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题汇编: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1页
+高考模拟题汇编: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2页
+高考模拟题汇编: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3页
+高考模拟题汇编: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4页
+高考模拟题汇编: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pagenumber"pagenumber页,共NUMPAGES"numberofpages"numberofpages页第PAGE"pagenumber"pagenumber页,共NUMPAGES"numberofpages"numberofpages页高三历史总复习高考模拟题汇编——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陕西省宝鸡市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一)历史试题)雅典官员的任期一般为一年,除了交接工作的时间外,实际工作时间很短;城邦各种工作缺乏具体法律条文,一切重大问题都要经过公民大会或法庭临时裁决。据此可知雅典(

)A.保证了公民平等的参政权 B.政策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C.杜绝了公职人员的腐败 D.民主政治缺乏基本的原则2.(江西省智学联盟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柏拉图认为上帝在造人时,分别在他们的灵魂中注入了金银铜铁成分,具有不同成分的人在城邦中担任不同的使命。柏拉图的主张(

)A.体现城邦至上的理念 B.反思雅典民主制色彩明显C.开启了理性主义传统 D.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3.(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下图为古代雅典哲学家安提丰对雅典司法诉讼技巧的概括。这说明古代雅典(

)(一)陈述自己的不幸并博取陪审员的同情(二)陈述自己或先辈为城邦所作出的贡缺(三)攻击对方(四)通过列举类似的案例恳请陪审员这慎判案(五)获得诉讼胜利,或者即便被判有罪,也可以获得较轻的处罚A.公民的参政热情日趋高张 B.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冲突C.司法审判体现其民主运作 D.法律注重维护贵族阶层权益4.(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寡头政体,来自古希腊语oligos和arche两个词的合成,意思是“少数人的统治”,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下列国家中,具有寡头政治特征的有(

)①雅典②斯巴达③罗马共和国④法兰克王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河南省安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公元前90年,罗马通过《尤里乌斯法》,向所有迄今仍忠于罗马的意大利同盟者和拉丁殖民地以及罗马军队服役的同盟者授予罗马公民权。这一法案的贯彻执行(

)A.扩大了罗马国家的社会基础 B.导致了罗马共和国的覆灭C.提升了罗马帝国的军事力量 D.解决了罗马内部民族矛盾6.(浙江省A9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返校联考历史试题)有学者指出,直到公元前3世纪,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基本上还保留着旧氏族部落时代简政的特点,没有一套复杂的官僚机构,没有很多公务人员。但是国家机器依旧运转,而且能发展壮大。以下表述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罗马帝国的简政具有统治传统 B.只有少数公民有资格参政议政C.罗马共和国具有民主政治的特征 D.简政适应了当时罗马发展的需要7.(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其核心是限制贵族权力的专横和滥用;公元前367年,罗马通过了债务问题和土地问题的两项法案,打破了世袭贵族对国家最高权力的垄断。据此可知,罗马法A.目的是限制贵族的特权 B.重在协调公民内部矛盾C.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D.改变了罗马社会的性质8.(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古罗马以财产作为划分身份地位和权利义务的标准。罗马每5年举行一次人口调查,核准各家各户的财产级别,人们的等级身份被不断地告之、强调。这一做法A.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B.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专门为社会下层而设计 D.使罗马人逐步走向平等9.(全国百所名校大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公元4世纪早期,罗马帝国大土地所有者残酷剥削奴隶和隶农,并以托庇为名,不断兼并个体农民土地,同时他们的经济和政治独立倾向也日益加强。这表明当时的罗马A.庄园经济开始分裂 B.社会转型进程加快C.农业生产日益衰退 D.封建生产关系瓦解10.(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早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就开展了不定期的人口基本情况调查。到奥古斯都时代(公元前27—公元14年),人口普查趋于系统化和制度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类似于地理考查、地图绘制、分门别类的归档、地籍管理等行政管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主要表明,这一时期的古代罗马(

)A.人口普查服务于财税制度 B.国家管理水平在逐步提升C.公民人身自由得不到保障 D.君主专制程度在不断加强11.(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9月调研考历史试题)罗马帝国早期的纪念碑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皇帝出征和向士兵讲话的场面,到了帝国后期,皇帝形象高大,超乎常人,士兵形象则渺小模糊。皇帝的不同形象体现了罗马帝国(

)A.君主政治的发展 B.对外扩张的频繁C.海外贸易的发达 D.文学艺术的繁荣12.(河北省新时代NT教育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起初,罗马帝国统治使大多数地方制度保留下来。但跨越旧管辖边界的商业区更加重要,管理这种事务的新法律制度便应运而生。罗马行政官员还带头使这些法律原则精细化,以便这些法律原则能够适用于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材料所述变化(

