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完整版)_第1页
色彩构成(完整版)_第2页
色彩构成(完整版)_第3页
色彩构成(完整版)_第4页
色彩构成(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色彩构成第一章色彩本源第一节何谓色彩构成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的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理想的色彩效果。第二节色彩的形成没有光就没有色。1、

光与色(1)可见光波长决定色相振幅决定明暗光与色的关系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色彩的原始本质,它是宇宙中存在的一种高速运动的物质能量样式。(2)光谱物体色:物体色具有最基本的两种表现形式:物体表面反射光所呈现的颜色叫表面色;透过透明物体的光所呈现的颜色叫透明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3)物体与色彩光源色:所有物体的色彩都是在光源照射下产生的。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呈现不同的色彩。环境色:某一物体反射出一种色光又反射到其它物体上的颜色。2、色与人(1)色彩的视觉适应距离适应明暗适应颜色适应(2)色彩的恒常性暖光阴影(3)色彩的同化(4)色彩的易见度(5)色彩的视错觉

正残像视觉残像负残像同时对比色彩的膨胀感与收缩感波长长的暖色光、光度强的色光对眼睛成像的作用力比较强,从而使视网膜接受这类色光时产生扩散性,造成成像的边缘出现模糊带,产生膨胀感。反之波长短的冷色光或光度微弱的色光成像清晰,相比之下有收缩感。色彩的扩张与收缩在平面构成与绘画的色彩构图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例、对称与均衡这些构成法则在涉及到色彩时都须对此予以考虑。色彩的前进感与后退感进退感对比最强烈的色彩组合,是互补色关系。亮色为进,暗色为退;高饱和度色为进,低饱和度为退有彩色系为进,非彩色系为退。

色彩的进退感对比有助于图形知觉基本模式——“图像/背景”模式的建立,是提高视觉传达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色彩的轻重感深色沉重,浅色轻浮。表面光均匀的色彩显的轻,表面毛糙的色则显得重。第三节色彩溯源色彩构成发源地: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中国的色彩观中国传统色彩的五色体系把红、黄、青、白、黑视为正色。并赋予色彩独特的象征性。

红色在有色系列中受到中国人的喜爱,红色是中国人象征吉祥的色彩。黄色是中国人的肤色。中国文化有黄色文明之称。古人在五行中,把黄色定为中心色,象征大地的颜色。

青色(含绿)象征着生机勃发的春天,“青”在服色中的地位是前尊而后卑。黑色在中国古代色彩观念中承袭最原始的色彩感知,与白的色彩搭配构成有彩色感知的基础。中国古代史上单色崇拜时期尚黑的时间最长。秦始皇认为自己是以水德而得天下,所以崇尚水之对应色——黑色。故而,秦代服色以黑为尊。

白色在中国古代的色彩象征中除与黑色关系紧密之外,常常象征着与红色相反的含义。五行说“白立而五色成”可见白色又具有多义性,象征纯洁、光明、充盈。西方的色彩观圣托里尼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模仿再现自然的色彩体系画家们逐渐摆脱中世纪宗教的约束,开始关注现实世界和人自身,注意研究现实世界的色彩关系。画家在作画时,用色倾向于尊重自然的色彩面貌,将色彩与光影结合起来。《树间村道》霍贝玛(荷兰)《晚钟》米勒(法)威尼斯画派:15世纪中叶起,许多宗教题材的美术作品出现了浓郁的世俗化色彩,画面上追求欢快、激情和狂热的调子。追求享乐的思想在艺术上表现得相当突出,从而形成了威尼斯特有的绘画风格,称之为威尼斯画派。提香--意大利《花神》印象派:由于受19世纪光学研究成果的启发,画家的色彩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绘画作品色彩丰富艳丽,充满空气感和光感。《鲁昂大教堂》莫奈《印象·日出》强烈的补色对比《干草堆》莫奈(法)后印象派-主观色彩这些画派在色彩运用上的共同特点是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不过分拘泥于色彩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更主观、大胆地运用色彩,通过色彩表现自己的主观意图、内在情感和个性特征,使色彩的运用趋于多元,或写实,或表现,或象征,或装饰,从而使调色板上的色彩更加丰富。类似色调和:是相邻的,以色相接近的某类色彩,具有同一色性的色彩调和如红与橙、蓝与紫等。主要靠类似色之间的共同色来起作用梵高向日葵现代派艺术原本的目的在于写实地再现某个主体,然而摄影的发明让艺术的写实功能相形见绌,于是就出现了新的艺术路线。纯粹的造型与色彩形式的研究《三个乐师》毕加索(西班牙)色彩平涂的手法,把几种几何形的表面结合起来,构成想像的立体形,既具有描绘的随意性,又有精心结构的秩序感。线与色彩的构成蒙德里安(荷兰)东西方色彩观的比较与融合色彩构成第二章色彩实践第一节色彩基础有彩色指光谱中的全部色彩,它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基本色,通过基本色之间不等量的混合,以及与黑、白、灰之间不等量的混合,就产生成千上万种有彩色。无彩色

