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选读教学设计(12篇)_第1页
《红楼梦》选读教学设计(12篇)_第2页
《红楼梦》选读教学设计(12篇)_第3页
《红楼梦》选读教学设计(12篇)_第4页
《红楼梦》选读教学设计(12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楼梦》选读教学设计(精选12篇)

I《红楼梦》选读教学设计篇1

I《红楼梦》选读教学设计示例(二)

一、导入(略)

I(-)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

I这次贾政打宝玉显得极不寻常:一是打得格外狠毒,打得

宝玉已经不能动弹了还要打,甚至想用绳子勒死宝玉;二是打

的时候,不听人劝,直到王夫人来了说“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

这样的话才住手。贾政这样毒打宝玉,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I开始,贾政问宝玉“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原本无

气,及至宝玉“惶悚”之态,“应对不似往日”,这才“生了

三分气”,但并无打的意思。接着,宝玉结交名伶事发,贾政

“气的目瞪口歪”,但也只是命宝玉“不许动!回来有话问

你”,大概也没有打的意思。待到听了贾环的诬告,得悉宝玉

有“淫辱母婢”之行为,“气的面如金纸”,终于大发雷霆,

大喝一声:“快拿宝玉来!”-场毒打开始了。

I在贾府,世家子弟放荡成习。贾政对于稍有“越轨”迹象

的宝玉,为什么连事情的真相如何也不过问,便是一顿毒打?

看看贾政是怎样说的:“你们问问他于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

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

到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弑君杀父”,一语道破天

机。原来责政对宝玉的叛逆思想早有察觉,他担心宝玉终有一

天会成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才下了毒打的决心的。

■(二)《抄检大观园》的写法特点

■1.《抄检大观园》不像《宝玉挨打》那样使矛盾突然爆发,

■“抄检大观园”的大波澜是由一个小小的绣春囊引起的。

绣春囊到了邢夫人手里后成了她打击王夫人、王熙凤的一张王

牌。因为王夫人和王熙凤掌管着贾府的权力,出了绣春囊的丑

事,自然是管家太太奶奶的罪过。王夫人拿着绣春囊到凤姐这

里来的时候,“气色更变”“泪如雨下”,是因为这里包藏着

她和邢夫人的矛盾斗争,这也是王夫人完全采纳邢夫人心腹王

善保家的建议、决定抄检大观园的原因。

■2.《抄检大观园》采取“分镜头”的艺术手法,随着时间

的推移,把一处处被抄的情景逐次突现出来,在对比中形成波

澜起伏的动人情节。

■王熙凤怀着复杂的目的,带领王善保家的、周瑞家的等一

群打手,深更半夜在大观园中抄检了七个地方。整个抄检过程,

形成了两组对立的双方:一个是抄检与被抄检的对立双方,另

一个是在抄检的一方中又有对立的双方。由于这些错综复杂的

矛盾,再加上被抄检的七个地方的人物性格各不相同,因此整

个抄检过程就形成了复杂纷坛、生动感人的情节。

■对抄检这一重大事件,作者抓住了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人物的行动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这样写使“抄检”这个很

可能是雷同的事件,出现了变化莫测、惊心动魄的不同场面,

按检的七个地方形成了一个个既有联系又独具特色的“分镜

头”,强烈地突出了七处抄检的特色,使整个情节波澜起伏,

千姿万态,花絮纷繁,引人入胜。

■(三)“宝玉挨打”和“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描写

的两大事件。从构思和表现手法方面比较异同:

・1.相同之处:①以人物的性格特点为出发点,通过人物的

活动推动情节的发展;而人物性格的特点又在情节发展中得到

了充分的表现。②都写出了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等几

个过程,每一个过程又是精心构思、巧妙安排而成的。

・2.不同之处:①“宝玉挨打”采取的是使矛盾急剧激化、

迅速暴发的手法;“抄检大观园”采用引而不发的方法。②

“宝玉挨打”把各种矛盾集中在一个“舞台”上,情节紧凑;

“抄检大观园”运用“分镜头”的手段,在强烈的对比中,使

每-个镜头都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三、美文赏析

■香菱跟黛玉学做诗,第一首写得不好,第二首还是不能令

人满意;她不肯罢休,日夜苦吟,梦里也在做诗,第三首终于

众人的好评。

■品读香菱写的第三首诗。

■吟月

■精华欲掩料应难,

■影自娟娟魄自寒。

■-片砧敲千里白,

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

■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

何缘不使永团圆?

■赏析:香菱在学诗实践中,经过几次挫折,找到了门径,

第三首面目就大不一样。首句起得很有势头,恰似一轮皓月,

破云而出;精华难掩,将自己才华终难埋没、学诗必能成功的

自信心含蓄地传出。因知道寄情于景,第二句就像是自我身世

的写照:顾影自怜,吐露了自己精神上的寂寞。颔联用修辞手

法,抒发内心幽怨。颈联拓展境界,情景并出。至此,为末联

作好了层层铺垫。结句的感唱,本是作诗人自己的,偏推给处

境同样寂寞的嫦娥,诗意曲折,又紧扣咏月诗题;“团圆”两

字,将月与人合咏,自然双关,余韵悠长。所以,众人看了都

说:“这首诗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四、拓展训练

《诉肺腑》

■①“诉肺腑”是宝玉和黛王恋爱转入成熟的标志。你怎样

评价宝黛的爱情。

■②阅读《语文读本》所选的《红楼梦》章节,思考:为什

么说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

.《宝玉挨打》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最精彩的段落,也是情节发

展的一个高潮。其写法,充分体现出戏剧艺术的特点、比如,

全部的矛盾冲突都集中在贾政会客的大厅,人物先后出场。戏

剧冲突的高潮是贾母登场……可以《宝玉挨打》为题,把小说

改写成剧本。写成后也可以组织排练。

■《香菱学诗》

■从关系上来说,香菱学诗应由宝钗指点,但宝钗却一直反

对。一向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的林黛玉则耐心地指

导,这是值得深思的。请就此写一篇读书笔记。

■《抄检大观园》

■①王夫人突然来到王熙凤处,而且“气色更变”“一语不

发,走至里间坐下”“含着泪”拿出那个绣春囊,继而“泪如

雨下”。一向安祥端庄、心慈面善的王夫人,何以为了绣春囊

而如此激动不安呢?讨论后,整理成-篇短文。

■②在大观园众多女子中,探春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结

合课文及《语文读本》相关章节的描写来评价她的言行,并思

探春的悲剧意义是什么?

