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准备单元《水滑梯的秘密》1、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与(下滑点高度)有关。物体的下滑点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离(越远)。使用(统计图)可以让结果更直观。3、我们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让数据更可靠。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植物、动物和人都是(生物)。植物体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动物和人体也是由很多各式各样的(细胞)构成的。不同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酵母菌)能够将生面团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在面团中形成气泡,从而使面团中产生很多蜂窝状的(小孔)。这就是酵母菌发面的原理。(真菌界)是真核生物中与植物界、动物界等相并列的一大生物类群,包括(酵母菌)、(霉菌)之类的微生物。真菌不能像植物那样自己制造养分,必须像动物那样从其他生物或环境中吸收(有机养分)。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蘑菇)和(木耳)都是大型、高等的多细胞真菌,是肉眼可见的“微生物”。10、使食物发霉的是另一类真菌——(霉菌)。霉菌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霉菌不仅能使食品、物品发霉变质,还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发霉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不仅能使人慢性中毒,甚至有致畸作用。第二单元
循环的水1
雾和云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2.深秋的早晨有时会看到雾。在高山上能看到云海。3.【实验名称】模拟雾的形成【实验目的】模拟雾的形成【实验材料】烧杯、温水、冰块、镊子。【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倒入半杯不冒“白气"的温水。(2)用镊子夹取一块冰块,接近烧杯口,观察现象。(3)把冰块移开,观察现象。(4)重复上述步骤几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把冰块接近烧杯口,烧杯口有“白气”(“雾”)出现;把冰块移开;“白气”会逐渐消失。【实验结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4.云和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答:云与雾形成的相同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都会遇冷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不同点是云在高空,雾距地面较近。5、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云。6、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7、在“人造雾”的实验中,加冰袋是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2
雨和雪1.根据事这产科学理论,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一种推测性论断或假定性解释,就是在假设。(假设是一种科学探究技能)2.雨来自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雨。3.云中的小冰晶遇到强大的上升气流时,会反复被抬升。在这个过程中,小冰晶会吸附遇到的小水滴或其他小冰晶,体积会像滚雪球一样变得越来越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就会落下来。如果到达地面时,它们没有完全融化成水,仍呈固态,就是冰雹。4.雪和雨的形态不同。雨以水的液态形式存在,雪以水的固态形式存在。如果气温低到水的凝结点,水蒸气可能就会变成雪。5.下雪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答:下雪会对我们的出行造成不便:车辆在布满雪的路面上行驶时,轮子会打滑,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下雪会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一定的促作用。因此,雪对人和农作物来说有利有弊。3
霜和露1.秋季清晨,草叶上的小水滴是露。冬天的草坪上有霜。冬天的窗户玻璃上会出现“露”或“霜”。2.桶的外壁上的小水珠就是桶外壁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露”。3.向冰块上撒盐,可以让温度更低。4.桶的外壁会形成一层“霜”,这是由桶外壁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5.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6.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4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1.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断循环。2.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循环的?(水循环的一般路线)答: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会遇冷凝结成许多小水滴,这些小水滴不断聚集,在高空便形成了云,在低空便形成了雾。当云中的小水滴逐渐增大,随着空中气温的变化落到地面,形成雨或雪等。落到陆地上的水,有的经过蒸发变成水蒸气又上升到空中,有的则根据地表气温的不同以霜或露的形式存在。当地表的水越积越多,有的会流入地下成为地下径流,有的会在地表形成江、河、湖等,最终汇入海洋。3.
