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售业发展环境实证研究_第1页
我国零售业发展环境实证研究_第2页
我国零售业发展环境实证研究_第3页
我国零售业发展环境实证研究_第4页
我国零售业发展环境实证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IPAGE摘要 IAbstract 1一、绪论 2(一)研究背景 2(二)研究意义 2(三)文献综述 21.国外研究 22.国内研究 4二、零售业规模化发展的概述 7(一)零售业规模化发展的相关概念 71.零售业 72.零售企业 73.零售业规模化 7(二)零售业规模化发展的意义 81.零售业规模化发展对零售企业的意义 82.零售业规模化发展对市场和整体经济的意义 83.零售业规模化发展对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意义 9三、我国零售业规模化发展的现状 10(一)零售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101.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 102.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10(二)我国零售业投入一产出规模 111.我国零售业投入规模 112.我国零售业产出规模 11(三)我国零售业业态多元化 111.零售业态在我国的发展 112.业态与跨区域相结合的规模化扩张 11(四)近年来我国零售业并购情况 12四、电子商务对我国零售业空间分布的影响 12(一)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技术经济特点 121.非中介化与再中介化 122.信息抓取、处理与分析能力信息的抓取、处理与分析能力是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零售业的另一个优势。 123.消费者效用 12(二)电子商务对实体零售业的冲击 131.对商品种类的影响 132.对零售业态的影响 13(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零售模式 131.实体店铺零售模式 132.纯网店零售模式 143.电子商务结合实体店零售模式 14五、零售业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5(一)我国零售业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151.区位商 152.集中率指数 15(二)面板模型构建与回归 151.变量选取 152.单位根检验 163.协整检验 164.回归分析 165.实证结果分析 16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17(一)结论 171.从总体上来看 172.分区域来看 173.从影响因素角度来看 17(二)政策建议 181.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 182.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降低物流成本 183.打破政策限制,为零售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18(三)展望 18参考文献 19我国零售业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摘要中国的零售业在改革开放之后有了质的发展,经历了30年的不懈努力,现在的零售业已经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分。有数据证实2012年的零售业销售额是2003年的3.8倍,在零售业发展快速而同时,还发现了近几年的零售行业增长缓慢,已是最低。造成的原因是因为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市场环境的改变,近几年我国零售行业已经是负增长了。这里主要对影响零售业的空间分布的因素进行研究,之后再进行验证,为零售业的空间分布以及发展出谋划策。在理论知识层面,找了很多与零售业有关的经典实例加以论证,作为文章的理论基础;这里主要的因素是人口以及经济还有国家政策,这些因子是传统的,还有现在新的因素,电子商务,从传统以及新兴因素两方面分析对零售行业的影响,特别是研究新兴行业与传统零售业相比有的优点,还有电子商务对传统行业的打击。关键词:零售业;影响因素;空间分布;电子商务;面板数据模型

Abstract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China'sretailindustryhasbeenrapiddevelopment,aftermorethan30yearsofexploration,hasbecomeaveryimportantpartof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RetailenterprisesinChinain2012salesof1.87trillion,comparedwith2003,496.8billion,10yearstoturnover3.8times,butattherapiddevelopmentofitsatthesametime,alsonotetoitsgrowthratehasdroppedtolowestvalueovertheyears.ThereasoncanbefoundthatChina'sretailindustryisacomplexeconomicsituationathomeandabroadinrecentyearsandtheimpactofenvironmentalchange,hasbeenshowingthetrendoftheretailgrowthorevennegativegrowth.