构成色彩的三要素,即明度、色相、纯度。色彩的属性a色相:每种颜色固有的色彩相貌(色调)b明度:视感觉对色彩明亮度的称呼c纯度:指颜色的鲜艳程度和其中所含颜色的多少(色度或饱和度)色相0808红黄蓝三原色08橙08橙绿08紫橙绿二次色08红橙08红橙黄橙08红橙黄橙黄绿08红橙黄橙黄绿蓝绿08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08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三次色08过渡色0824色相环无彩色没有色相及纯度,只有明度上的变化。平面设计中同样讲究黑白关系。K/0黄黄绿黄橙绿蓝绿红蓝蓝紫紫紫红明度纯度

在眼睛所感受的可见光波中,有波长相当单一的,有波长相当复杂的,也有处在二者之间的,一个色掺进了其他成分,彩度将变低。凡有纯度的色必有相应的色相感,有纯度感的色都称为有彩色。有彩色的彩度划分方法如下:选出一个彩度较高的色相,如大红,再找一个明度与之相等的中性灰色(灰色是由白与黑混合出来的),然后将大红与灰色直接混合,混出从大红到灰色的彩度依次递减的彩度序列,得出高彩度色、中彩度色、低彩度色。在色彩中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色相的纯度最高,无彩色没有色相,故彩度为零。

有彩色彩度序列最高彩度(纯色)高彩度中彩度低彩度最低彩度(无彩色)纯度纯度有彩色加入无彩色降低彩度最高彩度(纯色)高彩度中彩度低彩度最低彩度(无彩色)有彩色加入其它有彩色降低彩度最高彩度(纯色)高彩度中彩度低彩度最低彩度(无彩色)纯度

除波长的单纯程度影响彩度之外,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辐射的敏感度也影响着色彩的彩度,视觉对红色光波的感觉最敏锐,因此彩度显得特别高,而对绿色光波感觉相对迟钝,所以绿色相的彩度就低。这里要强调的是一个颜色的彩度高并不等以明度就高,即色相的彩度、明度并不成正比,这是由彩色视觉生理条件所决定的,按照美国色彩学家蒙赛尔色立体的规定,色相的明度、彩度关系如下表。

纯度色相明度彩度红414黄橙612黄812黄绿710绿58蓝绿56蓝48蓝紫312紫412紫红412色相的明度、彩度关系纯度纯度推移纯度

练习

1色相排列43612758试将以上颜色按色环排序排列红415736822纯度排列试将以上颜色按纯度高低排列3251412435低高

3明度排列试将以上颜色按明度高低排列35124高低35124原色理论

电视屏幕的色光混合(电脑)混色理论一切色光都可以由三原色光按一定比例进行加法混合得到。

1、加色法混合红光+绿光=黄光红光+蓝光=品红光蓝光+绿光=青光红光+绿光+蓝光=白光胜井三雄电脑绘画:宇宙之光2、减色法混合

品红+黄=红青+黄=绿青+品红=蓝品红+青+黄=黑减色混合(叠色)

放大的印刷网点图,由于印刷油墨具有透明性,可以在印刷过程中产生减法混色效果。

维米尔油画的印刷过程。视觉中性混合规律是印刷术所采用的又一重要原理,由于网点的细密,使眼睛将四色网点的叠加效果混合起来,能够看到逼真的效果。

3、中间混合旋转混合(时间混合)

