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理论》_第1页
《新民主主义理论》_第2页
《新民主主义理论》_第3页
《新民主主义理论》_第4页
《新民主主义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根本纲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根本经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现实根底——近代中国的根本国情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过资本主义侵入,使原本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外表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现实根底——近代中国的根本国情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开展,中国由一个封建社会变为有一定程度资本主义的半封建社会。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思考:——近代近代中国为何成为半殖民地—而非完全殖民地?———为何成为半封建国家而非完全资本主义国家?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现实根底——近代中国的根本国情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群众的矛盾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现实根底——近代中国的根本国情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以来的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太平天国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1919年〕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义和团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1919年〕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1919年〕康、梁领导的维新变法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1919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1919年〕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领导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改进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特征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十月革命之后的中国民主革命应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局部。.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根底——京汉铁路工人失败、两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大革命失败:武装斗争的重要性、领导权的极端重要性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根底——土地革命时期,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遵义会议后,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走向成熟。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根底——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完整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提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理论根底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根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根本内容:“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根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根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帝国主义最凶恶的敌人—

封建主义阻碍进步;帝国主义统治的根底官僚资本主义大资产阶级竭力扩张官僚资本,企图扼杀中国革命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资产阶级?.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根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农民主力军

小资产阶级根本动力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动力之一革命的动力革命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根本纲领——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局部,是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的性质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旧民主革命不是性质不同,只是革命的阶段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是民主革命?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资产阶级也参加了革命——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的开展并保护之.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哪里?新一是处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三是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四是有了新的前途——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到达社会主义的目标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根本纲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这是由中国社会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纲领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根本纲领.政治纲领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根本纲领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纲领.经济纲领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根本纲领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纲领.经济纲领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蒋宋陈孔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根本纲领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纲领.经济纲领保护民族工商业在中国,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及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开展,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开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防止的过程。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根本纲领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纲领.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文化。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根本纲领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纲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发端、兴起和挫折〔1928年六大前、后〕——抗日战争时期:全面铺展——解放战争时期:实现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根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展.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根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为什么要走——必要性为什么能走——可能性怎样走——现实路径.必要性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根本经验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近代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决定——中国革命为什么是从农村走向城市?——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局部;农村是反动统治政权的薄弱环节为什么要走?.为什么能走?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根本经验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开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根本原因国民革命的影响----必备的客观条件继续向前开展的革命形势----重要的客观条件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必要的主观条件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最重要的主观条件可能性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武装斗争是其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心内容,农村根据地是其依托。——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实际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如何走的问题。

怎样走?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根本经验工农武装割据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根本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到了全部中国革命。?〈共产党人〉发刊词?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经验.

建立统一战线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根本经验必要性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经验——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无产阶级革命性坚决,但人数太少,力量薄弱——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根本经验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经验

建立统一战线可能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都有反帝反封建的要求和愿望,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把愿意反帝、反封建的力量团结起来,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不同历史时期的统一战线1924—1927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不同历史时期的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不同历史时期的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共赴抗日前线.不同历史时期的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工人阶级和农民、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工农联盟〕:根本、主要的——无产阶级和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根本经验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经验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无产阶级必须处理好统一战线中的进步、中间、顽固三种势力:开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根本经验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经验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根本经验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经验武装斗争人民军队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宗旨——坚持官兵平等、军民一致、宽待俘虏.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根本经验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经验原因——中国的阶级结构——1927年后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工人党员的比例1927、5是50.8%,28年是10%,29年7%,30年5.5%,45、4是2.5%,56年是8.8%(“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党的建设.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根本经验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经验

内容党的建设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那么作风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根本经验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经验三大法宝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根本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根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中心支柱;党的组织那么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