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陵县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义务教育学校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一、语文积累和综合运用(25分)1.默写。(1)古诗文中包含了文人志士的拳拳爱国之心,融入了浓浓的爱国情。心系天下的儒家,用“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大道之行也》)来构筑物尽其用,各取所需的美好社会;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自己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一生坎坷的陆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抒发自己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2)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那是人们心中的理想世界。那里有陶渊明《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安宁;那里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超越时空界限的诚挚友谊。【答案】①.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②.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③.零落成泥碾作尘④.只有香如故⑤.土地平旷⑥.屋舍俨然⑦.海内存知己⑧.天涯若比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易错字词:兀、庐、零落、碾、旷、俨、涯。2.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各题。“你怎么像木头一样地站着?”那黑眼睛的小孩恨透了神父,他看着他,低声回答说:“我一个口袋也没有。”他边说边用手摸着那缝死的袋口。“哼,一个口袋也没有?你以为我就不知道谁会干出那么可恶的事情——把复活节的面团zāo蹋了吗,是不是?你以为现在学校还能要你吗?哼,你这小鬼,这回可不能便宜你了。上次是亏了你母亲kěn求才没有开除你,这回可不行了。你给我滚出去!”他使劲地揪住那小孩的一只耳朵,把他推到走廊里,随手就把门关上了。眼泪哽住了保尔的喉咙。(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缝()死zāo()蹋kěn()求(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推到走廊里”相同的一项是()A.跑了九圈 B.生活悠闲 C.下定决心 D.心安理得(3)上述文段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结合整本书回答:保尔被赶出学校后去做了什么?【答案】2.①.féng②.糟③.恳3.A4.保尔被赶出学校后跟着母亲去车站食堂找活儿干,开始了劳动生活。【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缝(féng):以针线连缀。糟蹋(zāotà):不珍惜,不爱惜,不补救,玷污;形容随便丢弃或毁坏,损坏。恳求(kěnqiú):向别人以一种诚恳真挚的态度请求对方帮助你做事情。【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短语结构。“推到走廊里”为后补短语;A.为后补短语;B.为主谓短语;C.为动宾短语;D.为并列短语;故选A。【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往神父家用来做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开始了劳动生活。3.南陵县某中学八年级(3)班开展“二十四节气”综合性活动,请你参与。(1)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一个句子。例句: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绿洒田野,爱她的勃勃生机。仿句:人们都爱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是“____________”。(3)在“节气和物候”活动小组交流时,大屏幕上有一道节气与物候的搭配题,请你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表格。节气惊蛰小满芒种立冬物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开始结冰物候:A.大麦籽粒逐渐饱满B.小麦成熟C.昆虫开始活动(4)活动结束后,小明写了一段总结,请你帮助他修改。①刚才同学们围绕“二十四节气”这一主题展示了自己的活动成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②由于同学们准备充分,而且内容非常精彩。③尤其是范同学播放的“二十四节气”的影像,独具特色,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④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使我们更加深了对“二十四节气”的了解。A第②句有语病,应将“______”改为“______”。B第④句有语病,应删去“______”或“______”。【答案】(1)①.爱她的万物复苏爱她的香飘大地②.爱她的微风细雨爱她的花红柳绿(2)清明(3)①.C②.A③.B(4)①.而且②.所以③.通过④.