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惠民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山东省惠民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山东省惠民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山东省惠民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山东省惠民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二模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试卷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在规定区域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恐吓(hè)行头(xíng)蓦然(mù)怏怏不乐(yàng)B.什物(shěn)褴褛(1ǚ)缄默(jiān)矫揉造作(jiǎo)C.猥琐(wěi)拘泥(nì)腈纶(jīng)强词夺理(qiǎng)D.间或(jiàn)娉婷(pīng)遒劲(jìn)伤痕累累(1ěi)【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蓦然(mù)——mò;B.什物(shěn)——shí;D.遒劲(jìn)——jìng;故选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踊跃晕眩人情世故味同嚼腊B.羸弱跋涉雕梁画栋心有灵犀C.荒僻端祥鸠占鹊巢无精打采D.烦燥闲暇名副其实不屑置辩【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A.味同嚼腊——味同嚼蜡;C.端祥——端详;D.烦燥——烦躁;故选B。3.有关下面文段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在冰柱百丈的寒冷天气中,梅花傲然开放。这两句诗写出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毛主席一生喜爱梅花,他爱写梅、赏梅,还爱“听梅”,“红梅赞”这首歌曾经伴随他多年。A.文段最后一句中“红梅赞”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B.“屈”字是半包围结构,第七笔的笔画是竖折。C.“己是悬崖百丈冰”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天气极端寒冷。D.“俊美”是形容词,“这”是代词,“傲然开放”“喜爱梅花”都是偏正短语。【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D.“喜爱梅花”是动宾短语;故选D。4.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今年五一期间,(A)惠民县文化旅游系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免费开放,并提供内容丰富的线上服务。(B)不夜城曲艺场推出了儿童剧《老虎拔牙》、话剧《新惠民》等剧目。(C)县博物馆举办了《新时代的先声——五四运动图片展》活动。(D)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居民的文化生活。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搭配不当,把“提高”改为“丰富”;故选D。5.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变过程中,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的例外,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①现存最早的原始文字是上古时代的石刻字符②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③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④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④③② D.③④①②【答案】B【解析】【详解】B.通读文段可知,文段主要介绍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汉字。③是首句,引出话题“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接着是②,介绍汉字悠久的历史;然后按时间顺序,先是①,介绍现存最早的原始文字;后是④,介绍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故选B。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说,古代一种文体,可叙事,也可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周敦颐的《爱莲说》和韩愈的《马说》都是借物说理。B.《白杨礼赞》作者是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及社会活动家。《皇帝的新装》作者是英国作家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C.“始龀”“而立之年”“既加冠”“今虽耄老”,其中加点词在古代都代表年龄,是按照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D.《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法家经典之一,是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名著,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作。【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B.安徒生是丹麦作家;C.“始龀”指七八岁,“而立”指男子三十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耄”指八九十岁,所以不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D.《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故选A。7.默写。(1)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祖国啊!(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子曰:“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苏轼《定风波》)(4)山随平野尽,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5)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杜甫在《春望》中写战火不断,家书难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7)王维的《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两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8)面对死亡,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一句“______?______”表达了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答案】①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②温故而知新③一蓑烟雨任平生④江入大荒流⑤沉舟侧畔千帆过⑥烽火连三月⑦家书抵万金⑧大漠孤烟直⑨长河落日圆⑩人生自古谁无死⑪.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易错字词:绯、黎、蓑、畔、烽、抵、汗青。阅读《水浒传》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张教头叫酒保安排案酒果子,管待两个公人。