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中学业水平题(附答案)
1.《科学》2018年1月26日发文,一支大型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存在于非洲大陆以外地
区的最古老的现代人类化石。这一发现,将之前推测的现代人类离开非洲大陆的时间提前
了5万年。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于地面食物的不断丰富,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B.处于A阶段的人类称为森林古猿,虽能下地,但不能真正直立行走
C.从C到G的过程,脑越来越发达,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
D.古人类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
2.下列培养"试管婴儿"的过程,哪一项是正确的()
A.体外受精玲试管中发育
B.体外受精好试管中发育好胚胎移植分母体中发育
C.体内受精玲试管中发育好胚胎移植好母体中发育
D.体内受精玲试管中发育
3.关于"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以用燃烧的方法
B.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
C.设置重复组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D.实验所测得的花生能量高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
4.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实验中,可以用下列什么方法或物质检测食物中有淀粉和蛋
白质的存在
①烘烤②燃烧③在白纸上挤压④碘液⑤双缩胭试剂⑥加碘的淀粉溶液
A.①和④B.④和⑤C.②和⑥D.①和⑤
5.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对图中④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B.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可以分泌胆汁
D.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6.以下是某小组有关淀粉酶实验的一些数据,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温度加入试剂现象
1淀粉糊2mL+清水2mL37℃碘液变蓝
2淀粉糊2mL+唾液2ml0℃碘液变蓝
3淀粉糊2mL+唾液2mL37℃碘液不变蓝
4淀粉糊2mL+唾液2mL99℃碘液变蓝
A.表中3号试管作为对照组
B.3号试管没有变蓝,是因为唾液中的酶将淀粉分解了
C.通过2、3、4三个试管的对照,说明唾液能够将淀粉分解
D.1号和2号试管的实验变量是温度
7.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胆汁能乳化脂肪B.②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③能吸收水、酒精、麦芽糖D.④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
素
8.如图为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体c代表氧气,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
B.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
C.过程a、b是通过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实现的
D.过程a的发生,是肋间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的结果
9.下面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肺容量/升
肺容量/升
5101520\「工
时间/秒
曲线甲曲线乙
A.曲线甲表示吸气状态,吸气频率是30次/分钟
B.当肺容量增大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膈肌也收缩
C.和曲线甲相比较,曲线乙状态时,肺吸入和呼出的气体较多
D.曲线乙状态时,呼吸频率为24次/分钟,呼吸深度较大
10.小丽同学因感冒导致鼻炎,晚上睡觉时她张开嘴进行呼吸,第二天早上她感觉嗓子非
常干燥,说明鼻腔的主要作用是()
A.清洁灰尘B.加热空气C.湿润空气D.清除二氧化碳
11.空气进入肺的顺序是()
A.鼻玲咽好喉少支气管好气管好肺
B.鼻玲喉〉咽)气管好支气管好肺
C.鼻玲口腔好咽个喉好气管好支气管
D.鼻玲咽好喉少气管好支气管今肺
12.某同学是A型血,按照ABO血型输血关系表,他可以接受的血型是
A.A型血和B型血
B.A型血和0型血
C.A型血和AB型血
D.AB型血和0型血
13.如图为人的心脏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C处所指的腔以及和它里面的血液分别是
A.右心室、静脉血B.左心室、静脉血C.右心室、动脉血D.左心室、动脉血
14.如图为人体局部血液循环示意图,对于①、②、③三种血管描述正确的是()
A.①是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B.②是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C.③是动脉,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
D.全是毛细血管
15.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和严重贫血病人时,应该分别输给他()
A.鲜血和红细胞B.血浆和红细胞
C.血浆和白细胞D.鲜血和白细胞
16.右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B.无机盐
C.葡萄糖D.水
17.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②上连膀胱,下接肾脏
C.③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D.④具有排出尿液的作用
18.下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1、2、4共同构成肾单位
B.2中液体含有水、无机盐、尿素、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
C.若尿液中含有较多红细胞,则1处可能发生病变
D.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1的重吸收和4的过滤作用
19.人体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的废物是()
A.尿液B.汗液C.二氧化碳和少量水D.氧气和少量水
20.图示中,图甲是某种物质(Y)依次经过I、□、in三种结构时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
和图丙是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液流向)。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则W一定不是右心房
B.图甲中,若Y表示血液中生长激素,则II为垂体外的毛细血管
C.图乙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快,能将血液运送到全身毛细血管
D.图丙中b表示肾小球,则c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
21.神经元的结构:
A.由分析可知,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
B.一个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组成,突起可分为树突和轴突,B正确。
C.神经元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功能,C正确。
D.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树突玲胞体T轴突,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2.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图,图中的3是
A.感受器B.效应器
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
23.如图是人脑和脊髓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③和④构成了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B.②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
C.③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D.④内的神经中枢受大脑控制,只具有传导功能
24.如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最终在④上形成物像
B.图乙中,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d内