使【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仿写。根据“爱她的绿洒田野,爱她的勃勃生机”可知,所写的句子要符合“爱她的……,爱她的……”的形式。示例:爱她的和风细雨,爱她的润物无声。【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识记。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是:清明。【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识记。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甲,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着自然界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萌发、生长的状态。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昆虫开始活动”对应“惊蛰”,故填C。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斗指甲,太阳达黄经60°,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第一,与气候降水有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民谚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第二,与农业小麦有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较少甚至无雨,这个“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大麦籽粒逐渐饱满”对应“小满”,故选A。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斗指巳,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农历书说:“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意思是讲,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其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过此即失效。民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小麦成熟”对应“芒种”,故填B。【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第②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可将“而且”改为“所以”。第④句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二、阅读与表达(42分)【一】(16分)温暖的篱墙①篱墙们从来不把四时放在眼里,它们规规矩矩地立在人家和林子之间,排在蹊径和田地之间,兢兢业业地守着农人的路。②春天的篱墙是迎春花编织的柔软的摇篮,里面安睡着一整个阳春的暖意,嫩绿鹅黄。夏天则是芳华缤纷,还有各色不知名的花朵儿,缀满篱墙,肆无忌惮。“我就是要开花,就是要开花!”虽然任性,但并不争,它们美美地相拥笑闹,仿若这天地是自家的天地。稻香浮动、寒露沾衣时,百花百卉静静地睡去,篱墙却在薄暮浓稠的雾霭里,悠然地捧起清瘦的菊,细细地嗅,细细地赏。待到严冬,鸟静池寒,篱墙依旧怀揣着缕缕暗香,在了无人迹的茫茫雪原,在霜色______的漫漫长夜。面对篱墙的美景,我领悟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生活情趣。③除了莺燕蜂蝶,篱墙的率真娇俏也引来了顽童,我便是其中之一。我时常凑在篱墙跟前数蔷薇的花瓣,嗅忍冬的清香,有时候,便忍不住上手想要采摘一朵别在私心上。但我那不安分的小手总会被大人们的言说拍打下来。村里的大人们总拿话唬小孩子,什么“吃鼻子花”“长麻子雀”,诸如此类。小时候的我们将信将疑,因此乖巧了不少。后来,稚童长成了大人,知晓了这些话并不真,却也已然不会再生出采摘鲜花、欺扰生灵的心思。所谓的那些“吃鼻子花”和“长麻子雀”,它们都有着同一个名字——敬畏。④我曾经因为篱墙受过伤。还是初中生的我,在骑车上学的路上,为了避开石板桥上的一处塌陷,直直地撞上了篱墙,自此,我的脸上多了一小块疤,但我从未怨过它。若是没有篱墙拦住我,挽住我,我定然会冲进母亲新辟的那片菜园子,连人带车跌进松软潮湿的泥土,压坏那畦刚刚睁开眼睛的嫩秧苗。如此,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难过的事,多亏那扇篱墙护住了我啊!⑤篱墙护住我的,不止这一桩。那年梅子黄时,淫雨霏霏,书房里的我被一道数学题磨得心烦意乱。搁笔,听潇潇雨声,雨声里竟穿引着游丝般的猫儿啼哭。我套上靴子,拿起竖在门后的黑伞,顺着弱弱的啼声找寻。啼哭的尽头是稻田,新出的稻穗上还挂着点点白花。我打开篱墙上的那扇柴扉,踏上田梗,小心翼翼地拿伞支开了那片掩着啼声的稻棵。我的老天爷!哪里有什么猫儿,眼前分明是一场蛇鼠______!只见那蛇直直地支起上半身,颈项膨得像两把黑亮锋利的刀,头部高高昂起,口中翕张地吐着芯子。在离它不过一尺的地方,一只灰色的鼠正在竭尽全力地怒吼。这生死关头的怒吼,竟被我听成了猫儿啼!我看得呆了,手中的伞不慎滑落。蛇受了惊,霎时间转移了视线,待到它重整旗鼓,那只鼠已然不见踪影。想必那蛇很不甘心,心中气极,张开大嘴向我进击。我来不及多想,将身一转,冲出篱墙,关紧柴扉,拔腿就跑。回到家中,透过窗户张望,那条动作极快极猛的蛇竟没有跟过来。我想,这多半是因为篱墙阻拦了它。后来,我时时想到那条蛇。那条蛇没有错,是我惊扰到它了。倘若我没有打开那扇柴扉,走进被篱墙隔开的那片稻田,我也不必经历那样的惊险。