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花卉学术语_第1页
常用花卉学术语_第2页
常用花卉学术语_第3页
常用花卉学术语_第4页
常用花卉学术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花卉学术语※

水篇※1、名词解释——扣水扣水是在花卉生长过程中,不浇水或少浇水以限制其营养生长,使养分得到积累,而利于花芽分化形成花蕾。如栽培三角梅、梅花(碧桃、菊花、茉莉、冬珊瑚、佛手、橘子类等)在新梢长到20厘米左右时,开始“扣水”,也就是2-3天不浇水,植株因缺水,顶端叶片开始呈萎焉状态,才少量浇水,使叶片复原,反复2-3次后,枝条顶端生长抑制,使得养分集中,促成花芽分化。2、名词解释——回水

回水是指在头一天晚上施肥后,第二天早上必须再浇一次清水。它可以促进根系吸收肥分,免受肥害。因前天晚上施的肥经过一个晚上的渗透,肥分浓度过大,不但不易使根系吸收而且还会烧苗。浇了“回水”后,稀释土中的肥分,有利根系吸收。(较适用于以下花卉:西(国)鹃、君子兰、山茶、白兰、茉莉、珠兰、含笑等)

3、名词解释——拦腰水

“拦腰水”也叫“半截水”,是指盆土“上湿下干”,即上半段湿润,下半段干燥。由于土壤排水不畅导致盆土积水,浇下的水不能从盆孔漏出。

4、名词解释——硬水和软水

水按照含盐分的状况分为硬水和软水,软水是指水的硬度低于8度的水;硬水是指水的硬度高于8度的水,含盐量较高。浇水应以不含盐分的软水为宜

5、名词解释——见干见湿

对于一些喜湿润的花卉如杜鹃、山茶、含笑、栀子、米兰等,就要按“见干见湿”的原则浇水,见栽培介质表层发白时就浇水,浇至湿润即可。要做到盆土不可长时间过干或过湿,保持“润”即可。

6、名词解释——干透浇透

对于兰花、腊梅、天竺葵等喜干怕涝的盆花,就要按“干透浇透”原则浇水。要当栽培介质干了,才能浇水。“浇透”就是不要浇“拦腰水”,要使盆土上下全部浇湿透。如浇不透则根系将吸不到水,就会影响其生长。

7、名词解释——宁干勿湿

对于五针松、黑松和旱生植物,就要按“宁干勿湿”的原则浇水,要干透了才可浇水,切不可积水。

8、名词解释——土壤湿度

通常用土壤含水量的百分数表示。花卉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主要是从土壤中吸取,因此土壤湿度一般以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

9、名词解释——田间持水量

田间土壤有一个最大的持水能力,这个指标统称为田间持水量,其值为25%左右,这是一个土壤持水能力的极限值。

10、名词解释——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的大小,常用空气相对湿度百分数来表示。一天中,午后最高气温时,空气相对湿度最小,清晨最大。

一般花卉所需要的空气湿度大致在65-70%左右,而干旱及沙漠气候的植物远低于此。温室花卉、热带观叶植物和热带兰等有气生根的种类,以及蕨类植物等喜湿植物,需要的空气湿度大致在70-80%左右。

11、名词解释——空气干旱

空气干旱:由于空气干旱,花卉体内的水分大量蒸腾。此时,土壤缺水将会引起植株水分失调而暂时萎焉,但不会死。

12、名词解释——土壤干旱

土壤干旱:大气干旱常引起土壤干旱。土壤长期支出水分,又无及时补充,不能供应花卉所需的水分,导致枯萎死亡。

13、名词解释——涝害

由于土壤排水不畅,积水过多,空气不能进入土壤,日久会引起植株窒息而死亡。※

培养土&介质篇※1、名词解释——容重

直单位体积介质的质量。反映介质的疏松、紧实程度,容重大表示介质过于紧实,透水、透气性差;容重过小表示过于疏松,植株不易站稳。2、名词解释——总孔隙度

介质持水孔隙和透气孔隙的总和,已相当于介质体积的百分数来表示。

3、名词解释——pH值

pH值:酸碱度的指示。pH7表示碱性。pH值超过6.5时多数植物对铁、硼等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就会下降,时间一长就会产生缺素症。