■《红楼梦》选读教学设计篇2

・1、金陵十二李厚霖钗指的是:(林黛玉、李厚霖薛宝钗、

王熙凤、贾元李厚霖春、贾迎春、贾探春、恒信、史湘云、秦

可卿、妙恒信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

(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

时从分。”说的是(薛宝钗)

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

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说的是(贾宝玉)。

■6、《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缝必主淫。

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秦可卿)。,

■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

姐妹,曾负责海棠诗,此人便是(李纨)。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

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

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

达到最高境界。

■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

40所作。

■10、《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

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

鉴》、《金陵十二钗》等。

■12、《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堪

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

■13、“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

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

■14、《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

花社)社长是(李纨和林黛玉)。

15、《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

“神瑛侍者”是(贾宝玉)。

16、《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

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说的是(贾探春)。

■17、《红楼梦》中,“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

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说的是(史湘云)。

■18、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蒋芜君指的是(薛宝

钗)。

■19、《红楼梦》中被人称为“病西施”的是(林黛玉)。

■20、《红楼梦》中有诗“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

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贾宝玉)。

H21.“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分别指(林黛玉)、

(薛宝钗)。

■22、《红楼梦》中,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史湘云),

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王熙凤),最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

(贾探春)。

■23、《红楼梦》中的“间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

■24、《红楼梦》中有两位小姐当上了王妃,此二人是(元

春),(探春)。

■25、《红楼梦》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

■26、“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

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林黛

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

“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

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19、《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

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

人是王熙凤;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

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

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就是林黛玉。

■20、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晴雯。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袭

人。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刘姥姥。

■21、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

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H22,《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

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红楼梦》选读教学设计篇3

■-、导入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

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个阶级

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写。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

不知多少次打动了我们的心,每一次阅读都会被书中人物的命

运深深地牵动着。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节选自《红楼梦》的四

篇课文,走进贾府,走进大观园,走进宝玉,走进黛玉,走进

贾府中的其他人物。

二、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四篇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

字障碍,弄清众多出场人物。

■2.介绍与四篇课文有关的《红楼梦》第31回、32回、33

回、34回、48回和第74回故事梗概。

■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故事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二、概括要点

■《诉肺腑》

■宝玉和黛玉的爱情经历了初恋、热恋和成熟三个阶段。黛

玉从她孤苦无依的身世与处境和高洁的思想品格出发,执著而

强烈地要求宝玉严肃专一的爱情。她或喜或怒,变尽法子反复

试探宝玉的真心,直到史湘云这回远来探亲,黛玉偷听到宝玉

的“肺腑”之言,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确认宝玉为“我

之知己”,从此他们的爱情进入了-个成熟阶段。

《宝玉挨打》

■在封建家庭里,家长责打子弟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足为奇,

但贾政此番毒打宝玉,恨不能置他于死地,却显得极不寻常。

从当时的情形来看,似乎是结交伶人和所谓“逼淫母婢”这两

件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究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两种思想的

矛盾冲突上。贾政是最高封建统治者的忠实奴才和封建礼教的

卫道士,他一心想按封建道德的标准来培养宝玉,希望他走科

举的路以博取高官厚禄,维持自己的家声;而宝玉却鄙视功名

富贵,厌谈“仕途经济”,对封建社会传统思想的若干方面表

示怀疑乃至否定。父子间的这种矛盾是无法调和的,而宝玉挨

打正是这种矛盾发展到对抗地步的鲜明而集中的表现。

《香菱学诗》

■香菱本来就爱读诗,也想学着作诗,但苦于无人指点;来

到大观园以后,有了黛玉这样的老师,她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诗

的境界中了,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作诗。

■《抄检大观园》

■大观园里住着“金陵十二钗”中的六位青年女子,只有宝

玉是惟-的男子,此外,还有为这些人服务的大群婢女。

■抄检大观园的起因是,贾母的丫头傻大姐在园内山石背后

抢到了一个“绣春囊”一一这是当时男女青年表示爱情的一种

信物,其实并不足怪,但在持有双重道德标准的荣国府当家人

的眼里却如同洪水猛兽,深恐因此而败坏自己的家声,必欲查

个水落五出而后已,这是就事情的表象而言。如果往深处追究,

还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荣国府内大房和二房之间的明争暗斗以

及王夫人清除宝玉身边“妖艳”丫头的意图一一从王夫人拒绝

凤姐“平心静气暗暗察访”的办法,而采取王善保家的抄检之

就可以看出这-点来。

■这场旨在整肃荣国府内部秩序、改善人际关系的闹剧,其

结果恰恰走向了自身愿望的反面,它使府内的各种矛盾更加激

化,从此,不仅大观园失去了往日的平静和安乐,连荣国府也

日见其衰颓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探春”可知这样大族人家,

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

番话,可说是给这场闹剧做了一个精辟的总结,揭示了它的悲

剧实质。

作为这场闹剧的牺牲品的只能是奴才,有些受迫害而死,

有些被逐出府,连充当抄检急先锋的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也

挨了耳光,成了现世报。

■四、品读鉴赏

■《诉肺腑》提示:

■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重点朗读人物对话部分和心理描写

仔细体味其思想感情。

■方法;点评法

・1.课文第三段,史湘云以及袭人对宝玉规劝的一段对话描

写:

H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改不了。如今大了,你就不愿

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

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

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

“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

的。”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

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

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得脸通

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

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

■这段对话,充分表现了宝玉厌恶仕途,不愿与士大夫交接,

蔑视封建道德伦常规范,具有强烈的叛逆性格。史湘云劝说宝

玉要热心仕途,多结交官宦,讲谈经济学问。但封建礼教对她

的影响不及宝钗那样深。史湘云的言词表现了她的娇憨活泼、

开朗豪爽的性格特征。袭人与湘云一起规劝宝玉,表明了袭人

与宝权所遵奉的行为规范是一致的。显然,湘云、宝钗对宝玉

的规劝是善意的、真诚的;宝玉的反感,是自然的、真实的,

都是无可指责的。

■2.课文第三段,湘云因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而被宝玉

斥为说“混账话”,并当众颂扬黛玉不讲这些混话:

■袭人道:”……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

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谁知这一个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

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宝玉道:“林姑

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

H宝玉视黛王从来不讲“混账话”,显然,这是宝黛爱情的

根本。

■3.课文第四段描写了黛玉听了宝玉的知心之语后的内心状

态:

■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

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

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

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

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

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

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烧,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

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

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

“又喜又惊,又悲又叹”这八个字,极其准确地概括了黛

玉此刻复杂的心理状态。黛王幼年间也曾受过封建教育,但并

不严格,封建礼教和功名利禄观念对她的影响微乎其微,因而

保持了纯真的天性;又因父母早逝,生活孤单,她只能从寻求

知己中获取感情的慰藉。来到贾府以后一她和宝玉很快就达成

了感情上的默契,并发展成了爱情;而与此同时,她又不能不

想到,宝玉作为荣国府的唯一继承人,身边有那么多的女性,

他能唯独钟情于自己吗?现在,她听到宝玉亲口说出“林妹妹

不说这样混账话”,而且是当众说的,怎能不“又喜又惊”呢?