C.青少年用眼不当形成近视后可通过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D.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可使a两侧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
25."打赢蓝天保卫战”是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之一,不利于该目标达成的是
A.提倡使用新能源共享汽车B.下雨时工厂直接排放烟雾
C.全面供应国六标准的汽柴油D.关停产能落后且污染较大的工厂
26.某小组的同学尝试测定一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首先,取一粒核桃仁,称其重量为
5克,切取一部分用做实验材料,称其重量为0.5g。然后,组装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
置。
核桃,仁
(1)用点燃的核桃仁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水量多少合适呢?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
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将水量定
为20毫升。
(2)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什么时候将燃烧后的核桃仁从锥形瓶下移开,并记录温
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呢?经过讨论,形成了以下三种不同意见,其中最为科学合理的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A.火焰熄灭时B.核桃仁灰烬凉透时C.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
(3)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测定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升高了
10℃,请计算每克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一焦,这粒核桃含有的能量是焦(不
考虑能量散失造成的误差)。
(4)从这粒核桃仁上再取相似大小的两块,分别用相同的装置、同样的做法重复测量,计
算出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分别是8544焦、8610焦。根据这三次计算的结果,确定最
接近这粒核桃仁含有能量真实值的数值。焦。
27.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回答:
(1)呼吸系统由和组成.
(2)⑹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的场所.
(3)⑶既是空气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
(4)[5]是支气管,它进入肺后反复分支,在末端形成了许多—,其外壁有一层上皮细
胞构成,外面缠绕着许多,这有利于与进行气体交换.
28.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结构,你可以发现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图3
(1)显微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填"低倍"或"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图1中,决定物像放大倍数的结构是和(填标号)。
(3)图2是人血涂片视野,当人体有炎症时,数量高于正常值的是[]
(4)图3是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视野,口内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29.下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肾单位是由图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2)重吸收是指原尿中的、和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到中的过程。
(3)④中的液体是,如果在检查中发现尿液有红细胞和大量蛋白质,请推测可能出
现病变的部位是(填写结构名称))。
30.我国每年进行的CBA篮球联赛,对运动员的智慧和体能都是很大的考验,请结合人体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元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图2
(1)A是,它与人体别的细胞不同在于有。
(2)右图所示赛场上,运动员从看到篮筐到准确完成投篮的过程中,对投球角度、力度做
出准确判断的结构是[],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有关的结构主要是[]一。
(3)休息时,教练会和队员一起总结优点和不足,沟通需要改进的攻防策略,这个过程离
不开1的表层中与有关的神经中枢。
(4)比赛中,某运动员因争抢篮板球只是扭伤了腰部,结果造成下肢运动障碍,大小便失
禁的症状,你分析他应该是扭伤了腰部的口,并且该结构中的排尿、排便中枢失
去了[_]的控制。
1.A
解析:A
【分析】
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
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直立行走,解放前
肢,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
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后来大脑发达,产生语言。
【详解】
A.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
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
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
了人类,A错误。
B.处于A阶段的人类称为森林古猿,虽能下地,但不能真正直立行走,南方古猿已经开
始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真正直立行走从直立人开始的,B正确。
C.从C能人到G现代人的过程,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直立
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
用和制造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制造和
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c
正确。
D.古人类能够使用火烧烤食物来吃,使食物易于吸收,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
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的生存能力,D正确。
故选Ao
2.B
解析:B
【分析】
培养"试管婴儿”的过程是:体外受精玲试管中发育好胚胎移植f母体中发育。
【详解】
试管婴儿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
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
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培养"试管婴儿"的过程是:体外
受精好试管中发育好胚胎移植好母体中发育,选:B项。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培养"试管婴儿”过程的识记和理解。
3.D
解析:D
【解析】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可以用燃烧的方法,每克食物完全氧化燃烧时所释放的
热量叫热价,A正确;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来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选用的食
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如花生种子等,B正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
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减小误差,C正确;食物燃烧时,有机物内储存
的能量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些释放的能量能被水吸收,水在加热时吸收这些热量
后水温会升高,通过测量水升高的温度,就可以推算出被燃烧的食物中含有多少的能量,
食物燃烧时散失的热量影响实验结果,实验所测得的花生能量低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D
错误。
4.B
解析:B
【分析】
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淀粉遇碘液变
蓝,蛋白质遇双缩腺试剂变紫色。