4、名词解释——EC值

溶液含盐浓度的指标,通常用毫西门子(mS)表示。水培营养液必须是无污染的低电导度营养液,要保证植物得到全面合理营养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溶解氧。因为在同一压力、温度下,营养液中溶解氧水平随着含盐量的增加而减低。

5、名词解释——碱度

一种理解是水能够中和酸类物质(H+)的能力,也即缓冲能力。有溶解的HCO3-、CO32-和OH-总量决定。另一种理解就像水中的石灰,碱度越高,PH值就上升的越快。

6、名词解释——质地

粗细不同的土粒在土壤中占有不同的比例,就形成了不同的土质。

7、名词解释——持水量

土壤在排水去重力水后所能保持的水分含量。

8、名词解释——孔隙

指由于重力水排掉后所留下的大孔隙,通常也叫通气孔隙。

9、名词解释——碳氮比

指有机介质中碳和氮的相对比值。当碳氮比高时,大多数氮将被土壤微生物所吸收。

10、名词解释——CEC

是表示土壤吸收保存养分离子,不被水分淋洗,释放养分供给植物生长的能力。

11、名词解释——沙土、沙壤土、壤土、粘土

沙土:一种以沙粒为主的土壤。沙土通气透水,宜于发芽出苗,但保肥力差,易受干旱,本身养分少。以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不宜多施。

沙壤土:一种含沙粒多,含细土少的土壤。一般湿时能成球状,但球面不平,干土块易压碎。这种土壤土质松散,通气透水,宜于耕作,但保肥保水力差。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对施化肥以勤施、少施为原则。

壤土:一种土性良好的沙粘含量适宜的土壤。其特性是松而不散,粘而不便,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且肥力高,适合种植于各种植物。

粘土:粘土含量占绝对优势,而含沙量很少的土壤。有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含植物所需养分较多,但通气透水性差,土块大,不易耕作。

12、名词解释——河沙、海沙

河沙:从淡水湖中或山区浅沟中挖来的沙,一般不带盐碱性,可拌入土中种植花卉,或作为扦插的介质。

海沙:是从海滩上挖取来的,由于海水冲洗,使其略带盐碱性,可用清水冲洗后,拌入土中种植花卉也行。

13、

名词解释——酸性土、碱性土

土壤酸碱度,是衡量土壤中酸碱含量多少的一句术语。pH值小于7的为酸性土,pH值大于7的为碱性土。

pH值3-4:强酸性;pH值5:酸性;pH值6:弱酸性;pH值7:中性;

pH值8:弱碱性;pH值9:碱性;pH值10-11:强碱性。

14、名词解释——腐殖质

是土壤有机质的一种,是完全腐烂经微生物分解了的动、植物残体,具有适度的粘结性,能使粘土疏松,砂土粘结。腐殖质本身含有多种养分,有较强的吸收性,能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性能,也能缓冲土壤酸碱变化,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和植物生长。

养护管理篇

※1、名词解释——转盆

把花盆由这个方向,转移到另一个方向,也就是由南向转到北向,或由北转南。

2、名词解释——倒盆

一般是将上盆后经过一段生长的花苗,移栽到大一号的盆里,或是将原用素面沙土裸根上盆的花苗,移到培养土里种植。倒盆时原土球不动,对根和地上部分均无损伤,倒盆的时间一般不受季节限制。

3、名词解释——换盆

是指已栽培成型的盆花,为保持株型优美和长势长久旺盛,在春季萌动前结合整形修剪等项操作进行的。

4、名词解释——蹲苗

就是通过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纵深发展,提高根冠比。

5、名词解释——短截

把开过花的老枝剪去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其目的是终止枝条无止尽地延伸,同时促进使剪口下面的腋芽萌发,从而长出更多的侧枝来增加着花部位。

6、名词解释——疏剪

当植株内部的枝条过密时,应当把他们从基部疏掉一部分,疏剪的对象是交叉枝、平行枝、内向枝、受病枝、衰老枝的枝条。

7、名词解释——摘心

将枝条的顶芽剪去或摘掉。

8、名词解释——抹芽

将枝条上的腋芽除掉。

9、名词解释——剥/疏蕾

为了保证花朵质量,加大每朵花头的直径,就必须减少开花的数量。

10、名词解释——疏花

对大部分观果花卉来说,开花数量大都超过座果数量,如不进行疏花,让他们都长成幼果,这些幼果大部分也会自然脱落,留下的果也不能保证质量

11、名词解释——间苗

间苗又称疏苗。对保护地播种和露地播种而言,为保证足够的出苗率,播种量都大大超过留苗量,造成幼苗拥挤,为保证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面积,应即使疏苗,使苗间空气流通、日照充足。