空间混合(区域混合)。播种者——凡.高朝阳下的围田——凡.高粉红色的云—保尔.西涅克空间混合色彩体系为了能够直观的认识、研究与应用色彩,将变化万千的色彩依据其自身特点,按一定的规律和秩序进行排列、分类,并加以命名,形成了科学、完整而直观的色彩体系。色彩体系色立体色立体简明示意图

把色彩按照色相、明度、彩度这三种基本属性关系有次序,系统地加以排列与组合,就可以构成一个具有三维空间的色彩体系,简称色立体。色立体的横剖面色立体色立体的表层——色星

将色立体的表皮剥下来,称色星。色立体美国的蒙赛尔色立体

现在世界范围用的较多的有三种色立体:美国的蒙赛尔色立体、德国的奥斯特瓦德色立体和日本色彩研究所色立体.德国的奥斯特瓦德色立体日本色彩研究所色立体色立体1、蒙赛尔色立体

蒙赛尔色立体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色彩体系。美国的蒙赛尔色立体色立体蒙赛尔100色相环色立体2、奥斯特瓦尔德色彩体系奥斯特瓦尔德体系是配色时极方便的表色系统。奥斯特瓦德色立体奥斯特瓦德色相环色立体

3、日本色研配色体系

pccs色立体pccs色相环色立体色彩与衣的关系服装的色彩搭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比色搭配,另外一类则是协调色搭配。

一、色相对比色彩对比

将色相环上的任意两色或三色并置在一起.因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称色相对比。红、黄、蓝表现出最强烈的色相特征,是色相对比的极端。与红、黄.蓝三原色比较.橙.绿、紫三间色之间的色相对比略显柔和。

色彩对比———色相对比24色相环

色彩对比的强弱取决于色彩在色相环上的位置,色彩在色相环上相隔的角度愈大,色相对比的效果愈强。反之.相隔的角度愈小.对比的效果愈弱。第4章色彩对比———色相对比色彩对比———色相对比

同类色相的不同明度与纯度的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色相对比同类色相色彩对比———色相对比

邻近色相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色相对比同类色相色彩对比———色相对比

中差色相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色相对比邻近色相对比90度色彩对比———色相对比

对比色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色相对比对比色对比色彩对比———色相对比

互补色相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色相对比互补色对比色彩对比———色相对比

补色对比的对立性会促使对比双方的色相都更加鲜明。第4章色彩对比———色相对比色彩对比———色相对比

正如黑白是明度对比的两个极端那样。红、黄、蓝是色相对比的极端。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间色橙、绿、紫组成的互补关系.构成了补色对比的三个极端。黄、紫是明度对比的极端,红、绿是纯度对比的极端,橙、蓝是冷暖对比的极端。第4章色彩对比———色相对比红黄蓝绿紫橙色彩对比———色相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色相对比同类色对比(弱)对比色对比(强)类似色对比(中)补色对比(最强)色彩对比———色相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色相对比同类色对比(弱)对比色对比(强)类似色对比(中)补色对比(最强)色彩对比———色相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色相对比色彩对比———色相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色相对比杜桑《下楼梯的裸女》类似色对比两藏亚东面具红绿补色对比罗斯科《橙、黄、橙》类似色对比色彩对比———色相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色相对比蒙德里安《场景》对比色对比凡.高《黄房子》蓝紫与橙黄的补色对比色彩对比———色相对比二、明度对比色彩对比

明度对比主要指由色彩明暗程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同一色彩,当其周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将不同明度的两个色并置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明的更明.暗的更暗的色彩现象。

色彩对比———明度对比

不同色彩间明度差的大小决定着明度对比的强弱。以黑、白、灰系列的9个明度阶梯为基本标准可进行明暗对比强弱的划分。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明度调子阶梯划分图色彩对比———明度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明度调子阶梯划分图