【详解】
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在食物上滴一滴碘液,若变成蓝色,说明有淀粉存在。在碱性
溶液中,双缩版试剂能与蛋白质反应,形成紫色络合物。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与双
缩服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中加入双缩胭试剂,震荡均匀,会观察到出现紫色的
现象,所以应用双缩胭试剂可检测蛋白质的存在,故选B。
5.B
解析:B
【分析】
分析图可知:①咽、②肝脏、③胃、④小肠。
【详解】
图中④是小肠,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
蛋白质初步消化的部位是胃。
故选Bo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6.B
解析:B
【分析】
题目是探究实验题,探究温度对唾液的消化作用有影响吗?变量是温度,据此答题。
【详解】
A.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故表中1
号试管加入清水,放置于37℃环境中是对照组,其它是实验组,A错误。
B.3号试管放置于37℃环境中,温度适宜,唾液将淀粉消化为麦芽糖了,故滴加碘液不变
蓝,B正确。
C.2号试管温度太低,4号试管温度太高,唾液活性受到影响不消化淀粉,故通过2、3、
4三个试管的对照,说明温度对唾液的消化作用有影响,C错误。
D.1号和2号试管有两个变量:温度和唾液,故不能形成对照实验,D错误。
故选Bo
7.C
解析:C
【分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肝脏,②是小肠、③
胃、④是大肠。
【详解】
A.①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分泌的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主要作用是乳化脂
肪,故A正确。
B.②小肠细长,环形皱裳,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
细胞构成,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故B正
确。
C.③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对蛋白质有初步消化作用,能吸收少量的水分,酒精,
麦芽糖是大分子物质,需要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才能被小肠壁吸收进
入血液,故C错误。
D.④是大肠,可以吸收水分、部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8.C
解析:c
【分析】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详解】
AB.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进行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后,⑹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口二氧
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血液发生的变化是:由静脉血(血管甲内)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
血(血管乙内),AB错误。
C.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同吸气和电
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是通过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实现的,C正确。
D.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
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过
程a呼气,D错误。
故选Co
9.A
解析:A
【分析】
一个人在平静状态时,生命活动变缓,消耗的能量减少,需要的氧气减少,因此呼吸频率
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剧烈的运动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多,所以
呼吸的频率会增加,呼吸深度也增加。
【详解】
A.曲线甲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属于平静状态下的呼吸过程,10秒呼吸了3
次,60秒呼吸18次,所以此人的呼吸频率为18次/分钟,A错误。
B.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玲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好胸廓扩大胸腔容积
增大好肺扩张3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玲外界气体进入肺,B正确。
CD.曲线乙5秒呼吸了2次,60秒呼吸24次,因此乙属于剧烈运动,呼吸的频率会增
加,呼吸深度也增加,因此肺吸入和呼出的气体较多,C、D正确。
故选Ao
【点睛】
掌握呼吸过程的变化结合曲线图完成相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10.C
解析:c
【详解】
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
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
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
三、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四、呼吸道内表面的纤毛和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
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口腔在温暖湿润空气时失去水分,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这
是干燥的空气损伤气管的表现。因此,小丽同学因感冒导致鼻炎,晚上睡觉时她张开嘴进
行呼吸,第二天早上她感觉嗓子非常干燥,说明鼻腔的主要作用是湿润空气。
11.D
解析:D
【分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
气管,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详解】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
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
成气体交换。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
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
气具有清洁、温暧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可见D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2.B
解析:B
【分析】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
答。
【详解】
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
。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
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
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是输A型血,万不得已可以输
少量的。型血。故选Bo
【点睛】
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首选的原则是输
同型血。
13.A
解析:A
【分析】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
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即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
图中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
【详解】
动脉血是在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
肺静脉中的血液,动脉血含氧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呈鲜红色。心脏有四个腔,分别是
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因此,右心房和右心室内流静脉血;左心室和左心房
内流动脉血,即心脏的左侧为动脉血,右侧为静脉血,因此C右心室中流静脉血。
故选A。
14.B
解析:B
【解析】考点:C4: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
