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注意把握诗歌节奏,品味诗歌语言。了解本诗的抒情脉络,掌握托物言志的手法,理解“红烛”的象征意义。体悟作者奉献自我、献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目标闻一多是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同学们在初中的课堂上读过他那沾着鲜血写成的《最后一次演讲》。最后一次演讲导入(5分钟)红烛第一课时闻一多部编版必修上第一单元红烛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红烛》这首诗写于1923年,当时诗人闻一多正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他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写作背景《红烛》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三美”"三美"主张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写作背景1919年五四运动的时代巨浪,把正在专心求学的闻一多推出了清华园,一战后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帝国列强拒绝中国取消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不平等的要求,并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腐朽反动的北洋军阀公然卖国,帝国列强肆无忌惮的掠夺祖国的土地和主权,所以诗人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了一起,为寻求光明和出路,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追求。咏物诗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咏物人情物态思1.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什么含义?为什么放在开头?2.找出《红烛》的行文脉络3.“红烛”这个意象在闻一多的诗中主要被解构成了哪几个部分?分别象征了什么?学生展示5分钟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什么含义?为什么放在开头?“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引子,诗歌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评(7分钟)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烛之色(“红”)烛之灰烛之光烛之责烛之泪烛之魂蜡炬成灰泪始干莫问收获,但问耕耘2.《红烛》行文脉络赞惑颂勉思慰评:“红烛”这个意象在闻一多的诗中主要被解构成了哪几个部分?分别象征了什么?红烛的色灰泪光议:【对议】1.红烛的“红”和“光”象征什么?“一误再误”和“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2.第四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历史使命感?3.第6节中“又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发出了怎样的疑问?4.如何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学生展示5分钟
明确将红烛的红,类比为红心的红。
红心的红:赤诚、热烈、忠诚;
根据作者的类比,同理推之
红烛的红色也是代表赤诚、热烈、忠诚。1.红烛的“红”象征什么?评(7分钟)1.红烛的“光”象征什么?“光”象征着红烛牺牲自我,拯救世人的理想信念。1.“一误再误”和“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
不矛盾。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现了思考觉悟的过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
2.第四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历史使命感?
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毒害,在睡梦中尚未觉醒。诗人要以自己的生命火焰照亮沉睡的中国人,使民众觉悟、奋起,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获得解放。3:第6节中“又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发出了怎样的疑问?
诗人的内心又开始矛盾,疑惑,之前矛盾为何甘愿牺牲,在这里又开始矛盾已经决定牺牲了,又为何伤心流泪呢?表现了诗人此时此刻内心的矛盾与挣扎。4:简要谈谈对“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诗的理解。
诗人此处引用曾国藩的名言,是在劝勉红烛,也是在劝勉自己:不要在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只管付出、奉献即可;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
同时该句承接上文“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而来,意在强调哪怕因果关系不公平、不合理,但仍做不屈的奉献。
用词结尾,重申红烛精神,使情感归于理性沉静。1.结合全诗分析,“红烛”象征着什么?2.开头“红烛啊”贯穿全诗,这用什么修辞?对全诗有什么作用?3.《红烛》你觉得用的什么表现手法?是如何体现闻一多三美主张的?议:【组议】学生展示5分钟评(10分钟)结合全诗分析,“红烛”象征着什么?1.红烛象征着献身祖国的精神。
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牺牲自我;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残的痛苦;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这些都象征拯救祖国的爱国精神。2.红烛象征着诗人这个爱国者形象。
诗人赤诚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拯救世人的灵魂,结成快乐的果子,表明诗人的创作一开始就有严肃的社会责任感。红烛的形象是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在诗中,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2.开头“红烛啊”贯穿全诗,这用什么修辞?对全诗有什么作用?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是怎么样的?
明确:反复的修辞方法,局部复沓吟咏,形成诗节的排比,便于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
3.《红烛》你觉得用的什么表现手法?是如何体现闻一多三美主张的?点拨:托物言志像我们学过的《爱莲说》《白杨礼赞》。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诗词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比如诗人闻一多在《红烛》一诗中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红烛精神,表达了自己献身祖国、勇于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怀。(1)音乐美: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使《红烛》在音韵上很适合朗诵。(2)绘画美:《红烛》的绘画美体现在它不是直接描述物体的颜色,而是很巧妙地融合了意象来呈现。(3)建筑美:《红烛》的建筑美,最主要是体现在节奏和前后呼应的结构上。诗歌主题本诗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红烛的精神是献身祖国的精神。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的自我牺牲;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残的痛苦,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板书设计新诗特点灰第一部分1对红烛的赞叹第二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易分散级氧化铁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无线滚球鼠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新型木制防火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数字测振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网盘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红外线防水型彩色摄像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三:第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 2025至2031年中国维氏显微硬度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中学2025年初三下学期月考(一)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
- 西藏拉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学期英语试题4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 设备验收方案
- 高中家长会 高三高考冲刺家长会课件
- 2025-2030中国触觉马达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修订版中小学生行为守则(2024版)
- (一模)临沂市2025届高三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 青岛 地块西海岸新区项目投标设计方案
- 【高考真题】河北省2024年普通高中物理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试卷(含答案)
- PE特种设备焊工理论复习题库(带解析)
- 《大学物理(上册)》课件-第8章
- 2024年中考语文常考名著习题训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