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任论》读书笔记◆内容简介(豆瓣)《信任论》是一部理论社会学著作。本书对信任的分析,从借鉴当代生物学的理论探讨人之本性是利己还是利他开篇,广泛涉及生物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并且构建了分析信任问题的庞大框架,涉及有关信任的方方面面问题,包括有关信任的起源、定义、功能、载体、现象等。◆作者简介(豆瓣)郑也夫,祖籍不可考。1950年生于北京。初中即将毕业时遭遇“文革”。1968年赴北大荒。其后的三十九年中先后工作、学习过十个单位:八五二农场四分场六队,该农场水利工程队,该农场工程大队学校,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平均每个单位不足四年。很高兴一直在流动,始终是边缘人,得以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市交通顾问。曾任央视《实话实说》总策划。◆目录(豆瓣)第一章信任:溯源与定义第二章人的本性第三章合作的进化第四章理性与习俗第五章领地、亲族和共同体第六章信任对复杂的简化第七章信任与社会秩序第八章早期城市化与民间社团第九章秘密社会第十章货币与信任第十一章科举与学历(专家系统论一)第十二章同行评议与科学(专家系统论二)第十三章走向杀熟之路参考书目◆读书心得关于“信任”这个词,想必每个人都不陌生。世俗中,我们通常认为,信任是爱人之间、是朋友之间、是亲人之间、是同事之间、是上下级之间……说两件最近发生在我员工身上的事情。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在“闲鱼”上租房子,房产证没看到、房主没见到、钥匙没拿到,就把半年的租金付给了“云房东”,签了一纸的确具有法律效力的网络合同,然后,房主就各种理由借口,既不提供住房、也不退款,此事报警无用(因为房东的确是他,不构成诈骗),只能走法律程序。事后,我们都惊叹于她如何这么信任一个陌生人,招致此劫,她自己也委屈落泪,深感社会如此险恶。另一个事情,我们有一个男孩子也是刚毕业,工作努力积极、任劳任怨。有一天,出现了一些他分管事情的状况,刚好那天他不当班,我便让当班人和他电话联系,以求及时解决、也免于他在休息日跑一趟。事后不料他有些想不通,觉得为什么不直接叫他亲自来处理?此事让我有些欲哭无泪,既感觉到弟弟的敬业可爱,也深感人力资源管理那句话说得真对:“‘信任’就是管理最强力的一种激励机制”。以上,我并不想深入剖析具体缘由是非,只是想说明,“信任”这个问题几乎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为,我们作为人类社会的成员之一,但凡有人和人交际的问题,就会出现“信任”问题,而本书将告诉我们的是——“信任”本就是人类文明组成和发展的基石。本书从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博弈论、政治学、历史学等方面,诠释了“信任”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人类文明架构的基本问题,或者可以说,人类之所以在地球万千物种中脱颖而出,就是基于“信任”框架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本书讲到了很多领域,从氏族到国家、从货币到金融、从科举到学历、从亲情到友情、爱情,甚至还谈到了黑社会、文革、传销……均在历史的大河、人类文明的总画面去观察,作者郑也夫先生具备这样的知识、阅历和格局,文风和逻辑十分通畅。但同时,我也知道,这并不是大多数人关心“信任”的话题。是的,我们还是关注于当下,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人际。我想,读到此处的朋友,对于信任一定有两处感想:1、自己希望被别人所信任;2、希望别人不要辜负自己的信任。前者是渴求、后者是戒备,世俗中的“信任”几乎就是绕着这个圈子展开的,很多恩怨情仇也是这样发生的。用书中的话来说,“信任”本就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风险担当,也是对人与人关系处理的一种必要简化模式,我们既可以通过信任获益、又会因为信任而受伤,“我们希望被人信任”,个人的诚信本就是自己塑造的品牌,称之为“名誉”和“声望”,简称“名声”,这是一个人置于社会的身份储蓄罐,存取由己,当一味的“取”、用自己的信用套现,获取了短期利益,却如同杀鸡取卵般的失去了未来的诸多可能,也就是我们长挂嘴边的“信用透支”、“信用破产”;而能够知道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自己“信誉”“名声”的人,自会造就自己的良善品格,以获内心的安稳和对未来的从容,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查理芒格说:“‘诚实’是最好的策略”;《罗辑思维》中说:“没有通往真诚的路,真诚本来就是唯一的路”;《古惑仔》第四部,蒋天养告诉山鸡,要做一个好老大,要做到四个字——“德高望重”,听得山鸡一头雾水,他想“做黑社会为啥还要德高望重?”