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历史金榜猜题卷 【福建专版】_第1页
2023届新高考历史金榜猜题卷 【福建专版】_第2页
2023届新高考历史金榜猜题卷 【福建专版】_第3页
2023届新高考历史金榜猜题卷 【福建专版】_第4页
2023届新高考历史金榜猜题卷 【福建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新高考历史金榜猜题卷【福建专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有学者在谈到《淮南子》“尚论诸家学说发生之所由来”时说:“自庄、

荀以下评鹭诸子,皆比较其同异得失,独淮南则尚论诸家学说发生之所由来,

大指谓皆起于时势之需求而救其偏敝,其言盖含有相当之真理。”据此可知,

诸子学说的兴起()

A.体现了鲜明的文化目的性B.促进了社会变革的到来

C.彰显了各学派风格的特性D.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2.汉文帝即位前,已经在京城长安北侧建起了一个与匈奴的缓冲地带并初步

形成了汉朝帝王的祖陵区。至文帝时,却将自己陵墓选址在长安以东、扼守

通往关东主要道路的白鹿原霸上。文帝改变陵墓选址最有可能是由于()

A.应对五国势力的需要B.治国思想发生了变化

C.与匈奴关系已经缓和D.为了凸显个人的功绩

3.唐太宗去世后,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数民族的骑兵不断袭扰边境地

区。数以万计的敌军行踪不定,中央政府难以准确预判各边镇实际布防所需

兵力,且由中央政府统一调配的后勤体系也难以应对突发的战事。这有助于

解释,唐代前中期()

A.中央集权体制的破坏B.疆域不断缩小的困局

C.民族交融强化的趋势D.地方武将权力的扩张

4.儒学思想家在不同时期对人性有不同的主张,如下表所示。据下表可知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

孟《孟子•尽心

良知也。

子上》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人为)者,文理隆盛也。

《荀子•礼论》无性则

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而天下治。

《春秋繁天生民性有普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

露•洞察名号》次民天意也。在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朱《朱子语类》卷心统性情。心有善恶,性无不善。然而有生下来善

熹四底,有生下来便恶底,此是气禀不同

A.人性教化要遵循统治者的权威B.儒者认同人性由外在条件决定

C.以仁为规范和支撑方能止于至善D.儒学人性说随时代的变化面演变

5.下表是有关利玛窦来华的部分史料。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

史料出处

《明史•神

(万历二十八年十二月)大西洋利玛窦进方物

宗本纪》

《明史•天

明神宗时,西洋人利玛窦等人中国,精于天文、历算之学,

文志》

发微阐奥,运算制器,前此未尝有也

(《几何原本》)西洋人欧几里得撰,利玛窦译,而徐光启所

《四库全书

笔受也。……光启序称其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

总目提要》

非虚语也

A.利玛窦对当时西学东渐作出了贡献

B.中国传统科技开始实现近代化转型

C.利玛窦是最早来中国的西方传教土

D.西方近代科技受到社会的普通认可

6.表2反映清末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单位:%)o

生产资料半制成品制成品

年份

农产手工开采机器开采手工机器手工机器

1873年2.6―•-—37.4—58.31.7

1893年15.6—•―•28.40.153.42.5

1903年26.80.20.217.214.732.98.0

1910年39.10.20.513.111.928.36.8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据上表可知()

A.农产品的出口增加体现农耕经济为主

B.机制品比重变化表明工业化初露端倪

C.手工业品出口下降说明经济结构完善

D.出口货物结构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7.1925年,由新学生社女社员发起、以工农妇女为主体的革命妇女团体“广

东妇女解放协会”在广州成立。至1926年,仅一年时间,全省就有海丰、

顺德、新会、梅县等10多个县市相继成立了分会,有会员2000余人。广东

妇女解放协会的创建()

A.得益于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精神D.改变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8.清代以来,以天津为主的长芦盐区是全国盛产海盐的产区。随着侵华战争

的扩大,日本急需寻求新的进口盐资源。华北盐业公司是日本在中国大陆上

设立的盐业垄断企业中的最大的一个,如表为1938〜1942年华北盐业公司

的长芦盐田统计表(单位:町步)。由此可知()

恢复盐田公司新开盐田

年份

计划实际累计实际计划实际累计实际总计

(年)

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数量

19384180418041806806806804860

1939———4180118590715875767

1940——41809065100001158715768

1941150015085688418044711605821747

1942108010806768———1605822827

注:1町步约合9918平方米。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C.洋务运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D.日军侵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9.1958年为庆祝建国十周年而建设的北京十大建筑包括人民大会堂、中国人