⑥篱墙在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之间连上花边,也将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小心翼翼地隔开,这是篱墙的智慧。篱墙深知,恰到好处的距离比亲密无间更能开出长春的娇艳,就像从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夜空______,才能吟唱出千年不断的皎洁。⑦时光流逝,篱墙内的我已经长大,选择离开故乡,奔向陌生的城市,但我的心里依然能感受到它的温度。因为我深知自己终有一天要归来。(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4.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厚重对峙展望 B.厚重对立遥望C.凝重对立展望 D.凝重对峙遥望5.本文回忆了“我”与篱墙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1)(2)(3)“我”走进被篱墙围着的稻田,被蛇追击。6.请按照要求赏析下面两段文字。(1)稻香浮动、寒露沾衣时,百花百卉静静地睡去,篱墙却在薄暮浓稠的雾霭里,悠然地捧起清瘦的菊,细细地嗅,细细地赏。(从修辞手法的角度)(2)我来不及多想,将身一转,冲出篱墙,关紧柴扉,拔腿就跑。(从人物描写的角度)7.第②段中引用古诗的目的是什么。8.阅读文章结尾段,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答案】4.B5.(1)“我”因想采摘篱墙上花朵被吓唬。(2)“我”为了躲避桥上的塌陷,撞上篱墙。6.(1)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将百花百卉、篱墙拟人化,同时又将篱墙与百花百卉进行对比,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秋季篱墙的悠然情态,表达了“我”对篱墙的喜爱之情。(2)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我”面对蛇追击时的恐惧,写出了当时情况的危急。7.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和文采,以诗歌的美好意境衬托篱墙的美好和生活的温馨和谐,突出表现了篱墙带给作者的感受。8.篱墙是故乡的象征,是“我”童年经历的见证者,它给予了“我”人生智慧;一个人无论走多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故乡;故乡在人的心里永远是温暖的家。【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厚重:指丰富而贵重。凝重:指端庄,稳重,浓重。第一空,在此形容带有霜色的漫漫长夜,应用:凝重。对峙:指相对而立,对抗,抗衡对立:指相向而立,互相抵触,尤对立面。第二空,在此形容一场蛇鼠之战,应用:对立。展望:指向远处看,向将来看,估量事物发展的前途。遥望:指看远方,向远处看。第三空,在此形容看夜空,应用:遥望;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需要我们细读文本内容,提取出“我”与篱墙的内容。结合第③段“我时常凑在篱墙跟前数蔷薇的花瓣,嗅忍冬的清香,有时候,便忍不住上手想要采摘一朵别在私心上。但我那不安分的小手总会被大人们的言说拍打下来。村里的大人们总拿话唬小孩子,什么‘吃鼻子花“长麻子雀’,诸如此类”可知,“我”因想采摘篱墙上的花朵被吓唬;结合第④段“我曾经因为篱墙受过伤。还是初中生的我,在骑车上学的路上,为了避开石板桥上的一处塌陷,直直地撞上了篱墙,自此,我的脸上多了一小块疤,但我从未怨过它”可知;“我”为了躲避桥上的塌陷,撞上篱墙。【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1)题干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从“稻香浮动、寒露沾衣时,百花百卉静静地睡去了,篱墙却在薄暮浓稠的雾霭里,悠然地捧起瘦的菊,细细地嗅,细细地赏”中“睡去”“嗅”“赏”可见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从“百花百卉静静地睡去了,篱墙却在薄暮浓稠的雾霭里,悠然地捧起瘦的菊,细细地嗅,细细地赏”可以看出句子将百花百卉都在秋天枯萎和篱墙菊花生长起来两者对比。将百花百卉、篱墙拟人化,赋予人的形态,同时又将篱墙与百花百卉两者的生命状态进行对比,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秋季篱墙的悠然情态,表达了“我”对篱墙的喜爱之情。(2)题干要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从“我来不及多想,将身一转,冲出篱墙,关紧柴扉,拔腿就跑”中“转”“冲出”“关紧”“跑”一系列的动词可以看出句子运用动作描写,讲述“我”被蛇追击时的动作反应,这些带有迅速慌张意味的动词表现了“我”面对蛇进击时的恐惧,写出了当时情况的危急。【7题详解】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作者面对篱墙的美景时联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这两句诗句,既是诗句带有文学色彩和诗意,且这两句诗都是描述的美景,所以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和文采,增添了画面感,将古人描写美景诗句和作者眼前的篱墙联想在一起,以诗歌的美好意境衬托篱墙的美好和生活的温馨和谐。【8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全文都围绕故乡的篱墙展开,有篱墙四季的变化有“我”童年时在篱墙的回忆,篱墙是“我”思念故乡的物象寄托。第⑦段“时光流逝,篱墙内的我已经长大,选择离开故乡,奔向陌生的城市,但我的心里依然能感受到它的温度。