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在心脏大血管中的应用课件_第1页
CT和MR在心脏大血管中的应用课件_第2页
CT和MR在心脏大血管中的应用课件_第3页
CT和MR在心脏大血管中的应用课件_第4页
CT和MR在心脏大血管中的应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T和MR在心髒大血管中的應用2004.10.042004.10.15CT的進展

1972年CT應用於臨床1989年螺旋CT應用於臨床1998年推出4層螺旋CT2001年推出8層螺旋CT2002年推出16層螺旋CT2003年推出64層螺旋CT

多層螺旋CT的優勢更高的空間解析度更高的時間解析度掃描速度快後處理功能多多層螺旋CT可提供更多的人體資訊

解剖資訊生理資訊病理資訊功能資訊AAA多層螺旋CT腦功能性成像心功能性成像肝功能性成像腎功能性成像腦梗塞CT灌注成像多層螺旋CT在心髒方面的應用檢測冠狀動脈鈣化冠狀動脈和大血管的CT血管造影心臟的功能評估先天性心臟病的檢測

Anatomicalcoverage 150mmScandirection craniocaudalAcquisitiontime 20sec mA 600kV 120 Scanrotation0.4sec Pitch 0.26

Speedmm/rot3.25mm/rotationDFOV 240mm SFOV250mmReconfilterStandardReconmodeBurst/65bpm

Slicethickness/increment0.6mm/0.6mm#nativeaxialimages 300 Injectionparameters 120ml/4ml/secScandelay Smartprep(ascendingaorta)ProtocolLightSpeed1692/mn92/mn3DImage:VolumeRenderingFrontofviewLAOviewRAOviewLateralviewLAO(cranialangulation)«spider»view3DImage:MIP(autobone)冠狀動脈VR圖像重建CoronaryVesselTreeDisplayAcoronaryvesseltreecanbegeneratedanddisplayedinasemi-automaticprocess,togiveusersaqualitativeoverviewofcoronaryvesselstructures.64層CT旋轉速度0.37秒時間解析度92毫秒最多層數、每次掃描64層重建時間15層/秒最大掃描時間100秒最大掃描長度157釐米近年來隨著多層螺旋CT和電子束CT設備和技術的進展,對於冠狀動脈疾病的無創診斷已有了相當的發展,已逐漸在臨床上有了較多的應用。LADLCXLeftmaincoronaryarteryPDARightCoronaryArtery在美國每年行插管法冠狀動脈造影的例數超過100萬例,歐洲的數字與此相似,其中約有30%的病人行冠脈成形術和支架植入,70%的病人為冠脈正常或其他病變不適合作介入治療。採用簡單、安全、可靠的無創性影像學檢查方法對冠狀動脈進行評估在防治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多層CT對冠狀動脈狹窄的評估已有較高的準確性,對直徑大於2mm冠狀動脈的評估CT的符合率可達86%右冠狀動脈完全閉塞左冠狀動脈迴旋支狹窄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狹窄右冠狀動脈狹窄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狹窄和硬斑塊(一)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狹窄和硬斑塊(二)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狹窄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狹窄右冠狀動脈狹窄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狹窄右冠狀動脈狹窄和粥樣硬化斑塊

右冠狀動脈夾層(壁內血腫)、後降支狹窄中度或中度以上狹窄(≥50%)的檢測敏感性87.5%,特異性97.2%陽性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2.4%和98.1%高度以上狹窄(≥75%)的檢測敏感性為91.6%,特異性為98.7%陽性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4.6%和99.3%Nieman報導直徑≥2mm的冠狀動脈,多層CT顯示其中度或以上狹窄敏感性為95%,特異性86%,陽性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0%和97%CT圖像如能滿足冠狀動脈管腔的評價,其對顯示具有臨床意義的冠狀動脈狹窄(≥50%),其準確性已相當不錯,有助於避免冠狀動脈正常或輕微改變病人的有創性插管冠狀動脈造影。影響冠狀動脈CT圖像品質的主要因素

心率失常、心律不齊、早搏冠狀動脈鈣化,特別是嚴重的鈣化冠狀動脈運動CT具有很高的密度解析度和空間解析度,可顯示冠狀動脈斑塊的脂核和鈣化,根據斑塊的密度可大致判斷斑塊的類型,如軟斑塊、中間斑塊和硬斑塊,對斑塊的穩定性評價有一定的幫助。冠狀動脈斑塊分析無鈣化脂質斑塊

軟斑塊

-危險斑塊

?

