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第十九单元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2024届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第十九单元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2024届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第十九单元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2024届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第十九单元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2024届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第十九单元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第十九单元文化交流与传播题组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限时:25分钟满分:41分用时:分钟得分:分答案:200页一、选择题1.[2022辽宁,3分]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牺牲不肥美且斋戒不敬,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太祝的观点(A)A.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 B.质疑了祭祀功用C.强调了宗法伦理关系 D.否定了君权神授[解析]据材料信息“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国亡不亦宜乎”可知,太祝强调兴国须靠德政,国之兴亡,在于民心向背,这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故A项正确。2.[2021年1月浙江选考,2分]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观点中,对应两者的是(D)A.“齐物”;“逍遥”B.“天行有常”;“仁政”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非攻”D.“制天命而用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解析]“制天命而用之”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人的地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对民的重视,强调了民的作用,故选D项。“齐物”指的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应当同等看待,并没有突出人的地位;“逍遥”强调的是无拘无束,与“民的作用”关系不大,排除A项。“天行有常”强调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没有突出人的地位,排除B项。“法古无过,循礼无邪”指的是效法古代不会有过错,遵循古时礼法不会有邪行,涉及的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非攻”没有强调民的作用,排除C项。【思维拓展】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随着人民力量的壮大和显现,“民为邦本”思想慢慢替代了“神为邦本”思想,与“君为邦本”思想一起成为政治哲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儒家传统的政治哲学中,有两个并行不悖的原则,即“尊君”与“民本”,这使儒学在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3.[2023湖南,3分]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D)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解析]根据材料中明朝赐予两国的经籍名称可知,这些经籍都体现了儒家思想,联系所学可知,南宋后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说明当时朝鲜和日本通过请赐,试图借助明王朝强化其政府的权威地位,故选D项。4.[2022湖南,3分]晚清时期,中国人惊奇地发现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与《墨子》记载有相似之处。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这一现象表明(C)A.墨学复兴促进传统科技转型 B.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一脉相承C.西学东渐促进了墨学的复兴 D.中国古代的科技以实验为基础[解析]晚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传入,人们发现《墨子》中的记载与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有相似之处,这促进了墨学的复兴,C项正确。材料虽涉及墨学复兴,但未涉及其对传统科技的影响,排除A项。B项误读材料,排除。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轻实验,排除D项。5.[2022年6月浙江选考,2分]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按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C)A.睁眼看世界 B.宣传民主共和 C.思想启蒙 D.托古改制[解析]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睁眼看世界涉及的是林则徐、魏源等人,故排除A项。宣传民主共和是孙中山、黄兴、章炳麟、邹容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故排除B项。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在当时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思想上起到了启蒙作用,故C项正确。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主张,故排除D项。6.[2022天津,3分]有关《荷马史诗》作者的生平虽然没有留下可靠的史料记载,但是十几个希腊城邦却都自称是荷马的故乡,柏拉图也说“荷马教育了希腊人”;古罗马文学家维吉尔仿照《荷马史诗》歌颂罗马帝国和屋大维;德意志哲学家尼采以荷马为标志,把古希腊时代分为前荷马时期和后荷马时期。由此可以深刻认识到(A(1分)B(1分)C(3分)D(0分))A.文化名人成为民族荣誉的代表 B.伟大作品具有教育的重要功能C.文史经典能够产生隽永的影响 D.史诗首先要求内容的真实准确[解析]由“十几个希腊城邦却都自称是荷马的故乡”“古罗马文学家维吉尔仿照《荷马史诗》”“德意志哲学家尼采以荷马为标志”划分古希腊历史时期等可知,《荷马史诗》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即文学经典能够产生隽永的影响,故C项表述最全面,选择C项得3分。