但理想终归是理想,它能否变成现实呢?在当时的婚姻制度下,

没有“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自由相恋的情人是很难结合的,

更何况在这诗礼簪缨的大家族里,“金玉之论”似乎已成定局!

瞻念前途,不寒而栗。这也是寄人篱下的黛玉所特有的一种心

态。

I4.课文第五段,宝玉对黛玉诉说的肺腑之言。

I①宝玉乃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

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

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见宽慰些,这病

I②“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

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

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

里也忘不了你!”

这是宝玉对黛玉从内心中吐露的真实之言。

《宝玉挨打》提示:

I《红楼梦》中的“宝玉挨打”是封建卫道者贾政和封建叛

逆者贾宝玉之间,第一次以剧烈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一场面对

面的冲突。品赏的重点放在:①在宝玉挨打这一事件中,贾政、

宝玉、王夫人及贾母的表现,如何显示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②宝玉挨打后,宝钗、黛玉先后去探伤,两个人的言行不同,

表现了各自什么样的内心活动。

I品赏一:众多人物在宝玉挨打事件中的表现,显示出他们

各自的性格特点。

I1.“宝玉挨打”是怎样引起的

I宝玉为了丫鬟金钏儿跳井自杀,正在徘徊懊恨而弄得精神

错乱时,恰巧碰到贾政走来,和他“撞了一个满怀”!如此莽

撞,足使贾政恼怒,何况,贾政因为宝玉没有和封建官僚贾雨

村好好应酬,本来就不高兴;喝问之下,见宝玉神经不够正常,

气更加惹大了。恰恰又在这时,忠顺亲王府派人来查问名艺人

蒋王菌的下落,暴露了宝玉在外结交艺人,在贾政看来是“流

荡”行为;偏巧又碰上贾环乘机进谗,把金钏儿投井的事加以

夸大歪曲,说成是宝玉“不遂”,在宝玉的“不肖种种”上又

加了一条“大逆不道”;这就把贾政“气得目瞪口呆”“气得

面如金纸”……,情节的层层推展,把贾政和宝玉之间所存在的

种种矛盾,一齐集中起来、交织起来。贾政凶恶地大叫:”拿

宝玉来!”

2.贾政的忧虑

宝玉被贾政的仆人逼着走来。“贾政一见:眼都红了,也

不暇问他……只喝命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在贾政看来,封

建主义的一套“诗书礼教”已在宝玉身上失效,只有毒打才能

改变宝玉。表面上看,这场毒打含有金钏儿投井的因素,好像

贾政也十分看重这个婢女的人命。其实并非如此。在“打”的

过程中,支配着贾政的思想动机是:

I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哪里肯听,说道:

“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

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

I“弑君杀父”,一语道破天机。原来贾政是在担心宝玉成

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

I3.宝玉的不“悔改”

I在贾政的淫威紧逼下,宝玉始终没有求饶,也没有“悔改”

的表示,表现出他不屈服于封建势力;但是,他也没有作出正

面的反抗。此时的宝玉,虽然是封建贵族家庭的“逆子”,但

毕竟是在“温柔富贵之乡”长大的,免不了出身阶级和时代历

史的局限,狭窄而温饱的生活,使他还不能冲破荣国府这个封

建牢笼。

I4.王夫人的“母爱”

I王夫人的出现,缓和了这-场冲突。

I王夫人是杀害金钏儿的凶手,一见贾政把宝玉打得半死,

又要把他“用绳勒死”,就抱住放声大哭起来。并且叫着贾珠

的名字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可

见,王夫人之爱宝玉,想从贾政的棍子下救出宝玉,是因为她

现在只有这一个儿子而已。这个儿子,虽然在她看来是一个不

孝的“孽障”,但她不能失去这个“孽障”,因为失去这个

“孽障”,就几乎等于失去了她的一切。在封建社会里,作为

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的女人,如果没有儿子,她就会失去存在

的价值,冷淡凄凉的日子就会等待着她。请看王夫人对贾政和

宝玉的两段哭:

■……我如今已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

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弄死他,岂不是有意绝我

呢?既要勒死他,索性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如

-同死了,在阴司里也得个倚靠!

■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也免你父亲生气,我也不白

操这半世的心了!这会子,你倘或有个好歹;摞下我,叫我靠

哪一个!

■“叫我靠哪一个",正是王夫人一面认为宝玉是“不肖之

子”,一面又维护宝玉的真正原因。可见,王夫人的母爱,是

以利害关系为内容的母爱。

.5.“溺爱”

■贾母的出场,才暂时平息了冲突。

■贾母这时几乎是以一个令人喜悦的角色出现的。当听得一

声通报:“老太太来了!”这时,紧张的心情确实可以舒松了

一下。在“老祖宗”的维护下,宝玉的种种带有反封建主义的

叛逆行为,得到了不小的伸展。

面对宝玉挨打,贾母用来驯服贾政的封建主义“孝道”,

又发挥了作用。这个“孝道”,先使贾政“躬身陷笑”,接着

又向贾母保证“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最后甚至“直挺挺

跪着,叩头谢罪”。这时,贾政所深为忧虑的那个“弑君杀

父”,已经抛弃一旁了。贾母出场前后贾政对宝玉的态度是前

后矛盾又滑稽可笑的。他外表看去好像“威严刚毅”,实则平

庸迂腐。他对宝玉的封建压迫,暴露出统治的无能为力。

■品赏二:宝玉挨打后,宝钗和黛玉先后去探伤,两个人到

场后的言行不同,内心活动也不同。

■1.第一个来探望的是薛宝钗宝钗来探望宝玉时,并不急于

看宝玉的伤势,而是先将一丸药交给袭人,吩咐袭人晚上怎样

为宝玉敷治。她给人的印象是那样镇静、安详。待到宝玉睁眼

她便点头叹道: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

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一一”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

