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一、单选题1.(2021八下·东海期末)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A.
姑苏域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C.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欢红
D.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答案】B【考点】分子热运动【解析】【解答】A.在客船上能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B.闻到蔷薇香是花香的分子进入鼻子,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B符合题意;C.看到桃花是红色的,是因为桃花只反射红光,而吸收其它色光,C不符合题意;D.青山相对是孤帆是运动的,而孤帆相对青山来说,也是运动的,这是物体在做机械运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2.(2021八下·贵池期末)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A.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向篮球中打气——分子间有间隙
D.
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一一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答案】B【考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解析】【解答】A.酒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酒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我们可以闻到酒香,所以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停的运动,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B错误,符合题意;C.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气体受到压力时,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变小,气体压强变大,所以可以向篮球中打气,C正确,不符合题意;D.因为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所以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结合题目的表述分析即可。3.(2021·福建)小华在家学做菜,厨房里菜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
)A.
分子间存在空隙
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分子间存在斥力
D.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考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解析】【解答】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分子的扩散现象,小华在家学做菜,厨房里菜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4.(2021·成都)成都正以新发展理念创建公园城市,让市民可以出门见绿意,抬头望雪山。对下列美好生活场景的分析,正确的是()A.
春天,蒲江品茗春茶暖;热茶暖手,是通过做功改变手的内能
B.
夏天,龙泉戏水浸心凉;水比岸边石头凉,说明水的比热容小
C.
秋天,新都赏桂满城香;花香袭人,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D.
冬天,郫都望雪西岭上;山顶积雪常年不化,积雪的内能为零【答案】C【考点】分子热运动【解析】【解答】A.热茶暖手是茶将热量传递给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A不符合题意;B.水比岸边石头凉,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与其它物质相比,相同质量的水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温慢,B不符合题意;C.花香袭人是花香分子进入鼻子,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符合题意;D.所以物体不论温度高低具有内能,所以雪的内能不为零,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5.(2021·衡阳)下列现象和推断不符合实际的是()A.
现象:抽去玻璃板,两瓶中的气体都会变成红棕色。推断: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现象: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推断: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C.
现象:棉花被点燃。推断: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
现象:当塞子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推断: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答案】B【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解析】【解答】A.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属于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不符合题意;B.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距离较大,表现的是分子间的引力,B错误,符合题意;C.将活塞迅速下压,压缩气体做功,使筒内的气体内能增大,气体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使硝化棉燃烧,C正确,不符合题意;D.向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水蒸气液化形成白雾,说明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相互压紧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肥皂泡的收缩都证明了引力的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6.(2021·青海)下列实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晒太阳
B.
搓手取暖
C.
用电褥子取暖
D.
向双手哈气取暖【答案】B【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解析】【解答】A.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晒太阳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A不符合题意;B.搓手取暖,此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故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B符合题意;C.用电褥子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C不符合题意;D.向双手哈气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7.(2021·北部湾)古时候人们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境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相同的是(
)A.
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
B.
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
C.
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
D.
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答案】B【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解析】【解答】常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A不符合题意;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B符合题意;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C不符合题意;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8.(2021·宿迁)关干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
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
D.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答案】C【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解析】【解答】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吸收热量,温度不变,A不符合题意;B.热量是一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B不符合题意;C.内能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C符合题意;D.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还可能外界对物体做了功,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
(2)温度高低只反映内能的大小,不能反映热量的多少;
(3)内能的大小除了和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9.(2021八下·松江期末)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和铜块(c铝>c铜),吸收相等热量后,则()A.
铝块的温度高
B.
铜块的温度高
C.
两者温度相等
D.
无法判断【答案】B【考点】比热容【解析】【解答】因铜和铝的质量、温度均相同,c铝>c铜,所以根据Q=cmΔt可得Δt=Q则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升高的温度值比铝升高的温度大,所以铜的温度会高于铝的温度,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相同质量的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升高的慢,相同质量的物体释放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降低的慢。10.(2021·港南模拟)小军喜欢喝咖啡,在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图是一杯刚冲调的咖啡,关于这杯咖啡的说法错误的是()A.
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B.
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C.
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内能
D.
刚冲调的咖啡,由于温度较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答案】A【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解析】【解答】AC.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内能减少,A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B.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对外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B正确,符合题意;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刚冲调的咖啡,由于温度较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11.(2021·松原模拟)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是2:3,放出的热量之比是3:1,它们降低了相同的温度,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A.
9:2
B.
2:1
C.
2:9
D.
3:1【答案】A【考点】比热容【解析】【解答】根据Q=cmΔt,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甲、乙两种物质吸收到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求解他们的质量关系即可。12.(2021·凉山)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看出(
)A.