由“十几个希腊城邦却都自称是荷马的故乡”可知,A项表述正确,但不够全面,故选择A项得1分;由“荷马教育了希腊人”可知,B项表述正确,但不够全面,故选择B项得1分;材料未涉及史诗内容的真实准确性,D项错误,故选择D项得0分。7.[2021福建,3分]据古罗马史书记载,公元前5世纪,三名罗马使者被派去雅典以熟悉其制度和风俗,并了解其他希腊城邦的法律。他们抄录了《梭伦法》,回国后参与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这一记载反映了(C)A.希腊各城邦文化的优越 B.罗马法的包容特征C.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 D.《十二铜表法》的来源[解析]由题干中关键信息“他们抄录了《梭伦法》,回国后参与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可知,希腊的《梭伦法》对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产生了一定影响,这反映了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故C项正确。8.[2021湖南,3分]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C)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早期商品经济不发达,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C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罗马法中债的关系,无法体现保护私产的观念动摇,A项错误。债权或债务的主体不局限于奴隶主群体,B项错误。仅由材料不能说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D项错误。9.[2022辽宁,3分]古埃及早王朝时期,已经形成了三大“创世论”神学体系,这些体系中的神话传说内容都与太阳和水有关。这体现了古埃及(B)A.王权的衰落 B.对自然的崇拜 C.文字的发展 D.对科学的探索[解析]三大“创世论”神学体系中的神话传说内容都与太阳和水有关,这体现了古埃及对自然的崇拜,故B项正确。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王权的衰落,故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古埃及文字的发展状况,故C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古埃及对自然的崇拜,这不属于科学探索的范畴,故D项排除。10.[2023年1月浙江选考,2分]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以使用石器工具和直接占用资源为特征,他们信奉万物有灵,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下列项中,属于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的有(A)①创造了玛雅文字②建造羽蛇神金字塔③发明数字符号“0”④广泛使用马拉战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印第安人创造了玛雅文字,建造了羽蛇神金字塔,故A项正确。古代印度人发明了数字符号“0”,故排除③,亚欧大陆广泛使用马拉战车,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亚欧大陆的马引入美洲,故排除④,综上排除B、C、D三项。【归纳总结】美洲印第安文化的特点(1)有悠久的历史,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2)贵族和祭司阶层垄断教育。知识传播面向贵族和祭司阶层,不面向平民阶层。(3)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培育出了玉米、西红柿、南瓜等农作物。(4)涉及众多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农业、宗教、自然科学、艺术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二、非选择题11.[2021广东,14分]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事求是”,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时,广开献书之路。河间献王好儒学,从民间收集经过秦火保留下来的《尚书》《礼记》等古文先秦旧书,经考辨将正本献给朝廷。《汉书》评价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作注解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淮南王亦好书,但“所招致率多浮辩”,故颜师古说他“言无实用耳”。——摘编自《汉书》等材料二清代学者阮元批评宋明理学家“自遁于虚而争是非于不可究诘之境”,而清儒“束身修行,好古敏求,不立门户,不涉二氏(即佛、道),似有合于‘实事求是’之教”。阮元进一步评论道,“实者,实事也。圣贤讲学,不在空言,实而已矣”。近人梁启超也认为清儒“以实事求是为学鹄,颇饶有科学的精神”。梁启超笔下的科学精神,是指“善怀疑,善寻间,不肯妄徇古人之成说与一己之臆见,而必力求真是真非之所存”等。——摘编自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等(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的背景,并简析河间献王被评价为“实事求是”的原因。(6分)[答案]背景:中央集权加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原因:对优秀传统文化予以尊重但不盲从;学术研究以事实为依据,学术思想具有思辨性。(6分)[解析]“背景”结合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状况分角度概括;“原因”可根据材料“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经考辨将正本献给朝廷”“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等信息进行简析。(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阮元批评宋明理学家的原因,并指出梁启超所述“实事求是”的新内涵。(8分)[答案]原因:学术思想空乏难以探究;学术思想背离经世致用精神。新内涵:敢于质疑;不盲从、不保守;学术思想有事实依据。(8分)[解析]“原因”根据材料“宋明理学家‘自遁于虚而争是非于不可究诘之境’”“圣贤讲学,不在空言,实而已矣”等信息进行概括;“新内涵”根据材料“善怀疑,善寻间……必力求真是真非之所存”“以实事求是为学鹄”等信息及所学知识,从敢于质疑、学术思想有事实依据等方面作答。题组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限时:18分钟满分:30分用时:分钟得分:分答案:201页一、选择题1.