)A.推动了罗马公民法的完善 B.说明自然法理念已普及C.使罗马司法程序有所调整 D.根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1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汉疆域辽阔,发达的道路系统为文书驿传提供了基本保障。秦汉时期,文书驿传制度在中央基本形成丞相府(东汉为尚书台)和典属国(汉成帝以后为大鸿胪)两级管理体制,而后者负责实际管理。在地方,郡县长吏负责邮驿机构吏员配置、过往使者接待、车马粮秣等物资供应、道路桥梁及各种邮驿设施的维修保护等;边塞地区则由都尉府、候官、部、燧分级管理。秦汉文书驿传按是否使用交通工具分为以邮行,以次行、轻足行,依《秦律》规定,“近县令轻足行其书,远县令邮行之”。按交通工具的类型则可分为以车行、以马行,传车和传马又有质量与所用马匹数量的区别。——摘编自臧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材料二

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管理邮传的主要有大区长官、运输官和承包商,权利逐次下降。二世纪后,改由运输官直接管理国家邮驿系统。承包商负责地方驿站的管理事务,下设从属官员和奴隶负责具体事宜,如驿马管理、维修马车等。大驿站设施齐全且兼有旅店性质,小驿站只提供更换马匹等中转服务。驿站并非全由国家建立,一些繁华地区的旅店也会被纳入邮驿系统。罗马帝国早期文书驿传多为步行,沿军用大道每隔一定距离配备一名信使,但这种“接力传递”无法保证每位信使都能准确解释文书信息。随着驿马增多,“驿站马车”传递文书的方式逐渐普及,通过马车,一名信使即可完成任务。——摘编自王云庆.毕牧《秦汉与罗马帝国文书驿传制度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与罗马帝国文书驿传制度建设的相似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秦汉相比罗马帝国文书驿传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14.(江苏省南通市百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天是雅典召开公民大会的日子,当地富商拉斐尔和妻子以及在雅典经商的外邦人桑德拉都很高兴,准备参加公民大会。……大会的一项议程是写出妨碍城邦利益的人的名字,拉斐尔写出桑德拉的名字,最终获票最多的正是桑德拉,他被赶出雅典城邦。材料二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是古希腊哲学家。然而这位卓越的哲学家却被雅典民主派起诉:“是一个作恶而怪异的人,不敬国家所奉的神而宣传其他的新神,反对民主,毒害青年……”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被判处死刑。(1)结合材料一回答,谁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其他人不能参加的原因是什么?(2)桑德拉被赶出城邦采用的是什么办法?(3)结合材料二,你如何看待雅典的民主?

