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雨夜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五歌·雨夜陆龟蒙屋小茅干雨声大,自疑身著蓑衣卧。兼似孤舟小泊时,风吹折苇来相佐。我有愁襟无可那,才成好梦刚惊破。背壁残灯不及萤,重挑却向灯前坐。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虚实结合,由实入虚,从真实的眼前之景到身着蓑衣而卧的想象之景,大大开拓了诗歌的意境。B.诗中没有典故,也没有华丽辞藻,“无可那”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家常话语,有无可奈何之意。C.“背壁残灯不及萤”一句,使用对比手法虚写残灯无焰的意象,突出表现诗人雨夜孤坐的愁苦之情。D.这是一首描写闲居生活,抒发诗人生活感受的作品,虽平淡浅易,其中却不乏耐人回味的人生感悟。2.诗歌首句“屋小茅干雨声大”具有通领全篇的作用,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李群玉【注】独坐高斋寒拥衾,洞宫台殿窅沉沉。春灯含思静相伴,夜雨滴愁更向深。穷达未知他日事,是非皆到此时心。羁栖摧剪平生志,抱膝时为梁甫吟。[注]:李群玉(813—860),唐宣宗大中年间入长安献诗,得宰相裴休推荐,授弘文馆校书郎。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深人静,雨落天凉,诗人拥衾独坐,望着宫内幽深昏暗的景象,陷入了沉思。B.颔联“春灯含思”“夜雨滴愁”以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无边愁绪,点题自然。C.颈联批判现实,直陈时代是非混乱,同时对自己本已仕途通达的前景有了担忧。D.这首诗叙事兼有抒情,并未刻意点染,却于朴实简淡中彰显情感的真挚与深沉。4.尾联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西河雨夜送客白居易云黑雨翛翛,江昏水暗流。有风催解缆,无月伴登楼。酒罢无多兴,帆开不少留。唯看一点火,遥认是行舟。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点明了地点、时间、事件,总领着全诗内容,使读者见诗题而知诗意。B.朋友因为饮酒未尽兴,登船后毫不迟疑就开帆离去,只留下诗人怅然遥望。C.颔联无一字伤别,却由一“催”字突出欲留不得之状,透露了现实的无情。D.首联紧扣诗题中“雨夜”,所写之景昏黑,为全诗定下了凄凉的情感基调。6.尾联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请概括。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雨夜感怀韦应物微雨洒高林,尘埃自萧散。耿耿心未平,沉沉夜方半。独惊长蕈冷,遽觉愁鬓换。谁能当此夕,不有盈襟叹?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蒙蒙细雨洒在高大的林木上,尘埃因雨水清洗而消散,渲染出清冷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颔联中,诗人因为心中有“不平”之事,所以直到夜半还没有入睡,凸显出诗人心事重重、难以入眠的惆怅。C.“遽觉愁鬓换”一句写诗人发现两鬓青丝已换的悲伤之情,流露出诗人对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失意和无奈。D.全诗紧扣题目,前两联描写雨夜之景,后两联因雨夜而感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层次分明,脉络清晰。8.“独惊长算冷”的“惊”与“冷”两字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雨夜何景明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短榻孤灯里,清笳①万井②中。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注释:①笳:一种乐器。②万井:古制八家为井,后以井指乡里、家宅,此处指许多村庄。9.下面对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是说深夜院静,诗人听到疏落的轻微的雨声,也听到了风吹树叶的沙沙声。B.引起诗人注意的有秋虫蟋蟀的鸣声,有梧桐枝上的“寒色”。“寒色”,意指秋夜的霜露在梧桐树上染抹的带着寒气的色。C.“短榻”“孤灯”,以及传遍万户千家上空的凄清胡笳声,这些典型的景物,引起了诗人对故园家乡的深情、美好的回忆。D.“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天涯”示意漂泊在外,“江东”则用项羽的典故泛指家乡。