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考试范围:专题一二;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王)。”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2.
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如下图)上,用小篆刻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最能表明秦朝(
)A.国家统一
B.经济繁荣
C.文化统一
D.百姓安居乐业3.
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
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4.宋太祖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却导致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由此得出的教训(
)A.机构改革必须增大财政开支
B.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C.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
D.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5.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6.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
)A.三公九卿制
B.内阁制
C.二府三司制
D.一省制7.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8.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于是他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协理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9.
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10.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
C.英军笼络了下层民众
D.清政府已经完全失去了民众支持11.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
著名学者钱乘旦在其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中国近代符合材料中“第三种可能性”的典型事例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13.
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要依靠政府军队
D.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14.读“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强化
B.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皇权
C.明朝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D.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15.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经典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16.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度(
)A.催生了中央集权制度
B.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C.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D.与宗法制互为表里17.
《荀子•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最深远的影响是(
)A.稳定了西周的统治秩序
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D.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18.
据清人顾栋高考证:“鲁在春秋实兼有九国之地,齐在春秋兼并十国之地,晋所灭十八国……楚在春秋吞并诸国凡四十有二,宋在春秋兼并六国之地。”
这种现象对中国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是(
)A.使中国实际上处于分裂的状态
B.加速了中国的封建化进程
C.加速了国家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D.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19.
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每个郡设郡守(文官,负责行政)、郡尉(武将,负责军事与治安)和监御史(显然直接充当皇帝在郡一级的代表)。
这样做是为了(
)A.使地方权力分化且相互牵制,便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使更多拥有军功的将领可以参与国家治理
C.让更多传统贵族拥有分享政治权利的机会
D.将中央官僚系统模式推广至全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20.
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在咸阳为他们建造了新的宫廷,把他们置于中央政府的监视之下。这样做从根本上是为了(
)A.集中全国优秀人才资源
B.实现权力和社会财富均衡分配
C.促进咸阳的经济发展
D.全面推行郡县制,巩固秦朝统治21.
唐朝后期,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这种状况(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削弱了中央集权
D.完善了选官、用官制度22.
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
)A.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
B.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
C.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
D.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23.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基于此种认识,秦朝采取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皇帝制度24.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25.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年份英国日本其他国家1894190025.81190519101914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6.
它“是整个文官官僚机构的神经中枢,有权荐举官员,草拟诏书,并奏请皇帝批准,事实上对帝国范围内所有的文职官员的任命都有操控权”。该机构是(
)A.唐代尚书省
B.元代中书省
C.明代内阁
D.清代军机处27.
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聚的传统节日。在“家国一体”的古代社会中,中华民族就已形成了重血缘、重亲情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制度源头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28.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分封制受到冲击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29.有史书上残存“秦遂并兼四海……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其中的“□□”最可能是(
)A.路府
B.郡国
C.行省
D.郡县30.
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B.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C.收藏玉玺,皇帝喜好
D.皇帝防范丞相擅权二、材料题31.
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问题: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3分)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7分)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日者。——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史编》材料二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拳匪纪事》材料三义和团各团场,均门前树立大旗,上书“保清灭洋”等字,人皆耀武扬威。——《庚子纪事》材料四: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黄曾源《义和团事实》材料五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拳乱笔记》请回答:(1)材料一、二说明义和团运动的原因是什么?(3分)(2)材料三、四反映义和团对待洋人的态度怎样(2分)?材料四反映了义和团的什么局限性?(4分)(3)材料五“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指的是什么(2分)?说明义和团的作用是什么?(4分)3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一1937年中共洛川会议
材料二
(1)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3分)
(2)依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6分)
(3)你认为抗战胜利有哪些重要影响?(6分)
2022年期末考试参考答案5DACCB6-10BBAAB11-15AADCB16-20BBCAD21-25CDBDA26-30BBCDA31.答案:(1)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内阁制度或内阁。(3分)
(2)—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形成决策核心;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7分)32.答案:(1)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而清政府仍然奉行卖国政策,人民不堪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租房代理申请合同范本
- 中铁建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人才公寓委托租赁协议书
- 公司赔偿合同协议书范本
- epc项目审计合同范本
- 中医馆出售转让合同范本
- 入学房屋租赁协议书范本
- 农村阳光房合作合同范本
- 医疗注塑厂出售合同范本
- 加盟产品合同协议书范本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 2025年CCAA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产品认证基础)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2030中国骨科手术导航机器人医生培训体系与手术量增长关联报告
- 2025年秋季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
- 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语文新初一均衡分班试卷
- 《智能建造概论》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5-2026小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安排表:启智育心绘蓝图筑梦前行谱新篇
- GB/T 30807-2025建筑用绝热制品浸泡法测定长期吸水性
- 无限极中医秋季养生课件
- GB/T 23806-2025精细陶瓷断裂韧性试验方法单边预裂纹梁(SEPB)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