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从宝钗的头两句话听来,她对贾政的毒打即使不赞成,也

决不反对,认为是宝玉不听人劝告造成的,倒有点责备宝玉的

意思。其次,“听人一句话”的“人”,显然指她自己,她来

探望,有使宝玉改弦易辙、回到封建统治者的“正途”的意思。

再次,她对宝玉是有“情”的,见宝玉被打成这样也确实“心

疼”,却又先说老太太、太太心疼,然后用“我们”代称,最

后自悔失言,不说出“心疼”二字来。这些,都表现了这个

“大家闺秀”的风范;温柔、贤良、端庄。

2.林黛玉来得迟,却最有吸引力黛玉来探望宝玉,选择黄

昏时刻,一是要避开大批的探望者,这样才能跟宝玉说几句知

心的话;二是她已经哭了大半天了,“眼睛肿的桃儿一般”,

怕别人取笑。

■黛玉见宝玉,自有千言万语要说,可作者却采用了反宾为

主的写法,着力写了宝玉的心态、动作和一大篇体贴对方入微

的话,这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了黛玉对宝玉的爱是何等真挚动

人一一的确,她那满脸的泪光,她那“肿的桃儿一般”的两眼,

她那“无声之泣”,已经说明了一切。因此,黛玉在哭了半天

之后,只“抽抽噎噎”地说了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话虽短,但意味深长,它包含着沉痛、体贴、哀怨,也包含着

-种无可奈何的委屈和畏缩。

■黛玉爱宝玉爱得深,以宝玉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她的纯

真的性格在这-节里表现得极为鲜明。

■《抄检大观园》提示:

■《红楼梦》出现了两次矛盾冲突的高潮,一次是宝玉挨打,

另一次就是抄检大观园。这两次矛盾冲突的高潮在表现小说的

思想内容和艺术结构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意义。

■“抄检大观园”是贾府内种种矛盾激化的结果。抄检来势

凶猛,打击的矛头首先指向那些年轻的奴婢,抄检的整个过程

是封建主子对年轻女奴的一次血腥镇压。学习这课书要着重了

解以下几点:

①抄检大观园是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重大事件,其中主

要矛盾是什么?

②在抄检大观园这一矛盾冲突的高潮中,各种各样的人物

以及他们之间所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是如何得到深入、细致

・品赏一:抄检大观园这场轩然大波的产生是由于贾府主子

・1.贾母的丫头傻大姐在大观园的山石背后检到了一个“绣

春囊”,被邢夫人拿去了。邢夫人就派她的陪房、心腹王善保

家的将“绣春囊”交给了弟媳、贾府的当家人王夫人。王夫人

把这看作是出了一桩非常事件,吓得“泪如雨下”,马上去找

侄媳王熙凤商量,经过一番策划,由王熙凤领头,周瑞家的、

王善保家的作为助手,对大观园连夜进行查抄。查抄结果,一

批年轻的女奴,遭到了残酷的迫害,她们中有些被撵走,有的

被迫害致死,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从而结束了大观园中自

由欢乐的生活。

・2.“绣着囊”本是青年男女表示情意的一种信物,为何会

引起-场轩然大波,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呢?

■在贾府这个腐朽的封建大家庭里,出现个“绣春囊”本来

算不了什么、但贾府的封建统治者只许自己荒淫无耻,却不允

许青年男女自由相爱,认为是丢人的、“伤风败俗”的。在这

样的环境里,在这样的气氛下,“绣赛囊”的出现简直被看成

洪水猛兽。

■王夫人见到“绣春囊”“气色更变”“泪如雨下”,是有

着深刻而复杂的原因的。一是怕外人知道后,成为攻击贾府的

一个把柄,从而使贾府在上层贵族社会中声名狼藉。“有那小

丫头们拣着,出去说是园内拣着的,外人知道,这性命脸面要

也不要?”王夫人的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二是存在于贾府主

子间的十分尖锐的矛盾冲突。在贾府,掌权的是二房。“正人

君子”贾政处理家政庸碌无能,所以实际权力落到妻子王夫人

和内侄女王熙凤的手里。王夫人、王熙风这姑侄俩依仗着自己

娘家的势力,又有“老祖宗”贾母撑腰,作威作福,有恃无恐,

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长房贾赦夫妇对她们早已十分嫉很,

一有机会就发作。“绣春囊”的出现,给了邢夫人以更有力的

武器。“你们这些当家人是怎样当这个家的?在少爷和小姐居

住的大观园里,居然出现了这样见不得人的东西,该当何罪?”

这就是邢夫人急于派人把“绣春囊”交给王夫人的原因。邢夫

人的突然袭击、使王夫人感到震惊,她不能就此认输,要迅速

找出对策来摆脱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经与王熙凤商量,决定

连夜抄检大观园,用牺牲年轻女奴来开脱自己,变被动为主动。

I在抄检大观园这个事件中,掌权的王夫人、王熙风和不掌

权的邢夫人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I品赏二:在抄检大观园这一矛盾冲突的高潮中,各种各样

的人物以及他们之间所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得到了深入、细

致的揭示。

I1.王夫人的武断和狠毒

I抄检大观园的主导人物是王夫人。王夫人在“绣春囊”事

件中为什么紧张激动而又凶恶反常呢?

I荣国府中掌权的王夫人和不掌权的邢夫人间的矛盾一直存

在。此时邢夫人抓住了“赃证”绣春囊,占了上风、王夫人必

须找出对策来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她重用邢夫人的心腹王善

保家的,用实际上牺牲王熙凤的权威与荣府的正常运行秩序的

方法向邢夫人让步,采纳了突然袭击、强行抄检这一非常措施

方案。她还亲自出马,处理从审讯凤姐到组织抄检一直到晴雯

等丫环去留这些具体问题。当然,她还想着借机净化一下宝玉

■王夫人小题大作。她想整顿宝玉的生长环境,想通过尊重

耶夫人、约束王熙风等手段来改善人际关系,但是,抄检大观

园的后果是人际关系更加恶化,道德秩序更加混乱。

■2.王熙凤的精明和善于玩弄权术

■当王夫人主观地断定“绣着囊”是王熙凤和贾琏丢下的东

西时,王熙凤虽十分委屈,但作为晚辈不好大力抗辩,也不能

简单否认了之。她以委婉曲折的方式,采用层层剖析的方法,

从六个方面来说明“绣春囊”绝对不可能是她和贾琏的。入情

入理的解释使王夫人感到判断错了。这表现了王熙凤的精明。

■王熙凤非常懂得邢夫人派人送“绣春囊”以及王善保家的

自告奋勇参加抄检大观园的用心。她从自身利害出发,要查清

“绣春囊”来由,好推卸责任,她又不希望兴师动众,主张派

人暗访。但由于王善保家的力主公开抄检,她怕得罪婆婆邢夫

人,只好放弃原来的打算。对抄检,王熙凤始终是消极的。她

是领头人,但有意让王善保家的冲杀在前,碰钉子,做恶人。

当晴霎、探春及侍书冲撞以至打骂王善保家的时,她心里是高

兴的,这等于给她出了口恶气。当查明“绣春囊”原是王善保

家的亲外孙女司棋所丢时,王熙凤非常兴奋、活跃。她盼望的

反击邢夫人一派的机会来了,她抓住这一机会,伙同周瑞家的

一唱一和,对王善保家的竭尽嘲讽挖苦。王熙凤在抄检中不仅

而且善于玩弄权术。

■3.王善保家的小人得志、狗仗人势

■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忠实奴才和得力打手。对抄检大观

园她想得很美。她想搞个满城风雨来出王夫人等当家人的丑,

也想乘机让女婢们瞧瞧厉害。自作聪明的王善保家的,罪有应

得,势利小人最终还是自食其果。

・4,晴雯的心高气傲和蔑视邪恶

■当王善保家的要搜检晴雯的箱子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

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住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