参考答案1.【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雅典)。据题干“雅典官员……工作时间很短”“缺乏具体法律条文”“重大问题都要经过公民大会或法庭临时裁决”可知,雅典官员更换频繁,各项工作缺乏法律规范,重大问题临时裁决,导致政策时常变动,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B项正确;“保证了平等”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杜绝了腐败”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雅典民主政治相对完善,有其基本规范和原则,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柏拉图认为不同的人具备不同的特质,适合不同的使命,结合柏拉图所处时代下雅典政治发展史实,可以得出其主张反思雅典直接民主制下的公民普遍参政,B项正确;城邦至上强调城邦的第一性,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开启了”表述错误,排除C项;朴素唯物主张物质的第一性,材料内容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可知,古代雅典的诉讼人倾向于用个人对城邦的贡献,来打动陪审员,进而胜诉,这表明雅典的司法审判过程中诉讼能否获胜很大程度上不在于哪一方是正确的,而在于双方之间是如何进行辩论的,谁更能够打动陪审团及法官,依据的是雅典的直接民主制,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雅典司法审判的弊端,而不是雅典公民的参政热情,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在强调个人利益与城邦利益的冲突,而是说明有人以对城邦的贡献来为个人利益服务,排除B项;材料强调雅典的诉讼人以自己的贡献来打动陪审员,但不能推断出诉讼人的身份,因此不能得出法律注重维护贵族阶层的权益,排除D项。故选C项。4.【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巴达是希腊城邦国家中寡头政治的代表,罗马共和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雅典是民主制,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D项;法拉克王国是中古时期封君封臣之下的君主,④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B项。5.【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罗马。据材料可知,该法案赋予忠于罗马的意大利同盟者、拉丁殖民地及服役于罗马军队的同盟者以公民权,这使罗马共和国公民权向同盟者、殖民地开放,扩大了罗马国家的社会统治基础,A项正确;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B项夸大这一法案的影响,排除B项;C项错在“罗马帝国”的表述,排除C项;D项“解决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6.【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国家保留着旧氏族部落时代简政的特点,但是国家机器依旧运转,而且能发展壮大,说明简政适应了当时罗马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根据材料“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基本上还保留着旧氏族部落时代简政的特点”可知,罗马帝国的简政具有统治传统,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简政适应了当时罗马发展的需要,但未体现只有少数公民有资格参政议政,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简政适应了当时罗马发展的需要,未涉及民主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7.【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可知罗马《十二铜表法》以及罗马通过的债务问题和土地问题的两项法案都限制贵族权力的滥用或垄断,再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属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主要表现为公民法,由此可见罗马法重在协调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即公民内部矛盾,以维护统治秩序,B项正确;限制贵族的特权并不是主要目的,而是为了通过缓和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以维护统治,排除A项;罗马法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的标志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排除C项;罗马共和国时期始终属于奴隶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8.【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财产级别的变化导致人们等级身份的变化,这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财产等级与身份等级相适应,不利于民主政治,排除A项;以财产为划分身份地位和权利义务标准,能够削弱了传统贵族的特权,但并非专门针对社会下层,排除C项;以财产作为划分身份地位和权利义务的标准,本身就没有实现人人平等,排除D项。故选B项。9.【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罗马帝国大土地所有者残酷剥削奴隶和隶农,并以托庇为名,不断兼并个体农民土地,同时他们的经济和政治独立倾向也日益加强。”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统治后期,大田庄日益成为自足的经济单位,在奴隶社会的母胎内,孕育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因素,表明当时的罗马社会转型进程加快,B项正确;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庄园经济解体,排除A项;材料反映奴隶制生产关系逐渐衰落,封建生产关系产生,庄园经济逐渐兴起,排除CD项。故选B项。10.【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依据材料,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就开展了不定期的人口基本情况调查,到奥古斯都时代人口普查趋于系统化和制度化,多种行政管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说明古罗马国家管理水平在逐步提升,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罗马人口普查的系统化和制度化,但未涉及人口普查的目的,排除A项;国家人口普查的系统化和制度化,有利于国家的管理,与公民人身自由无关,排除C项;国家加强对人口的管理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1.【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罗马帝国。据材料可知罗马帝国的皇帝形象变得超乎常人的大,可知君主权力增强,A项正确;材料与对外扩张无关,排除B项;皇帝的形象与海外贸易无关,排除C项;皇帝的形象与文学艺术的繁荣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2.【答案】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罗马帝国时期。材料反映了罗马法逐渐适应于罗马所有统治区域,据所学可知,这是因为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统治区域扩大,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新的变化使得罗马法作出调整,D项正确;材料涉及时空是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公民法被万民法取代,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自然法涉及人类关于公平正义的终极原则,材料并未体现,据材料也无法说明自然法理念已普及,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罗马司法程序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13.【答案】(1)相似之处:以发达的道路系统为保障;国家主导,构建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体系;管理机构、配套设施、运行机制较为完善;邮传动力以人力、畜力为主;具有法律保障。(2)不同之处:民间参与建设、管理;使用奴隶工作,对信使有解释文书的要求;管理较为松散。原因:奴隶制的社会形态;中央集权体制不完善,行政缺乏规范性;商品经济较为发达;没有统一文字。【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中国)、古罗马时期(欧洲)。相似之处:根据材料“秦汉疆域辽阔,发达的道路系统为文书驿传提供了基本保障。”“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可知,以发达的道路系统为保障;根据材料“秦汉时期,文书驿传制度在中央基本形成丞相府(东汉为尚书台)和典属国(汉成帝以后为大鸿胪)两级管理体制,而后者负责实际管理。”“管理邮传的主要有大区长官、运输官和承包商,权利逐次下降。二世纪后,改由运输官直接管理国家邮驿系统。”可知,国家主导,构建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体系,管理机构、配套设施、运行机制较为完善;根据材料“按交通工具的类型则可分为以车行、以马行,传车和传马又有质量与所用马匹数量的区别。”“承包商负责地方驿站的管理事务,下设从属官员和奴隶负责具体事宜,如驿马管理、维修马车等。大驿站设施齐全且兼有旅店性质,小驿站只提供更换马匹等中转服务。”可知,邮传动力以人力、畜力为主;根据材料“依《秦律》规定”可知,具有法律保障。(2)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中国)、古罗马时期(欧洲)。不同之处:根据材料“管理邮传的主要有大区长官、运输官和承包商,权利逐次下降。”可知,民间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