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练1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课件浙科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练1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课件浙科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练1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课件浙科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练1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课件浙科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练1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课件浙科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五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基础通关】(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不是温室效应形成原因的是 (

)A.煤和石油的大量燃烧B.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的平衡被打破C.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冰盖的融化D.大气中的CO2含量过多【解析】选C。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冰盖的融化可以属于温室效应的结果,但不是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补偿训练】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依次是 (

)A.CO2、硫和氮的氧化物、氯氟烃类气体B.硫和氮的氧化物、CO2、氯氟烃类气体C.氯氟烃类气体、CO2、硫和氮的氧化物D.CO2、氯氟烃类气体、硫和氮的氧化物【解析】选A。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硫和氮的氧化物,引起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气体是氯氟烃类。2.(2021·台州高二检测)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

)A.滥伐森林 B.水体污染C.南极冰川融化 D.臭氧层破坏【解析】选D。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引起臭氧层破坏,而臭氧层破坏导致地球上的紫外线辐射增强,对人或其他生物造成伤害。3.我国部分城市(地区)已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磷洗衣剂,含磷洗衣剂主要添加了三聚磷酸钠,禁止生产和销售的原因是 (

)A.三聚磷酸钠会引起白色污染B.三聚磷酸钠会与硬水中的Ca2+、Mg2+形成沉淀,堵塞下水道C.三聚磷酸钠会造成富营养化,使水质变坏D.三聚磷酸钠价格昂贵,使用成本高【解析】选C。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某些特征性藻类(主要是蓝细菌、绿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生产能力提高,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藻类、浮游生物、植物和鱼类衰亡甚至绝迹的水质恶化污染现象。4.某硫铁矿废水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当地农田、作物和人类健康,当地政府对此展开了综合治理,措施之一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食用作物不可改种为(

)A.饲料作物 B.观赏作物 C.能源植物 D.纤维植物【解析】选A。重金属能通过食物链而被富集,营养级越高,相应重金属累积越多,因此畜、禽食用污染的粮食后,人再食用畜、禽,仍能引起中毒。5.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使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危害,人为因素可能使臭氧层受到破坏。下列因素可破坏臭氧层的是 (

)A.SO3的排放B.制冷剂氟氯烃(商品名氟利昂)的泄漏C.CO2的排放D.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解析】选B。制冷剂氟氯烃(商品名氟利昂)等的泄漏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6.(2021·浙江6月选考)下列关于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和X射线B.臭氧减少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加C.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D.避免臭氧层破坏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臭氧减少引发的问题。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和X射线,避免人患皮肤癌,A、B正确;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使用的冰箱、空调等制冷系统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大量消耗臭氧,C错误;全球各国都应保护大气层中的臭氧,D正确。7.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措施依次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B.SO2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SO2的植物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解析】选A。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是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而CO2的含量在大气中增加的原因是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的大量燃烧。要想缓解全球温室效应的危机,需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而降低CO2含量的有效措施是营造森林绿地,这样不仅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而且还可以改善环境。8.科学家把“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点53分调至晚11点55分,警示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接近核武器的可怕水平”,“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A.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解析】选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CO2含量迅速增加,形成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A正确;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B正确;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C正确;降低CO2的排放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D错误。9.“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列关于“赤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潮发生时水体多变为红色,进而会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B.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C.赤潮发生时水中的溶解氧降低D.化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排放不会引起赤潮【解析】选D。赤潮发生后,藻类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体多变为红色,A项正确;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B项正确;赤潮发生时水中的溶解氧会降低,C项正确;化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引起赤潮,D项错误。【误区警示】水华≠赤潮(1)淡水湖泊和江河中由于氮、磷元素污染导致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爆发,叫作水华。(2)海湾水域由于氮、磷元素污染导致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爆发,叫作赤潮。这样的水体污染会使渔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使邻近地域人们的饮水安全受到直接威胁。10.(2021·宁波高二检测)近年来,很多国家的研究人员试图通过生物技术,将植物所含的有机物加工为生物燃油(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代替部分化石燃料。这种做法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同时也可以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

)A.温室效应 B.臭氧层破坏C.酸雨 D.水体富营养化【解题指南】比较生物燃油与化石燃料的异同点,都含有碳元素,但生物燃油不含S,化石燃料含有S。【解析】选C。生物燃油燃烧时也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不会缓解温室效应,A项错误;破坏臭氧层的是氟氯烃等,B项错误;由于煤炭中含有S,而生物燃油(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不含S,所以使用生物燃油会缓解酸雨的发生,C项正确;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是N、P无机盐的增加,D项错误。【误区警示】有关环境污染的两个“区分”(1)区分产生环境污染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从生物圈功能上分析,物质循环的回路在一定程度上被阻断;根本原因是人类的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2)区分解决水体污染最有效的办法与最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办法:最有效的办法是减少污水排放;对不可避免产生的污水要集中到处理厂进行净化,通常的办法有物理沉降过滤、化学反应分解等,最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利用微生物分解的办法降解。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铅是一种重金属,相对原子量为207。铅和铅的化合物有很多用途,如蓄电池等,但铅类化合物大多有毒,燃煤厂、金属冶炼厂等都是主要的铅污染源。铅一旦进入人体会累积,对人脑、肾脏和造血功能有损害。为了了解环境中的铅污染问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的研究。(1)该同学查阅到如图资料,如图中记录了离某公路不同距离处种植的卷心菜中铅的含量。由该图推测:卷心菜内里叶片的铅可能直接来自________,造成卷心菜外围叶片含铅量不同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阅读资料时,该同学又发现,儿童从空气中吸入的铅量是成人吸入量的1.6~1.7倍。为了探讨这个现象,她展开了如下的研究。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①课题名称为:

②通过取样分析,得到了以下实验数据:离地面高度/m0.81.01.21.41.61.82.0铅的浓度/(μg·m-3)1.100.980.910.720.660.540.50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解析】(1)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是根,所以卷心菜内里叶片的铅可能直接来自土壤,造成卷心菜外围叶片含铅量不同的重要原因是外围叶片与空气接触密切,所以推测主要是直接从空气中吸收,并且距离公路越远,含铅量越低。(2)①由所给的图表可知,本课题研究的是近地面不同高度空气含铅量的不同。②由图表数据可知:离地面高度越高,空气中含铅量越低,离地面越低,空气中含铅量越高,其原因可能是铅和铅化合物密度大。答案:(1)土壤(根系吸收)汽车尾气含铅,离公路距离不同,空气中含铅量不同(2)①近地面不同高度空气含铅量的研究②离地面越低(高),含铅量越高(低)铅和铅化合物密度大【补偿训练】观察下列曲线,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曲线研究的问题是

(2)导致全球大气中CO2浓度上升的原因有哪些?(举两例)

(3)分析大气中CO2浓度上升与温室效应的原理是

【解析】(1)上述曲线研究的问题是全球温差变化与CO2浓度的关系。(2)导致全球大气中CO2浓度上升的原因有能源的过度使用、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等。(3)图中曲线表示的是在1966~2016年50年间每隔5年测得的CO2的浓度及温差的变化趋势,说明在CO2排放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温差逐渐有升高的趋势,原因是CO2所在层能使太阳辐射通过,而反射回去携带大量热量的红外线辐射却被CO2所在层阻挡,导致地球气温升高。答案:(1)全球温差变化与CO2浓度的关系(2)能源的过度使用、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合理即可)(3)大气中CO2等气体能使太阳辐射顺利通过,却阻碍红外线辐射向地球外层空间散发,导致地球表层温度升高【能力阶级】(10分钟·30分)1.(6分)(2021·温州高二检测)如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其中,甲和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人工湿地受到轻微污染后很快恢复原样,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若没有丙,该人工湿地易产生水华等生态危害C.在水域中增设一些搅拌装置,去污效率会更高D.该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解析】选D。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A正确;丙为消费者,可摄食浮游植物等生物,若没有丙,该人工湿地易产生水华等生态危害,B正确;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很多分解者属于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在水域中增设一些搅拌装置可增加污水的溶氧量,去污效率会更高,C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的能量之和,D错误。2.(6分)下列关于荒漠化于土壤及水体污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荒漠化不光是气候变异引起的B.治理土壤污染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C.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河都曾受到过严重的污染D.全球水污染的情况已经得到极大改善【解析】选D。荒漠化是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等种种因素造成的,A正确;治理土壤污染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B正确;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河都曾受到过严重的污染,如泰晤士河、密西西比河、长江等,C正确;部分地区的水质已经开始恢复,但全球水污染的治理还任重道远,D错误。【互动探究】谈一谈相对于垃圾填埋,垃圾分类有何意义?提示:垃圾分类是处理垃圾公害的最佳解决方法和最佳出路。①节省土地资源;②减少环境污染;③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变废为宝;④关注环境保护,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实验·探究】3.(18分)(2021·杭州高二检测)人们生活中常用来清洗餐具的“洁洁灵”,既是一种污染源,又会影响人体健康。随生活污染流入江、河、湖泊造成水体污染,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以草履虫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洁洁灵溶液对草履虫生活状况的影响程度。实验材料及用具:草履虫培养液(内有已培养若干天的草履虫)、蒸馏水、脱脂棉、吸管、洁洁灵、量筒、小烧杯、大烧杯、玻璃棒、培养皿、解剖镜两台和计数器等。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并回答问题:实验步骤:(1)配制洁洁灵浓度分别为:2×10-6mg·mL-1、10×10-6mg·mL-1、20×10-6mg·mL-1、100×10-6mg·mL-1的溶液,分别标以a、b、c、d标签。(2)取5个大小相同的培养皿分别编为1~5号,在1~5号培养皿中分别加入_____各10mL,并放少量

(3)用吸管向1~5号培养皿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静置5分钟后,分别用解剖镜观察1~5号培养皿中20个草履虫的生活状况,并用计数器记录存活数。见表:实验现象记录:(每份样品观察20个草履虫)培养皿号12345洁洁灵浓度/(mg·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