[2019北京文综,4分]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A)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新疆发现东周时期楚国的丝绸及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中原丝织品技术先进、做工精良,已经远播新疆地区,故A项正确。【思维拓展】来自世界多地的考古实践表明,远在汉代张骞“凿空”西域之前,连接古代中国文明与希腊—罗马文明的商贸大道就已经存在。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它以丝绸贸易为主要载体,为东西方经济、文化、技术的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与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不同的是,这一通道只是分段运行着的路线,缺乏统一的规制、建设,严密的管理、经营。2.[2021北京,3分]唐代以来,中国瓷器远销欧洲。明末“海禁”后,瓷器出口大幅减少,同时期日本学习中国制瓷技术,生产出色彩艳丽的伊万里瓷,在欧洲广受欢迎。清前期,景德镇出产的瓷器借鉴伊万里瓷的艺术设计,质优价廉,重新占领欧洲市场。中国瓷器再次畅销欧洲的原因是(A)①制瓷技术保持世界领先②艺术设计注重借鉴创新③官营制瓷业占主导地位④国内民众的购买力下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据材料“唐代以来,中国瓷器远销欧洲”“日本学习中国制瓷技术……在欧洲广受欢迎”“借鉴伊万里瓷的艺术设计……重新占领欧洲市场”等信息可知,中国瓷器艺术设计注重借鉴创新、制瓷技术保持世界领先,故①②正确,答案为A项。3.[2021重庆,3分]下图是分别在埃及、阿富汗和中国出土的罗马搅胎玻璃瓶,有学者指出它们是罗马工匠制作的。这可用于佐证(B)大月氏成为丝绸之路的中心 B.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C.罗马搅胎玻璃瓶技术沿丝绸之路东传 D.东汉与罗马帝国建立了官方直接往来[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埃及、阿富汗和中国的洛阳都出土了古罗马的玻璃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及、大月氏、中国洛阳都位于丝绸之路上,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B项正确;仅由材料不能得出大月氏是丝绸之路的中心,排除A项;由材料只能看出物品的东传,看不出技术的东传,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官方直接往来,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4.[2021福建,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彩瓷一般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明代最著名的彩瓷属于釉下彩,清代出现了粉彩、珐琅彩等新型的釉上彩瓷。珐琅器制作技术约在元代从西亚传入,明清时期的珐琅器在制作过程中吸收了中国青铜器、瓷器工艺的一些制作特点,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工艺品。清代出现了画珐琅、錾胎珐琅等新型产品,不少还绘有西方神话故事。到了18世纪,通过日益频繁的中外贸易,中国商品尤其是工艺品被不断输往欧洲。——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材料二17—18世纪,以中国商品为代表的亚洲奢侈品涌入欧洲,很多欧洲贵族和富裕家庭以使用中国产品和效仿中国生活习俗为时尚。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英国的制造商和工匠们积极寻求仿制东方奢侈品的方法,他们对来自亚洲的商品进行研究,吸收其特点并加以改造,进而制造出了全新的、为市场所追捧的、具有英国风格的产品,白棉布印花工、制陶工和油漆匠是其中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这类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于新消费品已然成为不列颠的代名词。从18世纪后半期开始,一股“盎格鲁热”出现了,这是一波针对英国新式商品的热潮。——摘编自[英]马克辛·伯格《奢侈与逸乐:18世纪英国的物质世界》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珐琅彩瓷生产的特点。(6分)[答案]特点:注重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产品风格与品种丰富多样;适应海外市场需求。(6分)[解析]由“明清时期的珐琅器在制作过程中吸收了中国青铜器、瓷器工艺的一些制作特点”及所学知识可归纳出注重技术的传承与创新;由“清代出现了画珐琅、錾胎珐琅等新型产品,不少还绘有西方神话故事”可归纳出产品风格与品种丰富多样;由“通过日益频繁的中外贸易,中国商品尤其是工艺品被不断输往欧洲”可归纳出适应海外市场需求。(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后半期英国“新式商品”的形成过程,并分析“盎格鲁热”的影响。(10分)[答案]过程:从仿制、改造以中国奢侈品为代表的亚洲商品到实现创新,制造出英国的新式商品。影响:带动了英国的产业技术创新,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世界市场(世界体系)的形成;客观上助推了英国的殖民扩张。(10分)[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英国的制造商和工匠们积极寻求仿制东方奢侈品的方法”“进而制造出了全新的、为市场所追捧的、具有英国风格的产品”说明英国“新式商品”的形成过程。第二小问,可从对英国工业革命发展、世界市场形成及英国殖民扩张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史上东西方文明交往的现象,谈谈你的认识。(4分)[答案]认识:文明交流是相互作用的过程,东西方文明都对彼此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文明交往应该在平等基础上互动互鉴。(4分)[解析]从文明交流的过程、结果、方式等角度作答即可。题组三战争与文化交锋限时:20分钟满分:27分用时:分钟得分:分答案:201页一、选择题1.[2020年1月浙江选考,2分]洋务派巨擘左宗棠主持重刻《海国图志》,在该书序中慨言:百余年来,中国“水陆战备少弛”,英吉利“蹈我之瑕,构兵思逞”,“廿余载,事局如故”,“然同、光间福建设局造轮船,陇中用华匠制枪炮”,“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这一认识反映了(B)A.左宗棠、魏源顺乎世界之潮流迈出变法第一步B.“师夷长技以制之”是洋务派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C.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的变化D.以“中体西用”寻求变革,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百余年来中国“水陆战备少弛”,洋务运动开始改变上述局面。