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门】:免注册,不收费!/第10课《岳阳楼记》导学练测【字词综合运用】(1)注音滕(téng)谪守(zhé)衔(xián)吞(tūn)骚人(sāo)霪雨(yín)霏霏(fēi)樯倾(qiáng)楫摧(jí)冥冥(míng)谗言(chán)波澜(lán)芷(zhǐ)汀兰(tīng)郁郁(yù)神怡(yí)偕忘(xié)嗟夫(jiē)(2)形似字区别(3)通假字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4)解词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若夫:像那。(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语)至若:至于,又如。(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论述)薄暮冥冥:迫近。嗟夫:唉。【重点句子分析】课文从“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重修岳阳楼”写起,这说明他在逆境中也能做到“不以己悲”’,并且奋发有为,勤奋治理政事,使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说明他也有阔大的胸襟,跟下文所写的那种“以己悲”的“迁客”是不同的。作者用“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来概括那些“迁客骚人”的“悲”;用“心旷神情,宠辱偕忘”来概括其“喜”。这样写是为了将他们的悲喜之情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抒情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第5段两个设问句,一层层深入:先谈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有异,用“何哉?”引出古仁人之心,强调一个“忧”字;于是自然地引出了“何时而乐?”,使文章推进一层,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结论,古仁人的伟大胸襟由此顿出,令人钦叹。【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2)文学常识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全合乎要求。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则按意义划分节秦。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须有较长的停顿。(3)背景知识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免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流放邓州(今河南邓州市)。第二年六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课文结构分析】(1)层次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写作记的缘由。第二部分(第2~4段),写岳阳楼的景象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第三部分(第5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2)中心意思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3)写作特点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以叙事带出景,又由景生情,达到情景交融,最后由情入议,点明全文中心。语言凝练,采用了骈散结合的写法,节奏鲜明,音调铿锵,意境优美,意趣无穷。(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谪守(zhē)郡县(jūn)诗赋(fù)衔接(xián)B.吞没(tēn)朝晖(huī)骚人(sāo)霪雨(yín)C.樯倾(qiáng)冥冥(míng)潜行(qiǎn)波澜(lán)D.汀兰(tīng)皓月(hào)偕忘(xié)神怡(yí)(2)请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②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③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对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观夫巴陵胜状(好景色)朝晖夕阴(日光)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任太守)百废具兴(兴办)C.南极潇湘(尽)薄暮冥冥(跟“厚”相对)D.前人之述备矣(详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5)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B.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C.属予作文以记之D.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6)下面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C.沙鸥翔集,锦鳞游泳D.浮光跃金,静影沉璧(7)下面不是骈句的一项是()A.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B.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C.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8)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认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可以高兴或悲伤。B.不认为环境好就可以高兴,不认为个人失去就可以悲伤。C.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D.不因为环境的好坏而高兴,也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悲伤。(9)翻译下列句子。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④微斯人,吾谁与归?(10)填空。①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本文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③课文中含有的成语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1课《醉翁亭记》导学练测教学目标:一.积累文言词汇二.体会欧阳修在美景中寄寓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三.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庆历5年(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写了本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二.疏通文字:正音并解释加点词语:1.林壑尤美()2.名之者谁?()3.翼然临于泉上者()4、饮少辄醉()5.在乎山水之间也。()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7.负者歌于途()8.伛偻提携()()9.觥筹交错()10.颓然乎其间者()三.诵读感知:(一)自由朗读课文。1.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字,读起来语气不尽相同。(1)陈述(2)肯定(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2.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二)把握结构。第一部分(1)醉翁亭地理位置及名字的由来(琅琊山间、酿泉边上)第二部分(2)山间朝暮四季景色第三部分(3、4)太守与民同醉同乐的情景(三)分析各部分层次,领会全文主旨:第一部分:介绍景点——醉翁亭地理位置及名字的由来1.分两层:第一层写地理位置: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酿泉→醉翁亭;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醉翁→“醉翁之意”(题眼,主线)。2.分析第一层的写景方式:自远而近,从大环境写起,层层烘染,步步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带入佳景。3.对照图片将学生带到美丽诱人的风景区去感受自然之美。4.根据提示背诵此段。第二部分:描绘景点——醉翁亭早晚及四季美景。朝暮图:纵向展开,抓住“明”“晦”的特点。四时图:横向铺排。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第三部分:描绘景点人物活动:官民同游。1、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百姓游乐图:“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3、太守宴乐图:临溪而渔,酿泉为酒,山肴野蔌;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太守醉也——太守宾客,和谐相处。第四部分:作者感慨并明志:与民同乐。1、先朗读(勾划出山间夕照的起止句),后分析,再背诵。2、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四)小结全文主旨:太守之“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太守之“醉”:醉于山水之乐,醉于宴酣之乐,醉于与民同乐。第12课《湖心亭看雪》导学练测【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他一生著作颇丰,今存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2、题目解说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幅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更定()拏()毳衣()雾凇沆砀()()()一芥()铺毡()更有此人()喃喃()长堤()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人鸟声俱绝()(2)是日()(3)更定()(4)余拏一小舟()(5)拥毳衣炉火()(6)雾凇沆砀()(7)上下一白()(8)焉得更有此人()(9)强饮三大白()(10)莫说相公痴()(1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3、解释多义词:(1)白上下一白()三大白()(2)余余住西湖()上下十余里()(3)大大喜()三大白()(4)是是日更定()是金陵人()(5)绝人鸟声俱绝()绝巘多生怪柏()(6)更时日更定()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4、用原文回答问题:(1)文中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5、翻译句子:(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6、结合文意写诗句:(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痛饮。