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第一节第1课时目录一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二
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三
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四
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1.自然环境组成要素植物(生物)大气(水汽)岩石(地貌)河流(水文)土壤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3)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2)三大类循环简图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气候与水文降水影响陆地水体的分布水分的蒸发和凝结影响气候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土壤气候地形水文生物(2)气候与地貌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湿润的气候条件:流水侵蚀堆积地貌地表性质影响大气温度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土壤气候地形水文生物生物影响大气的组成,调节气候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气候与生物光照、热量、水分影响植物分布及形态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土壤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的干湿状况影响着空气的温度和湿度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4)气候与土壤气候影响土壤的质地、土壤形成速度和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土壤气候地形水文生物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5)地貌与水文地貌影响水体的形状、大小和分布水体运动塑造地表形态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土壤气候地形水文生物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6)地貌与土壤坡度、地形部位不同,土层厚度和土壤肥力不同土壤经固结成岩作用可以转化为岩石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土壤气候地形水文生物生物促使岩石风化对地表进行微改造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7)地貌与生物沙丘地貌与冰川地貌下植被类型迥然不同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土壤气候地形水文生物生物吸收和蒸腾水分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8)水文与生物水分决定生物的多样性和分布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土壤气候地形水文生物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9)土壤与生物土壤是陆地生物生长的基础
生物促进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土壤气候地形水文生物距今2000多万年以来,青藏高原地区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挤压下强烈隆升,从此改变了世界的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并对中国自然环境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活动: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
①青藏高原隆升对当地和我国气候的影响
1、促进了青藏地区高寒环境的形成
高原隆升后,气温下降,广大高原面上形成高山草甸、草原和寒漠景观,冻土广布,冰川地貌发育。2、加剧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高原隆升后,阻碍了南部海洋湿润气流西进北上,并且导致西北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青藏高原隆升对当地和我国气候的影响
3、对中国气候影响巨大,直接改变了大气环流的格局
南支沿喜马拉雅山脉向东流动,明显加强了西南季风;
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向东流动,从而加强了由于海陆分布引起的偏北季风。进入第四纪后,体积巨大的青藏高原正好耸立在北半球的西风带中,把西风带分为南、北两支。青藏高原隆升对当地和我国气候的影响
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蒙古高原、西伯利亚一带在冬季不容易受到暖气流的影响,冷空气因而有机会积聚,形成强盛的冷高压。
夏季位于青藏高原以南的印度次大陆受地形屏障,受不到北方冷空气的影响,热低压因而得以长期保存。青藏高原隆升对我国地形的影响
4、形成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喜马拉雅山运动导致秦岭的不断抬升,造就南方和北方的地域分异。青藏高原隆升对我国河流分布的影响
5、形成大面积的高山冰川,成为大河的源头。
土壤气候地形水文生物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降水降水矿物质水、无机物无机物二氧化碳、降水氧气水水汽尘埃有机物有机物水循环岩石圈循环生物循环导练自然环境中的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读“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对我国西北内陆绿洲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造成我国南方地区“高山青,涧水蓝”与西北地区“黄沙漫漫飞满天”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文
B.地貌
C.植被
D.气候我国南方地区“高山青,涧水蓝”与西北地区“黄沙漫漫飞满天”都是当地典型的地理特征,主要是气候不同造成的。√光照(有机物)6CO2+6H2OC6H12O6+6O2叶绿素绿色植物1.生产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共同合成有机物的能力水圈大气圈无机盐(岩石圈)大气圈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自然要素组合的差异影响生产功能的强弱太阳辐射量、热量、水分、土壤、地貌组合条件越好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生物量越大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露生层树冠层林下层灌木层草本层热带
亚寒带(大尺度)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我国的祁连山地长有“阴阳脸”(如图),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请大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坡向引起的,“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利于乔灌木的生长;“阳脸”为阳坡,光照充足,但蒸发也快,水分条件差,只能生长一些需水量小的草本植物。案例1:祁连山(小尺度)