液体A的比热容大
B.
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相等
C.
液体B的比热容大
D.
无法比较【答案】C【考点】比热容【解析】【解答】根据Q吸故答案为:C。
【分析】相同质量的物体吸收或释放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变化小;加热时间相同,温度上升的缓慢,物质比热容大。二、填空题13.(2021·凉山)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笨、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________,这种现象在夏天时特别严重,因为________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答案】无规则运动;温度【考点】分子热运动【解析】【解答】有毒有机物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那么有毒有机物会进入空气中,造成污染。在夏天,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会更剧烈,分子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14.(2021·宜昌)腌制咸鸭蛋需要较长的时间,鸭蛋逐渐变咸,这是________现象,而炒菜时加盐可以很快使菜变咸,说明这种现象与________有关。【答案】扩散;温度【考点】分子热运动【解析】【解答】腌制咸鸭蛋需要较长的时间,盐才能通过蛋壳进入到鸭蛋中,鸭蛋逐渐变咸,这是扩散现象。炒菜时温度高,加盐时扩散进行的较快,可以很快使菜变咸,说明这种现象与温度有关。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15.(2021八下·浦东期末)新型冠状病毒以飞沫传播为主,医用外科口罩或N95【答案】不是;引力;高【考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解析】【解答】分子的直径约为1×10-10m,是非常小的,但病人咳嗽产生的飞沫直径约为1×10-6~5×10-6m,因飞沫直径远大于分子的直径,所以飞沫不是分子。两小滴水银靠在一起,就会变成一大滴水银,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相互压紧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肥皂泡的收缩都证明了引力的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16.(2021·锦州)“拔丝地瓜”是很多人喜欢的菜品。刚出锅的“拔丝地瓜”香气特别浓,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_(选填“剧烈”或“缓慢”);夹起一块地瓜就会拉出很长的丝,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地瓜由生到熟,主要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答案】剧烈;引力;热传递【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解析】【解答】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夹起一块地瓜就会拉出很长的丝,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地瓜从外界吸收热量,由生到熟,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相互压紧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肥皂泡的收缩都证明了引力的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其中两个物体中间传递的能量叫做热量。17.(2021·怀化)寒冷的冬天,我们可以坐在电火箱内取暖,也可以跳绳使身体发热。前者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后者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答案】热传递;做功【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解析】【解答】前者是坐在电火箱内取暖,人吸热,觉得暖和,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人体内能。后者是跳绳使身体发热,人在运动,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18.(2021八下·浦东期末)人体内水分约占体重的70%,当外界温度变化较快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_,人体温度变化较小,有助于调节自身体温,以免温度变化太快造成损伤;寒冷天气,人们常常使用热水袋来取暖,这是通过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使身体的内能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答案】大;热传递;增加【考点】比热容,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解析】【解答】水的比热容大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人体内水的比例很大,当环境温度变化较快时,水的温度变化相对较慢,从而有助于调节人体自身的温度。寒冷天气,人们常常使用热水袋来取暖,人从热水袋处吸收热量,内能增加,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身体的内能增加的。
【分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冷却效果更好;相同质量的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取暖效果更好。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其中两个物体中间传递的能量叫做热量。19.(2021·恩施)水沸腾时如果继续吸热,则温度________;灶上的锅中装有2kg初温30℃的水,当水吸收了7.56×105J的热量后,水温升高了________℃(当地为标准大气压)。【答案】不变;70【考点】蒸发及其现象,热量的计算【解析】【解答】水沸腾时如果继续吸热,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水温升高了Δt=但是水沸腾的温度为100℃,故水的温度只能到达100℃,水温升高了Δt'=Δ故水温升高了70℃。【分析】(1)水达到沸点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已知水的质量、初温、吸收的热量,运用Q=cm(t末-t初)求出t末,然后运用t末-t初求出升高的水温大小。20.(2021·安徽)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主要原因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初温为20℃,质量为50kg的砂石吸收3.6×106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________℃。[砂石的比热容为0.9×103J(kg·℃)]。【答案】100【考点】比热容【解析】【解答】由Q=cmΔt知道,砂石吸收3.6×106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Δt=Q故吸热后砂石的温度是t
【分析】结合水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利用比热容公式求解水温度的变化量即可。21.(2021八下·浦东期末)如表所示六种物质的比热容中,酒精的比热容为________焦/(千克·℃),其单位读作________。由表中可知:通常情况下固体的比热容比液体的比热容要________。比热容表煤油2.1×10铝0.9×10甘油2.2×10铁0.45×10酒精2.4×10铜0.39×10【答案】2.4×10【考点】比热容【解析】【解答】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的比热容为2.4×10表中左侧为液体,右侧为固体,比较数据大小可知,通常情况下固体的比热容比液体的比热容要小。
