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安徽省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安徽省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安徽省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安徽省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安徽省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宏村位于安徽省歙县东北部,依山傍水,村落的整体布局与自然风光和谐统一。宏村人工古水系以月沼为核心地带,由水圳、月沼、南湖等及每家水院构成,自西北而南,以水圳盘旋村中,以硕大南湖作为水系之尾,汇纳众水,北接屋舍,南连绿野,以水相牵,自成美景。下图为宏村人工古水系形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宏村人工古水系形态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植被2.月沼具有的生态功能为()①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调节气候④净化水质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3.村中月沼养鱼的历史古已有之,2022年,宏村开展“春分月沼放鱼花”活动,2022尾鱼放入月沼。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月沼的观赏性B.为游客提供垂钓活动C.为居民提供农副产品D.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答案〗1.A2.C3.D〖解析〗【1题详析】由材料可知,宏村人工古水系以月沼为核心地带,由水圳、月沼、南湖等及每家水院构成,自西北而南,以水圳盘旋村中,以硕大南湖作为水系之尾,汇纳众水,北接屋舍,南连绿野,以水相牵,故影响宏村人工古水系形态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受地形与河流影响,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题详析】宏村人工古水系以月沼为核心地带,为村落服务,月沼作为湿地,具有的生态功能为调节气候与净化水质,③④正确,涵养水源与保持水土主要是森林的生态功能,①②错误;故选C。【3题详析】村中月沼养鱼的历史古已有之,尾鱼放入月沼可以鱼净水,以鱼养水,以鱼调水,确保村中水系安全,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村落生物多样性,D正确,ABC错误;故选D。某品牌冰川水(矿泉水)来自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史前冰川,是经长时间岩层自然过滤后形成的高原天然冰川水,公司进行100%水源地吹瓶、灌装、封盖一体化生产。2014年8月,该公司与我国石化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加油站便利店向消费者提供高端冰川水。完成下面小题。4.生产该矿泉水的直接水源是()A.冰雪融水B.大气降水C.地下水D.河流水5.该矿泉水公司坚持在西藏水源地建厂,主要目的是()A.降低生产成本B.保障产品质量C.减少运输费用D.扩大生产规模6.与石化央企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对该矿泉水公司影响最显著的是()A.扩大生产规模B.提高产品质量C.拓展销售渠道D.提升品牌知名度〖答案〗4.C5.B6.C〖解析〗【4题详析】根据材料“某品牌冰川水(矿泉水)来自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史前冰川,是经长时间岩层自然过滤后形成的高原天然冰川水”,由此可知该矿泉水的水源来自冰雪融水下渗形成的地下水,因此该矿泉水的直接水源是地下水,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析】结合材料“公司进行100%水源地吹瓶、灌装、封盖一体化生产”,该矿泉水公司坚持在西藏水源地建厂生产,主要是为了保障洁净的水源,从而保证产品品质优,B正确。由材料可知该矿泉水公司该公司与我国石化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加油站便利店向消费者提供高端冰川水,该矿泉水公司的定为是高端冰川水,售价较高,因此其不是主要考虑生产成本,A错误。该矿泉水公司坚持在西藏水源地建厂生产后,需要将瓶装矿泉水运输到消费市场,若不在西藏水源地建厂则需要运输水源,水源和瓶装水的重量差异不大,因此运输成本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C错误。西藏生态环境脆弱,该矿泉水公司坚持在西藏水源地建厂无法扩大生产规模,D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6题详析】2014年8月,该公司与我国石化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无法影响矿泉水公司的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A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该公司与我国石化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加油站便利店向消费者提供高端冰川水,因此可以拓展矿泉水公司的销售渠道,对该品牌知名度的影响较小,C正确,D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城市行道树土壤多为搬迁土壤,其理化性质受到区域成土母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研究表明,上海市行道树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低于南京和青岛的道路绿地。上海市行道树土壤容重大,有效钙含量很高。土壤容重指一定体积内土壤干物质重量,土壤越紧实,容重越大。完成下面小题。7.上海市行道树的土壤()A.通气性好B.透水性差C.pH值偏低D.保水性差8.上海市行道树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低于南京和青岛的道路绿地,其影响因素有()①土壤类型②城镇化水平③施肥管理④行道树种类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在提高上海市行道树土壤质量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增加土壤孔隙度B.混入建筑垃圾C.构建行道树土壤管理体系D.使用表土回填〖答案〗7.B8.D9.B〖解析〗【7题详析】上海市行道树土壤容重大,土壤的孔隙度越小,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越差,土壤水分不易蒸发,所以保水性好,B正确,AD错误;PH值与土壤容重没有关系,C错误。