【合作探究】7、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天气环境中去看雪的?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8、作者的“痴”表现在哪里?9、“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是否矛盾?10、“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一句是从什么角度写雪的?如何体会句中的“绝”字?11、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12、文章结尾舟子的话有什么含义13、对“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中几个“一”,结合文章内容,怎样理解?14、遇客后“强饮三大白”,为何?15、问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为何不提及姓名?16、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精讲精炼】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1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湖中人鸟声俱绝()(2)拥毳衣炉火()(3)与余舟一芥()(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18、(1)概括画线部分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部分采用了_______和___________相结合的表现手法。(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3)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一句与“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意境相同,是“”。智取生辰岗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趱行(zǎn)虞候(yú)嗔怪(chēn)尴尬(gāngà)厮(sī)朴刀(pō)恁地(nèn)怨怅(chàng)兀的(wù)怄死(òu)喏喏连声(nuò)芥菜(jiè)剜口割舌(wān)忒(tuī)舀酒(yǎo)罗唣(zào)面面厮觑(qù)聒噪(guō)晁盖(cháo)阮(ruǎn)庵(ān)二、掌握下列多音多义字1行xíng趱行háng行货hàng树行子héng道行2朴pō朴刀pò朴树pǔ朴素piáo姓朴3差chāi差遣chā差别chà差劲cī参差不齐三、辨析下列形似字1纲gāng提纲钢gāng钢铁刚gāng刚强岗gǎng岗位冈gāng山冈2怄òu怄气讴ōu讴歌呕ǒu呕吐沤òu沤肥殴ōu殴打鸥ōu海鸥伛yǔ伛偻3挣zhēng挣扎睁zhēng眼睁睁诤zhèng诤言铮zhēng铮铮峥zhēng峥嵘四、词语积累晓事:明白事理。寻思:思索;考虑。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出没:出现和隐藏。]分说:分辩。勾当:事情。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绝不改变。五、作者简介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六、关于《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七、关于古代的地支纪时法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为现在的两个小时,以十二地支来纪时。具体划分为: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八、《水浒》中与课文有关的情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章节分别是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九、整体感知1文章主旨课文通过对杨志押运生辰纲失败经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复杂尖锐的阶级矛盾,表现了起义英雄在反抗斗争中的智慧和力量。2结构分析课文共12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4段):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为以后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了伏笔。第二部分(第5~12段):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十、重点探究1生辰纲最终被夺,杨志是个很愚蠢的人吗?从课文看,杨志到底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2作者为什么不把晁盖等人的计策明写出来?课文的结构安排有什么妙处?十一、鉴赏领悟1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课文无论是对杨志精明、谨慎、蛮横的性格特征的刻画,还是对晁盖等八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应战的群体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故事情节中,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行动来展现的。2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从杨志一伙开始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作品好几处着力写天气,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通过写“凉”来间接写“热”的也不下十余处。这种对典型环境的描绘,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就是说天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范进中举》导学案【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文题点明了小说的主要人物(范进)和事件(中举)。“中举”是封建社会的秀才参加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2.走近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仅四卷,吴敬梓一生中大半时间在南京、扬州两地,他所交往的多是些“上层人士”,如官僚豪绅、纨绔子弟、举业中人、清客等,对他们的卑污的灵魂,腐朽的生活,一切秽行劣迹,有较深刻的了解;加上他个人经济地位的剧变,使他与广大下层人民有较多的接触,这些成了他创作《儒林外史》的丰富素材。3.相关资料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禹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秀才第一名,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腆()着肚子啐()在脸上避讳()绾()了头发星宿()攥()紧带挈()桑梓()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屠户把银子()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了回去,往怀里()——3、辨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2)、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4、文学常识填空: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是(),字敏轩,安徽全椒人,清代()。【合作探究】5、范进为什么会发疯?对他的发疯应该怎样理解?6、分别找一个描写语言、动作、细节的句子,品味本文精彩的语言。7、课文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对比的运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8、文中的范进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他有哪些性格特征?9、封建科举制度有怎样的危害?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学习观?【精读精练】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①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②他()将起来,又()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在塘里,()起来,头发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学生欺凌事件突发应急处置预案
- 传感器数据加密区块链技术-洞察及研究
- 性能评估标准化方法-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北京市二手车买卖合同范本参考
- 出口仁老师课件
- 出入境管理大队课件
- 2025标准版销售合同范本范文
- 冲压安全培训事项课件
- 2025合同样本:网络直播合作协议简版范本
- 冰柜测温安全培训课件
- 电子线产品成本分析表
- 四年级上册部编版作文教学计划
- 记者证考试复习题库汇总(含答案)
- 餐饮空间案例分析
- 第三章卫星链路设计
- 计算流体力学完整课件
- 知名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联系方式汇总
- 行政主管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记录
- 2023版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化学)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传动技术》课程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