因为我深知自己终有一天要归来”中的篱墙是故乡的象征,是“我”童年经历的见证者,再结合第⑥段“篱墙在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之间连上花边,也将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小心翼翼地隔开,这是篱墙的智慧。篱墙深知,恰到好处的距离比亲密无间更能开出长春的娇艳,就像从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夜空遥望,才能吟唱出千年不断的皎洁”可知,篱墙教给“我”“恰到好处的距离比亲密无间更能开出长春的娇艳”给予“我”人生智慧;“因为我深知自己终有一天要归来”说明一个人无论走多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故乡;再联系第⑦段“时光流逝,篱墙内的我已经长大,选择离开故乡,奔向陌生的城市,但我的心里依然能感受到它的温度”无论“我”走多远,走到哪里,故乡在作者心中永远都是温暖的存在。【二】(12分)材料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要从青少年开始,培养终身运动者。93.9%的受访家长认同,体育锻炼要成为青少年的终身习惯。对此,小学生受访家长认同度最高(97.7%),其次是高三学生家长(94.2%)。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教授毛振明认为,孩子掌握运动技能、热爱运动,对其一生的健康与幸福生活意义重大。因为体育是竞争性的运动,孩子能从中体验到拼搏的快乐,证明自己的卓越,也在自己的肯定与他人的赞赏中变得更加自信,面对生活的态度会更加积极向上。有家长认为,目前家周围可供孩子运动的场地、设施都非常有限。想去锻炼,还得走一段路程,或者去专门的健身中心,满足不了随时随地锻炼的需求,希望能够规划建设方便孩子运动的社区环境。而且在家进行体育运动,也担心方法不科学导致出现拉伤等问题,希望能有学生体育运动的科学指导。(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材料二:事实上,较高的运动水平可抵消睡眠质量差带来的不健康风险。睡眠不是时间越长越好,而在于睡眠的质量。运动也不是量越大越好、强度越大越好,合适的运动强度能够有效地缩短睡眠的时间。比如说一个人平时需要8小时才能够保证睡眠充足,但经过一定的运动量和强度的锻炼后,可能7小时的睡眠就达到了睡眠8小时的效果。同样,高质量睡眠能够让人的运动水平,包括大脑活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运动对于情绪改善、智力发展、性格塑造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它可以通过神经激活、加速脑血流、产生神经营养因子等促进大脑更好地工作,使人体的运动能力更强。同时运动锻炼可以增强肠道的功能,包括改善肠道菌群,加快新陈代谢,提升相关酶的活性,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其实运动不仅对身体有益,运动还能够改善人的大脑,长期运动能够改善注意力,对大脑产生积极的保护效应。运动塑造大脑的前提是有合适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这个非常重要。(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材料三:培育青少年的体育强国意识,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合力。首先,政府要发挥在青少年体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科学合理配置资源,让青少年充分感受到国家对他们的重视。树立建设体育强国的意识;其次,学校应加强体育教育,科学制定体育课程培养计划,让学生扎实学会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还可以举办各类青少年体育选拔性竞赛,为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奠定基础,提升他们的体育强国意识;再次,要鼓励社会体育资源向青少年倾斜,建立健全青少年俱乐部、运动培训等组织,提高青少年专项运动技能水平,形成学校、社会共同培养竞技后备人才的系统;最后,家长要转变体育观念,将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引导孩子从小热爱体育,以从根本上提高身体素质为方向,让体育运动深入到青少年的血液里。(选自“未来网”,有删改)材料四:儿童、青少年每天参加体育运动,运动时间60分钟以上。运动强度要达到中等及以上强度,运动到孩子微微出汗、发热、面色红润为宜,心率控制在120—140次/分钟为宜。运动项目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体质特点,选择孩子喜欢并能够长期坚持的,以纵向运动为主,配合全身肌肉参与的有氧运动和拉伸运动,千万不能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运动,否则影响孩子的情绪,对长高也是不利的。在运动过程中要掌握适量原则,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不能急于求成,因为长期过量的体育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和软骨的损伤,反而对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利。(选自《吉林日报》,有删改)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目前,青少年体育运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家周围没有可供运动的场地、设施。