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物质文明经济成长历程.新史观新高考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开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文明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文明的纵向整合以中国的政治文明开展历程为例夏﹑商﹑周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为纽带,最高权力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集中。秦—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至废除;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近代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规律总结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中国早期〕.微观上把握住历史史实,并总结出历史开展阶段特征。由于教材采用专题史的编排顺序,造成三种文明之间人为的割裂,因此要对同一历史时期同一地区内部的三种文明之间进行整合。以中国明清时期为例:
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历史史实
特点总结
阶段特征
政治制度: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外交政策:
明清海禁君主专制制度最终到达顶峰农业: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手工业:清朝粉彩瓷器工艺的创造,明清局部行业出现资义萌芽商业:明清出现商帮、会馆传统经济结构出现转型,但传统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传统﹑批判专制。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泼使儒家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
封建社会走向没落.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区之间文明的比较,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明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以16-18世纪东西方文明为例西方中国阶段特征封建社会走向没落(明清时期)政治文明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物质文明传统经济持续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精神文明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出现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但不是主流规律认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实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开展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中国从近代开始全面落后于西方,落后就要挨打,造成中国近代化的被动与不利,丧失开展良机。.整体史观(即全球史观):人类社会开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开展到整体开展的过程,现代化浪潮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逐步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展,生产力开展和世界交往是人类历史横向开展的动力。整体历史观认为,以生产力开展为根底的人类交往推动了历史的横向开展,要重视人类交往的历史:包括交通工具、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战争、思想文化交流与人类交往的开展;要从世界历史开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开展。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两种根本途径,走什么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由国情决定.社会史观〔社会史范式〕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主要指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历史素养广东高考2021年的最后一道高考题.古代小农经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经济结构传统社会一般可分为: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手工业〔纺织、冶炼、制瓷等〕商业近代社会: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中国史经济开展阶段。.第一讲中国古代的农业及手工业.考纲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耕作技术、生产工具的改进小农经济的成因及特点古代农业经济的根本特点2、手工业的开展手工业的地位及成就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古代手工业的世界地位古代手工业开展的特征..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和利用自然使其适应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人、产品、工具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开工具。其中劳动对象和劳开工具构成生产资料。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调整统治政治的核心是调整生产关系,从内容上看,调整生产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表达出来。〔1〕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主要是改革土地政策。〔2〕调整产品分配形式,即改革赋税制度。〔3〕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整顿吏治,调整对人民的统治,加强军队建设等.针对训练.〔2021·广东文综历史·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考点】古代中国农业〔商朝农业〕与史学常识〔史料〕【解析】此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与史料运用能力。根据时间信息“商代〞可以排除B〔西周到春秋中叶〕C〔春秋晚期〕;再根据史学常识〔一手材料可信度高〕和关键信息“牛耕〞,A项虽是一手材料,但没有表达“牛耕〞,应选D项。.〔2021·江苏历史·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主要手工业形态的特点【解析】此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材料“攻木〞“攻金〞“攻皮〞“设色〞“刮摩〞“抟埴〞说明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根底知识梳理见世纪金榜62面.知识拓展篇.1、政治条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手工业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2、经济条件:农业的开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的开展提供了原料。农业动力革新的要求为手工业开展提供了市场。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条件是什么?.西方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工具的革新,而中国古代的手工业虽然成就突出,却未导致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未实现生产力的极大飞跃。原因何在?
1、中国古代手工业与农业一样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革新工具的动力和社会根底。2、代表当时手工业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效劳,技术的创造革新不能效劳于社会,使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3、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的潜规那么,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开展加以限制,阻碍了生产的开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与创造。..〔2021·浙江文综历史·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以下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兴旺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形态和土地制度〕【解析】此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庄园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草市是在乡村、城外交通便利处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在材料中没有表达。.〔2021·安徽文综历史·15〕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6.97%。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图4元朝行省图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此题考查知识的迁移和图表分析能力。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53.63%,故A项错误;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53.63%,故B项正确;从材料数据无法得出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故C项错误;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加快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故D项错误。【答案】B.〔2021·海南卷历史·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解析】从题干反映统治者“藉田〞、“新蚕〞的现象,以及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这样的仪式的历史现象,说明统治者重视农桑生产,这正因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项正确;此题易因外表认识而误选A项,主要是无法正确解读“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信息;B项无从表达;C项说法错误,重农抑商是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始。.〔2021·山东文综历史·11〕?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①自然经济解体②家庭手工业开展③商品经济开展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解析】此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可知登州家庭棉纺织业相当普遍,生产的布料除自给外还卖到乡里的集市上,再由布贩转运卖到城市去,因此②③正确。①不符合史实、④在材料中没有表达。.〔2021·四川文综历史·39〕〔60分〕开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三:表三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局部〕〔3〕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6分〕.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楼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魏晋南北朝翻车《齐民要术》隋唐筒车、曲辕犁宋元踏犁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农桑辑要》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十二气历》明清《农政全书》.【解析】第〔3〕问,表格中涉及到的生产工具、水利设施、历法和耕作技术等内容,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小问,从我国人地关系、生产力和政策三个角度分析精耕细作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投标开发协议书
- 高价买房认购协议书
- 酒店房屋转租协议书
- 车辆维修风险协议书
- 进驻健康驿站协议书
- 销售人员驻点协议书
- 装修合同定金协议书
- 银行发卡服务协议书
- 养殖鸡合伙合同协议书
- 乒乓球馆会员卡协议书
- 2024 大模型典型示范应用案例集-1
- 医院血透室6S管理汇报
- 《小红帽》绘本故事-课件
- 金融合规培训
- 感性工学完整版本
- DB21T 3411-2024 城市园林绿化智慧养护技术规程
- 【MOOC】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MOOC】信息检索与利用-江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MOOC】消费者行为学-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南宁红林大酒店扩建工程筹资方案设计
- 安全管理-终结性考试-国开(SC)-参考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