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能力。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是环境整体功能。O2CO2碳酸钙(沉淀)CO2溶解钙CO2光合作用海-气作用碳氧平衡削减CO2最主要途径削减CO22.稳定功能例如:大气中CO2的含量长期保持稳定。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案例2:坡面土壤厚度的稳定性(1)坡面土壤表层常常发生流水侵蚀;(2)岩石不断风化,为土壤形成提供原料;(3)流水侵蚀和岩石风化共同控制着土壤厚度等。
坡面土壤表层常常发生流水侵蚀。岩石不断风化,为土壤形成提供原料。流水侵蚀和岩石风化共同控制着土壤厚度。一般来说,如果流水侵蚀强烈,土壤薄,下覆岩石受环境影响加剧,风化加速。相反,如果流水侵蚀较弱,在厚厚的土壤的保护下,岩石就不易风化。表面上看,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很明显,一次降水过程就能观察到;而土壤的形成速度比较慢,短时间内难以察觉,土壤厚度似乎应该变薄。但事实上,在自然状态下植被生长良好的坡面,经过多年的土壤侵蚀与土壤形成过程,土壤厚度一般没有明显变化。通过土壤与水、土壤与岩石间的物质交换,土壤厚度及自然环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坡面土壤厚度的稳定性如何保持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示意图分析藏羚羊数量与环境的关系活动探究1.推测可可西里地区的气候与植被特点。高寒气候,昼夜温差较大。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较为稀疏,生产力较小。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藏羚羊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存活率却变化显著。若冬季食物、水源充足,寒潮少发,藏羚羊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当藏羚羊数量增加以后,食物、水源相对不足,避风处相对缺乏,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数量减少。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藏羚羊的数量虽然随着环境变化有所波动,但基本稳定。分析藏羚羊数量与环境的关系活动探究2.说明可可西里地区动物(如藏羚羊)的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原因。可可西里地区气候高寒,草类稀疏,食物产量有限且受环境条件影响明显,因此动物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藏羚羊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存活率却变化显著。若冬季食物、水源充足,寒潮少发,藏羚羊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当藏羚羊数量增加以后,食物、水源相对不足,避风处相对缺乏,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数量减少。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藏羚羊的数量虽然随着环境变化有所波动,但基本稳定。3.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这种现象符合什么地理原理?藏羚羊的数量与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在无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其结果是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稳定功能。分析藏羚羊数量与环境的关系活动探究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藏羚羊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存活率却变化显著。若冬季食物、水源充足,寒潮少发,藏羚羊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当藏羚羊数量增加以后,食物、水源相对不足,避风处相对缺乏,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数量减少。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藏羚羊的数量虽然随着环境变化有所波动,但基本稳定。藏羚羊与环境的动态平衡环境食物、水源丰沛寒潮少避风处、含盐土壤充足藏羚羊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环境食物、水源、避风处、含盐土壤不足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数量锐减经典习题
整体性稳定功能1.若图1中A是绿色植物,则图1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调节功能B.稳定功能C.消费功能D.生产功能导练下面两图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据此回答1~2题。√2.图2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生产功能B.稳定功能C.消费功能D.选择功能√随堂练习索科特拉岛(位置如图)曾与大陆相连,约600万年前,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其与大陆分离,该岛植物稀少,却拥有307种特有植物物种,龙血树是该岛的代表性物种之一,外观独特,树冠茂密如倒转的伞,零散分布在岛上的石灰岩地区。完成3~5题。1.索科特拉岛拥有多种特有植物的原因主要是A.地处热带地区B.地壳运动活跃C.自然环境多样【答案及解析】3.D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岛长期点大陆分离,从而使岛屿物种与大陆物种隔离,导致该岛有多种特有植物。随堂练习索科特拉岛(位置如图)曾与大陆相连,约600万年前,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其与大陆分离,该岛植物稀少,却拥有307种特有植物物种,龙血树是该岛的代表性物种之一,外观独特,树冠茂密如倒转的伞,零散分布在岛上的石灰岩地区。完成3~5题。2.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推断索科特拉岛的气候特点是A.炎热少雨B.高温多雨C.温和湿润D.凉爽干燥【答案及解析】4.A解析:索科特拉岛位于亚丁湾地区,地处东北信风带内,冬季受来自内陆的信风影响,夏季受西南季风控制,也是从非洲大陆吹来,且沿岸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型影视项目专用发电机组与拍摄场地租赁协议
- 铁塔作业安全协议书
- 压路机租赁合同协议书
- 项目人员服务协议书
- 中关村履约监管协议书
- 质量问题协议协议书
- 退场合同终止协议书
- 合伙向他人购买协议书
- 酒醉责任自负协议书
- 便利店供货合同协议书
- 校园ip地址规划方案表格
- 威图电柜空调SK3304500使用说书
-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外交学院
- 河南省2022汉字大赛题库
- 2023年湖北宜昌高新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网格员)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4年江苏省知识产权竞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导数及其概念》课件
- 小学英语面试试讲(六大课型)
- 国培教师个人成长案例3000字
- 电工技能竞赛实操试题库完整
- 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工作总结报告(格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