。现实中,总是有人抱怨,自己为何不被他人信任?却鲜有人去想自己为什么得不到别人的信任,是能力?是态度?是名声?还是表现或表达?如果只是独特的个人和群体对自己有偏见,那还好,如果是普遍态度,那就值得反思。因为一个人失去社会大多数的信任,就断绝了与外界人际的良性联结,将接受精神和现实中的双重折磨。当然,最让人悲伤和愤怒的,就要属“别人辜负了我们的信任”,特别是情感上面的。这两天热播的《梦华录》,女主角开篇就遭遇负心郎,曾今笃定的爱情、未来、人品、信任统统付之东流,痛苦后毅然离开,绝不拖泥带水、心存幻想,正应了尼采的那句话:“我感到难过,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因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另外,尼采又说:“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本剧还没播完,但可预见男女主角应该会有个美好的结局(如果编剧非得写死一个那也没法,但至少他们的爱情肯定没有叛离)。中国有句古话叫:“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们要知道,即便我们遭遇某人的辜负、欺骗、背叛,但这依旧不是我们怀疑其他人或美好事物的绝对理由,对那个践踏自己的信任的人固然悲愤,但如果因此将自己封闭或者走入极端,不再信任他人、信任爱情、信任人性美好的那一面,这就势必造成了二次伤害,第一次是他人给你的,第二次是自己给自己的,这次会更持久、更深刻。在认知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做:“以偏概全或者绝对化思维。”最后,分享一首个人最喜欢的来自特蕾莎修女的诗——《不管怎样》: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即使你是诚实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你看,说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而绝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摘录★《论语》中“信”字出现38次。在同类字眼中属于频率很高的,仅低于知(116次)、仁(109次)、礼(74次),高于义(24次)、善(36次)、敬(21次)、勇(16次)、耻(16次)、诚(2次)。★综上所述,重承诺守约定的观念在我国远古时代已经产生。孔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谈论和倡导它,将之看作一个人之可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君子之成败(信以成之),一个政府与社会之存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所系。孔子的这些思想流传和光大,成为仁义礼智信儒家★最重要的思想之,成为中国社会的道德基础,在语言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中,“信”的主要思想注入“信任”之中。★trust与confidence是英语世界中的信任研究者们努力区分的同义词。有学者认为,二者的主要差别是程度,前者的信任程度更强。①还有一些学者认为,confidence指对一个制度的信任,而trust是指对一个制度的界限和空隙处的处理态度。②★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两套观点或价值观截然对立的话语,共存在民族的语言系统中。请看下面这些对立的俗语:字为玉碎,不为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思后行-当机立断未雨绸缪-摸着石头过河好男儿志在四方-父母在,不远游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可见语言是机会主义的,它不固定在一种观点和价值观上。。我们可以举出很多强调信守诺言的俗话,却很难找到鼓吹不守信用的俗话。勉强找到几句:久病床前无孝子。墙倒众人推。★世界上很多经济落后可以通过缺少相互信任来解释。★经济学家赫希认为,信任是很多经济交易所必需的公共品德(publicgood)。★信任是一种态度,相信某人的行为或周围的秩序符合自己的愿望。它可以表现为三种期待:对自然与社会的秩序性、对合作伙伴承担的义务、对某角色的技术能力。