水循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水循环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对人们生产、生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水循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节约用水,保护淡水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有利的一面:(1)“瑞雪兆丰年”: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作物起到保护作用,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适量的降雨能够缓解庄稼的旱情,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3)雨后清新的空气使人身心愉悦。不利的一面:造成水灾、干旱、冻坏动植物等。4、地球上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5、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一个重要内因。6、水在自然界循环的过程:在太阳的辐射下,水经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蒸腾变成水蒸气,随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形成云(水滴或冰晶),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降水。这些降水有的渗入土中成为地下水,有的迁移或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完成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总量保持不变。7、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和地表上层水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8、天上的水总降不完的原因:地球上的水总处于动态平衡中,大气中的水不断得到补充。天空中有降水落下来,同时,地球表面的水(包括江河湖海)也在不间断地蒸发到空中,补充大气中的水汽,从而形成降水。5
水与地表形态1.在地表变化的过程中,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水对地表的作用是缓慢的,是日积月累的。4.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和黄河入海口的沙洲的形成。
从第一幅图片中,可以观察到乾坤湾的两岸一面为凹岸,一面为凸岸:凹岸一侧有悬崖,地形险峻;凸岸一侧是平缓的河滩。形成这样的地形特点主要是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自然界中河道总是弯曲的。当河水流过河湾时,河水由于惯性会偏向凹岸,进入单向环流状态,河水及其中裹挟的碎屑不断冲击凹岸使得凹岸不断后退。被侵蚀下来的碎屑物质,较粗的沉积在河床底部,较细的则由环流的底流带至凸岸沉积下来,因此凸岸不断前伸。随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发展,河床会越来越弯曲。第二幅图是黄河入海口的沙洲。入海口沙洲的形成,主要是河水的沉积作用造成的。河流入海时流速急剧降低,河水的搬运能力减弱甚至消失,使得河流所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河口处形成锥形的堆积地貌。5.河流通过什么方式改变地表?侵蚀、堆积、搬运6.黄河第一湾、黄河入海口的沙洲以及长江三角洲,这些独特地形的形成都离不开河流的作用。7.研讨问题1:降雨会对地表产生怎样的影响?根据你的认识解释右图中沟壑的形成。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由于黄土高原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雨集中并容易出现暴雨,造成比较大的地表径流,而且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流水速度较快,加上黄土这种土壤本身的土质就比较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对土壤的保护,因此该地区的流水侵蚀作用非常强烈,这才形成黄土高原崎岖不平的地表形态。问题2:黄河第一湾和黄河入海口这两段河流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地形地貌?根据你的认识试着进行解释。黄河第一湾——乾坤湾的两岸一面为凹岸,一面为凸岸:凹岸一侧有悬崖,地形险峻;凸岸一侧是平缓的河滩。形成这样的地形特点主要是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自然界中河道总是弯曲的。当河水流过河湾时,河水由于惯性会偏向凹岸,进入单向环流状态,河水及其中裹挟的碎屑不断冲击凹岸使得凹岸不断后退。被侵蚀下来的碎屑物质,较粗的沉积在河床底部,较细的则由环流的底流带至凸岸沉积下来,因此凸岸不断前伸。随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发展,河床会越来越弯曲。黄河入海口有大量的沙洲,像湖或海洋生长的平地,外形像三角形,由泥沙堆积而成。入海口沙洲的形成,主要是河水的沉积作用造成的。河流入海时流速急剧降低,河水的搬运能力减弱甚至消失,使得河流所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河口处形成锥形的堆积地貌。问题3:水在改变地表样貌的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与地震、火山喷发和风的作用比较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水在地表的变化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是降落的雨水的侵蚀作用和众多的河流的冲刷作用使地形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与地震、火山喷发相比,水流的作用是缓慢的。这一点与风的作用是类似的。水流的作用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第三单元
浩瀚宇宙方法1:先找到小熊座,小熊座尾部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方法2:先找到大熊座尾部的北斗七星,再把“勺口”两颗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长约5倍距离,那颗亮星就是北极星。方法3:可以利用仙后座找北极星。仙后座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英文字母W,在秋冬季节的星空中很明显。把W的外侧两边向南延长后的交点与中央的γ星相连,再把连线向北处长约5倍距离,此处的那颗亮星就是北极星。1