故选B。【8题详析】根据材料“城市行道树土壤多为搬迁土壤,其理化性质受到区域成土母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上海市行道树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低于南京和青岛的道路绿地,可能与区域成土母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有关,①正确;城市化水平、对行道树施肥管理方式等人类活动方式不同,也会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②③正确;行道树栽种的种类不同对土壤的养分消耗不同,也会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④正确。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9题详析】在行道树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土壤孔隙度,构建行道树土壤管理体系,使用表土回填等措施来提高土壤质量,ACD不符合题意;建筑垃圾中养分少,且难以被植物吸收,土壤中混入建筑垃圾会降低土壤质量,B符合题意,故选B。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记录着人类历史、民族融合、环境变化及社会的发展。新疆多民族、多语种地名的分布特征与地形、海拔、坡度等地理环境和以此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关系密切。下图为新疆不同海拔各语种地名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0.下列新疆地名用字中,出现最晚的是()A.郭勒、苏木B.库木、克孜勒C.达拉、塔木D.解放、兵团11.汉语、维吾尔语以及哈萨克语三种语言地名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图中的()A.甲乙丙B.丙乙甲C.丙甲乙D.乙甲丙12.影响蒙古语地名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数量多,分布均匀B.到达时间早,最先命名C.习惯于游牧,迁徙范围大D.与其他民族混杂居住,地名趋同〖答案〗10.D11.A12.C〖解析〗【10题详析】由材料可知,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记录着人类历史、民族融合、环境变化及社会的发展。新疆的郭勒、苏木、库木、克孜勒、达拉、塔木是根据新疆的自然环境所起的地名,而解放、兵团是新中国成立后,驻扎进入新疆所起的地名,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题详析】新疆维吾尔族主要从事农业中的种植业,而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而汉族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读图可知,甲在海拔<500米的区域占比达到80%,这个海拔范围内城市众多,故以汉语为主,故甲为汉语,乙主要集中在1000-1500米之间,应为从事种植业的维吾尔族为主,说的是维吾尔语,丙在海拔1500-2000米后占比迅速增加,故为从事畜牧业的哈萨克族,说的是哈萨克语,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题详析】读图可知,蒙古语地名分布特点是占比较低,在不同海拔的变化差异不大,其人口数量少,分布不均匀,A错误;到达时间晚,B错误;蒙古族从事的是畜牧业,且多为游牧民族,习惯于游牧,迁徙范围大,C正确;蒙古族一般不与其他民族混杂居住,D错误;故选C。红柳是生长在沙漠中的一种灌木,地上部分纤细,地下根系发达。在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红柳沙包是由红柳枯枝落叶层与风沙遇到红柳丛受阻而交替堆积形成。科学家通过研究红柳沙包的沉积纹层,可以了解千百年来沙漠地区的气候与环境变化。下图示意红柳沙包景观。完成下面小题。13.红柳地下根系发达的自然原因是()A.红柳枝繁叶茂B.气候干旱C.土壤肥沃D.风沙层深厚14.红柳沙包所属地貌类型是()A.风积地貌B.风蚀地貌C.冲积地貌D.黄土地貌15.研究发现,有的年份红柳沙包中枯枝落叶层较厚,据此可以推测出当年()A.风力强劲B.气温偏低C.沙尘暴多D.降水较多〖答案〗13.B14.A15.D〖解析〗【13题详析】根据题干可知,红柳是生长在沙漠中的一种灌木,地下根系发达,是为了适应干旱的气候,从地底深处获得充足的水分,B正确;红柳地上部分纤细,A错误;红柳生长在沙漠中,土壤贫瘠,C错误;风沙层后与根系发达无关,D错误;故选B。【14题详析】根据材料“红柳沙包是由红柳枯枝落叶层与风沙遇到红柳丛受阻而交替堆积形成”,可推知,春、夏季节风速较大,遇到红柳阻挡,风速减弱,风沙堆积;冬季风速较小,有利于枯枝落叶堆积,循环往复,形成了红柳沙包沉积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题详析】当沉积砂层较厚时,说明气候更干旱,风力较大;当红柳枯枝落叶层较厚时,表明气候比较湿润,降水多,红柳生长速度快,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草房现主要分布于山东半岛沿海地带,历史悠久,是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海草房屋顶用特有的海草苫成,海草最厚处达4m,需由匠人经70多道工序完成。海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用它苫成厚厚的房顶,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还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毁等优点。海草房屋脊倾斜约50°,厚约0.5m的墙由当地天然花岗岩石块建成,耐久性在40~5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海草房传统村落环境发生改变,许多海草房被拆除,一些传统村落整个消失,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下图为海草房景观图以及海草房选址示意图。(1)从房屋特点和选址角度,说明海草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2)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保方面对海草房进行简要分析。(3)请为海草房及其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屋顶厚、坚实,可以防御海风、风暴潮;屋脊倾斜约50°,有利于夏季排水和冬季排雪;花岗岩墙体和海草屋顶阻隔了热量,冬暖夏凉;选择阳坡且背靠丘陵,阻挡冬季风。(2)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减少建筑材料使用,节约资源;海草使用寿命长,节省资源,生态环保;屋顶高墙体厚,屋内冬暖夏凉,节省能源,保护环境;海草原料废弃后可降解,对环境污染小。