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_第1页
第35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_第2页
第35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_第3页
第35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_第4页
第35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5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系统已学知识]一、背景政治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______________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阶层_______________队伍扩大文化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________,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市民工商业者西学东渐二、概况1.李贽的离经叛道(1)思想①挑战正统: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肯定人正当的私欲。②否定儒学权威: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主张“________”;强调个性发展、反对男尊女卑。③在诗文写作风格上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④反对重农抑商政策。童心说(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3)影响①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力冲击了传统的_________和封建伦理道德,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②李贽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纲常名教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代表主要思想作用黄宗羲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限制君权;②提出“_________________”的民主思想;③提出“工商皆本”思想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特征顾炎武__________;“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成为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代表主要思想作用王夫之①世界是_____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②事物是可以认识的;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物质[概念阐释]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三、评价1.积极(1)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2.局限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__________,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地位上看无法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的__________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_________的范畴社会制度社会转型传统儒学[易错提醒]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方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因而无法推动中国实现社会转型。[补漏欠缺知识]

史学界最新研究对明清之际新思想的辩证认识黄仁宇认为,李贽等人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这是因为明清之际,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思想上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而梁启超认为清初思想家倡导“经世致用”,形成反传统儒学,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近代的民权共和思想深受黄宗羲思想的影响。明清之际是中国思想史发展的黄金期之一,这一时期的进步思想家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顺应历史潮流,运用历史和逻辑统一的理论原则,批判地继承了古代哲学的丰富遗产,以崇尚习行、注重功利的经世致用之学,批判空疏无用脱离实际的理学;以人欲天然合理的理欲观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和奴性思想,提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的自由思想;他们批判了明清的专制统治和腐败政治,提出了各种改良主张,形成了当时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思思潮,一定程度上丰富发展了儒学思想。(一)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及表现

[史料探史]史料一李贽深刻揭露那些道貌岸然的道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打破了对封建时代最高的思想权威孔子的迷信,认为道学的一切祸害均源于孔子,因此决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他辛辣地嘲笑道学家对孔子的顶礼膜拜,是一犬吠影,众犬吠声。李贽又对儒家经典进行批判。他指出:“六经、《论语》《孟子》”,“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摘编自孙开泰《李贽的反道学思想》史料二黄宗羲认为“自私”“自利”是“有生之初”人的本性,指责君主以个人的“大私”“大利”侵吞“天下之人”的“自私”“自利”。他反对“臣唯君命是从”,主张臣者“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强调“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摘编自赵子平《〈明夷待访录〉与〈社会契约论〉》探究:根据史料一、二,分别指出李贽与黄宗羲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提示:观点:李贽:不迷信孔子,认为道学祸害源于孔子;认为儒家经典不能成为万世至论。黄宗羲:为私正名,挑战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明辨君臣关系,提出君臣共治天下的平等分工思想。影响:冲击了儒家道统,使中国思想界呈现生机;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民主启蒙价值,对封建专制有一定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史论形成]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及表现特点表现反传统、反教条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指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主张限制君权,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提倡“经世致用”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不切实际的学风等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二)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评价

(1)进步性①反对君主专制,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趋势。②重视工商业发展,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③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形成了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早期启蒙思想。(2)局限性: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总之,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三)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但未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史料探史]史料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是教会神学,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管辖世俗界,教权管辖精神界。……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摘编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探究:依据史料,简要解释“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的原因。提示:西方神学的束缚易打破,中国儒学影响根深蒂固;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中国君神合一,君权强大。[史论形成]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客观原因缺乏政治基础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封建经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因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发展缓慢,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缺乏思想基础纲常礼教,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缺乏群众基础人们深受封建礼教束缚,难以接受新思想主观原因自身缺陷明显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本质上并未脱离儒学的范畴,在行动上也未解决实际问题1.(2020·山东等级考)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解析:从材料“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可以看出,黄宗羲认为正常的工商业活动也是本业,否定了原来的抑商政策,论证了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B项正确。答案:B

2.(2018·全国卷Ⅲ)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中期以后,个人印刷自己的作品成为时尚,并且士大夫间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赠送,说明当时社会具有浓厚的崇尚文化的氛围,D项正确。答案:D

3.(2020·海南等级考)民俗钱币是古钱币的一种,大多由民间私制而成,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如图寓意

(

)A.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B.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C.心外无理的哲学思想D.克己复礼的行为规范解析:据图片清代民俗钱币“状元及第”“独占鳌头”可知,这寄托了古人激励学业精进的希望,体现民间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故选A项。答案:A

把握命题动向常规考法落脚于明末清初反传统、反教条的思想特色以及明清之际虽思想活跃但并未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等基础知识点上,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创新考法关注“经世致用”思想,培养考生传承此精神,并将其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自觉地担负起关注国事、针砭时弊、报效祖国的使命1.明代思想家李贽认为,“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也”,“势利之心,亦人禀赋之自然矣”。李贽的这一观点

(

)A.否定了孔子的权威地位B.符合明代社会发展的趋势C.明确反对封建伦理纲常D.批判了程朱理学正统地位解析:“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也”,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与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关,B项正确。答案:B

2.在黄宗羲的理想中,“君臣”应当是共同负责人民公共“利害”事务的人员。他比喻说:“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由此可见,黄宗羲

(

)A.强调君臣共治

B.追求民主政治C.否定君主政体

D.提倡限制君权解析:由材料可知黄宗羲认为君臣之间应是平等关系,主张君臣共治,故选A项。答案:A

3.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摒弃了纯学术研究的路子,转而投身到军事史、边疆史、科学技术、外国史等方面的研究。这种情况说明

(

)A.儒家学者开始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B.有识之士反思君主专制制度C.国内外形势变化推动了学风的转变D.儒家经典的权威受到了质疑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代中后期,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崛起,威胁到明朝统治,同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加强,这些形势变化推动了学风的转变,学风由空谈向经世致用转变,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故选C项。答案:C

4.顾炎武在《郡县论》和《日知录》中都提到,要扩大郡县的理财权力,主张县令经营其辖区内的一切经济事业,也就是以一个县作为一个经济单位,根据中央所定的经济管理目标,由县令对其单位实行理财承包。顾炎武这一主张意在

(

)A.发展资本主义生产

B.扩大地方的自主性C.提高民众政治觉悟

D.否定君主专制制度解析:由题干中的“要扩大郡县的理财权力”“以一个县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实行理财承包”等信息可知,顾炎武意在扩大地方的自主性,故选B项。答案:B

5.明初崇尚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