月球、地球和太阳月球1.人类对月球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神话阶段、观测阶段和登陆阶段。从最初先民用神话故事描述对月球的美好想象,到后来人类用望远镜观察月球,猜测环形山的成因,再到1969年“阿波罗计划”登月,采集月球岩石和土壤,在月球表面进行科学实验。2.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直到大约50年前,科学家又得出了新的结论:这些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撞击而形成的。3.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它还是至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分,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4.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是27.3天,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自转周期也是27.3天。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而看不见月球的背面。5.认识月相示意图6.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7.月亮升起的位置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每天固定时间观察,6点或者9点都可以,这样可以观察到月亮出现在天空的不同位置。总体是上半夜上弦月出现在西部天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圆,下弦月出现在东部天空或者看不见(一天比一天出现得晚);下半夜则相反,上弦月基本上看不见,下弦月出现在东部天空。8.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有什么不同?①地球表面有大气、土壤、岩石,还有液态水形成的海洋、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因而没有风),没有液态水,有岩石,月壤因热胀冷缩而呈粉末状。②地球表面有地壳结构和地质作用,所以有山地、平原、盆地等地形;月球表面没有地质作用,月表虽也有高低不同的地形,但大部分是由陨星撞击形成的。二者有完全不同的成因。③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表面的1/6,人受到的重力要比在地球上小得多,走起来很容易,但容易摔跤。9.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实验器材:托盘、细沙、石子、泡沫球、手电筒等等。实验原理:细沙模拟的是月球表面,大小不同的石子模拟的是大小不同的陨星。陨星落在月球上会形成凹坑,这就是环形山。石子从不同高度落下,表示陨星撞击月面的速度不同。较大的陨星撞击形成较大的环形山,较小的陨星撞击形成较小的环形山。实验方法:①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②从不同的高度和不同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③再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实验现象:从不同的高度、不同的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高度越高,沙坑越大,高度越低,沙坑越小。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石子越大,沙坑越大,石子越小,沙坑越小。手电筒代表太阳,当阳光从不同角度照射月球上的环形山时,形成的阴影不同,太阳光斜射月面,环形山最为明显,而直射时环形山不太明显。实验结论:月球上的环形山主要由陨石撞击形成。10.模拟月球的公转,观察“月相”的变化实验材料:台灯、排球等。实验步骤:①拉上窗帘,关上顶灯,打开台灯并放在教室中央。②手臂伸直,双手托住一只排球,球的位置比头稍高。③原地转动身体,让球一直保持在身体的前方。④观察球面受光的情形。实验原理:在这个实验中,落地台灯相当于太阳,排球相当于月球,人的头部相当于地球。地球转动一周,相当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地球上的人就可以看到台灯的光照在排球上的反光,由于照射角度的不同,可以看到月相的变化。实验结论:月相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于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由于月球本身不透明,其一半的面积总会处于被太阳照亮的状态。随着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变化,我们从地球上会看到月球明亮的区域大小发生改变。实际上我们目睹的就是一个月时间里,月球不同地区经历白天和黑夜的变化过程。地球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盖天说是中国古代人的一种直观感受;海面弯曲是古希腊人根据船只进出港时的现象作出的猜测;浑天说是张衡根据日月星辰的运动提出的一种抽象模型;而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变化提出的观点则是一个推论。2.海边看到帆船回港,人们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而船离开岸边时,都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3.历史上第一位进行环球航行的是航海家麦哲伦。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后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西边航行,最终又回到了起点。4.1961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航天员从太空看到了地球——一颗蓝色的星球。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地球表面有液态的水,温度适宜,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自转。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月球是地球的卫星。5.这是一幅地球的图片,是从太空拍摄的。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什么?蓝色部分可能是什么?咖啡色和绿色部分又可能是什么?请大家比较一下蓝色、咖啡色、绿色部分的面积哪个更大?白色部分可能是云层或冰川;蓝色部分可能是海洋;咖啡色部分可能是荒漠;绿色部分能是森林或草原。其中,蓝色部分面积最大,因为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6.地球陆地分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南美洲大陆、大洋洲大陆、南极洲大陆等板块,亚欧板块的面积是最大的,最小的是大洋洲板块的大陆面积。7.模拟帆船进港和出港的实验:实验方法:第1步,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平直状态,在桅杆顶部、桅杆中部和船身分别做上记号。负责操作的学生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移动模型小船,负责观察的学生记录三个记号出现的先后顺序。第2步,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弯曲状态,重复第一步。实验现象:模型小船在平面上航行,无论是进港还是离港,都是同时看见帆船的全身,而模型小船在曲面上航行时,离港时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返港时,是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实验结论:由此可以证明,地球不是平面的,而是球形的。阅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在下图标注出麦哲伦环球航行的主要停靠点。太阳1.