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analyzethefactorsaffectingthespatialdistributionofretailing,andverifiedthroughempiricaltest,inordertoprovidesomereferenceforrationaldistributionofretailanddevelopment.Intermsoftheoreticalresearch,basedonthecentralplacetheory,thechangeofretailingforms,businesscircletheoryandagglomerationtheory,platformofeconomictheoryandconsumerbehaviortheoryandretaildistributiononthebasisoftheclassicaltheoryrelatedtothedevelopment,asthetheoreticalfoundationofthearticle;Todemographicfactors,transportationandeconomy,thepolicyfactorsasthetraditionalfactors,suchaselectroniccommerceforemergingfactors,respectively,analyzesthesetwokindsoffactorinfluenceonthedevelopmentofChineseretailspacedistribution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echanism,especiallytheemergingofe-commerceforthetraditionalentityretailofcomparativeadvantage,andistheimpacttothetraditionalentityretailenterpriseform.Keywords:retailing;Influencingfactors;Thespatialdistribution;Electroniccommerce;PaneldatamodelPAGE14一、绪论(一)研究背景零售业都国民经济做出很大贡献,零售业是几经波折才发展起来的。没改革之前,因为当时是计划经济,一切都要按照国家政策进行,包括上货,开店,零售的方式很单一,消费者没有选择,当时的主导地位是零售商1.王帅,陈忠暖,黄方方.广州市连锁超市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5,11:85-93.。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形式发生了变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工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的好了,市场主导地位由买家占领,在这个时候零售业真正开始蓬勃发展,当时的市场也好了,门面也多了,规模也大了1.王帅,陈忠暖,黄方方.广州市连锁超市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5,11:85-93.2.林翊,陈俊滨.中国省域流通产业发展的时空格局分析[J].产经评论,2015,06:92-103.在几年发展之后,零售行业在规模变大之后开启了连锁模式的店铺,而且分布广泛,普及很快。现在,我国大多数零售业都是连锁模式,店面规模以及空间分布一年比一年好。但是受国际金融影响,我国零售行业受到一定冲击。(二)研究意义零售业是组成第三产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能否良好运行。目前我国的零售业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各区域间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网点空间分布不均衡、新型业态的冲击使得传统零售业态难以招架等。(三)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1)传统商业地理研究最早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是在19世纪30年代的芝加哥学派,想法来自于人类生态学,也是芝加哥生态学派。这个学派在研究的时候应用了生态学原理。伯吉斯(Burgess,1925)提出了同心圆理论3.朱其静,陆林,汪莹,黄剑锋.中国展览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77-82+88.。把一个城市的中心区域做为核心,向外扩展出3.朱其静,陆林,汪莹,黄剑锋.中国展览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77-82+88.霍伊特(Hoyt,I936)把美国200多个城市结构资料分析后提出了扇形学说。因为城市是根据交通分布的,向外延伸的,因此同心圆的理论与实际不符。霍伊特认为城市的分布要根据交通线路设计,箭筒线路有两个特点:易达性、定性惯性,然后把这两个特点做了定义,每个地方都依附于交通线路发展。