洋务派兴办军用工业是“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即“师夷长技以制之”是洋务派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他们没有倡导变法,故A项错误;洋务派还停留在学习西方器物的层次,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体西用”这一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故D项错误。2.[2022辽宁,3分]戊戌变法期间,德国获悉《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有聘任英文教习12人、德文教习1人的计划后,德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称这将会“损害中国的独立并使个别国家施加占优势的和不合理的影响”,要求增加德文教习名额。这一要求的实质是为了(D)A.缓和德英关系 B.推广德语教育 C.维护中国权益 D.争取在华利益[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担心损害中国的独立并非德国公使的真实想法,其真实目的是争取德国在华利益,材料中防范“个别国家施加占优势的和不合理的影响”也从侧面体现了列强在争夺在华利益方面的矛盾,故D项正确。这一要求的实质是加紧与英国在华利益的争夺,而不是为了缓和德英关系,故A项排除;推广德语教育并非这一要求的实质,故B项排除;维护中国权益是德国的借口,其提出这一要求的实质还是维护自己的在华利益,故C项排除。二、非选择题3.[2020年1月浙江选考,15分]一个英雄的成长,离不开榜样的力量,了解杰出人物的思想、活动,洞悉风云际会的人类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拿破仑)在巴黎军校……也是整天埋头读书。小伙子喜欢斯巴达人的生活方式,对法兰西纨绔子弟的挥霍无度极为反感。……在驻防的城市埋头读书,以极为灵验的本能选读那些将来对他有用的书:大炮,它的原理和历史;围攻术;柏拉图的《理想国》;波斯、雅典、斯巴达城邦的政体……现在保存有拿破仑的一整套习字簿,里面有他的笔记……从中发现一幅撒克逊七王国的地图,上面有三个世纪的国王名单;条目,古代克里特赛跑的种类;条目,小亚细亚希腊要塞的清单。——摘自[德]埃米尔·路德维希《拿破仑传》材料二自1792年后欧洲有战争之事,乃引起法国之建设共和。然不久有一盖世之英雄不但统治法国,而且为西部欧洲大部分地方之霸主。彼并引入法国革命之改革事业于其治下之国中,而且因合并德国之小邦及覆灭神圣罗马帝国之故建他日欧洲一大强国之根基。——摘自何炳松《欧洲大历史》材料三拿破仑逝后,黑兹利特称他为“现代历史上最伟大的人”,并在自己新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拿破仑在欧洲“制服了封建国王们,这些国王们原本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是“自由的堡垒,在这座堡垒里,人民可以高举自由的旗帜对抗封建世袭制度。”——摘引自[英]阿利斯泰尔·霍恩《拿破仑:文治与武功》(1)仔细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拿破仑关注希腊的原因,并概括说明古代希腊奥林匹亚竞技会的性质。(5分)[答案]原因:崇拜古希腊英雄;神往亚历山大等人的辉煌业绩;远大的政治抱负。性质:祭神活动的重要庆祝形式。(5分)[解析]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材料“喜欢斯巴达人的生活方式”“埋头读书”“波斯、雅典、斯巴达城邦的政体”“笔记”“国王名单”等并结合所学作答即可。第二小问性质,结合所学即可作答。(2)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引入法国革命之改革事业于其治下之国中”的观点。(6分)[答案]继承法国大革命初期传统,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广泛动员和征集农民当兵。编纂《拿破仑法典》,用法律条文将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确定下来。(6分)[解析]首先要理解“引入法国革命之改革事业于其治下之国中”的含义,即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法国的改革影响到其他国家。然后再结合所学从拿破仑改造法国的措施及其影响回答即可,如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以及编纂《拿破仑法典》等。(3)根据材料三中拿破仑在欧洲“制服了封建国王们”的提示,简要概括他在这方面的贡献。(4分)[答案]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4分)[解析]依据阿利斯泰尔·霍恩的观点,可以从反封建的角度回答,如拿破仑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4.[2019江苏,7分](节选)甘地的思想是留给印度和世界的一笔宝贵遗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恶使甘地认为,独立后的印度绝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他理想中的社会是建立在印度文明——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的基础之上的真理和非暴力社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其中心是手工纺织和印度村社……对于当代发达的工业社会而言,甘地的思想也无疑是一服适当的解毒剂。——何新华《评甘地的反工业主义思想》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7分)[答案]思想:印度不能以西方工业文明为发展模式;建立与印度文明相适应的经济秩序;重建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3分)原因社会背景: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农村经济衰败。个人经历:接受印度传统教育;目睹西方工业文明现状。(4分)[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独立后的印度绝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建立在印度文明——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的基础之上的真理和非暴力社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进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印度的国家命运及农村经济状况分析甘地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从甘地的教育经历及对西方工业文明的认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主观因素。题组四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限时:22分钟满分:38分用时:分钟得分:分答案:202页一、选择题1.