尾联抒发了诗人羁旅天涯孤寂凄苦的思归之情。10.请从视听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雨夜读书[宋]陆游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①天何悭?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②思天山。【注】①蹭蹬:比喻失意潦倒。②仗下:借指朝堂。11.首联描写出一幅怎样的图画?请简要说明。12.诗歌里蕴含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C2.本句是诗人怀疑自己身着蓑衣、孤舟独泊、风吹折苇的主要原因。二、三、四句对雨中披蓑孤坐情景的虚写,皆由首句引起。后面四句实写,好梦被雨声惊破,满腹愁情无可奈何,不得已重挑残灯,向灯而坐,重回到深夜孤灯愁情满怀的无奈之中,这又是“屋小茅干雨声大”所种下的“果”。因而说首句通贯全篇,恰如其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立即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C.“虚写残灯无焰”错误。“残灯无焰”是眼前之景,是实写,不是虚写。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立即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本答时首先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其内容、情感。“屋小茅干雨声大”是作者怀疑自己身着蓑衣、孤舟独泊、风吹折苇的主要原因,因是“自疑”,故是虚写。又因为“屋小”“茅干”“雨声大”才有后面四句实写:好梦刚成又被雨声惊破,满腹愁情无可奈何,无处可诉,不得已只能重新点上如萤的残灯,向灯而坐。其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情状满蕴愁情,孤独寂寞而又无可奈何,这又是“屋小茅干雨声大”所种下的“果”。首句在结构上,开篇点题,内容上又统领全篇。因而说首句通贯全篇,恰如其分。3.C4.①羁旅漂泊,寄身他乡的愁苦;②仕途不畅,心志难申的无奈;③胸怀理想,兼济天下的渴盼。【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直陈时代是非混乱”“本已仕途通达”说法错误,并不是直陈时代是非混乱,而是复杂人事让自己心事重重;也不是本已仕途通达,而是担心仕途是否通达。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诗歌前两联的内容是:在夜深人静的雨夜,紫极宫内幽深昏暗,诗人独自一人拥衾而坐,只有一盏春灯静静地陪盼着自己。作者通过这孤寂冷清的画面抒发了漂泊他乡的羁旅愁思,结合尾联“羁栖”一词可知,尾联抒发了作者羁旅漂泊,寄身他乡的愁苦;“穷达未知他日事,是非皆到此时心”转入对自己现实处境的描写,复杂人事让自己心事重重,对自己仕途是否通达非常担心,暗示了诗人仕途的不顺畅;“羁栖摧剪平生志,抱膝时为梁甫吟”借用“梁甫吟”的典故,写出实现平生志向的艰难,表达了作者心志难申的无奈之情。由后两联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希望自己仕途通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平生的志向,表现出作者胸怀大志的豪情,对兼济天下的渴盼。5.B6.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朋友因为饮酒未尽兴,登船后毫不迟疑就开帆离去”错。“帆开不少留”,意思是船帆已经打开留不住远行的朋友。选项理解错误。故选B。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从诗歌的基本内容上看,诗歌着重写了给友人送别的场景:云层黑重,大雨滂沱,江面昏暗,江水涌动。风儿催着解缆远行,登到高楼之上没有明月相伴。喝罢酒但是没有尽兴,船帆已经打开留不住远行的朋友。友人登船远去,诗人在楼上遥望搜寻,只看到暗夜江上一点灯火,知道那是友人的船。这是一首雨夜送别诗。“唯看一点火,遥认是行舟”,意思是“友人登船远去,诗人在楼上遥望搜寻,只看到暗夜江上一点灯火,知道那是友人的船”,这是一处细节描写,朋友已经乘船远去,但是送别的诗人却久久不愿离开,表明诗人在朋友远去之后,依然在深情凝望,遥遥辨认友人的船是哪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诗人遥认船只结尾,使诗歌余音袅袅,回味悠长,那离别的哀伤久久不能散去。7.D8.①“惊”字有吃惊、惊诧之意,写环境非常冷清,以致雨夜独处的诗人为之心惊;②“冷”字语义双关,既写出诗人居处的寒冷,也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冷。