B.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都不是越大越好,只有合适的运动强度才能够有效地缩短睡眠时间。C.家长要转变思想,对待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应该一视同仁,进而引导孩子热爱体育。D.儿童、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要达到中等及以上强度,坚持适量原则,循序渐进,长期坚持。10.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比如说一个人平时需要8小时才能够保证睡眠充足,但经过一定的运动量和强度的锻炼后,可能7小时的睡眠就达到了睡眠8小时的效果。11.青少年的体育强国意识应该如何培养?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12.有人认为,孩子的主要精力是学习,体育锻炼不重要。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案】9.A10.列举运动后睡眠时间缩短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合适的运动强度能够有效地缩短睡眠的时间,提高睡眠质量,使说明的内容更加真实具体。11.①政府要发挥主导地位,科学合理配置资源;②学校要科学制定体育课程培养计划,举办各类青少年体育选拔性竞赛;③鼓励社会体育资源向青少年倾斜,建立健全青少年俱乐部、运动培训等组织;④家长要同等对待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加强引导。12.示例:这种说法不正确,体育锻炼对孩子一生的健康与幸福生活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够调控情绪改善、智力发展、性格塑造,还能提高睡眠质量、改善人的大脑,对大脑产生积极的保护效应,也能让孩子从中体验到拼搏的快乐,增强自信,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辨析。A.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有家长认为,目前家周围可供孩子运动的场地、设施都非常有限”可知,本项“目前,青少年体育运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家周围没有可供运动的场地、设施”对材料内容理解错误。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比如说一个人平时需要8小时才能够保证睡眠充足,但经过一定的运动量和强度的锻炼后,可能7小时的睡眠就达到了睡眠8小时的效果”,列举了平时需要8小时才能够保证睡眠充足,经过一定的运动量和强度的锻炼后,睡眠时间缩短也能达到其效果的事例,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有力的说明了前文“合适的运动强度能够有效地缩短睡眠的时间”比如说一个人平时需要8小时才能够保证睡眠充足,但经过一定的运动量和强度的锻炼后,可能7小时的睡眠就达到了睡眠8小时的效果,使说明的内容更加真实具体,有说服力。【11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提炼。根据材料三“政府要发挥在青少年体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学校应加强体育教育,科学制定体育课程培养计划”“还可以举办各类青少年体育选拔性竞赛”“要鼓励社会体育资源向青少年倾斜,建立健全青少年俱乐部、运动培训等组织”“家长要转变体育观念,将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引导孩子从小热爱体育”直接提炼培养青少年的体育强国意识的举措。【12题详解】本题考查拓展延伸。首先要明确“孩子的主要精力是学习,体育锻炼不重要”的观点是错误的,结合“体育锻炼”的意义来表述原因即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孩子掌握运动技能、热爱运动,对其一生的健康与幸福生活意义重大。因为体育是竞争性的运动,孩子能从中体验到拼搏的快乐,证明自己的卓越,也在自己的肯定与他人的赞赏中变得更加自信,面对生活的态度会更加积极向上”,材料二第一段“事实上,较高的运动水平可抵消睡眠质量差带来的不健康风险”,第二段“运动对于情绪改善、智力发展、性格塑造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它可以通过神经激活、加速脑血流、产生神经营养因子等促进大脑更好地工作,使人体的运动能力更强。同时运动锻炼可以增强肠道的功能,包括改善肠道菌群,加快新陈代谢,提升相关酶的活性,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提炼原因即可。【三】(14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初设之年,断无千万明师。近年西学诸书,沪上①刊行甚多,分门别类,大段已详。高明之士,研求三月,可以教小学堂矣。两年之后,省会学堂之秀出者,可以教中学堂矣。大学堂初设之年,所造②亦浅,每一省访求数人,亦尚可得。三年之后,新书大出,师范愈多,大学堂亦岂患无师哉?(节选自张之洞《劝学篇》)【注释】①沪上:上海的别名。②造:造诣,成就。1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虽有至道()(2)教然后知困()(3)研求三月()(4)大学堂亦岂患无师哉()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教学相长也。(2)每一省访求数人,亦尚可得。15.