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污染湖泊的生物修复_第1页
章-污染湖泊的生物修复_第2页
章-污染湖泊的生物修复_第3页
章-污染湖泊的生物修复_第4页
章-污染湖泊的生物修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污染湖泊的生物修复

沿岸带湖

敞水带泊

深水带沿岸带是指靠近湖岸的浅水区,日光可以透射到水底,一般为水生高等植物所占据。沿岸带以外从水面到光有效透射深度,即补偿深度为止的水层区是敞水带,该深度处的光合作用正好与呼吸作用平衡,其光照强度通常为饱和光强度的1%。由于沿岸带和敞水带的下限都是以光有效透射深度为基准的,这两个区域常常合称为总透光层或光亮带。敞水带以下的区域是深水带。

富营养化的微生物修复富营养化的水生植被修复富营养化的生物操纵修复底泥环境疏浚修复第一节富营养化的微生物修复富营养化湖泊的生物修复分为:强化土著微生物功能的曝气修复添加外来微生物的投菌剂修复深水曝气修复深水曝气的目的:在不改变水体分层的状态下提高溶解氧浓度;改善冷水鱼类的生长环境和增加食物供给;改底泥界面厌氧环境为好氧条件,降低内源性磷的负荷。深水曝气方式:机械搅拌(深水抽取、处理和回灌),传质效率低,成本也较高注入纯氧,传质效率高,但易引起水层混合注入空气,包括全部提升和部分提升Q=O2Ahts*2*10-6Q–空气需要量O2–DO消耗速率Ah–水层面积ts–

水体分层时间1.205*0.2深层曝气的设计深水曝气带来的具体影响:增加深层水的氧含量,一般可达7mg/L氨氮和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得以降低深水高等动物例如冷水鱼类将会增加,底栖生物增加也增加鱼类食物供应。如:某湖泊在曝气后,鳟鱼重新出现,其胃内含有好氧条件下生长的浮游和底栖生物但要注意内源性磷的降低是可逆过程生物试剂添加有效微生物(effectivemicroorganisms,EMs)是由乳酸茵、酵母菌、放线菌、光合细菌等四大类80余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的统称。对于EMs

,国内外学者颇有争议,甚至有相反结论的报道。李雪梅等在重度富营养化的人工湖(约1000m2)进行投加多糖EMs制剂试验,从投菌之日起经75d,湖水透明度从原来的0.09m提高到0.48m,提高了433%水生植被修复包括人工强化自然修复与人工重建水生植被两条途径。前者是通过对湖泊环境的调控来促进湖泊水生植被的自然恢复。后者则是对已经失去自动恢复能力的湖泊,通过生态工程途径重建水生植被。重建水生植被要依据系统生念学和群落生态学理论,重新设计和建设全新的能够稳定生存的水生植被和以水生植被为核心的湖泊良性生态。第二节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被修复水生植被修复的优化设计设计基础:由湖盆形态、底质条件和水文条件决定水生植被面积、类型和分布格局强烈的风浪扰功能决定水生植被的分布格局和面积水质和湖水透明度是决定水生植物分布深度和面积的重要因素人类需求是决定水生植被类型、面积和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

(1)调蓄型湖泊:以蓄洪、泄洪、灌溉为主要功能,吞吐量大,要求水流通畅。修复重点:忌讳淤积,不易大规模发展水生植被。

(2)水源型湖泊:以城镇供水为主要功能,保护水质是恢复水生植被的主要目标。修复重点:应该尽可能地扩大水生植被的面积,并以沉水植被为主。(3)运动娱乐型湖泊:以水上运动、娱乐为主要功能,水生植被主要起美化环境的点缀作用。修复重点:水生植被恢复主要在沿岸带,应以观赏性湿生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辅以少量浮叶植物。

(4)观光游览型湖泊:以观光游览为主要功能,要求湖水清澈,自然景色优美。修复重点:水生植被选择既应满足水质保持的需求,也应考虑植物的景观效果。营养平衡和生态平衡原则营养平衡原则

VRP=植被面积×初级生产力×磷含量×(收获率+水产品增产效率+沉积效应)VRP:水生植被在湖泊磷平衡中的综合效应不同湖泊初级生产力会有所差异,水产品增产效率和沉积效应变化更大优化设计:先锋物种的选择物种选择原则:适应性、本土性、强净化可操作确定植物种类群落配置通过人为设计,将欲恢复重建的水生植物群落,根据环境条件和群落特性按一定的比例在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方面进行安排。一般来说,配置应以湖泊历史上存在过的某营养水平阶段下的植物群落的结构为模板,适当引入外来物种。水平空间配置分为生态型植物群落和经济型植物群落生态型群落,以水体污染治理、促进生态系统恢复为目标。建群物种选择:建群物种一般为耐污、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环境效益好的物种。经济型群落,以推动流域经济发展,顺应地方需求为目的。建群物种选择:建群物种一般为经济价值较高、具一定社会经济效益的物种。配置时,污染严重时应以生态恢复为目标,污染较轻湖区,应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垂直空间配置考虑不同生活型植物群落与不同沉水植物群落对水深的要求群落配置时从湖岸边至湖心,随水深的加深,分别选用不同生活型或同一生活型不同生长型的水生植物,分别占据不同的生态空间水生植被修复的技术途径基本条件创建蓝绿藻风浪浅滩创建清除淤泥水深,控制在1m以内水质,透明度>2/5恢复水生植被的途径挺水植物可直接种植,深水区必须有1/3露出水面,茭草最大水深可达1米,但需要有两个以上叶片浮出浮叶植物可采取营养体移栽、种子播撒或繁殖芽、扦插根状茎等方式沉水植物对水深和光照条件的要求高,是水生植被恢复的重点和难点。在沉水植被几乎绝迹、光效应差的次生裸地上,应选择光补偿点低、耐污的种类建立先锋群落。在光效应较好,可选择具中等耐污和较高光补偿点的种类为先锋种。沉水植物恢复时,应从水浅的岸边开始,并在低水位季节进行。凤眼莲芦苇水生美人蕉菖蒲第三节富营养化的生物操纵修复几个概念生物操纵

