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段考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段考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段考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段考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段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镇平县重点中学高一语文12月段考试卷考试分值:150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本来,从农业本身来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须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好像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罢了。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向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想到那里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了。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这信任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在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摘自《乡土中国》,有删改)材料二:近10年来,80、90后出生的农二代开始成为进城务工的主力军。他们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行为特征出现一系列显著的代际性变化,如在社会特征上体现出很强的入城不回村倾向。在迁移模式上,农二代不仅如农一代那样,一如既往地离土出村,而且更多选择跨省份流动、前往东部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务工经商。基于2003~2012年数据的研究发现,农二代前往东部省份务工的概率高出农一代大约10%;农二代明显偏好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比例高达54.9%,农一代在地级以上城市务工的比例则仅为26%。流入地级以上城市的农民工比重仍在持续上升,据2015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流入地级以上城市的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66.3%;在跨省份流动农民工中,80%流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省份内流动农民工则有54.6%流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农二代对在城家庭生活的重视以及对加强子女教育的期望提高。农二代举家迁移比重上升,2010~2014年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举家外出农民工的数量和占比都在不断增长,2014年,举家外出的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比例达到21.27%。农二代发生“夫妻迁移”或“举家迁移”的概率显著高于农一代。有研究表明,在长三角等地区,改善子女教育是农民工选择家庭迁移的首要动机。在城里购房与在乡下建房呈此涨彼落之势。根据2016年农民工监测报告,进城农民工的购房比例在不断提高,当年购房者占农民工总数的17.8%,其中购买商品房的为16.5%。农二代购房意愿也比本地农业户籍居民高出很多。一些买不起房的家庭甚至在县城租房陪读。与农一代出外打工挣钱、孩子留守乡村的模式相比,农二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减低家庭分割对孩子教育的伤害。相关研究表明,农二代对城市的融入意愿显著高于农一代,他们普遍对城市价值更为认同。农二代在休闲娱乐方式上越来越多元化,并乐于通过商场、公园等城市公共设施进行休闲娱乐活动。与之形成鲜明对照,在过年等节庆与仪式,或者说这类乡土社会的文化与社会关系汇聚的场合,农二代却更少“在场”,不少人在春节期间返乡也很多住在县城或乡镇的酒店,再开车回到村里,并且不会选择长时间停留。作为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批离开村庄的人群,他们的“出村不回村”,正在令乡土中国日益变为回不去的“故土”——乡村制度、传统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以及以“礼治秩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价值规范都在这一场村庄转型中面临严重的冲击与挑战。(摘自《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有删改)1.(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在乡土社会中,基层人口是不流动的。B.农二代更多在城里购房而不太愿意在乡下建房,其购房意愿高于本地农业户籍居民。C.在西洋人眼中,中国人天生讲信用,有契约精神,这在很多神话故事中都能得到印证。D.与农一代不同,近十年来农二代选择跨省份流动,前往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务工经商。2.(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作者以遇见过的研究语言的朋友所说的情况,采用举例论证,论证了乡土社会流动性小的特性。