酒至数杯,只见张教头将出银两,赍发他两个防送公人已了,林冲执手对丈人说道:“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今日有句话说,上禀泰山: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至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耳赤,半点相争,今小人遭这场横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张教头道:“贤婿,甚么言语!你是天年不齐,遭了横事,又不是你作将出来的,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老汉家中也颇有些过活,便取了我女家去,并锦儿,不拣怎的,三年五载,养赡得他。又不叫他出入,高衙内便要见,也不能够。休要忧心,都在老汉身上。你在沧州牢城,我自频频寄书并衣服与你,休得要胡思乱想,只顾放心去,”林冲道:“感谢泰山厚意,只是林冲放心不下,枉自两相耽误,泰山可怜见林冲,依允小人,便死也暝目,”张教头那里肯应承。众邻居亦说行不得。8.“情义”是《水浒传》要表现的主旨之一,选段中林冲做了什么有情有义的事?请简要概括。9.选段中,林冲除了有情有义之外,还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用两个词语分别概括。【答案】8.林冲因遭剌配担心影响妻子,执意休妻。9.软弱善良有责任心【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结合“今小人遭这场横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可知,林冲因为误闯白虎堂,被刺配沧州,一方面担心高衙内威逼自己的妻子,另一方面觉得妻子青春年少,被自己耽误了可惜,故请求休妻,进而保护妻子,让妻子奔向更好的未来。故可概括:林冲因遭剌配担心影响妻子,执意休妻。【9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1)结合“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等句可知,林冲为了保护妻子,为了妻子的未来,愿意休妻,看出他的善良和有责任心。(2)林冲面对高衙内的陷害和威逼,步步退缩,没想过反抗,看出他的软弱。10.假如你是乐安中学901班的学生,班级拟开展以“我们爱劳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以辛勒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材料二:2022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巨星陨落,举国同悲。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生前曾说,“不下田的学生我不带”。他常年头戴草帽挽起裤腿,下田试验。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就是一个农民”“禾下乘凉”是他的梦想。钟南山院士评价他,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材料三:日前,惠民县某小学举行校所共建劳动基地活动,农科所博士团带孩子们种下基地建成后的第一季农作物——油菜。每个同学负责一小排作物养护。孩子们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1)探究三则材料,你懂得了关于劳动的什么道理?(2)你班计划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将邀请农科所博士团某老师前来指导,结合材料三,请你以班长小明的身份将下面的邀请函补充完整。邀请函尊敬的农科所博士团老师:我班将于2023年5月27日开展劳动实践活动,______。回复为盼。乐安中学901班小明2023年5月20日【答案】(1)辛勤劳动是光荣的,好逸恶劳是可耻的;用劳动创造社会价值;从辛勤劳动中体味快乐。(2)示例:诚邀您来我校对我们的活动加以指导。【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从材料一中“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等内容可知,劳动是辛苦的,却是光荣的,贪图安逸,厌恶劳动是让人感到羞耻的;从材料二“他常年头戴草帽,挽起裤腿,下田试验。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就是一个农民’‘禾下乘凉’是他的梦想。钟南山院士评价他,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等内容可知,袁隆平老先生不辞辛劳常年在田间地头参与劳动,亲自下田实验,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劳动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社会创造财富;从材料三“每个同学负责一小排作物养护。孩子们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等内容可知,劳动虽然是辛苦的,但劳动的过程可以体味亲身实践的乐趣。【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补充邀请函正文的内容。注意邀请函的正文部分要写清楚邀请某人的原因,目的,并写清楚邀请某人做什么,发出邀请的语言要恭敬、诚恳,注意礼貌用语以表示尊重。示例:诚挚地邀请您来我校指导劳动实践活动。二、阅读理解(40分)(一)(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1.词的题目是“秋思”,词中哪些景物点明了季节?1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1.“雁”和“霜”。12.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但又外患未除,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矛盾的心情。【解析】【11题详解】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语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意思是: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其中作者通过写“雁”和“霜”点明了季节——秋天。【12题详解】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词的上阕侧重写景,写景是为了抒情。因此下阕一开头就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其意思是: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归无计”是说没有两全其美的可能性。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但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矛盾的心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二)(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问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②深矣,常有以自下③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注释】①御:马夫。②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③自下:谦虚。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既而归女有归B.悉以咨之悉如外人C.身相齐国出郭相扶将D.夫问其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愚以为宫中之事晏子荐以为大夫B.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己而之细柳军C.试用于昔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D.