靠近白的3级(7、8.9)称高调色,靠近黑的3级(1、2、3)称低调色,中间3级(4、5。6)称中调色。色彩间明度差别的大小决定着明度对比的强弱。凡是色彩的明度差在3个级数差以内的对比为明度弱对比,由于这种对比的关系在明度阶段轴上的距离较近,所以又称短调对比;5个级数差以外的对比称明度强对比,由于这种对比关系在明度轴上距离比较远,又称长调对比:3~5个级数差之内的为明度的中对比.又称中调对比。色彩对比———明度对比

大致可划分为10种明度调子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中长调、中中调、中短调、低长调,低中调、低短调、最长调。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明度调子阶划分图色彩对比———明度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明度对比高调(7~9)中调(4~6)低调(1~3)色彩对比———明度对比

高短调高调的弱对比效果,色彩效果极其明亮.形象分辨力差。其特点是优雅、轻柔。高贵、软弱.设计中常被用来作为女性色彩。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明度对比8-9-7色彩对比———明度对比

高中调以高调色为主的中强度对比.色彩效果明亮、欢快明朗而又安稳。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明度对比8-9-6色彩对比———明度对比

高长调反差大、对比强.色彩效果明亮、形象的清晰度高.有积极活泼、刺激明快之感。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明度对比8-9-1色彩对比———明度对比

中短调中间灰调的明度弱对比。色彩效果朦胧、含蓄、模糊、深奥、同时又显得平板,清晰度也极差。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明度对比5-6-4色彩对比———明度对比

中中调中间灰调的明度中对比。色彩效果饱满,有丰富含蓄的感觉。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明度对比5-6-1色彩对比———明度对比

中长调中灰色调的明度强对比。如采用高调色和低调色进行对比。色彩效果充实.深刻、力度感强.有丰富、饱满的感觉,给人以强健的男性色彩效果。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明度对比5-6-9色彩对比———明度对比

低短调暗色调的明度弱对比。色彩效果模糊、沉闷,阴暗.画面常显得神秘、迟钝、忧郁,使人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明度对比1-2-3色彩对比———明度对比

低中调暗色调的明度中对比。色彩效果沉着.稳重、朴素雄厚、有力度,设计中常被认为是男性色调。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明度对比1-2-5色彩对比———明度对比

低长调暗色调的明度强对比。色彩效果清晰.激烈.具有不安,深沉、压抑、苦闷的感觉。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明度对比1-2-9色彩对比———明度对比

最长调:最明色和最暗色面积相等的明度强对比。色彩效果极其矛盾、强烈、锐利、简洁、单纯.适合远距离的设计。但处理不当也易出现空洞.生硬、目眩的感觉。以上10个调子是明度对比中最基本的调子.在实际运用中如要突出某一形态.可采用含有明度强对比的明度基调,即拉大它和周围色彩的明度差。如要减弱某一形态的影响.就必须缩小它与背景色之间的明度差.使用含有明度弱对比的色彩基调。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色彩对比———明度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高调中调低调高短调高中调高长调中短调中中调中长调低短调低中调低长调色彩对比———明度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色彩对比———明度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色彩对比———明度对比色彩对比———明度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室内色彩设计高长调的应用低长调马修的《绘画》色彩对比———明度对比色彩对比———明度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明度对比高长调古约曼《冬景》中长调毕加索《绿色的静物》色彩对比———明度对比三、纯度对比色彩对比色彩对比———彩度对比

将不同彩度的颜色并列在一起.因而产生的鲜的更鲜、浊的更浊的色彩对比现象,称为彩度对比。

第4章色彩对比———彩度对比

彩度对比的强弱取决于对比色彩间彩度差的大小。彩度对比色彩对比———彩度对比色相明度彩度红414黄橙612黄812黄绿710绿58蓝绿56蓝48蓝紫312紫412紫红412色相的明度、彩度关系色彩对比———彩度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彩度对比高彩度中彩度低彩度色彩对比———彩度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彩度对比