【分析】比热容是描述物体吸放热能力的一个物理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初末温度无关,只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系。物质的比热容意义为1kg的物体上升一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三、计算题22.(2021·上海)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5℃,求吸收的热量Q吸「c水=4.2×103J/kg·℃」【答案】解:水吸收的热量Q吸=cm水Δt=4.2×103J/(kg·℃)×2kg×5℃=4.2×104J答:吸收的热量是4.2×104J。【考点】热量的计算【解析】【分析】结合水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利用比热容公式求解水吸收的热量即可。23.(2021·浦东模拟)一杯质量为0.5千克的热水温度降低20℃,求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4.2×103焦(千克·℃)]【答案】解:质量为0.5千克的热水温度降低20℃放出的热量为Q放=c水m水Δt=4.2×103J/(kg·℃)×0.5kg×20℃=4.2×104J答:水放出的热量为4.2×104J。【考点】热量的计算【解析】【分析】结合水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利用比热容公式求解水吸收的热量即可。24.(2021八下·闵行期末)重为19.6牛的实心铁球、温度为80℃。[已知c铁(1)求铁球的质量m。(2)若铁球在冷却过程中,温度降低了10℃,求铁球放出的热量Q放【答案】(1)解:求铁球的质量mm=G答:求铁球的质量为2kg
(2)铁球放出的热量Q放答:若铁球在冷却过程中,温度降低了10℃,铁球放出的热量为9×【考点】热量的计算【解析】【分析】(1)结合物体的重力和g,相除求解物体的质量;
(2)结合水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利用比热容公式求解水吸收的热量即可。四、解答题25.(2021九下·通榆月考)寒冷的冬天我们在室外活动时经常搓手取暖,请用物理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答案】做功使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解析】【分析】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26.(2021·吉林模拟)五一假期,小轩去海边玩耍,他发现湿的腿上总是沾有沙子,请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答案】这是因为水分子和沙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缘故.【考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解析】【解答】五一假期,小轩去海边玩耍,他发现湿的腿上总是沾有沙子,原因是:水分子和沙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缘故。
【分析】分子运动论的内容:①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或原子构成;②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③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据此分析判断。五、实验探究题27.(2021八下·通州期末)观察图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抽掉玻璃板后,两瓶中气体会混合在一起,颜色逐渐变均匀,这属于________现象。(2)乙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快慢与________有关。(3)丙图中,紧压两铅柱使它们合在一起,下面可以悬挂钩码,这说明固体分子间存在________。(4)丁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水蒸气将橡胶塞推出,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________能。【答案】(1)扩散
(2)温度
(3)引力
(4)机械【考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解析】【解答】(1)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属于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红墨水,由于热水的温度高,故分子运动剧烈,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这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3)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能悬挂重物而不分开,是分子间引力发挥了主要作用。(4)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橡胶塞推出的过程中,对橡胶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分析】(1)分子运动形成扩散现象,使不同的物体混合在一起;
(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剧烈;
(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4)内能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8.(2021·武汉)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1)加热前,在一个烧杯中倒入240mL的水,为了使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需要在另一个相同烧杯中倒入________mL的煤油;(2)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煤油,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整个实验操作无误。图乙中,若图线②反映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则图线________(填序号)可以反映煤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加热过程中,煤油的热值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同时停止加热,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降低的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答案】(1)300
(2)①;不变
(3)大于【考点】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解析】【解答】(1)由于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根据密度公式得ρ水
解得V(2)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比热容大,所以根据公式Q=cmΔt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的温度升高的大。故图线①可以反映煤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热值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理心理学研究领域试题及答案
- 管理者决策中的心理因素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的成功方程式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自考行政管理核心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经济技术手段试题及答案
- 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关系试题及答案
- 学前教育机构师资队伍师资培训政策与法规研究报告
- 2025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四川卷)参考答案
- 聚焦2025年行政管理公文写作试题及答案的关键
- 2025年市政工程备考重点与试题及答案
- 第四课:印巴战争
- 电气设备-开篇绪论汇编
- 武汉绿地中心项目技术管理策划书(48页)
- 婚无远虑必有财忧法商思维营销之婚姻篇74张幻灯片
- 红外图像处理技术课件
- 小学一年级人民币学具图片最新整理直接打印
- 投掷:原地投掷垒球
- 港口码头常用安全警示标志
- 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PPT课件
- 电梯快车调试方法
- 主要材料损耗率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