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晴雯以一个动作表现出性格的

光辉。

■5.探春的有胆有识、敢作敢为

■探春对家庭中的黑暗腐朽和明争暗斗有清醒的认识,对抄

检大观园十分反感,而且立即表现在主动迎击上。她命众丫环

秉烛开门而待,声言丫环们是贼,她是窝主,“先来搜我的箱

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我的东西倒许你们

搜阅;要想理我的丫头,这却不能。……要搜所以只来搜我”。

探春态度强硬是要给抄检人-点颜色看。

■对抄检,探春议论道:“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

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

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探春的

话一针见血,直捣要害,字字千钧。探春还给了王善保家的一

■探春是-个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的不同凡响的女子。

■6.惜春的胆小怕事、洁身自保

■在抄检中,惜春对自己的丫头表现得无情无义。入画从小

就服侍她,当入画因收藏她哥哥交存的钱财、物件而被疑为贼

时,她非但不出来保护,还主动要求给入画以惩罚。她的胆小

怕事已发展到冷酷无情的地步。

■《红楼梦》选读教学设计篇4

■-、导入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

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个阶级

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写。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

不知多少次打动了我们的心,每一次阅读都会被书中人物的命

运深深地牵动着。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节选自《红楼梦》的四

篇课文,走进贾府,走进大观园,走进宝玉,走进黛玉,走进

贾府中的其他人物。

二、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四篇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

弄清众多出场人物。

■2.介绍与四篇课文有关的《红楼梦》第31回、32回、33

回、34回、48回和第74回故事梗概。

■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故事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概括要点

《诉肺腑》

■宝玉和黛玉的爱情经历了初恋、热恋和成熟三个阶段。黛

玉从她孤苦无依的身世与处境和高洁的思想品格出发,执著而

强烈地要求宝玉严肃专一的爱情。她或喜或怒,变尽法子反复

试探宝玉的真心,直到史湘云这回远来探亲,黛玉偷听到宝玉

的“肺腑”之言,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确认宝玉为“我

之知己”,从此他们的爱情进入了-个成熟阶段。

■《宝玉挨打》

■在封建家庭里,家长责打子弟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足为奇,

但贾政此番毒打宝玉,恨不能置他于死地,却显得极不寻常。

从当时的情形来看,似乎是结交伶人和所谓“逼淫母婢”这两

件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究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两种思想的

矛盾冲突上。贾政是最高封建统治者的忠实奴才和封建礼教的

卫道士,他一心想按封建道德的标准来培养宝玉,希望他走科

举的路以博取高官厚禄,维持自己的家声;而宝玉却鄙视功名

富贵,厌谈“仕途经济”,对封建社会传统思想的若干方面表

示怀疑乃至否定。父子间的这种矛盾是无法调和的,而宝玉挨

打正是这种矛盾发展到对抗地步的鲜明而集中的表现。

■《香菱学诗》

■香菱本来就爱读诗,也想学着作诗,但苦于无人指点;来

到大观园以后,有了黛玉这样的老师,她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诗

的境界中了,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作诗。

《抄检大观园》

大观园里住着“金陵十二钗”中的六位青年女子,只有宝

玉是惟-的男子,此外,还有为这些人服务的大群婢女。

■抄检大观园的起因是,贾母的丫头傻大姐在园内山石背后

抢到了一个“绣春囊”一一这是当时男女青年表示爱情的一种

信物,其实并不足怪,但在持有双重道德标准的荣国府当家人

的眼里却如同洪水猛兽,深恐因此而败坏自己的家声,必欲查

个水落五出而后已,这是就事情的表象而言。如果往深处追究,

还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荣国府内大房和二房之间的明争暗斗以

及王夫人清除宝玉身边“妖艳”丫头的意图一一从王夫人拒绝

凤姐“平心静气暗暗察访”的办法,而采取王善保家的抄检之

就可以看出这-点来。

■这场旨在整肃荣国府内部秩序、改善人际关系的闹剧,其

结果恰恰走向了自身愿望的反面,它使府内的各种矛盾更加激

化,从此,不仅大观园失去了往日的平静和安乐,连荣国府也

日见其衰颓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探春”可知这样大族人家,

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

番话,可说是给这场闹剧做了一个精辟的总结,揭示了它的悲

剧实质。

■作为这场闹剧的牺牲品的只能是奴才,有些受迫害而死,

有些被逐出府,连充当抄检急先锋的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也

成了现世报。

四、品读鉴赏

《诉肺腑》提示:

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重点朗读人物对话部分和心理描写

仔细体味其思想感情。

■方法;点评法

・1.课文第三段,史湘云以及袭人对宝玉规劝的一段对话描

写:

■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改不了。如今大了,你就不愿

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

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

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

“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

的。”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

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

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得脸通

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

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

■这段对话,充分表现了宝玉厌恶仕途,不愿与士大夫交接,

蔑视封建道德伦常规范,具有强烈的叛逆性格。史湘云劝说宝

玉要热心仕途,多结交官宦,讲谈经济学问。但封建礼教对她

的影响不及宝钗那样深。史湘云的言词表现了她的娇憨活泼、

开朗豪爽的性格特征。袭人与湘云一起规劝宝玉,表明了袭人

与宝权所遵奉的行为规范是一致的。显然,湘云、宝钗对宝玉

的规劝是善意的、真诚的;宝玉的反感,是自然的、真实的,

都是无可指责的。

2.课文第三段,湘云因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而被宝玉

斥为说“混账话”,并当众颂扬黛玉不讲这些混话:

■袭人道:”……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

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谁知这一个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

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宝玉道:“林姑

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

H宝玉视黛王从来不讲“混账话”,显然,这是宝黛爱情的

根本。

■3.课文第四段描写了黛玉听了宝玉的知心之语后的内心状

态:

■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

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

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

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

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

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

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烧,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

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

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

■“又喜又惊,又悲又叹”这八个字,极其准确地概括了黛

玉此刻复杂的心理状态。黛王幼年间也曾受过封建教育,但并

不严格,封建礼教和功名利禄观念对她的影响微乎其微,因而

保持了纯真的天性;又因父母早逝,生活孤单,她只能从寻求

知己中获取感情的慰藉。来到贾府以后一她和宝玉很快就达成

了感情上的默契,并发展成了爱情;而与此同时,她又不能不

想到,宝玉作为荣国府的唯一继承人,身边有那么多的女性,

他能唯独钟情于自己吗?现在,她听到宝玉亲口说出“林妹妹

不说这样混账话”,而且是当众说的,怎能不“又喜又惊”呢?