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解答:解: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
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
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
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是动脉f
毛细血管好静脉。图中血液由1流向2再流向3,因此,①动脉,③是静脉,②是毛细
血管。
A、由上可知①是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是动脉;A错误;
B、D由上可知②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B正确,D
错误;
C、图中的③是静脉,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C错误。
故选:B«
点评:熟记动脉静脉血管的概念特点以及血液流动的方向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15.B
解析:B
【分析】
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其中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详解】
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
内。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皮肤受损,体液丢失严重,所以应该输入血浆;贫血指的是红细胞
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严重贫血是因为缺乏红细胞,血液结合氧能力不
足,因此应该输红细胞。所以答案选择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理解大面积烧伤病人和严重贫血病人的特点以及血液的成分。
16.C
解析:C
【详解】
试题分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过肾小管,经
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尿液。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
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
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
管重新吸收。故选c
考点定位:尿液的形成过程。
17.B
解析:B
【分析】
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脏、输尿管、肺胱和尿道。其中肾脏又被称为“人体的过滤器",
肾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
组成。图示所示的泌尿系统: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
【详解】
A、①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正确。
B、②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上连肾脏,下接膀胱,错误。
C、③膀胱暂时储存尿液,正确。
C、④尿道排出尿液,正确。
【点睛】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本题解题关键。
18.C
解析:C
【分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
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
程。
(3)图中1肾小球、2肾小囊,3肾小管、4静脉、5收集管。
【详解】
A.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3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1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
外面的2肾小囊,A错误。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
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2肾小囊内,形成原尿。所以2中液体不
含有大分子蛋白质,B错误。
C.当1肾小球发生病变时,会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本不能滤过到肾小囊腔的血细胞
和蛋白质会进入肾小囊腔中,但肾小管对血细胞和蛋白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此这些血细
胞和蛋白质就会随尿液排出而形成血尿或蛋白尿,C正确。
D.尿的形成要经过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
的过程,D错误。
故选Co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
19.C
解析:C
【分析】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
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
过呼吸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和
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详解】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
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
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
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
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可见,二氧化碳只有一条排泄途径,即通过呼吸系统呼
出。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体细胞代谢废物的排出和途径。
20.B
解析:B
【分析】
(1)分析图示甲可知:物质Y依次经过器官I、□、in时含量逐渐减少。
(2)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
干;毛细血管管腔小,红细胞只能成单行通过。
【详解】
A.图甲中,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流经n时,血液中二氧化碳减少,因此m内的血
液是动脉血,而右心房的是静脉血,因此比一定不是右心房,A正确。
B.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垂体外的毛细血管中生长激素会增多,而图甲中Y的含量减少,
B错误。
C.图乙血管内的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血管,血流速度快,能将血液运送到全身毛
细血管,C正确。
D.图丙中b表示肾小球,则a是入球小动脉,c是出球小动脉,a入球小动脉和c出球小
动脉里都流动脉血,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该题时要注意正确识图,理解曲线的含义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1.无
22.C
解析:C
【详解】
考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3为神经中枢,2标号所指的神
经上有神经节,代表其为传入神经,则1为感受器,4为传出神经,5为效应器,一是脊髓
灰质呈蝴蝶形位于脊髓中央,二是脊髓白质,位于脊髓周围。
解答: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而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包括感受器、传
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
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
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1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
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2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3是神经中枢,能接受神
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4是传出神经,能将来自3的神经冲动传至5,引起反射;5
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因此图中的3是神经中枢。
故选C
23.D
解析:D
【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
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