B.材料一在论证“士”是乡下人的命根时,运用了类比论证的论证方法,这样使论证更具说服力。C.材料二在说明具体问题时,善于用数据说话,如54.9%、21.27%等,这样使文章更准确,更具说服力。D.材料二在解释农二代有很强的入城不回村的倾向时,从多个角度并列展开论述,使文章富有广度。3.(3分)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乡土社会”特征的一项是()A.安土重迁,落叶归根。 B.鸡犬相闻,足音辨人。C.聚族而居,世代相传。 D.空口无凭,字据为证。4.(5分)依据材料二,请简要概括“农二代”入城不回村的原因。(二)文学类阅读(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洋(杨)掌柜冯骥才洋掌柜和杨掌柜是同一个人,一人二姓,音同字不同。这因为他有两个古董店,开在不同地方。在租界那边他叫杨掌柜,店名叫杨记古董铺,专卖中国的老东西。在老城这边他叫洋掌柜,店名叫洋记洋货店,只卖洋人的洋东西。洋人喜欢中国人的老东西,中国人喜欢洋人的洋东西。头一个看明白这些事的是他,头一个干这种事的也是他。于是,他拿中国的东西卖给洋人,再弄来洋人的东西卖给中国人。这事他干得相当成功,不少赚钱。关键是他还有许多诀窍。要想把东西卖得好,首先要把店铺、车马、行头都做得像模像样。租界那边的杨记古董铺看上去无奇不有,老城这边的洋记洋货店看上去古怪离奇。杨记古董铺在戈登堂西边街对面,戈登堂东边是利顺德大饭店,来天津办事或游玩的洋人都住在利顺德大饭店里,走出饭店便能瞧见古色古香的杨记古董铺了。洋记洋货店在海河边娘娘宫前广场旁的一条横街上,到娘娘宫来上森的人很容易追到洋货店。两边店铺的选址都好,风水宝地,人气旺足,买卖好做。他更着意在自己的行头上做文章。在租界那边,他把自己扮成一个地道的中国人。一身袍子马褂,煅帽皮靴,材料上等,做工考究,关键是样子一定要古里古气,大拇指套着鹿骨扳指,叫洋人看得好奇。在老城这边,他胸前总垂着一根怀表的金链子,脖子上系一根深红色细绳领带,洋人看不伦不类,中国人看洋气十足。还有,他身上总冒一股子只洋人才用的香水味儿。这一来,他就成了店铺里最招人的肉幌子。他刚刚干这买卖时,不缺中国古董,就缺洋货。他想出了一招——以物易物。这招很得用。若是洋人喜欢上哪一样中国的老东西,不用钱买,拿件洋东西来交换即可。然后他把这些从租界那边换来的洋货,再拿回到老城这边的洋货店来卖。两边的货源都不缺,买卖都好做。尤其是,洋人不懂中国东西的价钱,中国人也不懂洋东西的价钱。中间的差价全由他随机应变,怎么合适怎么来,这种无本买卖干起来就太容易了。没有几年,他就在粮店前街买了一块挺宽敞的空地,大约六七亩,盖一座两进的大瓦房,磨砖对缝的高墙,石雕门楼,比得上东门里的徐家大院。他还买了一辆新式轿车,去到宫前或租界全都舒舒服服坐在自家的车上。有多少钱享多大的福。在海河两岸上干古董这行的,没人不羡慕他。有人骂他吃里扒外,吃洋饭,卖祖宗,可是你有他这种本事——一手托两家,两头赚,来回赚,华洋通吃吗?人家杨老板还下功夫学了几句洋话呢,谁行?再说,在租界里开古董铺,人家是第一家,在老城这边开洋货店,人家也是头一号。过去天津人知道嘛叫洋货店吗?都是人家杨老板开的头儿。别听人骂他,这帮人一边骂他,一边学他,也开洋货店。如今在他周边至少冒出六七家洋货店来。这条原本不知名的小街,人人都称作“小洋贸街”了。洋货店多了,争嘴的人多了。做买卖的人都是各显其能,各出招数,渐渐使他的洋记洋货店变得平平常常。同时,租界里的洋人们更喜欢跑到南门外的破烂市上淘老东西,那边的杨记古董铺也不新鲜了。这事难了他,却难不住他。一年后,他忽然在两边店铺各花一笔钱,各使出了一招,这招别人同样想不到。他从租界花钱请来一个法国人,叫马尔乐。人高腿长,金色卷发和胡须,尖鼻子可以扎人,八哥赛的蓝眼睛,胳膊上长了许多金毛,个头至少比普通中国人高两头。这种人若是发起疯来,会不会咬人?但是马尔乐分外和霭可亲,总是迷人地笑着,身上散出一种特殊的既不好闻也不难闻的气味。他用磕磕巴巴的中国话,耐心向买家解释每一件洋货。他还挺会开玩笑,这很适合天津人的口味。洋人才能把洋货说明白。马尔乐的出现,表明只有洋记洋货店里的洋货才是地道的洋货。别的店里的洋货都是靠不住的。于是,杨家的大旗再一次在老城这边飘扬。他租界这边也用了一个奇招。他花钱把杨记古董铺后边一个空仓库买下来,打通了隔墙。这仓库铁顶木墙,高大宽阔,纵深很深。他从老城那边找了三四十个倒腾古玩的小商贩在这里摆摊。待小商贩们把中国人的老东西五彩缤纷、五花八门地一铺开,这仓库就像一个魅力十足的古玩市场。租界里的洋人不用再跑到老城那边去找古玩市场了。它开在了洋人身边,一扭身就进去了。半年之后,这里便成了洋人们来天津必来逛一逛、十分好玩又必有收获的“黄金去处”。杨掌柜一句话切中其中的奥秘:“洋人最喜欢自己来发现。”他目光如炬,能够看透买家的心理,买卖必然是战无不胜了。他还不时把马尔乐调到租界这边来,帮着洋人寻宝淘宝。洋人信洋人,买卖真叫他玩活了。北京那边干古董的,都羡慕他,但那边没有杨掌柜这种人。(选自冯骥才《世俗奇人》)5.(3分)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管做什么事情。掌柜的不做则已,做就做到位,做得像模像样,所以,他很在意自己的店铺车马等。B.商场如战场,尽管干古董这行的都羡慕洋掌柜,但也有人骂他吃里扒外,可又学他,也开洋店,点明了文章主旨:揭露了国人的劣根性。C.“杨家的大旗再一次在老城这边飘扬”,表明马尔乐的出现的确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也写出了招数之奇。D.“他胸前总垂着一根怀表的金链子,脖子上系一根深红色细绳领带,洋人看不伦不类,中国人看洋气十足”。表明杨掌柜更着意在自己的行头上做文章。6.(3分)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洋掌柜和杨掌柜是同一个人,一人二姓,音同字不同。小说开篇的介绍简单但又非同凡响,不经意间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小说写“做买卖的人都是各显其能,各出招数,渐渐使他的洋记洋货店变得平平常常。”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也为丰富人物形象做了很好的铺垫。C.小说的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带有浓郁的津腔津味,表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D.