但理想终归是理想,它能否变成现实呢?在当时的婚姻制度下,

没有“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自由相恋的情人是很难结合的,

更何况在这诗礼簪缨的大家族里,“金玉之论”似乎已成定局!

瞻念前途,不寒而栗。这也是寄人篱下的黛玉所特有的一种心

态。

I4.课文第五段,宝玉对黛玉诉说的肺腑之言。

I①宝玉乃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

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

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见宽慰些,这病

I②“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

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

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

I这是宝玉对黛玉从内心中吐露的真实之言。

I《宝玉挨打》提示:

I《红楼梦》中的“宝玉挨打”是封建卫道者贾政和封建叛

逆者贾宝玉之间,第一次以剧烈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一场面对

面的冲突。品赏的重点放在:①在宝玉挨打这一事件中,贾政、

宝玉、王夫人及贾母的表现,如何显示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②宝玉挨打后,宝钗、黛玉先后去探伤,两个人的言行不同,

表现了各自什么样的内心活动。

I品赏一:众多人物在宝玉挨打事件中的表现,显示出他们

各自的性格特点。

I1.“宝玉挨打”是怎样引起的

I宝玉为了丫鬟金钏儿跳井自杀,正在徘徊懊恨而弄得精神

错乱时,恰巧碰到贾政走来,和他“撞了一个满怀”!如此莽

撞,足使贾政恼怒,何况,贾政因为宝玉没有和封建官僚贾雨

村好好应酬,本来就不高兴;喝问之下,见宝玉神经不够正常,

气更加惹大了。恰恰又在这时,忠顺亲王府派人来查问名艺人

蒋王苗的下落,暴露了宝玉在外结交艺人,在贾政看来是“流

荡”行为;偏巧又碰上贾环乘机进谗,把金钏儿投井的事加以

夸大歪曲,说成是宝玉“不遂”,在宝玉的“不肖种种”上又

加了一条“大逆不道”;这就把贾政“气得目瞪口呆”“气得

面如金纸”……,I1青节的层层推展,把贾政和宝玉之间所存在的

种种矛盾,一齐集中起来、交织起来。贾政凶恶地大叫:”拿

I2.

I宝玉被贾政的仆人逼着走来。“贾政一见:眼都红了,也

不暇问他……只喝命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在贾政看来,封

建主义的一套“诗书礼教”已在宝玉身上失效,只有毒打才能

改变宝玉。表面上看,这场毒打含有金钏儿投井的因素,好像

贾政也十分看重这个婢女的人命。其实并非如此。在“打”的

过程中,支配着贾政的思想动机是:

■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哪里肯听,说道:

“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

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

■“弑君杀父”,一语道破天机。原来贾政是在担心宝玉成

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

■3.“悔改”

■在贾政的淫威紧逼下,宝玉始终没有求饶,也没有“悔改'

的表示,表现出他不屈服于封建势力;但是,他也没有作出正

面的反抗。此时的宝玉,虽然是封建贵族家庭的“逆子”,但

毕竟是在“温柔富贵之乡”长大的,免不了出身阶级和时代历

史的局限,狭窄而温饱的生活,使他还不能冲破荣国府这个封

建牢笼。

■4.王夫人的“母爱”

■王夫人的出现,缓和了这-场冲突。

■王夫人是杀害金钏儿的凶手,一见贾政把宝玉打得半死,

又要把他“用绳勒死”,就抱住放声大哭起来。并且叫着贾珠

的名字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可

见,王夫人之爱宝玉,想从贾政的棍子下救出宝玉,是因为她

现在只有这一个儿子而已。这个儿子,虽然在她看来是一个不

孝的“孽障”,但她不能失去这个“孽障”,因为失去这个

“孽障”,就几乎等于失去了她的一切。在封建社会里,作为

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的女人,如果没有儿子,她就会失去存在

的价值,冷淡凄凉的日子就会等待着她。请看王夫人对贾政和

宝玉的两段哭:

……我如今已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

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弄死他,岂不是有意绝我

呢?既要勒死他,索性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如

-同死了,在阴司里也得个倚靠!

■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也免你父亲生气,我也不白

操这半世的心了!这会子,你倘或有个好歹;蹲下我,叫我靠

哪一个!

■“叫我靠哪一个",正是王夫人一面认为宝玉是“不肖之

子”,一面又维护宝玉的真正原因。可见,王夫人的母爱,是

以利害关系为内容的母爱。

■5.贾母的“溺爱”

■贾母的出场,才暂时平息了冲突。

■贾母这时几乎是以一个令人喜悦的角色出现的。当听得一

声通报:“老太太来了!”这时,紧张的心情确实可以舒松了

一下。在“老祖宗”的维护下,宝玉的种种带有反封建主义的

叛逆行为,得到了不小的伸展。

■面对宝玉挨打,贾母用来驯服贾政的封建主义“孝道”,

又发挥了作用。这个“孝道”,先使贾政“躬身陷笑”,接着

又向贾母保证“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最后甚至“直挺挺

跪着,叩头谢罪”。这时,贾政所深为忧虑的那个“弑君杀

父”,已经抛弃一旁了。贾母出场前后贾政对宝玉的态度是前

后矛盾又滑稽可笑的。他外表看去好像“威严刚毅”,实则平

庸迂腐。他对宝玉的封建压迫,暴露出统治的无能为力。

■品赏二:宝玉挨打后,宝钗和黛玉先后去探伤,两个人到

场后的言行不同,内心活动也不同。

■1.第一个来探望的是薛宝钗宝钗来探望宝玉时,并不急于

看宝玉的伤势,而是先将一丸药交给袭人,吩咐袭人晚上怎样

为宝玉敷治。她给人的印象是那样镇静、安详。待到宝玉睁眼

她便点头叹道: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

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一一”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