依附性最强的属零售行业和轻工业,他们的布局一般延铁路公路;高级住宅区和低收入社区要分开4.陈书兴.中国区域零售业的驱动要素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70-73.。扇形学说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强调了交通的重要性,比同心圆理论更实际5.高雁鹏,吴丹彤,庞瑞秋.沈阳市大型连锁超市空间布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03:333-337+385.。但其也有明显缺陷:一是在土地利用的过程过于强调财富的作用;二是对扇形的解释力度不够;三是只凭借金钱做决策,把其他的4.陈书兴.中国区域零售业的驱动要素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70-73.5.高雁鹏,吴丹彤,庞瑞秋.沈阳市大型连锁超市空间布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03:333-337+385.哈里斯和乌尔曼(Harris&Ullman,1945)发展了麦肯齐(Mckenzie,1933)的多核心理论,强调了商务区的作用,还有其他商业中心处于次核心地位。发展之后市中心完全是商务区,在这之后又形成新的核心。因为各自的利益出发点不同,就形成不同核心的聚集地,像发达的城市,为了缓解人口以及交通拥堵问题,多核心的发展是必然的。戈特曼(Gottman,1977)研究了通讯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他认为通讯非常重要,它办事的效率很高,而且成本低,可以把它设在市中心,把一些厂子设在郊区,这样既不影响工作又能够节省资金6.陈蔚珊,柳林,梁育填.基于POI数据的广州零售商业中心热点识别与业态集聚特征分析[J].地理研究,2016,04:703-716.。所以说,信息技术对城市的空间布局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来时研究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的关系。信息技术很广,这里最突出的就是电子商务。莱因巴克(Leinbach,2001)指出了电子商务的优势,高效率,高科技,信息智能等,这也是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关键所在。电子商务从两方面影响6.陈蔚珊,柳林,梁育填.基于POI数据的广州零售商业中心热点识别与业态集聚特征分析[J].地理研究,2016,04:703-716.2.国内研究(1)传统零售业布局研究我国对于零售业研究比较晚,西方国家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研究了,所以说之间的差距很大。国内的研究理论基础来源于古典主义学派7.孙中伟,王杨,张兵,郑红娟.网络购物空间组织模式及其对零售业区位决策基本因素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6,07:53-57.,用中心地理理论7.孙中伟,王杨,张兵,郑红娟.网络购物空间组织模式及其对零售业区位决策基本因素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6,07:53-57.①宏观层面我国的研究是在80年代零售行业发展起来才开始研究的,开始于宏观角度,研究我国城市空间分布8.杜虎,曾馥平,宋同清,温远光,李春干,彭晚霞,张浩,曾昭霞.广西主要森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植物生态学报,2016,04:282-291.。徐放(1984)研究了北京市区的主要商业区,分析了商业区的分布与空间的组合;宁越敏(1984)研究了上海商业区的分布情况,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分类、等级、影响,然后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出还有许多因素也会影响商业中心的形成,有人口密度以及消费者收入等多种因素;吴郁文(1988)对广州30个商业区进行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区位布局与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原则并不一致,然后提出配套不应只是强调,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安成谋(1988)对城市零售业分布网点和布局类型进行了分析,从这里面发现了问题,然后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地理因素考虑在其中了,旧的网点和新的网点的关系要明确见;杨吾扬8.杜虎,曾馥平,宋同清,温远光,李春干,彭晚霞,张浩,曾昭霞.广西主要森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植物生态学报,2016,04:282-291.②中观层面20世纪90年代,很多的研究者从这个方向开始考虑商业区选址问题。