排除;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欧洲,B排除;题干材料内容涉及亚非文明,D排除。故选C。20.(2022·江西九年级一模)2022年5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早在上古文明时代的古巴比伦也曾诞生过一部法典,下列有关该法典的表述错误的是()A.该法典是尼罗河流域留给人类的文化遗产 B.法典颁布者是国王汉谟拉比C.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D.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答案】A【详解】古巴比伦诞生的法典是《汉漠拉比法典》,是在两河流域,而不是尼罗河流域,故A错误,符合题意;BCD项的表述与《汉漠拉比法典》相关,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二、综合题21.(2022·北京房山区·九年级期中)古代大河流域以农业文明为特征,农业是这些地区和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这些亚非文明古国,就是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尽力和发展起来的,并表现出自己的文明特征。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亚非文明。(1)请仔细观察地图,按自左到右的顺序写出四大古代文明的名称。(2分)A: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2)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够成了灿烂辉煌的大河文明。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古代文明象征。(3分)A:建筑之美﹣﹣B:法律之源﹣﹣C:制度之先﹣﹣(3)观察地图可知,A、B、C、D四处文明都产生于大河流域。为什么大河流域能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的发源地?(3分)(4)请谈谈你对古代文明的感悟。(2分)【答案】(1)古代埃及;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古代中国。(2分)(2)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3分)(3)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河水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3分)(4)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辉煌成就。(2分)【详解】(1)观察地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埃及地处非洲北部,滔滔不尽的尼罗河流经全境,在干燥的沙漠中形成肥沃的绿洲,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代埃及出现奴隶制小国,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金字塔;古代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之一。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古代巴比伦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订了一部著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肥沃的土地孕育了古老的印度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古代印度出现奴隶制小国。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构成了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人为地制造了极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在当时的印度社会引起了许多人的反对和不满,佛教在印度出现了;古代中国位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出现奴隶制国家。古代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2)依据所学可知,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发源地,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统治的历史见证和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巴比伦王国时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在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