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5500°C,内部温度可达1500万°C。它的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天文学家把太阳这样的星球称为恒星。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发光发热,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温度,太阳表面温度约为5500摄氏度,内部温度可达1500万摄氏度。体积,它的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恒星,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2.太阳离地球约有1.5亿千米,光每秒的传播距离约为30万千米,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8分多钟,也就是说,此刻照在我们身上的太阳光,是太阳8分20秒之前发出来的。3.1.5亿千米究竟有多远?光每秒的传播距离约为30万千米,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8分20秒。假如乘坐速度为1000千米/每小时的飞机,要连续飞行17年;假如乘坐速度为4万千米/每小时的火箭,要连续飞行5个多月。4.与太阳运动有关的成语:东升西落
日上三竿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日落西山5.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太阳在一天中运动变化的最直观的描述。清楚地表述太阳在一天中的位置变化需要用到一个量: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不是描述长度,而是描述角度,因而不能用尺子去量。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6.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通过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角来描述太阳的位置。7.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角是不一样的。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的任何物体,他们的太阳高度角是相同的。8.测量太阳高度角的方法①一名同学背对太阳站定。②在人影前端与头顶之间拉直一根线,测出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角度。9.上午9:00和下午3:00的太阳高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一日内,太阳位于上中天时,其高度达到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以正午太阳高度为对称点,上午和下午的太阳高度呈轴对称。如上午9点和下午3点的太阳高度相同,只是方向不同。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10.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正午为界,呈现出轴对称性。上下午的太阳高度相等,只是方向不同。11.一天中什么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小?什么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呢?一天当中,正午12:00太阳直射的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接近于90度,而太阳升起和太阳落下的那一瞬间,太阳高度角最小,接近于0度。12.测量并画出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角。2
太阳系1、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2、在这个家族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存在着数十万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行星。天文学把这个区域称为小行星带。01太阳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其他天体都围绕太阳公转。同时太阳还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恒星。02水星水星是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上的温差可达五六百摄氏度。它的表面有许多环形山,而且十分古老,至今未发现水星有卫星。水星是太阳系中公转速度最快的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周仅需要88个地球日,自转一周需要58.65个地球日。03金星金星是除了太阳和月球外,人的肉眼能够看到的最亮的天体。金星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的,金星自转速度也是八大行星中最慢的,自转一周需要243个地球日。金星也没有卫星。04地球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月球。地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有生命活动的星球。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一颗缓慢旋转着的淡蓝色的行星。地球是八大行星中唯一拥有大量液态水的星球。05火星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不少铁的氧化物,因此外观呈红色。火星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相似,有壳、幔、核,火星表面只有干涸的河床和大片沙漠。火星有两颗卫星。06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最重的行星,被称为“行星之王”,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318倍,体积约为地球的1316倍。木星虽然巨大无比,但是自转速度却是太阳系中最快的,自转一周只用9小时50分至9小时56分。木星约有30颗卫星。07土星土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行星,土星的平均密度是八大行星中最小的,比水的密度还小。土星赤道上空有美丽的土星环,土星环是由冰粒构成的。土星大约有30颗卫星。08天王星天王星呈海蓝色,由厚厚的大气包裹,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天王星拥有光环,它的最大特征是自转的倾斜角度很大,几乎是躺着运行的。公转周期为84个地球年。天王星大约有29颗卫星。09海王星海王星呈淡蓝色,其组成成分为各种各样的“冰”与含有15%的氢和少量氨的岩石。海王星的公转速度非常慢,公转一周需要164.8个地球年。海王星大约有14颗卫星。10小行星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根据估计,小行星的数目应该有数百万,而最大型的小行星现在开始重新分类,被定义为矮行星。11彗星彗星没有固定的体积,它在远离太阳时,体积很小;接近太阳时,彗发变得越来越大,彗尾变长,体积变得十分巨大。彗尾最长竟可达2亿多千米。彗星的质量非常小。一般彗星是由彗头和彗尾两大部分组成。12流星流星是太空中的尘粒和固体块。