有些研究者利用这个理论对西安的零售网点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人口,交通,区位都会影响零售网点;一些学者用了理论方法对昆明的零售商业区进行了类别和等级的分类,把分布形式分了四大类;一些学者从外商投资角度对北京的零售行业布局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外资商圈有商业布局有很大影响,偏远地区的零售业和城市中心的零售业可以在一个起跑线上;一些学者使用了调查问卷的方法,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了广州零售行业的布局,以及市场扩展问题,在这之后和许学强(2004)从交通产业角度分析了其他因素对广州商业布局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广州零售业布局具有核心与边缘相异的特点;张水清(2002)对商业发展进行了探讨,还有不同形式商业区定位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③微观层面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方法都用于零售业空间分布与集聚上,以前传统的中心地理论受到挑战,我国的研究大多是从微观角度,现在的零售行业的各种存在形式都备受关注,通过引入理论模型对零售业区位布局与空间分布进行研究。从区位选择上看,一些学者应用GIS手段结合理论定性对广东连锁零售业的布局情况和未来走向进行了研究;在此理论上一些学者建立了连锁超市选址模型,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初步探究了连锁超市的布局;一些学者用传统研究方法得出结论,一般传统选址模型是静态的,相关影响因素是定量化,没有变化,所以要用GIS与数学模型结合的方法,建立零售业网点规划选址模型;一些学者用归纳方法从超市入手,得出结论大型连锁超市的区位分布较为均衡,主要集中于交通主干道和居民区附近;一些学者从空间逻辑方面研究商业选址问题,还用微区位理论对商业选址提出意见;一些学者用因子分析理论选取了重要影响因素对浙江零售行业选址进行了分析;一些学者分析了北京零售业的空间变异以及分化,还用GIS分析了1984-2010年的分布特点,研究了新的零售发展趋势;一些学者用各种方法与GIS点模式结合的分析法,对北京商业区位分布空间集聚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北京商业网点的集聚态势。(2)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区位分布研究因为我们国家的电子商务发展的时间很短,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就少。阎小培(1996)认为,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零售行业的空间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只是像研究的那样简单。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将交易模式改变了,零售业需要重新考虑空间布局问题;一些学者认为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是最主要影响企业结构的力量,不同企业类型对区位选择不同;李俊峰(2004)从物流上考察了企业分布情况17.何永达,赵志田.我国零售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2,10:77-82.17.何永达,赵志田.我国零售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2,10:77-82.二、零售业规模化发展的概述(一)零售业规模化发展的相关概念1.零售业零售业就是说不经过其他环节直接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种买卖形式把工农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或者是批发商。零售业没有一个统一定义。2.零售企业零售企业就是发起零售活动的主体。按照国家的零售行业规定对零售企业济宁定义:零售企业就是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而形成的不同形式。3.零售业规模化这里的“零售业规模化发展”就是以后发展的方向,也可以理解成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利用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主要是经济理论,把我国零售业做到市场竞争力强,集中运营的产业。这个过程也是要投入一些要素,把这些要素组合成最优;零售业通过不断调整扩大规模,逐渐把企业做大做强,带动整个零售业向规模化发展。(二)零售业规模化发展的意义1.零售业规模化发展对零售企业的意义第一点,规模化后各种资源就可以充分整合,然后在零售行业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现在零售行业重要整合的就是劳动资金以及商品信息。因为资源是最少的,所以企业需要把这么少的资源合理分配到各个部门,把资源最大利用,就是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利益。规模化发展里面就是充分利用这套原理,把资源优化,避免浪费,然后使得企业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健康持久的发展下去。第二点,零售行业一旦规模化后,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闲置资源,在市场上的地位更稳固。现在的零售业大多都使用连锁经营,什么都是统一的,这样各部门也可以更好的贡献自己,把企业管理成本降下来;集中采办可以减少很多成本;资金统一调配,降低使用资金成本。