在彩度对比中,大体可划分为10种彩度调子:鲜强对比、鲜中对比、鲜弱对比、中强对比、中中对比、中弱对比、浊强对比、浊中对比、浊弱对比、最强对比。色彩对比———彩度对比高彩度中彩度低彩度鲜强对比鲜中对比鲜弱对比中强对比中中对比中弱对比浊强对比浊中对比浊弱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彩度对比色彩对比———彩度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彩度对比色彩对比———彩度对比第4章色彩对比———彩度对比低彩、强对比。大灰小鲜的室内设计福特里埃《裸女》低彩、弱对比色彩对比———彩度对比色彩与“食”的关系联想与色彩审美研究者们常从感觉、经验与联想来理解人的心理复杂性,认为心理响应最初来自感觉经验产生的观念的合成,联想则又来自其它方面积累的感觉经验。由色彩产生的联想因人而异,受性别、年龄、阅历、兴趣和性格的影响。

人对色彩的好恶与偏爱人与人之间对于色彩的喜好并不一致,因为观察者本人以及观察者之间,在不同场合,所得到的经验往往是不同的。然而,这并不能证明,人们对色彩的喜好是无规律可言的。而仅仅是说,决定色彩喜好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总的来说我们把这些复杂因素归结为两点:

a.个人因素某种色彩,往往会随着它对人的用处的不同,或者会与这种色彩所依附的事物不同而引起不同的反映。

b.社会文化背景二色彩的象征象征是美学上的重要概念。象征是指某种涵义的表象.对于色彩的象征,便是关于某种色彩的一种社会化联想,即大家都将这种色彩与一个共同的经验。色彩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某种象征后,便会给人们以共同的心像,

目前,有两种色彩和情感的对应表,一种是大致代表西方人感知习惯的“克拉因色彩感情价值表”,另一种是大致代表东方人感知习惯的“大庭三郎色彩情感价值表”。当然,色彩的大小、深浅、动静等等因素,也都会对我们唤起的情感产生影响,因此这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对应关系。一般情况下颜色象征意义

红——血、夕阳、火、热情、危险;

橙——晚霞、秋叶、温情、积极;

黄——黄金、黄菊、注意、光明;

绿——草木、安全、和平、理想、希望;

蓝——海洋、蓝天、沉静、忧郁、理智;

紫——高贵、神秘、优雅;

白——纯洁、朴素、神圣;黑——夜、死亡、邪恶、严肃。

世界各民族、地区、国家都有各自的色彩象征的特定意义墨西哥人一看到传统绘画中的红衣人,便知道是大地神,这时红色有日出、降生的象征。英国人认为金色和黄色象征名誉和忠诚等等。

包装是产品的外部形式,作为一种视觉传达工具,决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商品的脸,色彩是强化这一外部形式的重要途径。色彩可以离开包装装潢而独立存在,包装则永远离不开色彩。可见。色彩给人的印象是迅速、深刻、持久的。可以说:颜色是我们每天注意到的第一件事物和忘记的最后一件事物,它是我们一切感觉和欲望的开端。色彩在包装设计中对于激起消费者购买欲望,促进销售等方面有极大的作用.由于色彩心理的存在,也逐渐形成了色彩使用的某些规则。正如心理学家罗索·福斯坦第格曾说:“色彩起着一种暗示的作用,它是一种包含各种含义的浓缩了的信息。

被用来刺激和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强身健体的补品的代言色紫色通常给人高贵、典雅的感觉,所以用来衬托高档或奢侈品通常于女性产品联系在一起绿色和棕色能引起自然和清凉的感觉,常常被用作环保产品、养生提神品的包装而蓝色则暗示着干净和宁静或是精神上的稳定

在心理学上,对于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现象。人们对颜色感觉容易引起联觉,那是因为颜色容易对人的心理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一色彩的冷暖这是一种最普遍的知觉经验,这种经验来源于联想。颜色的冷暖更多是来自人对光的体验。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色相)是不同的,紫光波长最短,红光波长最长。长波系列的色彩有温暖的感觉。这一关联的转移感觉有比较直接的物理背景.