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工人体育场、民族文化宫等。这批建筑体量巨大,但从

筹建到竣工仅用时十个多月,建筑风格采用了西方古典主义或苏联风格,同

时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这批建筑的建设()

A.说明中国已突破西方的外交封锁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重要成就D.表明国民经济恢复已基本完成

10.下图是某学者针对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绘制的示意

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改革源于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

C.改革侧重于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

D.我国因此形成了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11.罗马法规定,凡公民行为卑劣、从事卑贱职业(手工业者、斗兽员等)

的人即为有污名者,将失去为他人作证和他人为之作证的资格、对未成年人

及精神病人的财产管理和人身保护资格等部分权利。可见,罗马法()

A.随帝国疆域扩大有所调整B.规范个人道德修养至上

C.重视公平公正行使公民权D.理性与感性法治观交织

12.二战后,美国是实施经济制裁频率最高的国家,经济制裁已成为美国几

乎所有外交问题的首选解决方案。下图是美国作为主要发起方的经济制裁次

B.二战后次数增加反映了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

C.1970年后美国单边制裁政策逐渐让位于多边制裁

D.1970年后次数增加与其主导的经济体系瓦解有关

13.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贫困儿童和孤儿由教会及慈善人士建立的孤儿

院、儿童救助站以及农村家庭等进行救助。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实施

“家庭援助计划”,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向儿童支付津贴,联邦政府承

担总支出的50%〜79.6%。这一变化()

A.体现了国家职能的扩展B.得益于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

C.促成了中央权力的下移D.反映了社会保障规模的扩大

14.有学者指出,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印度棉纺织品大量涌入英国,造成英

国贵金属大量流失,英国只能诉诸进口禁令,然而对棉纺织品的需求并未减

少。这刺激了欧洲商人对印度棉织品进行仿制,在模仿印度手工棉纺织技术

的过程中,英国技术革新获得巨大成功。该学者认为()

A.重商主义推动工业革命发生B.殖民贸易损害本国长远利益

C.价格革命促进英国技术迭代D.贸易保护阻碍世界市场成长

15.玻利瓦尔(1783年一1830年)被称为一生解放五国、做四国总统的“南

美解放者”。他领导的拉美独立运动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A.连绵不断纵贯南北的山脉为游击战提供条件

B.法国大革命风潮下的民族主义思想方兴未艾

C.宗主国葡萄牙的经济状况长期呈现出负增长

D.门罗主义设置了美洲与欧洲宗主国联系障碍

16.2022年6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全球危机应对小组(GCRG)发布第二份

关于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最新报告,称在新冠疫情和气候危机及俄乌冲

突下,全球食品、能源和化肥市场遭受的价格冲击正不断升级。报告称,估

计94个国家的16亿人至少面临其中一项危机局面。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能源危机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障碍

B.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C.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D.全球化使传统社会问题呈现全球共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计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揭示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罗斯福新政

危机中的日本东京平民窟

图1图2

日本偷袭珍珠港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

林召开的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图3图4

运用所学知识,阐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18.商业是交通的先导,交通是商业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材料一近代地理大发现的开启与欧洲人对胡椒的饥渴紧密联系在一

起。为了得到让他们神魂颠倒的东方香料,他们势必要找到一条通往“香料

群岛”的新贸易路线。率先迈出第一步的是葡萄牙。由于本国商品在亚洲没

有销路,葡萄牙人不得不奔走于世界各地进行转口贸易。他们用美洲的白银

换取棉布,再用印度的棉布交换非洲的金砂和奴隶,再用它们换胡椒。香料

贸易使世界各地的商品和人员的流动、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统一的世界市

场的形成。

——整理自田汝英《葡萄牙与16世纪的亚欧香料贸易》等

材料二长江的“营业额几乎是难以估计的,即以原棉一项而论,其数

量便十分可观。湖南、湖北等的茶叶在供应市场时肯定还得顺长江而下,总

量便估计有7万吨。”随着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和对外贸易的迅速

增长,一批因工商业兴起的城市迅速壮大。上海在开埠初期仅是一个不大的

城市,依靠长江流域广阔的腹地市场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上海开埠以后很快

就取代广州而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吴慧主编《中国商业通史》

材料三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

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

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

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

路经济带”。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

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引自2013年习近平重要讲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葡萄牙开辟的通往“香料群岛”的新贸易

路线,并简述新航路开辟后香料贸易对欧洲历史进程的影响。(6分)

(2)结合所学,写出晚清时期列强在华攫取的交通领域的一项特权。根据材

料二,简述上海”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中心”的原因。(8分)