它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理解,它处在全知与无知之间,是不顾不确定性去相信。信任是交换与交流的媒介。媒介可以有种种形式:介绍人、信物、誓言、抵押,也可以不依据这些形式,但其本质是信任感。★围绕利他行为,建立了三种解释:亲族选择、互惠、群体选择,或者说理论家们认为存在着三种利他行为。★微观而言,对付欺骗是互惠利他行为遭遇的难题。下在相当程度上抑制欺骗,互惠利他行为就难以为继。宏观而信,互惠利他的更关键处还是它的局限性,互惠利他的发展依赖于特定的条件:长寿(吸血蝙蝠的寿命是十八年),小且稳定的团体(清扫鱼和被清扫鱼拥有共享的固定领地,赖此结成固定的关系),没有等级制度。★据说在西西里,发生偷盗时,如向警方报告,75%的情况是无所作为,15%能找到罪犯,只有10%能追回赃物;如找黑手党调解,只有5%未获成功。当然被盗人要拿出被盗财产的1/3~1/4供调解人与盗贼瓜分。⑥黑手党还调解经济纠纷,调解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关系。因为其调解力量胜过政府,遂强化了这一亚文化:靠民间不靠朝廷。★我们想要强调的是,货币是一种系统信任,金融危机是一种信任危机,对经济与社会的信任的危机。与传统的人际信任不同的是,系统太庞大了,个人无从理解,只好盲目从众。如卢曼所说:人们信任它,却不能了解它,虽然它允许了解。★因为举荐者人格的不可信压,统治者决心以“系统信任”—科举取代“人格信任”,遂使举荐退出历史舞台。★皇权在与贵族斗争、努力消除封建的过程中,自然希望找到一种摆脱贵族约束的、更有效能的、更能为皇权独立支配的官僚机构。科举制最能满足他的这种愿望。★科举制的产生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自五胡乱华至南北朝近300年的战乱,极大地削弱了门阀贵族的势力。“中府烧成锦绣灰,天街路遍公卿骨。”贵族势力极大削弱的局面,使得隋唐统治者可以比较容易地建立起一种杜绝贵族们染指和操纵的选官制度。在两汉和魏晋,即使有科举的思路,在门阀贵族的形格势拘之下,也是难于付诸实践的。★不是八股败坏了科举,而是科举创造了八股。这一悲剧的本质在于考试学的两难:有用的东西未必适合考试,适合考试的东西未必有用。在找不到适宜考试的有用的知识时,考试会选择无用的技巧,比如中国古代科举选择了八股文;在找到了有用且适宜考试的知识时,激烈的考试竞争也会将原本有用的知识变为无聊,比如今天中国的高考和高中教育。★在通常情况下,熟人间的残杀被笼罩在传统文化的重压之下,除非社会结构的剧变或某种异常强悍的政治运动的颠覆,“杀热”将日益成为“隐形”或“个别”。然而变革与政治运动真的来临了。★1998年,中国政府明令取缩一切传销活动。媒体将传销活动称为“老鼠会”,社会上将传销行为称为“杀熟”。★传销的独特之处是吸收下线,而这往往要在熟人中进行。从这个角度说,传销就是利用原有的社会关系,即在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战略规划中的不确定性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3-2025北京高二(上)期末数学汇编:用样本估计总体
- 法学概论案例分析技巧试题及答案
- 图片处理技术在开发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VB中后端与前端的互动方式题及答案
- 低空经济时代的空域管理政策创新探索
-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
- 2025年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备考策略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场格局与企业战略应变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篇:银行培训工作总结(6篇)
- 2025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福清市中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物业经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 车间精益生产培训
- 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母婴保健卫生技术人员职责
- (2025)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全部试题库及答案
- 前程无忧测试题库28个题答案
- 无伞空投技术研究进展及国外准备阶段分析
- 上海家政服务合同样本
-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