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从宝钗的头两句话听来,她对贾政的毒打即使不赞成,也

决不反对,认为是宝玉不听人劝告造成的,倒有点责备宝玉的

意思。其次,“听人一句话”的“人”,显然指她自己,她来

探望,有使宝玉改弦易辙、回到封建统治者的“正途”的意思。

再次,她对宝玉是有“情”的,见宝玉被打成这样也确实“心

疼”,却又先说老太太、太太心疼,然后用“我们”代称,最

后自悔失言,不说出“心疼”二字来。这些,都表现了这个

“大家闺秀”的风范;温柔、贤良、端庄。

■2.林黛玉来得迟,却最有吸引力黛玉来探望宝玉,选择黄

昏时刻,一是要避开大批的探望者,这样才能跟宝玉说几句知

心的话;二是她已经哭了大半天了,“眼睛肿的桃儿一般”,

怕别人取笑。

黛玉见宝玉,自有千言万语要说,可作者却采用了反宾为

主的写法,着力写了宝玉的心态、动作和一大篇体贴对方入微

的话,这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了黛玉对宝玉的爱是何等真挚动

人一一的确,她那满脸的泪光,她那“肿的桃儿一般”的两眼,

她那“无声之泣”,已经说明了一切。因此,黛玉在哭了半天

之后,只“抽抽噎噎”地说了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话虽短,但意味深长,它包含着沉痛、体贴、哀怨,也包含着

一种无可奈何的委屈和畏缩。

■黛玉爱宝玉爱得深,以宝玉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她的纯

真的性格在这-节里表现得极为鲜明。

■《抄检大观园》提示:

■《红楼梦》出现了两次矛盾冲突的高潮,一次是宝玉挨打,

另一次就是抄检大观园。这两次矛盾冲突的高潮在表现小说的

思想内容和艺术结构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意义。

■“抄检大观园”是贾府内种种矛盾激化的结果。抄检来势

凶猛,打击的矛头首先指向那些年轻的奴婢,抄检的整个过程

是封建主子对年轻女奴的一次血腥镇压。学习这课书要着重了

解以下几点:

■①抄检大观园是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重大事件,其中主

要矛盾是什么?

■②在抄检大观园这一矛盾冲突的高潮中,各种各样的人物

以及他们之间所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是如何得到深入、细致

的揭示的。

品赏一:抄检大观园这场轩然大波的产生是由于贾府主子

间内部矛盾所引起的。

■1.贾母的丫头傻大姐在大观园的山石背后检到了一个“绣

春囊”,被邢夫人拿去了。邢夫人就派她的陪房、心腹王善保

家的将“绣春囊”交给了弟媳、贾府的当家人王夫人。王夫人

把这看作是出了一桩非常事件,吓得“泪如雨下”,马上去找

侄媳王熙凤商量,经过一番策划,由王熙凤领头,周瑞家的、

王善保家的作为助手,对大观园连夜进行查抄。查抄结果,一

批年轻的女奴,遭到了残酷的迫害,她们中有些被撵走,有的

被迫害致死,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从而结束了大观园中自

由欢乐的生活。

■2.“绣着囊”本是青年男女表示情意的一种信物,为何会

引起-场轩然大波,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呢?

■在贾府这个腐朽的封建大家庭里,出现个“绣春囊”本来

算不了什么、但贾府的封建统治者只许自己荒淫无耻,却不允

许青年男女自由相爱,认为是丢人的、“伤风败俗”的。在这

样的环境里,在这样的气氛下,“绣赛囊”的出现简直被看成

洪水猛兽。

■王夫人见到“绣春囊”“气色更变”“泪如雨下”,是有

着深刻而复杂的原因的。一是怕外人知道后,成为攻击贾府的

一个把柄,从而使贾府在上层贵族社会中声名狼藉。“有那小

丫头们拣着,出去说是园内拣着的,外人知道,这性命脸面要

也不要?”王夫人的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二是存在于贾府主

子间的十分尖锐的矛盾冲突。在贾府,掌权的是二房。“正人

君子”贾政处理家政庸碌无能,所以实际权力落到妻子王夫人

和内侄女王熙凤的手里。王夫人、王熙风这姑侄俩依仗着自己

娘家的势力,又有“老祖宗”贾母撑腰,作威作福,有恃无恐,

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长房贾赦夫妇对她们早已十分嫉很,

一有机会就发作。“绣春囊”的出现,给了邢夫人以更有力的

武器。“你们这些当家人是怎样当这个家的?在少爷和小姐居

住的大观园里,居然出现了这样见不得人的东西,该当何罪?”

这就是邢夫人急于派人把“绣春囊”交给王夫人的原因。邢夫

人的突然袭击、使王夫人感到震惊,她不能就此认输,要迅速

找出对策来摆脱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经与王熙凤商量,决定

连夜抄检大观园,用牺牲年轻女奴来开脱自己,变被动为主动。

I在抄检大观园这个事件中,掌权的王夫人、王熙风和不掌

权的邢夫人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I品赏二:在抄检大观园这一矛盾冲突的高潮中,各种各样

的人物以及他们之间所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得到了深入、细

致的揭示。

I1.王夫人的武断和狠毒

I抄检大观园的主导人物是王夫人。王夫人在“绣春囊”事

件中为什么紧张激动而又凶恶反常呢?