[2021年6月浙江选考,2分]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D)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 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解析]根据“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陵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兵马俑并没有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融为一体,故排除A项。紫禁城里的装饰品堪称实用性与装饰性巧妙结合的典范,故排除B项。秦始皇陵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是秦始皇滥用民力打造的,体现了秦始皇的暴政,不能体现民本意识,故排除C项。2.[2022北京,3分]1950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程;1956年,“马列主义基础”和“中国革命史”被列入高校必修课。这些高校课程的调整(A)A.贯彻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B.标志着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形成C.成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思想基础D.推行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废除了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加强了在高校中进行马克思主义、革命史的思想教育,这些调整贯彻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A项正确;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已经完成,排除C项;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与材料的第一个时间点不符,排除D项。【思维拓展】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共同纲领》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的要求,党和政府有步骤地对旧有教育文化事业进行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使教育事业从过去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转向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二是使教育事业从过去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转向为恢复和发展国家的生产事业服务。这使学校教育制度与思想文化建设适应新旧社会的转换,有利于推进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3.[2023年1月浙江选考,3分]亚历山大的远征,开启了大约300年的“希腊化时代”。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个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其中某一中心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该中心位于(D)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亚历山大博学园,该博学园有图书馆、动植物园,还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D项正确。4.[2021年6月浙江选考,2分]大斗兽场作为古罗马文化的象征,建造伊始就是一个地标式的举世瞩目的建筑,但建筑的宏阔也难掩其曾经的血腥。下列项中,对“大斗兽场”表述正确的有(C)①建成于罗马共和国时期②是世界遗产“罗马历史中心”的组成部分③融合了希腊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④表演的角斗士全都是奴隶、战俘和囚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罗马大斗兽场建成于罗马帝国时期,故排除①。古罗马城以“罗马历史中心”为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大斗兽场位于古罗马城,故选②。大斗兽场在拱门两边配以希腊式石柱,而拱门是罗马建筑文化的特色,故体现了希腊式与罗马式建筑风格的融合,故选③。表演的角斗士绝大部分是奴隶、战俘和囚犯,但也有极少数自由人,故排除④。综上所述,C项正确。5.[2022年1月浙江选考,2分]据载,在佛罗伦萨洗礼堂大门的设计竞赛中失利后,布鲁内列斯奇去罗马潜心研习万神殿等古建筑。1410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积极投入大教堂穹顶的设计和建造。有建筑师追述,布鲁内列斯奇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学习”,“重新发现了古迹的比例和尺寸……小心翼翼地沿袭古典的法则和样式以及正确的建筑比例”。下列项中,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B)①经典力学体系推动了建筑革命②文艺复兴建筑受到古罗马文化影响③罗马已取代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中心④布鲁内列斯奇的事迹彰显了人类的勤勉和力量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佛罗伦萨大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依据材料中“去罗马潜心研习……古建筑”“重新发现了古迹的比例和尺寸”等可知,文艺复兴建筑受到古罗马文化影响,选②。由“不懈的努力和学习”“潜心研习”等可知,布鲁内列斯奇的事迹彰显了人类的勤勉和力量,选④。经典力学体系产生于17世纪,而材料所涉及建筑修筑于15世纪,故排除①。材料信息不能说明罗马取代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中心,故排除③。综上所述,选B项。6.[2023年1月浙江选考,2分]1450年左右,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一种会在低温下熔化,却可以在被挤压时保持足够硬度的特殊金属合金,并用翻砂铸模法制作字母活字字模,且每一个单字都可以压缩。他做成的木质印刷机可用远远超过任何雕版印刷机的速度来印刷书籍,且最终成品的品质斐然。他的发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A.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B.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术印刷书籍C.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D.促进了图书馆的诞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