指应用湖泊生态系统内营养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生物群落及其生境的一系列凋整,从而减少藻类生物量,改善水质。主要原理是调整种群结构,保护和发展大型牧食性浮游动物,从而限制藻类的过量生长。调整方法是在湖泊中投放、发展某些鱼种,而抑制或消除另外一些鱼种,使整个食物网适合于浮游动物或鱼类自身对藻类的牧食和消耗肉食性鱼类浮游生物食性鱼类浮游动物藻类底食性鱼类再循环营养物质鳜鱼鲤鱼庇护机制是指浮游动物赖以逃避鱼类捕食的行为机制或环境条件可能的庇护机制包括:低光照庇护.水质混浊或藻类密集使光线减弱,可能降低鱼类的视觉,从而减少捕食率;低温庇护.前者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宽,能通过变温层,而鱼类则较窄;厌氧庇护.前者耐低氧能力较一般鱼类强;对肉食性鱼类的回避行为;大型水生植物庇护.水生植物的屏蔽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庇护场所。这是在实践中首先被考虑利用的庇护机制。二生物操纵途径人为去除鱼类先将湖泊小的鱼类全部捕出或用药剂毒杀后,重新投放以肉食性鱼类为主的鱼类群落,控制浮游生物食性鱼类,保护浮游动物我国浅水湖泊中应用密网、密箔的捕捞方法鱼藤酮毒性很大,在沿岸投放浓度达0.25m/L的鱼藤酮可杀死小鱼,也能毒杀溞类,产生负效应投放肉食性鱼类控制浮游生物食性鱼类,进而促进大型浮游动物发展,是生物操纵的主要途径之一。许多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对改善水质有明显效果。但在实践中,该方法常使肉食性鱼类不能长久维持其密度水生植被管理应用草鱼控制水草效果明显,美国依阿华和佛罗里达几个水草密集的湖泊,放养草鱼3年后,水草去除91-94%该方法草鱼数量的确定是关键投放微型浮游动物投放细菌微生物投放植物病原体和昆虫第四节底泥环境疏浚修复底泥的危害湖泊环境变化会导致营养盐再释放氮的释放取决于氮化合物分解的程度。氮化合物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相互转化.厌氧时,以氨态氮溶出为主;好氧性时,则以硝态氮溶为主磷的释放与其化学沉淀的形态有关。一般情况下首先进入沉积物的间隙水中,逐步扩散到沉积物表面,进而向上层水混合扩散。西湖每年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量可达1.3t左右,相当于年入湖磷负估量的41.5%。环境疏浚与工程疏浚的差异环境疏浚旨在清除湖泊水体中的污染底泥,并为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条件,同时还需要与湖泊综合整治方案相协调。工程疏浚则主要为某种工程的需要如流通航道、增容等而进行。底泥环境疏浚的调查分两个阶段进行: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而进行的初步调查和分析为项目设计而进行的勘测与分析包括以下内容:污染底泥及污染物的来源、种类及含量;底泥分布、厚度、数量;处理场地确定;疏浚设备,现场环境及地下水状况;二次污染预防等疏浚设备的选型首先应符合一般疏浚的要求:《疏浚工程技术》规范(GIJ319-99)同时,考虑污染疏浚的要求,对设备进行进一步筛选,包括对常规设备改进和专用环保挖泥船设计常规设备改进:耙吸挖泥船适于沿海和大江而且污染土分布范围较大地区绞吸挖泥船应用最广泛,可在陆地拼装后下水,距离岸边较近,适于湖泊污染土清理抓斗式船可配以泥驳装载,宜在底泥分布集中且厚度较大地区使用专用环保挖泥船技术特点全球卫星定位系统(DGPS)仪器传感器水下地形及污染土层分布数字模型污染监测系统新机具环境疏浚设备的选择原则第一,既要考虑一般疏浚工程的条件,又要考虑污染物与生态等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第二,不同的污染物对疏浚和处置有不同要求,应经济合理地确定控制指标和要求第三,如果要求不严,应优先选用现有的一般疏浚设备,或者加以改进以达到经济合理的目标;

第四,多方案筛选和比较,选取最优化途径。

底泥综合利用湖滨绿化带,使堆场所在地形成绿化带。填地造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