第三点,零售业规模化好可以对各个环节更好的控制,就可以更好的经营了。这个规模越大,商品就也就越多,更容易把握消费市场,对生产商业能够更好的控制,最大的实现企业目标。还有,如果规模化那么生产关系也就稳定了。第四点,零售行业规模化后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随之也增加了,企业也就更稳定。现在中国的零售业大多是分散经营的,在市场的冲击下,有些企业支持不住就出现了安全性问题。所以说规模化后的优点很多,既可以帮助企业整合资源又可以在技术服务层面有所提高,增强应对市场的能力,提高企业稳定性。2.零售业规模化发展对市场和整体经济的意义事实上,零售行业规模化后对市场经济来说,都是有益的,可以更快的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点,零售业规模化发展后,市场就能更有秩序,形成良性竞争,对市场做出贡献。企业规模化后有一定的制度约束,这样市场也就随着制度发展,对市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就越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第二点,零售业规模化可以帮助市场提供信息,这样生产商也可以稳定的加工各类日用品,对市场的整体性提供信号。如果零售行业太过分散,这样发出的信号就不是统一的,对生产商会有影响,会增加不确定性风险,生产的一些产品就会有剩余,对市场的整体是不利的。3.零售业规模化发展对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意义第一点,零售行业规模化后对我国政府部门的市场监督给予支持。因为规模化后对市场的影响力会很大,所以国家需要设立监管部门,对市场进行监督,这样市场才能有秩序。如果零售企业比较分散,监管的工作量就会很大,那么监管的作用就降低了,市场秩序也会受到影响。第二点,国家政府部门通过监管更好的调节市场,来保障国家安全。这几年我国发生了很多的突发状况,对商品流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点,零售行业的改革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会加快。现在零售行业规模化是必须的。规模化后的许多优势是不可否认的,垄断在国际上越来越严重。05年我国零售业很分散,需要整合。整合的途径就是规模化,起到推动作用。第四点,在国际上对物流的影响也很大。现在我国连锁企业得占有比例还很少,法人代表也很少。据统计,在07年零售排名中外资企业占有优势,排名靠前,我国的企业深受打击,在规模以及管理上迎来了挑战,规模化刻不容缓,需要应对市场及时的做出计划,把我国的企业武装起来应对外国企业。三、我国零售业规模化发展的现状(一)零售业市场集中度分析1.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在特定市场里面用来表示规模的指标。也是市场垄断里面的规模指标,在买卖双方中间是相对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竞争力的大小。所以说有两个市场集中度,买方和卖方市场。本文里面主要分析卖方市场集中度。在零售行业里面用的集中度指标有基尼系数和熵指数法。2.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外国的发达国家都有零售行业规模化的例子,最终的发展方向都是集中化。(1)美国、法国、日本零售业规模化发展的现状美国是商业资本规模化的典型。在物流方面,美国的配套施舍很全,他们的店铺都是集中的,这样资金也是集中使用的。他们尽最大能力实现商业一体化。这也是与当地的人口以及消费水平分不开的,他们的人口较为集中,而且汽车几乎家家都必备。美国的零售业发展相当快,从事零售业的工人也很多,比店面增加还要迅速,销售额也是呈直线发展,每个店面成长都很快,规模化也很快。截止05年美国的零售在所有经济中排名一直在第二,连续7年,发展方向也在朝着集团化发展。(2)在集中度上我国与美国法国日本比较零售业市场在近几年,我们国家的零售行业扩张很快,现在市场规模化也在发展,但是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零售行业还是比较分散,在市场集中度上差距也很大。下面是美法日三国的销售数据还有集中度。(二)我国零售业投入一产出规模1.我国零售业投入规模从2003年之后,中国在店面数量以及工作人员还有商品总数以及面积上面都大幅度增长,门面数据07年是03年的3.13倍,面积是3.61倍,人数是2.01倍,2007年商品购进总额是2004年的2.23倍。2.我国零售业产出规模和中国零售行业的投入是类似的,这几年我国在产出上数据显示是增加的。06年、07年的销售额以及零售额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增长。所以说整体我国的零售行业都在增长,里面零售增长速度大于销售增长速度,证明零售产出比重在增加。(三)我国零售业业态多元化1.零售业态在我国的发展因为消费的原因形成多元化市场,把市场进一步细化,业态就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存在的,我们国家零售行业就短短几十年就把发达国家一百年的业态历程走完了,现在几乎所有的形式都存在,通过指标也可以看到,近几年我国的业态非常活跃。2.业态与跨区域相结合的规模化扩张业态的发展离不开零售业规模化程度,现在零售业在变化,向外延伸,不同于以往,与以前的行业发展不同,主要的联系就是业态。因为业态可以帮助实现资源共享,在进货的时候,按批发价进货,成本就少了。还有,业态在管理以及人力上也有很大作用。