【甲】文以“嘉肴”与“至道”进行____________,指出了____________的重要性;【乙】文张之洞认为创立大学堂所必需的“____________”是可以培养的。16.请你结合【甲】文的观点,给【乙】文教小学堂的“高明之士”提建议,让他快速成长为可教中学堂的“秀出者”。【答案】13.①.最好的②.困惑③.研究④.难道,哪里14.(1)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2)每个省拜访寻求几个人(来做老师),也还是可以得到的。15.①.类比②.学习③.千万明师16.示例:正如甲文所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高明之士”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困惑和不足,继续读书学习,充实自己,自我反思,自我勉励,从而更快地成为“秀出者”。【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句意:虽然有最好的道理。至,最好的。(2)句意:教别人以后就会知道困惑的地方。困,困惑。(3)句意:研究探索三个月研,研究。(4)句意:大学学堂难道还担心没有老师吗?岂,难道,哪里。【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1)相长,互相推动、互相促进。(2)访,拜访。数,几。亦,也。得,得到。【15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甲】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中“是故”是“所以”的意思,前文与后文属于因果关系。用“佳肴”只有通过品尝才能知道其美味的事实,类比推理出只有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才能知道学习好处的结论,并以“佳肴”喻学习,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性。【乙】文首先提出“初设之年,断无千万明师”观点,然后通过“高明之士,研求三月,可以教小学堂矣”“省会学堂之秀出者,可以教中学堂矣”来说明小学和中学老师可以层层培养;最后以“大学堂初设之年,所造亦浅,每一省访求数人,亦尚可得。三年之后,新书大出,师范愈多,大学堂亦岂患无师哉”来说明经过多年培养,有了更多学习的模范,大学学堂也就不会缺少老师的,这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初设之年,断无千万明师”的原因,是因为明师是需要时间培养的。【1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观点表达。答题时分两步,首先梳理【甲】文的核心观点,然后结合【乙】文内容进行观点表达。根据【甲】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也”“学学半”可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结合【乙】文“两年之后,省会学堂之秀出者,可以教中学堂矣”,要想成为“秀出者”就需要在教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困惑和不足,再通过学习,弥补不足,不断的进步和提高,最终实现快速成长。【点睛】参考译文:【甲】虽然有美味的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在学习之后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以后就会知道不能理解的地方。知道不足,这样之后就更好的反省;知道不懂的地方,这样之后就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兑命》篇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乙】(大学堂)初次设立的时候,定然是没有很多高明的老师,近些年来向西方学习了众多书籍,上海发刊盛行很多,分门别类,大部分都已经很详尽了。高明的读书人,研究探索三个月,可以教授小学学堂了。两年以后,省会学堂中表现优秀的人,可以教授中学学堂了。大学学堂初设的时候,造诣也很浅薄,每个省份拜访寻求几个人(来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文件学习培训课件
- 废气工程处理方案(3篇)
- 房建工程拆除方案(3篇)
- 灯塔工程宣传方案范文(3篇)
- 农业无人机租赁平台运营管理优化方案研究
- 工程报修奖励方案模板(3篇)
- 电动雨棚工程承接方案(3篇)
- 安全教育岗前培训记录课件
- 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与创新模式研究报告
- 农业企业数字化种植人才需求与培养策略研究(2025年)
- 2025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电力公司员工招聘6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江苏拱棚施工方案设计
- 2025版国际双语幼儿园托班入托服务合同
- 员工下班外出免责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海水利用行业经营形势分析与投资方向建议报告
- 2025年巨量引擎医药健康行业营销白皮书
- 体验单元 《分类与打包》课件 2025-2026学年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 公司成立后追认合同范本
- 氯化钾使用护理课件
- (高清版)DBJ∕T 13-318-2025 《建筑施工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 2025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