介于性格鲜明的冷、暖两极之间的色彩,例如黄绿色与某些紫色,在冷、暖感上比较含混,不妨将他们判为冷暖意义上的中性色彩。这些中性色彩,有的人认为是暖色,而有些人则认为是冷色。人类在对色彩冷暖感觉上的一些差异。二、色彩的味觉与嗅觉转移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要靠摄取食物和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从确保呼吸与饮食的安全上着眼,嗅觉比味觉更为重要。这两种感官都靠化学物质的刺激引起的。色彩与嗅觉的联系在食品、饮料、化妆品和日用化工产品的产品开发及其包装设计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味觉和嗅觉印象,可将色彩分成各种类型,例举如下:1、食欲色

能激发食欲的色彩源于美味食物的外表印象,例如熟透的红葡萄,新鲜的橙子、柠檬等,食用色素大多属这类色彩。2、败味色与食欲色相反,常与变质腐烂事物及污物的外观印象相联系,各种灰调的低纯度色,如灰绿色、黄灰色、紫灰色等。

3、芳香色

“芬芳的色彩”常常出现在赞美性的形容里,这类形容来自人们对植物嫩叶与花果的情感,也来自人们对这种自然美的借鉴。因此,在香水包装、化妆品与美容、护肤、护发用品的包装设计上经常被采用。4、浓味色咖啡、巧克力、调味品、红茶等,这些气、味浓烈的东西在色彩上也常较深浓,故褐色、暗紫色、茶青色等便属于这类使人感到味道浓烈的色彩。三、色彩的其他感觉转移

1、色彩的时间感人们置身于不同的色彩环境中,主观意识到时光流逝的快慢有所不同。调查分析发现,在长波系列的暖色环境里,大多数人感到时间过得较缓慢。而在短波系列的冷调色环境里,主观上会感觉时间过得比较快。2、色彩的洁净感与新旧感淡蓝色的洁净感最高,亮灰白次之,与此相反,灰黄、黑、紫灰、带绿味的灰都显得脏。嫩黄绿色最有新色,犹如植物在春天刚破鞘的嫩牙。而褐色、旧木黄色与古铜色都给人古旧印象的色彩,如陈年老屋与出土文物的印象。3、色彩的华丽与朴素