密度

=20UH

敏感性

:78%纖維斑塊

中央型

密度=84UH

敏感性:78%混合性斑塊

周邊高密度

中央低密度鈣化斑塊

密度>150UH BloomingEffect

敏感性:95%對冠狀動脈支架的評估可正確顯示冠脈支架的位置和解剖形態可評估支架有無明顯變形可鑒別支架開通與支架閉塞對評估支架置入後的再狹窄有一定的幫助右冠狀動脈支架治療術後復查冠狀動脈支架治療術後再狹窄冠狀動脈支架治療術後復查對冠狀動脈橋血管的評估可顯示橋血管的形態顯示橋血管的吻合部診斷橋血管是否開通評估橋血管是否有狹窄5E.I.C.G對冠狀動脈術前評估

冠狀動脈搭橋血管的評價冠狀動脈搭橋血管的評價對冠狀動脈畸形和變異的評估

冠狀動脈的解剖變異冠狀動脈在主動脈上的起源位置異常冠狀動脈-肺動脈瘺冠狀動脈左前降支近心段有2個分支形成網狀與肺動脈主幹相通(風心病患者)電子束CT自1983年推出以來,經過不斷升級,目前已在空間解析度、時間解析度、屏氣掃描時間和後處理工作站性能方面有了很大的進展,其掃描速度已可達30~40毫秒PerfusionPerfusionElectronBeamAngiography

EBT可以準確診斷軟斑塊\[[[多層CT和電子束CT在冠狀動脈成像方面各有其優勢和不足

MSCT對心律和心率要求高,掃描前心率宜控制在70bpm以下或更低才能提高成像品質EBT則適用的心率範圍廣泛,較少受室性心律不齊的影響,成像成功率高顯示左冠狀動脈尤其是前降支MSCT優於EBT,主要是由於其具有空間解析度的優勢

顯示右冠狀動脈EBT明顯優於MSCT,由於右冠狀動脈運動幅度大,EBT發揮了其時間解析度的優勢RightCoronaryArteryIVCRightCoronaryArteryRALVRV右冠狀動脈運動最快,也最難成像,EBT可以清楚地顯示右冠狀動脈EBT的優勢

非常高的時間解析度較低的射線劑量在鈣化積分檢測方面已有相當的資料積累在心髒電影和功能檢測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WhatdoesaCalciumScoreMean

Breen/EyeballMethodNone=probablygoodLots=probablynotgoodSome=notasgoodasnone,butbetterthanlots

MR發展簡史

1946年 NMR(物理、化學、生物) Purcell和Bloch1973年 MRI(放射學) Lauterbur1980年 MRI應用於臨床1990年 fMRI(生理、精神、神經) Bellivean2000年 3TMR應用於臨床近年來MR設備和技術發展相當迅速,圖像的信噪比和成像速度都有了明顯的提高,新的掃描序列和應用軟體不斷湧現,明顯拓展了在心髒大血管系統的應用範圍LocalbecomestotalScantime:1:08min,PAT2CliniquesSt.Joseph,CHC,Liege,Belgium心臟MR

心臟的形態學心室的功能心肌灌注存活心肌的評估心臟的冠脈造影TheRangeofCardiacApplicationsBlackBloodTaggingFastCinePerfusionViabilityCoronaryImagingReal-TimeInteractiveImagingCardiacMRIImageQualityLargeFieldofViewHighContrastHighResolutionAORTICPLAQUEMRIMAGINGPlaqueVisualization2DFIESTA心臟MR

心肌灌注成像需用快速掃描序列和注射對比劑Wilke等資料表明MR灌注成像顯示冠心病病人心肌灌注缺損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為82±9%和88±6.8%相應的SPECT探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為84±9%、93.5±9%兩者無顯著差異腺苷或潘生丁負荷下心肌灌注成像

由於顯著狹窄的冠狀動脈在靜息狀態下已明顯擴張,用藥後其供血區非但不能增加血流,反而因缺血而減少血流,從而顯示出低灌注區Stress/RestPerfusionSTRESSRESTNormalDiseasedNormalDiseased延遲增強評估心肌存活

在評價急、慢性心肌梗塞時有所不同,急性和亞急性心肌梗塞無論是可逆還是不可逆的心肌損傷均可能出現延遲增強,主要是由於細胞水腫和細胞間隙增大,慢性心肌梗塞延遲增強僅見於不可逆性梗死組織(疤痕組織)MyocardialViabilityStudyShortAxisFiestaRestingFirstPastPerfusionShortAxisDelayedEnhancementLongAxisDelayedEnhancementPatientwithstressechoshowinginferiorwallischemia.DocumentedinferiorwallMI.ImagescourtesyofLawrenceTanenbaum,MDEdisonImagingExcellentImageQualityMinimalartifact,evenwhenthepatientisunabletoholdtheirbreathwellDetectionofMyocardialInfarctionDelayedEnhancement評估存活心肌

形態學:左心室舒張末期室壁厚度測量(敏感性92%,特異性56%)多巴酚丁胺負荷實驗,MR的敏感性為89%,特異性94%缺乏延遲增強徵象預測存活心肌,MR的敏感性98%,特異性78%冠狀動脈的評估

MR顯示左右冠狀動脈的品質相近近、中段的顯示率為84%超50%狹窄的顯示率為83%總的準確率達72%冠狀動脈的評估

敏感性(左主幹67%、前降支88%、迴旋支70%、右冠狀動脈72%)

準確性(左主幹89%、前降支65%、迴旋支67%、右冠狀動脈80%)陰性預測值(左主幹98%、前降支86%、迴旋支86%、右冠狀動脈94%)Breath-held(16-18sec)2Dslice(4-5mm)Non-contrastenhanced16x2048to20X4096matrices0.52–0.85mm/in-planepixelresolutionSpiralImagingTrueFISPCoronaryMRA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USALCxLADRCALADDr.S.Miller,Univ.Tuebingen,German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