其后夫自损抑其如土石何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2)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16.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的名相,请结合文段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1)诸葛亮的标准:______(2)晏子的标准:______【答案】13.B14.C15.(1)就一定能够使将士们团结和睦,才能高和才能低的人(德才高低的人)都有合适的安排。(2)而(通过)你的表现,(可以看出你)自认为很满足了,我因此要求离开(离婚)。16.①(1)品行忠贞纯正(诚实善良、贤明公正);忠诚报国(能干、久经锻炼与考验)。②(2)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改正。(知错能改)或:做人谦恭,不张扬。【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A.回家/女子出嫁;B.均译为:都;C.做宰相/互相;D.原因/所以;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A.以为:动词,认为/动词,把……作为;B.之:助词,的/动词,到;C.于:介词,在;D.其:代词,她的/加强反问语气;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得分点有:(1)行阵,行伍、部队。得所,有合适的安排。(2)子,你。足,满足。是以,因此。【1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甲文,结合“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可知,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为:品行忠贞纯正、诚实善良、贤明公正;结合“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可知,其标准还有忠诚报国。乙文,结合“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其后夫自损抑”可知,晏子选用人才的标准为:做人谦恭,不张扬,知错能改。【点睛】参考译文:【甲】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去咨询他们,然后施行,必能弥补缺失,集思广益。将军向宠,心性品德善良平和,又通晓军事。过去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去咨问于他,必能使军队和睦,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臣谈论这事,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会指日可待了。【乙】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车夫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鞭打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十分得意。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他出门,志向和考虑都很深远,常常以为自己不如别人。眼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然而你的表现,(已经)自认为很满足了,我因此要求离婚。”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大夫。(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略谈文章的结尾①略知文章甘苦的人一定有这么一个经验:找到适当的结尾好像行路的人遇到了一处适合的休息场所,在这里他可以安心歇脚,舒舒服服地停止他的进程。若是找不到适当的结尾而勉强作结,就像行路的人歇脚在日晒风吹的路旁,总觉得不是个妥当的地方。至于这所谓“找”,当然要在计划全篇的时候做,结尾和开头和中部都得在动笔之前有了成竹。如果待临时再找,也不免有盲人骑瞎马的危险。②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是真个完了。要文字虽完了而意义还没有尽,使读者好像嚼橄榄,已经咽下去了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像______,______那才是最好的结尾。归有光《项脊轩志》的补记既已叙述了他的妻子与项脊轩的因缘,又说了修葺该轩的事,末了说:“庭有枇杷树,吾妾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个结尾很好,骤然看去,也只是记叙庭中那株批杷树罢了,但仔细吟味起来,这里头有物在人亡的感慨,有对亡妻的追忆,虽则不过一句话,可是含蓄的意义很多,所谓“余味”“余音”就只这样的情形而言。③结尾有回顾开头的一式,往往使读者起一种快感:好像登山涉水之后,重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坐定下来,得以转过头去温习一番刚才经历的山水一般。极端的例子是开头用的什么话结尾也用同样的话。如林嗣环的《口技》,开头说:“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抚尺而已。”结尾说:“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障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前后同用“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用设备的简单冷落反衬口技表演的繁杂热闹,使人读罢了还得凝神去想。如果只写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虽没什么不通,然而总觉得这样还不是结束呢。(选自夏丏尊、叶圣陶《文章讲话》,有改动)17.结合语境,说说选文第①段中“盲人骑瞎马”指什么。18.仿照选文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结合整段文字,在空白处补写句子,使文意连贯完整。19.选文第③段举林嗣环《口技》中的例子,有什么作用?20.选文提出了最好的结尾要有“余味”“余音”。请从下面提供的两篇课文结尾中任选其一,简要分析其“余味”“余音”。【甲】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紫藤萝瀑布》)【乙】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答案】17.“盲人骑瞎马”的意思是作者在写作前,没有谋篇布局。而在写作中想到哪里写哪里,胡乱瞎写,随意结尾。18.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19.第③段列举了林嗣环《口技》中的例子属于事实论据,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结尾有回顾开头的一式,往往使读者起一种快感”这一分论点,进而证明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0.我选【甲】。此句结尾,表明作者在欣赏了生命力旺盛的藤萝花之后,感悟到了生命的美好和无止境,内心受到了鼓舞,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有“心上的焦虑和悲痛”,而是焕发了新生,迈出了走向新生活、新征途的坚定步伐,拥有了为生活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勇气。这样的结尾,让人浮想联翩,余味尤长。我选【乙】。这样的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以问句做结,引发了读者的无尽的遐想和思考:这样的房屋,虽然看起来简陋,但由于是居住在这里的君子品德高尚,情趣高雅,学识渊博,使得房屋篷革生辉,美名远扬,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第①段讲述了“略知文章甘苦的人”的写作经验:为文章“找到合适的结尾”和“找不到合适的结尾”的不同心理,进而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找”结尾对找到合适结尾的作用。本题所考查的“盲人骑瞎马”即在第①段段落的最后,也就是“临时再找”结尾对文章的负面效果。