12、名词解释——点播

按一定的行距将种子播于圃地,一般只应用于大粒种子。

13、名词解释——撒播

是将种子均匀的播于苗床上。

14、名词解释——条播

是按一定行距将种子均匀的撒在播种沟中。

15、名词解释——炼苗

炼苗是在保护地育苗的情况下,采取放风、降温、适当控水等措施对幼苗强行锻炼的过程,使其定植后能够迅速适应露地的不良环境条件,缩短缓苗时间,增强对低温、大风等的抵抗能力。

炼苗在定植前5---7天进行,且不可时间过长。炼苗的主要方法有:停止加温,放风降温,将玻璃温室的放风口全部打开,塑料温室拱棚的上下放风口揭开。定植前2—3天,在无霜的情况下,撤走全部覆盖物,打开所有通风口,减浇水量,在不萎蔫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浇水。

16、名词解释——服盆

服盆就是植物换盆以后需要适应新盆环境一段过程。※植物形态篇※1、名词解释——木本植物

植物的根茎、枝干为至木质,横切面有明显的年轮称为木本植物,木本植物皆为多年生。按生长形态可分灌木类与乔木类,在生长习性上又分为常绿性和落叶性两种。a、名词解释——灌木

比乔木小很多,没有中心的主干,通常从基部分出许多枝条及高度不超过2公尺左右,如石榴、月季等。b、名词解释——亚灌木

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茎的上部草质,在开花后枯萎,而基部的茎是木质的,如长春花、秋海棠等。c、名词解释——乔木

指枝干高大单一主干明显且高于5米以上的树木,如梧桐、水杉等。2、名词解释——草本植物

凡是植物的茎是柔软或易折而且横切面没有年轮,就称为草本植物。可分为一、二年生草本与多年生草本。a、名词解释——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指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实至枯萎死亡,其寿命只有1至2年左右的草本植物。b、名词解释——宿根草本类植物

又称为多年生草本,指该草本植物的寿命可以延续多年。不论地上部份是否已开花、结实,地下部份仍然保持生命。c、名词解释——球根类植物

也為多年生草本类。该植物的根茎特别肥大,可以储存养分供发芽、生长与开花,依球根的形状不同,可分为鳞茎、球茎、块茎、块根和根茎等。3、名词解释——蔓性植物

又称为蔓生或藤本植物,指植物的茎枝容易伸长,不能独立者,通常会匍匐地面或攀附在其它植物或他物生长,没有一定的高度。形态上分蔓性草本类和蔓性木本类,按生长习性上可分常绿性与落叶性二种。a、名词解释——蔓性草本植物

有1年生或多年生者,如牵牛、茑萝等。b、名词解释——蔓性木本植物

皆为多年生,分为常绿性与落叶性。另有灌木植物枝干伸长后能呈半蔓性者。如紫藤、凌霄等。4、名词解释——主根

种子萌发时,最先是胚根突破种皮,向下生长,这个由胚根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所形成的向下垂直生长的根,是植物体上最早出现的根。5、名词解释——侧根

主根生长达到一定长度,在一定部位上侧向地从内部生出许多支根。6、名词解释——不定根

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7、名词解释——根系

一株植物地下部分的根的总和。a、名词解释——直根系

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如松、柏、棉、油菜、蒲公英等植物的根系。b、名词解释——须根系

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分的根系,或根系全部由不定根和它的分校组成,粗细相近,无主次之分,而呈须状的根系,称为须根系,如禾本科的稻、麦以及鳞茎植物葱、韭、蒜、百合等。8、名词解释——节

茎上着生叶的部位。9、名词解释——节间

两个节之间的部分。10、名词解释——叶痕

落叶植物叶落后,在茎上留下的叶柄痕迹。11、名词解释——芽

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就是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的雏体。发展成枝的芽称为枝芽,通常不正确地称它为叶芽。发展成花或花序的芽称为花芽。12、名词解释——根瘤

豆科植物的根上,常常生有各种形状的瘤状突起。13、名词解释——菌根

除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