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的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_第1页
基于ansys的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_第2页
基于ansys的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_第3页
基于ansys的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ansys的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0隔震装置设计基础振动是一种有效的被动控制方法。在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设置绝缘装置,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并减少地震能量对上部结构的输入,以减少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基础隔震使结构从传统抗震结构的“放大晃动型”变为隔震结构的“整体平动型”。上部结构加速度、速度和层间相对位移显著减小。隔震结构减震效果和经济性取决于隔震装置性能,因此,多年以来,许多学者花费了相当的精力来研究和开发各种高效的控制装置。隔震装置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能稳定支承上部结构;(2)水平刚度适中,能延长结构自振周期;(3)能适应隔震层的相对位移;(4)便于更换,符合耐久性要求。常用的隔震支座有叠层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等。橡胶支座性能稳定,耐久性好,应用广泛。但橡胶支座竖向承载力较低,耗能能力有限。后来,相继开发出多种高性能隔震支座,如高阻尼橡胶支座、摩擦滑移型支座、球型支座、高承载力多向转动支座和摩擦滑摆隔震系统等。隔震结构位移集中于隔震层,为限制位移过大,通常将橡胶支座与阻尼器结合使用,以达到减小上部结构地震反应和减小隔震层层间位移的目的。本文采用ANSYS软件,模拟分析了粘滞耗能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对比了减震效果。1u3000地震反应能量单自由度耗能体系的运动方程为:mx¨+Cx˙+fs+fd=−mx¨g(1)mx¨+Cx˙+fs+fd=-mx¨g(1)式中m——体系质量;C——结构的粘滞阻尼系数;fs——结构的形变恢复力,fs=f(x,x˙)fs=f(x,x˙);fd——耗能减震器的控制力;x¨x¨,x˙x˙,x——质点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x¨x¨g——地面运动加速度。在方程(1)的两边同时乘以x˙x˙,并在地震持续时间[0,t]上进行积分,得到以下能量方程:∫0tmx¨x˙dt+∫0tCx˙x˙dt+∫0tfsx˙dt+∫0tfdx˙dt=−∫0tmx¨gx˙dt(2)∫0tmx¨x˙dt+∫0tCx˙x˙dt+∫0tfsx˙dt+∫0tfdx˙dt=-∫0tmx¨gx˙dt(2)式(2)简写为:Ein=Ev+EC+ES+ED(3)式中Ein——相对输入能量,Ein=−∫0tmx¨gx˙dtEin=-∫0tmx¨gx˙dt;Ev——相对动能,EV=∫0tmx¨x˙dtEV=∫0tmx¨x˙dt;EC——粘滞阻尼耗能,EC=∫0tCx˙x˙dtEC=∫0tCx˙x˙dt;ES——变形能,ES=∫0tfsx˙dt=EK+EHES=∫0tfsx˙dt=EΚ+EΗ;EK——弹性应变能;EH——滞回耗能;ED——耗能减震器耗能,ED=∫0tfdx˙dtED=∫0tfdx˙dt。式(3)可写为:Ein=ER+EC+EH+ED(4)式中ER为结构物地震反应的能量,即结构物振动的动能和势能,ER=EV+EK。对于消能减震结构,EC可忽略不计(一般不超过5%),消能装置率先进入消能工作状态,充分发挥消能作用,大量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ED→Ein)。这样,既保护主体结构免遭破坏(EH→0),又迅速地衰减结构的地震反应(ER→0),确保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2结构自振周期某5层3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跨度分别为6.0m,7.5m和6.0m,层高为4.8m。柱截面为500mm×500mm,框架梁截面为300mm×600mm,楼板厚100mm,楼面活荷载2.0kN/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II类场地土,特征周期0.40s。结构总质量为3.4×105kg,通过基础隔震延长结构第一自振周期目标为3.0s,将隔震层上部结构近似为单质点,隔震层支座装置总水平刚度为:K=m(2πT)2(5)Κ=m(2πΤ)2(5)每个柱下隔震装置水平刚度取k=3.4×105N/m。隔震和非隔震结构前5阶自振周期见表1。隔震结构阻尼比取0.25,粘滞阻尼器阻尼系数为:C=2ω1ξM(6)阻尼力为:Fd=C|V|αsign(Vc)(7)共4个阻尼器,每个阻尼器取c=1.0×105N·s/m,速度指数α取1.0,为线形阻尼。梁、柱选择三维弹性梁单元BEAM4,隔震装置选择弹簧—阻尼器单元COMBIN14,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3不同地震波激励的隔震结构本文计算了在ElCentro波、Taft波和上海人工波SHW1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地震波加速度峰值(PGA)取35gal,100gal和200gal(分别对应于上海地区7度多遇烈度、设防烈度和罕遇烈度时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图2为PGA=200gal时,在ElCentro波激励下,非隔震、隔震和耗能隔震结构楼层位移包络图,顶层位移(相对于地面)最大值分别为94.6mm,147.1mm和72.6mm。可以看出,隔震结构相对于地面位移增大,但楼层位移集中于隔震层,隔震层加设阻尼器后,隔震层位移减小约50%。图3和图4分别为1层层间位移时程曲线和各层间位移包络图(PGA=200gal,ElCentro波)。非隔震、隔震和耗能隔震3种工况下,1层层间位移最大值分别为20.4mm,5.1mm和3.3mm,相对于非隔震结构,隔震结构层间位移显著减小,加设阻尼器比不加阻尼器时减小约35%。图5表示不同加速度峰值、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包络图。当PGA=200gal时,各地震波激励下层间位移见表2。不同地震波激励下,结构地震反应不同,SHW1为Ⅳ类场地地震波,卓越周期约为1.0s,因此,隔震结构反应较ElCentro和Taft波为大。但在各地震波作用下,相对于非隔震结构,隔震结构层间位移显著减小,且加设阻尼器后,隔震层位移显著减小,上部结构底部楼层层间位移有所减小,往上部则效果减弱。隔震支座和粘滞阻尼器组合使用后,减少了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输入,结构体系变形集中于隔震层,粘滞阻尼器发挥耗能作用。在PGA=200gal,ElCentro波激励下,地震输入能量和阻尼器耗能如图6所示,阻尼器耗能约占输入能量60%。阻尼器出力和位移曲线如图7所示,滞回曲线包围面积,即为耗散能量大小。4施工技术及热分析通过对一个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对比分析了基础固定、隔震和耗能隔震结构的位移反应和减震效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可以建立隔震和耗能减震结构分析模型,速度相关型阻尼器只能考虑线性阻尼(速度指数α=1.0),不能考虑非线性粘滞阻尼。(2)基础隔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