就像沃尔玛一样,它的业态很多,有超市有折扣店有会员店有小卖部。(四)近年来我国零售业并购情况现在零售行业扩张主要采用的方法重组联合兼并,零售行业的形式随时都在发生变化。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扩大面积,但是一些企业也在停产。零售行业里面注入了新的血液,有资本有投资企业,所以现有的零售行业变化很大。四、电子商务对我国零售业空间分布的影响(一)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技术经济特点1.非中介化与再中介化现在的经济环境下,电子商务是占主要地位的,以前在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有很多的环节,这里面有很多的生产商,自从电子商务化之后,他们的地位将不复存在。现在的很多电子商务使用的是直销模式,直接把产品向消费者销售不通过批发商和零售商。也可以说不存在中间环节,中介。这里面中间环节的生产商因为没有主导权,有些零售行业完全被买方垄断,为了得到权利不得不去花钱,把生产商的利润又割了一刀。2.信息抓取、处理与分析能力信息的抓取、处理与分析能力是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零售业的另一个优势。零售商经常被消费者牵着鼻子走,在传统的零售行业里面这些交易信息都是当面进行传达,而且在交易结束之后这些信息都没有用了,这些交易信息只是对当地的人来管说管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里面的所有交易信息都是在网络形势下存在的,在这里,可以获得消费者的消费信息,这样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消费方案,消费者在网络中每一次搜索都可以被记录,这就是为什么平时我们在淘宝还是蘑菇街搜索的时候都可以看到之前搜索过的类似的产品。3.消费者效用实体店和电子商务给消费者提供的产品种类来比较,消费者还是更愿意选择电子商务,因为电子商务的种类很多,是实体店远远比不上的。在经济市场的推动下,多样性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消费者的作用就是在选择产品时体现的。(二)电子商务对实体零售业的冲击1.对商品种类的影响电子商务对传统的零售模式有很大的冲击,首先是电子商务在网购种类上对商品的影响,图4.3就是各种商品在网络销售的比例。可以看出这里面影响最大的就是音像制品,它的交易额比例比较大,电子商务对实体店的冲击很大,现在实体店就陷入了这种困境。原因在于图书类之类的产品的标准化非常高,反正是要使用的,不用进行体验就可以买。到哪里买都可以,但是电子商务就比较方便了,不用出门就可以送到家。因为方便的原因,所以消费者都愿意选择电子商务方式购买图书类产品,还可以节省费用,不必浪费时间;还有就是省了很多事情,可以享受优惠和折扣,所以说在价格方面实体店相对电子商务是比较吃亏的。2.对零售业态的影响零售店铺的种类分为很多种,有商品有服务员还有其他,根据这些条件,把我们国家的零售行业分成好几种有便利店,五金店,还有杂货店等17种业态。17种里面的前12种是有店铺形式的零售业态,剩下后面的5种是没有店铺的形式销售业态。(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零售模式1.实体店铺零售模式实体店从字面意义上就可以理解是没有网络销售的零售企业,这是这是一种传统的销售交易方式。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之下,传统的这种销售模式增长幅度有所下降,在信息和销售方面都受到打击,这些实体店就是需要通过自身的环境以及商品的差异化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2.纯网店零售模式纯网店零售模式就是说没有实体店,只在网上进行销售。就像京东一样自从电子商务到来之后,市场快速扩展,而传统的零售模式相比,不具有实体店,信息的传递渠道就是在网络上,消费者不用考虑其他的距离时间这些问题。所以说它的分布就是在宏观角度上,扩张与信息以及物流有关。这种电子商务模式的特点有一下几点。(1)业务的地理范围这种消费模式,面对的消费者是所有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买家只要在网上下单之后,商家就找物流公司送货,因此在这种模式下其范围是无边界的。但是往往这个扩张都受到人文制度物流的影响,所以说还是存在一个范围。(2)空间分布特征与其他的空间分布是一样的,从发达城市向不发达城市扩张,从城镇向郊区扩张。也可以说偏远的地区他的消费能力就比较差,电子商务在那个地区的发展空间就比较大,但是实际上,他们把市场方向主要放在发达城市。原因是:(1)基础设施建设。发达城市网络比较普及,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最根本条件。(2)消费者行为习惯。发达城市,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3)交通运输条件。发达城市的物流比较划算,而且便于做售后服务。3.电子商务结合实体店零售模式现在是电子商务时代,所以说传统的零售模式很难生存,现在的实体店都需要尽快和电子商务接轨,形成一种新型的零售模式。