当它闯入地球大气圈时,就会同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光迹。若流星在大气中未燃烧尽,落到地面后就称为“陨星”或“陨石”。陨石给我们带来丰富的太阳系形成演化的信息。学习过程中我知道了: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_水星_,最远的行星是_海王星_。体积最大的行星是__木星__,体积最小的行星是_水星_。公转周期最短的行星是_水星_,公转周期最长的行星是_海王星_。自转周期最短的行星是__木星_,最长的行星是__金星__。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__金星__、__火星__。最亮的行星——金星最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地球与地球最相似,被称为“红色的星球”的行星——火星本课小节1、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2、太阳系的基本结构,主要是由八大行星的运动和分布状况决定的,按它们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
星座1.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划分成的不同区域就称为星座。比如大熊星座、白羊星座。2.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那么图像不同。3.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小熊星座的主要标志是北极星。4.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将全天星空划分为88个星座。5.光年是长度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时空距离,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是时间和光速计算出来的单位。6.组成北斗七星的七颗星其实离我们的距离并不相同,它们分布在离我们有50~150光年远的宇宙空间里。7.不同的季节,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星座。4
星系1、18世纪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是最早提出银河系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星系的理论的人之一,康德创造了“岛屿宇宙”这个词来描述星系。2、天文学家现在估计在可观测的宇宙中有1000亿个星系。3、英国术语“银河”最早的用法之一是在杰弗里·乔叟14世纪的诗“名人之家”中,他把银河系比作一条天路。4、当我们谈论星际旅行时:由于宇宙的膨胀,所有其他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自己的星系。远离银河系的星系比附近的星系逃离速度更快。5、有些从银河系后退的星系是椭圆形的,就像足球。星系也可以很薄很平,有触手一样的手臂——就像银河系一样。6、星系的形状也不规则,包括许多矮星系。这些星系是宇宙中最小的星系,只有几百或几千颗恒星(相比之下,银河系中有1000亿颗恒星)。7、矮星系聚集在更大的星系周围。8、矮星系经常通过引力把它们的恒星输给更大的邻居。当矮星系被撕裂时,恒星在天空中流动,遗憾的是距离太远肉眼不可见。9、你也看不到银河系中心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黑洞,如果你看过射手座,那么你看的方向是正确的。10、大多数星系的中心都有一个黑洞,天文学家发现,黑洞的质量始终约为主星系质量的1/1000。11、离银河系最近的两个星系——小麦哲伦云和大麦哲伦云——可能没有黑洞。或者,由于这两个星系都是低质量星系,它们的中心黑洞可能太小而无法探测。12、每个星系都有尘埃,由恒星产生的尘埃使光看起来比肉眼观察时更红,这使得天文学家研究恒星的性质变得困难。13、灰尘也可以传播,一些星系驱动着银河风,以每秒数百公里的速度将尘埃和气体排放到星系间介质,即星系之间的空间中。14、这些风是由星光对尘埃和气体施加压力引起的;最快的星系风是在遥远的星系中,这些星系比银河系形成恒星的速度更快。15、银河系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大约每2亿年完成一次完整的旋转。16、一场银河灾难革命之前,恐龙统治着地球。17、仅根据恒星的引力,星系的旋转速度比预测的要快。天文学家推断,额外的引力来自暗物质,它不发射或反射光。18、除了暗物质,星系大多是空的,如果星系中的恒星缩小到橙子大小,它们将被分开4800公里。19、如果星系缩小到苹果大小,相邻星系之间的距离就只有几米,星系的相对接近意味着星系偶尔会合并。20、大约40亿年后,银河系将与仙女座星系合并。合并过程的结果——至少需要一亿年——将是一个椭圆星系,昵称为“米尔科梅达”。5
浩瀚宇宙1.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天体系统。银河系由数千亿颗恒星组成。2.银河系的结构(1)银河系像一个盘子,银盘直径约10万光年。(2)银河系又像一个漩涡,它有多条旋臂。太阳在其中一条猎户座支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3)银河系中的天体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高速公转。3.建立银河系模型时,用米粒模拟银河系的“恒星”。模型用胶水固定米粒,银河系中天体之间的引力使“恒星”固定在银河系中。4.通过太空望远镜,人们发现银河系以外还有许多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称为河外星系。5.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上百亿年前的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管网集团湖南公司2026届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2026届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
- 2026年驻马店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6国家管网集团校园招聘(河北招17人)考试参考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华南公司(广东省管网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国网湖北省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6届国家管网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参考答案详解(b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西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国网海南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装饰装修监理细则-
- 双减背景下优化作业设计减负增效课件
- 脑出血恢复期护理业务查房
- 京东考试答案
- 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单元制动缸检修标准
- 执业医师考试笔记全
- 村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资金参股企业协议书
- bras扁平化方案竞争分析-材料
- 大垛体育、艺术2+1活动方案及评价标准
- 民营医院的聘用合同
- 偏心测试工艺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