I荣国府中掌权的王夫人和不掌权的邢夫人间的矛盾一直存

在。此时邢夫人抓住了“赃证”绣春囊,占了上风、王夫人必

须找出对策来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她重用邢夫人的心腹王善

保家的,用实际上牺牲王熙凤的权威与荣府的正常运行秩序的

方法向邢夫人让步,采纳了突然袭击、强行抄检这一非常措施

方案。她还亲自出马,处理从审讯凤姐到组织抄检一直到晴雯

等丫环去留这些具体问题。当然,她还想着借机净化一下宝玉

的生长环境。

■王夫人小题大作。她想整顿宝玉的生长环境,想通过尊重

耶夫人、约束王熙风等手段来改善人际关系,但是,抄检大观

园的后果是人际关系更加恶化,道德秩序更加混乱。

■2.王熙凤的精明和善于玩弄权术

■当王夫人主观地断定“绣着囊”是王熙凤和贾琏丢下的东

西时,王熙凤虽十分委屈,但作为晚辈不好大力抗辩,也不能

简单否认了之。她以委婉曲折的方式,采用层层剖析的方法,

从六个方面来说明“绣春囊”绝对不可能是她和贾琏的。入情

入理的解释使王夫人感到判断错了。这表现了王熙凤的精明。

■王熙凤非常懂得邢夫人派人送“绣春囊”以及王善保家的

自告奋勇参加抄检大观园的用心。她从自身利害出发,要查清

“绣春囊”来由,好推卸责任,她又不希望兴师动众,主张派

人暗访。但由于王善保家的力主公开抄检,她怕得罪婆婆邢夫

人,只好放弃原来的打算。对抄检,王熙凤始终是消极的。她

是领头人,但有意让王善保家的冲杀在前,碰钉子,做恶人。

当晴霎、探春及侍书冲撞以至打骂王善保家的时,她心里是高

兴的,这等于给她出了口恶气。当查明“绣春囊”原是王善保

家的亲外孙女司棋所丢时,王熙凤非常兴奋、活跃。她盼望的

反击邢夫人一派的机会来了,她抓住这一机会,伙同周瑞家的

一唱一和,对王善保家的竭尽嘲讽挖苦。王熙凤在抄检中不仅

精明,而且善于玩弄权术。

3.王善保家的小人得志、狗仗人势

■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忠实奴才和得力打手。对抄检大观

园她想得很美。她想搞个满城风雨来出王夫人等当家人的丑,

也想乘机让女婢们瞧瞧厉害。自作聪明的王善保家的,罪有应

得,势利小人最终还是自食其果。

・4,晴雯的心高气傲和蔑视邪恶

■当王善保家的要搜检晴雯的箱子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

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住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

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晴雯以一个动作表现出性格的

光辉。

■5.探春的有胆有识、敢作敢为

■探春对家庭中的黑暗腐朽和明争暗斗有清醒的认识,对抄

检大观园十分反感,而且立即表现在主动迎击上。她命众丫环

秉烛开门而待,声言丫环们是贼,她是窝主,“先来搜我的箱

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我的东西倒许你们

搜阅;要想理我的丫头,这却不能。……要搜所以只来搜我”。

探春态度强硬是要给抄检人-点颜色看。

■对抄检,探春议论道:“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

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

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探春的

话一针见血,直捣要害,字字千钧。探春还给了王善保家的一

■探春是-个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的不同凡响的女子。

6.惜春的胆小怕事、洁身自保

在抄检中,惜春对自己的丫头表现得无情无义。入画从小

就服侍她,当入画因收藏她哥哥交存的钱财、物件而被疑为贼

时,她非但不出来保护,还主动要求给入画以惩罚。她的胆小

怕事已发展到冷酷无情的地步。

■《红楼梦》选读教学设计篇5

周顺双

■-、曹雪芹的家世和精神依托

■评价《红楼梦》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曹雪芹的生平及思

想形成,写作《红楼梦》的原因。

■曹雪芹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4年。先世原为汉族,

明末时加入满洲籍,属汉军正白旗。其先祖随清兵入关,得到

宠幸,成为显赫一时的世家。曾祖母为康熙奶妈,祖父曹寅为

康熙幼年时的伴读,故而康熙登极后,曹家日益得势。曾祖父

曹玺康熙二年被任命为江宁织造。曹玺病死后,由祖父曹寅、

伯父曹骸、父亲曹%真续任。江宁织造一职名义上是皇室采办物

资,实际上是皇帝派驻江南的亲信耳目。康熙熙攘攘六次南巡,

有四次以江宁织造成为行宫,可见曹家地位之显赫。康熙去世,

雍正上台后竭力贬裁康熙亲信,雍正五年,曹^被革职并被抄

家。韩隆初年时曹家再次遭受变故,遂彻底衰败。至曹雪芹时,

举家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以粥度日。家境的败落和

困顿的生活,使他世态炎凉和人情的冷暖有了深刻的体察,对

社会和人生的真谛有了透彻的认识。曹雪芹受家人的影响,文

化教养和艺术修养可不谓不深,可他受到了清王朝的挤压,于

是他对儒家(儒教)教育彻底失望,并提出了深刻的质疑。他

似乎更趋向于道家及禅宗,一切顺其自然,“质本洁来还洁去”

吧。当然,作为一代文学名家的曹雪芹不可能把自己禁锢在四

书五经里,他得各家兼收并蓄,他不可能不涉猎其他宗教神学

思想,特别是儒家(儒教)他肯定会“精髯八极”,为已所用。

有关这一点,《红楼梦》中的一些宗教人物及神话情节可以为

证。另据有关专家考证:曹雪芹当年生活的西山(现今北京市

的香山)是儒、佛、道三教汇集的地方,一些重要的宗教人物

经常云集在这里,宣传自家的思想和宗教精神。当时的最高统

治者皇帝也曾亲临,聆听三教讲法,从一定意义上为讲法呐喊

助威。曹雪芹的表哥也参与了讲法活动。如此重大的三教讲法

活动,难道曹雪芹会置之不理?

有些学者指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家史,不是不可信。

四大家族的由盛到衰,与曹家的由盛到衰,真的就是偶然的巧

合?宝玉不愿仕途经济,这里面就没有曹雪芹的影子?我猜想;

曹雪芹是否在借《红楼梦》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和宣泄?■

I二、宗教与文学的缘源

I卡西尔说“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是最难

兼容于纯粹的逻辑分析了”,从中人们可以得知:宗教信仰是

自明而不可追问的。可宗教以感性形象为载体的文学艺术结下

了不解之缘。

I纵览古今中外文学史,宗教文学的深厚传统足以表明宗教

与文学的密切关系。有如苏曼殊、许地山、废名这样作为宗教

人士或宗教研究家的文学家;有如《西游记》、《天路历程》

这样的宗教经典文学作品;文学与宗教精神相关联的作品,如

《神曲》、《红楼梦》、《受戒》(汪曾祺)、《西藏:隐秘

的岁月》(扎西达娃)、《心灵史》(张承志)等,这些都无

不表明:宗教信仰和宗教精神是文学表现的一个重要精神维度。

■无论是基督教、佛教,还是道教、伊斯兰教,他们都涉及

人生的苦难及如何解脱和超越的问题。宗教精神以宗教性体验

为基础,以对神的终极诉求皈依为价值核心。其主体可以是作

者,也可以超越作者。文学与哲学对抗,而文学以走向哲学,

终极之路途则是宗教。有关问题,叔本华、王国维等大家已作

过精辟的论述:(文学)解脱之道根本尚在宗教。宗教体验的

审美和以反映生活为内容的文学审美戚戚相关。

■现谈谈古典名著《红楼梦》与宗教的缘源。

■三、精神的领袖一警幻仙姑

■翻开《红楼梦》,第一个走入我们视野的是放春山遣香洞

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姑。这里虽

■虽然没有亚当和夏娃,但有贾宝玉和林黛玉。亚当将肋骨

交给了夏娃,神瑛侍者以甘露浇灌了绛珠仙草。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