(3)阅读材料三,指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我国政府正以“一

带一路”为重要实践平台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所学,从思想渊源

和世界大势的角度,概括“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依据。(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公元751年唐朝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爆发战争,唐军战败。

唐朝随军书记官杜环作为战俘来到大食,生活了十多年。他记载了自己的见

闻:大食“今吞灭四五十国,皆为所役属,多分其兵镇守。其境尽于西海

焉。”“率土禀化,从之如流。法唯从宽,葬唯从俭。郛郭(城)之内,里

闸(门)之中,土地所生,无物不有。四方辐辕(指车),万货丰贱,锦绣

珠贝,满於街巷。”在库法城内“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

京兆人樊淑、刘讹,织络匠者,河东人乐环、吕礼。”

——据【唐】杜佑《通典》

材料二据到过中国广州经商的阿拉伯商人苏烈曼记载,“外国商船抵

埠,官吏取其货物而收藏之,一季之船既全入口,官吏征百分之三十关税后,

乃将货交还原主发卖。国王有悦意之货,则以现金及最高购价,付之商人也。

各地回教商贾既多聚广府,中国皇帝因任命回教判官一人,依回教风俗,治

理回民。”“判官为人正直,听讼公平。”“伊拉克商人来此方者,皆颂声

载道也。”

——据《苏烈曼游记》(851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史料价值,并从史料与所学史实相结合的角

度概述当时的阿拉伯帝国。(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交往。(6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权制互动”

农村基层政权、村民自治权、农村土地产权共同构成农村基层治理体系

的三个关键变量,“三权”的同构共变是新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显著特

征。而国家建制、社会创制、产权改制则成为驱动我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

深层制度逻辑与推动力量,“三权”的变革是“三制”彼此借用、交错并进

的结果。我国农村基层治理势必立足“权制互动”的实践逻辑,逐步走向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

农村基E政权国家国家建制

t

自社会

农村上地/权qj—经济产权改制

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农村基瓜制度安排

新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三权”“三制”框架图

——据李燕凌、高猛《新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三重逻辑》

结合改革开放后的相关史实,对农村基层治理变革中的“权制互动”予以说

明。(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独淮南则尚论诸家学说发生之所由来,大指谓皆起于时势之

需求而救其偏敝,其言盖含有相当之真理”表明,诸子学说的兴起缘于“救其偏

弊”,为当时动荡的社会提供解决方案,体现了鲜明的文化目的性,A项正确;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催生了诸子学说的兴起,B项因果逻辑

颠倒,排除B项;由于社会地位、思考方式扣学统承继上的差异,先秦诸子在学

派风格上各具鲜明的个性特征,C项说法材料不能体现,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

在说明诸子百家学说兴起的原因与目的,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

A项。

2答案:A

解析:文帝改变先代陵墓选址,确定在通往东方的主要道路上,也是参考前代帝

王的做法。文帝此举最有可能是为了应对东方王国势力,A项正确;根据所学治

国思想都是汉出的黄老无为思想没有变化,排除B项;根据所学汉文帝时期匈奴

势力大,经常袭扰汉朝边境,此时不能说与匈奴关系已经缓排除C项;材料只是

说文帝改变先代陵墓选址,确定在通往东方的主要道路上,看不出是为了凸显个

人的功绩,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数民族的骑兵不断袭扰边境地区。

数以万计的敌军行踪不定,中央政府难以准确预判各边镇实际布防所需兵力,且

由中央政府统一调配的后勤体系也难以应对突发的战事”并结合所学可知,为应

对边疆形势,开元年间,唐玄宗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因此材料中的现象可以解

释唐代前中期地方武将权力的扩张,D项正确;唐朝前中期基本处于盛世时期,

中央集权体制尚能维系,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前中期疆域处于扩张时

期,排除B项;少数民族袭扰边境,中央政府加强布防,与民族交融没有直接关

系,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从孟子到朱熹关于人性有着不同的认识,这主要是为了迎合

不同时期统治者的需要,也说明儒学人性说随时代的变化面演变,D项正确;人

性教化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非要遵循统治者的权威,排除A项;朱

熹认为“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便恶底,此是气禀不同”,强调的是人性

是本质决定的,排除B项;以仁为规范和支撑方能止于至善的说法与材料无关,

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明神宗时,西洋人利玛窦等入中国,精于天文、历算之学,发

微阐奥,运算制器,前此未尝有也”“(《几何原本》)西洋人欧几里得撰,利玛

窦译,而徐光启所笔受也。……光启序称其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

非虚语也”可知,利玛窦来华在中国传播了西方的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知识,

有利于西学东渐,A项正确;在明代,中国传统科技并没有随着来华传教士带来

的西学东渐而向近代化转型,排除B项;据材料内容可知利玛窦是明代来华的传

教士,但无法得出其是最早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排除C项;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