“盲人骑瞎马”本来是一个歇后语:盲人骑瞎马——乱闯乱碰。在文段中的意思就是“如果临时再找(结尾),也不免有乱碰乱撞的危险”。也就是说“没有谋篇布局,文章随意结尾”的意思。【18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由第②段的“嚼橄榄,已经咽下去了而嘴里还有余味”“所谓‘余味’‘余音’就只这样的情形而言”可知,空白处补写的句子是对“余音”的形象化说明,仿照“嚼橄榄,已经咽下去了而嘴里还有余味”的句式特点补写即可。示例:听音乐,已经听完了而耳边还有余音。【19题详解】本题考查举例论证的作用分析。第③段的分论点是“结尾有回顾开头的一式,往往使读者起一种快感”。接着列举了其中的一种“极端的例子是开头用什么话结尾也用同样的话”。然后列举了林嗣环的《口技》一篇的开头和结尾及其好处,这是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形象地来证明本段分论点,进而证明中心论点,显得很有说服力。【2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拓展运用。作答时,任选其一,运用文段中的观点分析具体篇目中的结尾的“余味”“余音”。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我选【甲】。《紫藤萝瀑布》的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作者在欣赏了生命力旺盛的藤萝花之后,感悟到了生命的关好和无止境,内心受到了鼓舞,“不觉加快了脚步”照应了开头的“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并且在感悟了藤萝花的生命力之后“加快脚步”去做什么?让读者品味起来会产生无数的联想,这就是“余味”和“余音”。示例二:我选【乙】。“何陋之有?”这样的结尾以一句问句作结,有什么简陋的呢?这一反问语气强调没有什么简陋的,让读者进入思考境地,去思考品味,达到了言已尽而意未了的效果。(四)(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冰湖陈彦斌①“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②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③“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④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⑤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⑥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⑦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桨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⑧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⑨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⑩“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⑪“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⑫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节)21.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父子俩遛网打鱼——(1)——砸冰行船——(2)——看到希望22.试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23.第⑪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24.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答案】21.(1)遭遇风雪(2)扒冰拖船22.①渲染紧张气氛,突出环境恶劣;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③烘托人物形象,使“父亲”的性格更加鲜明。23.①运用短句,表现当时形势的危机。②运用一系列动词,表现一连串的动作,生动形象的描绘了父亲扒冰拖船的情景。24.①技艺娴熟,经验丰富;②机智勇敢,顽强不屈;③关心孩子成长。【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根据选文第④段“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⑤段“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⑥段“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概括可得:遭遇风雪;根据选文第⑪段“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概括可得:扒冰拖船。【22题详解】本题考查环境描写。作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一般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以上各种作用常常同时出现,景物描写可以同时具有一种或几种表达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具体分析。“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描写出天快亮时湖面的情形,“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既用夸张的写法写出湖面气温之低的特点,又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为后文船只被冻住,父子俩砸冰自救的情节作铺垫;结合后文“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可知,描写湖面环境,突出了父亲勇敢坚强的性格,使文中父亲的形象更鲜明。【23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运用断句,几个字一顿,将父亲徒手破冰的举动简洁有力的描绘出来。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形势的危机;此外,运用“抓、扒、蹬、扑、压、拉、挪、压”一系列动词,生动具体地写出父亲在危机时刻奋不顾身冒险破冰拖船的情形,更能凸显父亲坚毅勇敢的性格特征。【24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根据选文第①段“‘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第②段“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等内容可知,父亲捕鱼技术娴熟,富有生活经验;根据选文第③段“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⑪段“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等内容可知,父亲关心孩子成长;根据选文第⑨段“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⑩段“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等内容可知,父亲坚毅顽强,勇敢机智。三、作文(共50分)2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材料二:流水不争先,争的是奔流不绝。以上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皆可。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内容充实具体。③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请以“XX”代替。【答案】例文:脚踏实地,走出精彩人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脚踏实地的行动,没有从小事做起的自觉,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