③两字平中见奇,从主客观两方面营造出凄清的氛围,强化了诗人的孤寂、悲凉之情。【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能力。D.“前两联描写雨夜之景”错误,是诗歌首联描写雨夜之景。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炼字题需要首先释义,再结合诗句分析手法、效果。“独惊长蕈冷”是诗人雨夜的感触,描写诗人惊诧于簟席之寒冷。“惊”,吃惊、惊诧;“冷”,寒冷,诗人因雨夜居处之冷,更感觉内心的寒冷,因为环境的寒冷而惊诧,诗人通过客观环境的冷,表现主观感受的冷,从而更好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悲凉之情。9.C10.①雨声、蟋蟀声、风声、清笳等声音是听觉描写,静院、高林、梧桐、孤灯等意象是视觉描写,②全诗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共同构成一幅秋夜凄清画面,③寄寓了诗人羁旅天涯孤寂凄苦的思归之情。【解析】9.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错误选项的设置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C项,“短榻”“孤灯”,以及传遍万户千家上空的凄清胡笳声,这些典型的景物,引起的是诗人对故园家乡思念之情,以及漂泊异乡的孤独之感,而不是“美好的回忆”。故选C。10.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道题要求从视听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解答步骤:首先结合诗句回答出“视”“听”的景色,然后回答视听结合的表现效果,表达效果要关注诗人的情感。首先读懂全诗,诗人为了表达天涯漂泊者的乡愁难耐,诗人着重渲染秋风夜雨的凄清氛围。疏雨、远风,可见其于孤寂无奈之际对外界变化的敏感;而秋声、寒色则折射出诗人凄清的心境。颈联短榻孤灯与清笳万井相映衬,天涯孤客的形象呼之欲出。尾联由写景而转入抒情,倾诉遥忆故乡的情怀。回答本题时,前三联中的“雨”“风”“蟋蟀”等发出的各种声音,诉诸听觉。“院”“林”“梧桐”“孤灯”等意象诉诸视觉,全诗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渲染了秋夜凄清的氛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凄清的秋夜之景寄寓了诗人羁旅天涯孤寂凄苦的思归之情。【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1.描绘出了一幅幽静的雨夜读书图。(2分)深夜,帘外雨声淅沥,帘内一灯如豆;陋室灯下,衰老的诗人正沉浸在书里。(3分)12.①感慨青春凋零,人生迟暮。诗人对镜自照,见容颜衰老,倍感遗憾。②伤感功名未成,仕途失意。功名原本是像自己这样的人的追求,但是人生多艰,上天对自己太吝啬。③依然坚守志向,渴望建功。虽然自己像多病的瘦弱的骐骥,但也不想徒列朝堂,而是想去天山边塞建功立业。(每点2分)【解析】11.试题分析:描绘画面题,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加以概括即可。本题借助“灯”、“雨潺潺”、“读书”等景物描绘一幅幽静的雨夜读书图。简要说明即是对诗句所展现的画面的的简要描述。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2.试题分析: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恨”“镜里凋朱颜”,诗人对镜自照,见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除船舶租赁合同协议
- 订餐合同协议书范本
- 超市临时员工合同协议
- 计件合同协议标准版
- 2025年口腔医学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品牌顾问合同协议书范本
- 槟榔园出租合同协议
- 员工聘用合同协议模板
- 母女关系互换协议书模板
- 员工购房协议书范本
- 泵站调度运行应急预案
- 委托书范本(下载版)
- (医学课件)SOAP的规范书写及练习
- 天然气巡检记录表
- 发展历程时间轴PPT模板
- 【行业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
- (完整版)离婚协议书
- 养老院工作人员保密协议书
- 数据网-IPRAN含IPRAN基础组网和IPRAN高级知识
- 向上管理的艺术(升级版):如何正确汇报工作
- 国开2023春计算机组网技术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