(3)设立相关培训和管理体系,培养海草房建造匠人,传承技艺,提供技术人才保障;收集或人工养殖海草,保障建造原材料的供应;发展相关旅游产业,改建海草房,提供住宿或餐饮等服务;完善村落的基础设施;加强宣传,增强保护意识等。〖解析〗本题以海草房相关资料和景观图为载体,涉及地域文化景观,聚落的发展方向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小问1详析】由材料可知,海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用它苫成厚厚的房顶,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还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毁等优点。海草房屋脊倾斜约50°,厚约0.5m的墙由当地天然花岗岩石块建成,海草房现主要分布于山东半岛沿海地带,沿海地区易受海风、风暴潮的影响,故屋顶厚、坚实,可以防御海风、风暴潮;山东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屋脊倾斜约50°,有利于夏季排水和冬季排雪;花岗岩墙体和海草屋顶阻隔了热量,冬暖夏凉;从右图中可知,海草房选择阳坡且背靠丘陵,可阻挡冬季风。【小问2详析】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海草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减少建筑材料使用,节约资源;海草耐久性在40~50年,使用寿命长,节省资源,生态环保;海草房屋顶高墙体厚,屋内冬暖夏凉,减少能源使用量,保护环境;海草原料废弃后可降解,对环境污染小,保护生态环境。【小问3详析】海草房及其村落的保护可通过设立相关培训和管理体系,培养海草房建造匠人,传承技艺,提供技术人才保障,收集或人工养殖海草,保障建造原材料的供应,保障海草房的持续性,加强宣传,增强保护意识等;发展措施可以利用海草房独特的景观发展相关旅游产业,改建海草房,提供住宿或餐饮等服务;完善村落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雅鲁藏布江地处青藏高原南部,中游地区河谷宽窄相间,宽谷段沙丘广布,水位季节变化大。米林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年降水量约640mm,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节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下图示意丹娘沙丘位置。(1)推测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在图上相应位置绘出风向。(2)从沙源、动力、堆积场地三个方面,说明沙丘的形成条件。〖答案〗(1)由于沙丘位于江心洲的西北(偏西)方,所以这里的主导风向是东南风(偏东风)。如图所示:(风向绘制要规范)(2)沙丘所在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径流季节性变化大,冬春季节江心洲和河漫滩成为沙丘形成的沙源;冬春季节多大风,且盛行偏东风,为沙丘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该河段河谷宽广,谷底平坦,缺少植被保护,且背靠山脉,为沙丘的形成提供了堆积场地。〖解析〗本题以雅鲁藏布江河谷沙丘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环境整体性,沙丘形成过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思维素养。【小问1详析】由图中等高线分析,沙丘所在河谷附近的等高线较稀疏,说明该河谷较宽;河谷两侧的等高线比较密集,且数值大,说明河谷两侧高山耸立。由图可知,“丹娘沙丘”的沙源来自江心沙洲,沙丘应位于沙源地的下风向,由此推测该段河谷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绘图如图所示:(红色箭头为风向)【小问2详析】根据所学知识,雅鲁藏布江地区降水季节变化较大,降水多集中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夏秋季时河流水位较高,冬春季节河流水位较低,河漫滩和江心洲裸露,为沙丘形成提供沙源地;冬春季节时,本地多大风,偏南风较多,使江心洲和河漫滩的沙源随风搬运,为沙丘形成提供动力;同时该地区河谷较宽,地势平坦且植被覆盖率低,同时北部为山脉,背靠山脉,为沙丘形成提供堆积场所。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俄罗斯人口分布极不均匀,2002年俄罗斯人口重心朝西北方向移动45km,人口分布的非均衡格局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下图示意俄罗斯各联邦主体2017年人口密度分布,图中倾斜线为俄罗斯人口分界线——“圣图线”(圣彼得堡—图瓦线)。(1)概括俄罗斯人口空间分布的基本特点。(2)简述俄罗斯人口重心朝西北方向移动的原因。〖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圣图线’西南侧人口密集,东北侧稀疏;西南侧人口西多东少,东北侧人口南多北少。(2)人口重心朝俄罗斯西北移动,是因为俄罗斯西北部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众多,就业机会多。〖解析〗本大题以俄罗斯为背景,涉及人口的分布、人口迁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能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地理学科素养。【小问1详析】由材料可知,俄罗斯人口分布不均衡,存在一条明显的人口分界线“圣彼得堡-图瓦线”(简称“圣图线"),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之一有人口分布不均;结合图可知,“圣图线西南侧人口密集,东北侧稀疏;其中,人口密集的西南侧人口西多东少;人口稀疏的东北侧人口南多北少。【小问2详析】由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人口重心的迁移受到自然与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自然因素来看,俄罗斯西北部,自然条件优越;从社会经济因素来看,俄罗斯西北部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众多,就业机会多。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元谋县素有“天然温室”之称,是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典型地区,气候干旱,未利用的荒山荒地较多。为打好绿色能源牌,当地建立“光伏+农业”开发模式,板下选种水果作物,水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