明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仅局限于徐光启等部分官僚士大夫之间,并未受到社会普遍

认可,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清末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结合表格信息可知出口的

生产资料比重在逐渐的上涨,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的比重增速缓慢,或者有不同程

度的下降,说明晚晴中国的出口货物仍是生产资料为主,说明半殖民地化更加严

重,D项正确;仅从农产品增加,无法得出清政府的经济状况,排除A项;机制

品比重变化体现的是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加剧,排除B项;手工业品出口下降,

说明经济结构并不完善,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1925T926年为国民革命时期,以工农妇女

等革命力量为主体组成的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的创建,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项正确;1925年,北伐战争尚未开始,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是国共十年对

峙时期(1927-1937年)的相关史实,排除C项;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的创建有利

于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改变了”的说法不恰当,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日本急需寻求新的进口盐资源”并结合表中数据可知,华北盐

业公司的盐田总量在逐年增长,满足了日本侵华的部分资源需求,属于经济利益

驱使,D项正确;华北盐业公司是日本在中国大陆上设立的盐业垄断企业,不属

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排除A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国民政府在1935年发起

的,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洋务运动早在1895年随着甲午战败而破产,

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58年”“这批建筑体量巨大,但从筹建到竣工仅用时十个

多月”“建筑风格采用了西方古典主义或苏联风格,同时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

元素”和所学可知,此时中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其中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

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材料建筑时间及风格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

项正确;此时西方国家仍然对中国进行外交封锁,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

完成后,中国就己经步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C项;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是在

1952年底,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要调整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发挥市场的调节作

用以及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说明该学者主张改革侧重于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

C项正确;1995年,世贸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符合材

料时间,排除A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十四大提出的,不

符合材料时间,排除B项;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

立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D

解析:法制中的理性指的是法治的公正性和严格性,材料中对行为卑劣的公民进

行严惩,体现了理性,感性指的是带有人的情绪和好恶,把手工业者、斗兽员等

称为是卑贱职业,体现了感性,所以,罗马法体现了理性与感性法治观交织,D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随帝国疆域扩大有所调整,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

法,材料规定的是罗马公民行为,没有涉及外邦人,不属于万民法内容,所以,

材料与帝国疆域扩大无关,排除A项;“从事卑贱职业(手工业者、斗兽员等)”

不属于道德问题,排除B项;材料是剥夺行为卑劣、从事卑贱职业(手工业者、

斗兽员等)的公民的部分权利,不是重视公平公正行使公民权,排除C项。故选

D项。

12.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二战后,美国是实施经济制裁频率最高的国家”,结合图示可

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国对其他国家发

起的经济制裁次数增加,D项正确;从图示中可以看出,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次

数和成功率并不呈现正比关系,排除A项;二战后,经济次数的增加,不能得出

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排除B项;1970年后美国实施的仍是单边制裁政策,排

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30年代以来,救助贫困儿童和孤儿由“教会及慈

善人士建立的孤儿院、儿童救助站以及农村家庭”转向“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

向儿童支付津贴”,政府增加了社会职责,A项正确;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

走向萧条,政府援助处于缓和矛盾,排除B项;救助职责由民间和教会转向政府,

权力向中央转移,排除C项;材料强调在领域方面增加对儿童救助,并不意味整

体保障规模扩大,排除D项。故选A项。

1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印度的棉纺织品大量涌入英国,造成英国贵金属大量

流失,这违背了重商主义者的利益,促使英国商人对印度棉织品进行仿制,并最

终在技术革新上获得巨大成功,体现了重商主义推动工业革命发生,A项正确;

殖民贸易总体上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排除B项;材料表明是印度棉纺织品大量

涌入英国,造成英国贵金属大量流失,进而促使英国技术革新,而不是价格革命

促进英国技术迭代,排除C项;贸易保护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

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

际竞争力的行为,D项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独立运动时间为19世纪末19世纪

初,此时期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

主义思想的传播,B项正确;玻利瓦尔领导的主要是西属拉丁美洲I,宗主国是西

班牙,同时也没有纵贯南北的山脉,排除AC项;门罗主义提出的时间是1823,

时间在拉美独立运动迅速发展之后,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根据材料“在新冠疫情和气候危机及俄乌冲突下,