鲜艳而明亮的色彩给人的感觉是华丽,浑浊而深暗的色彩则显得质朴。色彩的纯度对华丽与朴素的感觉影响最大。明度也有影响,色相次之。在无彩色中,白色比黑色显得更华美。金、银以及各种特殊的金属色本身就具有华丽感。华丽朴素4、色彩的兴奋感与沉静感红、橙、黄色能给人兴奋感,称为兴奋色。蓝绿、蓝纯色能给人以沉静感,称为沉静色。绿色和紫色既没有兴奋性也没有沉静性,属于中性色。黑、白以及纯度高的色彩会给人紧张感,灰色以及纯度低的色彩给人舒适的感觉。实验表明,蓝色的灯光有助于人们安静地休息,消除疲劳,在蓝色的卧室中更容易入睡。对于晕车和晕船的旅客来说,戴上蓝色的墨镜有助于减轻眩晕的痛苦。在进行设计时,可以使用红色系的色彩增加兴奋热烈的效果,运用蓝色系的色彩营造宁静,雅致的格调。5、色彩的古典感与现代感古典与现代感同时也能让人感到时间或时代的新旧感。明度较低而纯度黯淡的暖色系恰恰诠释了代表过去传统与经典的感觉,冷色系则流露出过去保守、陈旧以及晦涩与伤感。明亮而纯度高的暖色系代表了诞生的新鲜程度以及未来美好浪漫的感觉,冷色系则表现了未来机械化和高科技的感觉。现代感古典感《头脑特工队》角色设定色彩解读在人类的所有的语言中,情感总是难以形容,不可名状。但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心理感受,颜色是否可以呢?想想这些:看见深沉的蓝色,我感到昏昏欲睡;看见火热的红色,你觉得激情沸腾;看见青葱的绿色,他体会生机盎然……仿佛每一种颜色对应着我们的一种情绪,一看见它,就像开启了情感中某个指定的开关。这是怎么回事呢?人们观察外界的各种物体,首先引起反应的是色彩。它是人体视觉诸元素中,对视觉刺激最敏感、反应最快的视觉信息符号。据统计,人的视觉对色彩的注意力占80%左右,而对形的注意力仅占20%左右。色彩不同,其光波作用于人的视网膜,使人产生的感受也不同,不同波长色彩的光信息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通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后,经过反射思维,与以往的记忆及经验产生联想,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于是,面对不同的颜色,人们就会产生冷暖、明暗、轻重、强弱、远近、胀缩等不同心理反应。红色在可见光谱中,红色光波最长,是三原色之一。色彩本身并没有冷暖的温度差别,是视觉引起了人们对冷暖感觉的心理联想。例如人们见到红色,就会联想到太阳、火焰等物象,产生温暖、热烈、危险等生理感觉,从而引起人体血液循环加快,产生兴奋、紧张、激动的内心情绪。在色彩心理学中,喜欢红色的人热情豪放,但是鲁莽任性,有时会很无礼。在我们的生活中,红色得以很好的应用。它被认为能激起人雄性激素的分泌,所以在运动比赛中身着红色服装者一般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蓝色蓝色与红色同属三原色中的一员,它在这三种原色中波长最短。由于空气中灰尘对日光的散射,晴天的天空是蓝色的。由于水分子中的氢-氧键对约750纳米的光的吸收,大量的水集中在一起也是蓝色的。纯净的蓝色是典型的冷色调,正如宽广的蓝天让人平和安详,又如温婉的湖水内敛含蓄,透着淡淡的忧郁和哀愁。喜欢蓝色的人性格上都很沉着稳重,而且很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能够关照周围的人,与人交往彬彬有礼。许多国家警察的制服和救护车的灯都是蓝色的,因为它能使人在慌乱的状况中沉静下来。黄色黄色既是三原色中的一员,也是所有色彩中最明亮的颜色。作为暖色调的基准颜色之一,黄色给人以快乐、轻快、辉煌、充满希望与活力的色彩印象。但是也由于黄色的明度相对较高,颜色很容易受到其他颜色的干扰,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黄色是一种很难掌握的颜色。古时候,黄色是最高贵的颜色,比如黄色的布料只有皇族才能使用;在现代,黄色的意义更为广泛。红绿灯里,黄色代表着提醒驾驶员注意红灯变绿灯的缓冲信号,从而提高道路的安全性,也因此黄色在潜意识中具有暂停和注意的意思,比如交通标识、减速板、道路的警告标线等等,皆多采用黄色来提醒人们的注意力。绿色绿色是介于黄色与蓝色之间的中间色,也就是说它既不是冷色,也不是暖色,属于居中的颜色,具有过渡性,这也决定了它具有多重解读方式。一方面,绿色是植物王国的色彩。对于原始人类来说,绿色的环境意味着充足的食物和水源,所以对绿色正面积极的感觉在进化过程中融入大脑并保存至今,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与绿色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在草地上和绿树间休憩,我们能感到宁静平和。另一方面,当这些颜色以动态方式长时间出现,反映出心理效果就会向短波长色彩靠拢,人会感到运动性过强,表现在内心即烦躁、急迫,甚至强烈的厌恶感。紫色

紫色是由温暖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化合而成,它集合了冷、暖色调的特色,将强大力量蕴藏于沉静的外表下,是一种神秘的色彩。在中国传统里,紫色是雍容尊贵的颜色,如北京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亦有所谓“紫气东来”一说。但是,当紫色以大面积区域出现时,便可能清楚地产生压迫性的恐怖感,在倾向于紫红色时更是如此。歌德说:“这类色光投射到一幅景色上,就暗示着世界末日的恐怖。”

紫色是象征虔诚的色相,当深化暗化时,又是蒙昧迷信的象征。潜伏的大灾难就常从暗紫色中突然爆发出来,一旦紫色被淡化,当光明与理解照亮了蒙昧的虔诚之色时,优美可爱的晕色又会使我们心醉。色彩本身是没有情感的,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色彩的情感,是因为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环境中,积累了许多视觉经验,这些经验与某种色彩刺激发生呼应时,就会激发某种情绪。色彩与“住”的关系

当两种以上的颜色处于同一色彩构图时,相互间应存在怎样的面积比例,是一个早已为色彩学家重视的问题,即色量调和的问题。色量调和的特点是不需要改变色彩三要素,只改变色彩的面积和连贯同一色就能实现色彩调和的目的。面积调和分割调和面积调和