小说运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用类似旁白的方式讲述杨掌柜的故事,同时对杨掌柜进行了外貌和语言描写,增强了表现力。7.(4分)小说的结尾看似简单,但别具匠心,请简要说明结尾的作用。8.(6分)小说选自冯骥才的《世俗奇人》,“杨(洋)掌柜”又是怎样一位“奇人”?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遂行,蔺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相如闻,不肯与会。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匮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相如虽鸷,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赵括代廉颇,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燕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赵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遂奔魏之大梁。赵以数图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9.(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位在廉颇之右 右:朝见时以右为尊。B.且相如素贱人 素:素来,向来C.臣等不肖 不肖:没有才德。D.独畏廉将军哉? 独:只有。10.(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B.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C.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D.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11.(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廉颇具有谋略,勇武闻于诸侯。秦赵渑池之会前,他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秦国奢望;燕国攻打赵国时,他击败燕国进犯,被封为信平君,并代理相国。B.廉颇居功自傲,也能坦诚改错。他认为蔺相如地位卑贱,不满其凭口舌之劳位居己上;当他得知蔺相如为国家不计私怨,便负荆请罪,与蔺相如交好。C.廉颇事赵三代,却两次被取代。他历经惠文王、孝成王、悼襄王三代;孝成王让赵括取代他,导致长平之败:悼襄王让乐乘取代他,致使他出走魏国。D.廉颇盼回赵国,最终未能如愿。赵王希望再任用他,仇人郭开暗中贿赂使者,他吃一斗米、十斤肉的行为被使者和赵王误以为是年老,就没有召用他。12.(10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13.(3分)廉颇“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可是他最后却没有被赵王召用,原因是什么?(二)、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示表侄刘国华①吴潜家园十亩屋头边。正春妍,酿花天。杨柳多情,拂拂带轻烟。别馆闲亭随分有,时策杖,小盘旋。采山钓水美而鲜。饮中仙,醉中祥。闲处光阴,赢得日高眠。一品高官人道好,多少事,碎心田。【注】①吴潜为南宋名臣,但在朝廷任职时颇受权臣排挤。景定元年(1260),吴潜被贬滴到循州(今广东省惠阳县),此篇即是他在循州闲居时赠表侄刘国华的作品。14.(3分)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直接交代了词人闲居循州时的生活环境:屋子旁边有田园十亩。B.“多情”“拂拂带轻烟”句以比拟手法,写笼着淡淡轻烟的多情杨柳。C.采山货,钓河鱼,有时日上三竿词人还因醉酒而酣睡不起,令人艳羡。D.上片多写春景,下片多写闲居生活,都寄寓了词人丰富的情感。15.(6分)请简要概括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情景默写(共10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声声慢》中描写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用“______”。两句诗揭示主旨,表现了诗人的高尚节操。(4)《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5)韩愈《师说》中点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为什么你玩“英雄联盟”容易上瘾?美国心理学家希斯赞特·米哈伊1997年发表的一篇名为《超越无聊与焦虑》的科学研究报告也许能回答你的疑问。在报告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心流理论。何谓心流?①。我们在做一件非常需要脑力和体力投入的事情时,比如玩游戏或者做科研,可能会完完全全沉浸其中,而忘记时间,这就是一种名为“心流”的状态。希斯赞特·米哈伊首先研究的就是游戏成瘾。而玩游戏为什么会令我们进入心流的状态呢?其提出了心流体验的两个实现条件:首先,是针对行为的机会,完成这件事情的难易程度是怎么样的?我成功的机会有多少?其次,②,也就是我有没有技能去完成这个游戏。希斯赞特·米哈伊的研究表明,当一个游戏的难易度和玩家所具有的技能比较平衡的时候,人就能体会到心流的特殊幸福感。如果游戏难易度正好,我们所掌握的技能正好能够完成游戏,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感觉非常舒服,如鱼得水,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