系统。
【详解】
A.脑(包括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和④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
系统,A正确。
B.②小脑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B正确。
C.③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的功能区,C正
确。
D.④神经内的神经中枢受大脑控制,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D错误。
故选D。
24.C
解析:C
【分析】
据图可知,①是角膜,②是晶状体,③是玻璃体,④是视网膜,⑤是视神经,a是鼓
膜,b是听小骨,c是半规管,d是耳蜗。
【详解】
图甲中,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
等的折射,最终落在④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A不符合题意;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
器,受振动刺激能产生冲动,图乙中,能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d耳蜗内,
B不符合题意;青少年用眼不当形成近视后可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C符合题意;飞
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可使a鼓膜两侧气压保持平衢,防止胀痛,D不符合题意。
【点睛】
掌握眼球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耳的结构和听觉形成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
25.B
解析:B
【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了达成目标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减
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防止环境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等,根据是否能达到这一理念进行分
析判断。
【详解】
提倡使用新能源共享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性气体排放,有利于环境保
护,A不符合题意;
下雨时工厂直接排放烟雾,会污染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B符合题意;
全面供应国六标准的汽柴油,避免不达标汽柴油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C不符合题意;
关停产能落后污染较大的工厂,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D不符合
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了环境污染与生活、生产的关系,明确环境污染的源头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
大。
26.C
解析:沸腾C168084008610
【解析】
【分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
和交流。
(2)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臼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含
有碳,能够燃烧;而无机物一般不含有碳,不能燃烧。
(3)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设置重复组的必要性。
【详解】
(1)用点燃的核桃仁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水要适量(20毫升)。水量过多,温度变化
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沸腾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
(2)火焰熄灭时,还有余热,此时若及时计数,会导致数据偏低,A错误;
核桃仁灰烬凉透时,由于这一过程热量的散失,会导致数据偏低,B错误;
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说明不再有热量产生,此时记录数据比较科学,C正确。
(4)己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测定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升高了
10℃,请计算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4.2焦X20毫升X1OX1O=84OO焦。每克核桃仁中含
有的能量是:8400+5=1680焦。
(5)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
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即(8400+8544+8610)+3=8518。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学会测量食物的热价。
27.(1)呼吸道肺
(2)肺气体交换
(3)咽
(4)肺泡毛细血管肺泡血液
【详解】
试题分析:(1)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
因此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2)6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
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
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3)3咽,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
(4)5支气管,它进入肺后反复分支,在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6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
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6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故答案为(1)呼吸道;肺
(2)气体交换
(3)咽喉
(4)肺泡;毛细血管;肺泡;血液
考点: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肺的结构.
点评: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考试的重点,可结合其结构图来记忆.
28.低倍①(4)⑥白细胞⑧毛细血管
【分析】
(1)图1中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
(2)图3中⑧毛细血管;
(3)图2中⑤红细胞,⑥白细胞,⑦血小板。
【详解】
(1)对光时,要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知识表示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返回系统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消雾塔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爱康国宾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一年级环保教育
- 2025年江苏常熟市虞山高新园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市天通永和建筑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天水市张家川县德龙钢铁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厦门市集美城发环卫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贵州恐龙岛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风险护理(2023版团标)
- 高血压危象护理教学查房
- 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 十字头夹具设计说明书
- 04S202 室内消火栓安装
- 医疗设备强检计量目录(参考)
- 三年级硬笔书法课课件
- 佳发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标准版)
- 投融资部面试题本
- 汽车配件名称大全全
- 新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5-my-clothes-Part-B-Read-and-write-》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