在色彩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面对一大片红色时,视觉上往往会感觉太刺激,而面对一小块红色时就会觉得很舒服,鲜艳而美丽。这里就包含了色彩调和与面积多少的关系。

法则:较强的色要缩小面积,较弱的色要扩大面积。

伊顿根据歌德的色彩面积研究认为,相等面积比例的红色与绿色能够产生中性灰色,而黄色与紫色、橙色与蓝色不能产生中性灰色,平衡的色量比例应该是:红:绿=1/2:1/2;黄:紫=1/4:3/4;橙:蓝=1/3:2/3。

若将三组补色调和面积关系用一圆形色轮来表示,我们就得到了著名的“面积对比调和色轮图”。此图为原色和间色按调和面积的比例分配的色轮,只有严格按上面的面积并均为高纯度色,而且色相正确,经旋转才能混出中间灰色(中性灰)。

分割调和

这是一种以无彩色(黑白灰)、特殊色(金银)或某一颜色去分割各个色相而达到统一美的色彩调和方法。当对比的各个色彩过分的强烈刺激、或色彩过分的含混不清时,为了使画面达到统一调和的色彩效果,我们用相互连接的同一色彩加以勾勒,使之既连贯又相互隔离而达到统一的目的。分割调和实质上也是色量的再分配。

在赵国志教授的《色彩构成》一书中称之为“连贯同一色调和”。分割色线的粗细根据画面的要求而定,分割连贯色越单纯,线越粗,同一的力量就越强,调和作用越明显。如中国清代高等级的和玺彩画和旋子彩画就是利用沥粉贴金线锁边来统一画面的。

民间的年画和脸谱艺术,用色方式大胆,纯度极高,画面鲜明、亮丽,但却十分和谐,究其原因,主要是使用了黑、白、金等颜色勾边来协调画面的缘故。

统一调和是通过强化同一要素、弱化差别,形成统一协调感的色彩调和方法,是用定量的方法谋求统一和变化。此调和的关键在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是否有共同的因素。对比强烈的两种或以上色彩因差别大而不调和时,增加同一因素越多,调和感越强。同一调和有以下几种形式:同一明度调和同一纯度调和同一色相调和换句话说就是在一个构图里就色彩三属性而言只统一某一种属性变化,让它来强调画面,对其余两个属性理论上保持不变,起束缚、抑制作用,从而获得调和。同一色相调和同一明度调和同一纯度调和

同一色相调和

不改变明度和纯度,通过统一色彩的色相而达到的调和称为同一色相调和。即在不同色彩中增加同一的色相或互混其中的另一色使画面达到调和的方法。①混入同一原色调和;②混入同一灰色、白色、黑色调和;③点缀同一色调和;④连贯同一色调和等;⑤互混调和:强烈对比的色彩双方,使一色相互混入其中的另一色,使之增加同一性。

同一色相调和还包括孟塞尔色立体中同一色相页上的调和。也就是在同一色相页上的各色只有明度和纯度的差别,而色相已经统一的色面,其视觉效果是调和的。同一明度调和

统一色彩的明度,而不改变色相和纯度,使画面达到调和的方法,称为同一明度调和。混入的黑色、白色越多,也越容易取得调和。

同一明度调和当然包括了孟塞尔色立体中同色相、同纯度、不同明度的垂直调和。同一纯度调和

通过统一色彩的纯度,不改变色相和明度,使画面达到调和的方法,称为同一纯度调和。孟塞尔色立体中同色相、同明度、不同纯度的水平调和也属于同纯度调和。色彩构成的形式法则

二色彩构成的形式法则

一、色彩的均衡二、色彩的节奏与韵律三、色彩的单纯化四、色彩的主次五、色彩的呼应六、色彩的点缀七、色彩的互补一、色彩的平衡

平衡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一。从物理学上讲,是左右相对称的状态;从造型艺术上讲,是作为要素的形、色、质等在视觉中心轴线两边的平衡,以及视觉上获得的安定感。色彩构图的平衡并不一定是各种色彩所占有的量,包括面积、明度、纯度、强弱的配置绝对的平均布局,而是依据画面的构图,取得色彩总体感觉上的均衡。二、色彩的节奏与韵律

在造型艺术中,形体的大小比例,起伏变化以及色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