全球食品,能源和化肥市场遭受的价格冲击正不断升级。报告称,估计94个国

家的16亿人至少面临其中一项危机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新冠疫情气

候危机及俄乌冲突下西方对俄实施的全面制裁,这些因素使得二战以来通过协调

与合作促进经贸自由发展的机制遭遇挑战,食品、能源和市场价格冲击这些传统

社会问题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国家或者地区,而演变成了全球的共性问题,D项

正确;A项“能源危机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障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全球

化加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全球化成为世界经

济发展主流,排除C项。故选D项。

17.答案:示例一:图1、图2: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日本遭受沉重打击,

民众生活困苦,国内阶级矛盾激化,为缓和国内矛盾,摆脱困境,发动侵略战争。

日本侵略威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美国逐渐采取遏制日本的政策,美日矛盾

日益激化,为争取战争主动权,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示例二:图1、图2、图3、图4: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后,存款人大量

挤兑,银行倒闭。为解决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

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国际货币关系陷入动荡和混乱的状态。第二

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协调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解决战后国际货币问题,1944年7月,在美国召开布雷

顿森林会议,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解析: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图1反映了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图2反映了

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图3反映了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

爆发,图4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在四者之间的相

互联系上,图1和图2是美国和日本面对经济危机,走上了两种不同的道路,美

国通过改革缓解了经济危机,而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日本与美国在太平

洋地区的矛盾,促使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图1和图2反映了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爆发,面对

经济危机,美国禁止黄金出口,废除金本位,国际货币提下陷入动荡和混乱的状

态,图3反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使得欧洲衰落,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资本主

义世界的霸主,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

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18.答案:(1)路线:从欧洲出发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和东方。

影响:促使香料在欧洲从奢侈品向大众化商品转变;密切了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

商品和人员的联系;促进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欧洲资本主

义的发展。

(2)特权:内河航行权或铁路修筑权。(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原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

广阔的腹地市场;便利的交通条件。

(3)核心理念:共商、共建、共享。

依据: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基于中

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

解析:(1)路线:根据材料“近代地理大发现的开启与欧洲人对胡椒的饥渴紧密

联系在一起。为了得到让他们神魂颠倒的东方香料,他们势必要找到一条通往

'香料群岛’的新贸易路线。率先迈出第一步的是葡萄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和东方。

影响:根据材料“他们用美洲的白银换取棉布,再用印度的棉布交换非洲的金砂

和奴隶,再用它们换胡椒。香料贸易使世界各地的商品和人员的流动、联系更加

紧密,促进了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促使

香料在欧洲从奢侈品向大众化商品转变,密切了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商品和人员

的联系,促进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特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列强在华攫取的交通领域的一项特权,

包括内河航行权、铁路修筑权等。

原因:根据材料“随着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一

批因工商业兴起的城市迅速壮大。”可知,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外

贸易的迅速增长;根据材料”上海在开埠初期仅是一个不大的城市,依靠长江流

域广阔的腹地市场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上海开埠以后很快就取代广州而成为中国

进出口贸易的中心。”可知,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其有广阔的腹地市场,便利的

交通条件。

(3)核心理念:根据材料“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

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

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商、共建、共享。

依据:根据材料“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

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

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

和平,共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

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根据材料“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

19.答案:(1)史料价值

材料是杜环的亲历亲闻,是研究阿拉伯帝国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习俗方面的

第一手资料;文中关于在阿拉伯的唐朝工匠的记录,是研究中国与阿拉伯文化交

流的见证;作为随军书记官,作者的记录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概述:实行政教合一中央集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包括奴隶贸易在内的商贸

发达;善于吸收其他地区的文化,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经过大规模扩张已建

立起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伊斯兰教伴随着帝国扩张广泛传播;阿拉伯商人活动

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2)唐朝的文化和包括造纸术在内的手工艺技术通过多种渠道传入阿拉伯,并由

阿拉伯商人传播到更广大的区域,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当时唐朝与阿拉伯都

是强盛大国,两国的交往不仅促进了各自的进一步繁盛,也共同为人类文明的发

展做出了贡献;大量阿拉伯人定居中国,逐渐被吸收、融合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

唐朝政府对聚居的阿拉伯人因俗而治,丰富了唐朝的治理制度。由于唐朝强化对

西域的管理,阿拉伯帝国不断扩张,导致双方发生战争,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当时

的国际格局。

解析:(1)史料价值:根据材料“公元751年唐朝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爆发战

争,唐军战败。唐朝随军书记官杜环作为战俘来到大食,生活了十多年。他记载

了自己的见闻”可知,材料是作者的亲历亲闻,是研究阿拉伯帝国政治、经济、

文化与社会习俗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根据材料“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

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讹,织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