据数据统计在12年我国的零售行业存在这种模式的已经占有六成,可以说这种模式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五、零售业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我国零售业空间分布现状分析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零售行业在空间分布上还是不平衡的,可以将其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在研究中使用了定量定性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我国三大区域进行零售空间分布分析,反映实际情况。1.区位商Haggett在65年提出此概念,在对某一个地区的要素分布进行统计的时候使用,反映的是该地区这个产业的水平,所以说也是专业化率,将此概念用于研究我国零售行业区域水平。选用从业人员指标,计算公式为:这里面9是这个地区最好工作人员,q2是全国最好的工作人员,Q是这个区域的用工作人员数量,Q2是全国工作人员的数量。就是说区位商值大于1,这个地区的专业化水平高,有绝对优势。2.集中率指数由于区位商分析与因子分析都是从产业总体规模指标角度进行,反映了零售业的整体集聚水平,所以为更全面地揭示零售业在各地区的集中与分布,同时对以上分析加以验证,本节从零售业态入手,选取四省集中率CR4和其标准差系数这两个指标进行测算。(二)面板模型构建与回归1.变量选取为了探索我国零售业区域分布不均衡的原因,验证各地区经济发展、消费水平、城市建设等因素对零售业在该地区的集聚的影响大小,这里的零售店面密度(Sd)是被解释变量,就是零售店面和面积的比值,以门店分布的稠密程度来反映零售企业在该区域的分布情况。2.单位根检验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要验证变量的稳定性。验证数据的方法有四种。3.协整检验建立数据模型的前提是时间顺序是正确的,不正确的数据可以进行同阶调整,然后验证产量之间的关系是否稳定,目的是避免“伪回归”的现象,从而保证了回归结果的可靠性。4.回归分析一般的数据建立方法有三种,混合回归、随机效应、固定效应,用F统计量判定个体效应,然后用混合回归和固定效应模型选择;用Hausman检验。5.实证结果分析(1)传统因素①地区经济发展和购买力水平东中西部的人均GDP变量都与被解释变量是呈正相关的。从数据上看,东部的影响最大,而中西部地区分别为0.0442%和0.0353%。②流通人力资本从数据上看出东西部的回归系数在1%时最显著,中部是5%,都是正向影响。从数据看出,东部流通人力资本对门面密度影响比西部中部大。主要就业就靠流通业。③城镇化率与人口密度从回归结果上看只有中部有1%显著水平。从数据看出,东部是呈现负影响,中西部是正影响,有专家认为,在不同时期城镇化水平下的零售空间布局是不一样的,一致性表现在城市规模和零售业扩张上。④电子商务因素从数据可以看出,东西部的水平比较显著,东中部的电子商务和门店密度是负相关,西部是正相关。六、结论及政策建议(一)结论这里首先是从交通经济人口方面等研究了对零售行业的影响以及电子商务方面考虑,运用很多的理论知识对我国中西东三区进行了零售分布分析,还选择了一些数据从定量定性的角度对这些影响因子进行验证,主要结论如下:1.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零售业在整体上还是呈现阶级化,对每个地区进行分析后发现发达地区和偏僻地区之间的差距在一步步缩小,在向均衡话发展。2.分区域来看通过计算东中西部地区零售业,发展它们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东部地区比较集中,业态在地理上也集中,根据数据把其分成东部领先,中部崛起型,西部劣势。3.从影响因素角度来看这里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考察很多的变量,有交通还有政府扶持力度等。从结果上看,交通人口消费以及密度还有人均GDP对零售行业的影响最大,是正面的,上面的变量对零售行业的集中度也是有影响的,可以吸引零售商进驻本地,提高密度;电子商务还有政府方面以及城镇化和对外开放不同地区影响不一样,这个当地的消费以及经济还有地理有关。(二)政策建议从上面的分析上考虑怎样优化我国的零售行业空间布局,使空间更合理,这里有几个方法:1.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零售行业是消费服务业,主要取决于消费者。消费支出和人均GDP对其有很大影响,有决定作用。在我国的三区域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就使得中西部相对东部来说差距很大,所以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要加强区域的交流,帮助落后地区,缩小之间的差距,提高他们的收入,就可以提高消费,零售企业才会把目光转过来。2.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降低物流成本交通在零售业发展的时候是特别重要的,在优化空间布局的时候,交通需要重点考虑。我国目前东部的交通是比较领先的,但是还是有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以及经济发展迅速,交通还是相对滞后,出现交通拥堵。3.打破政策限制,为零售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我国的零售行业布局不合理与地方保护主义也是有关的。第一点,地方部门与行业有联系;第二点,税收问题,政策上不让外来零售企业加入。(三)展望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所以说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和方便性是很注重的。这样,就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零售行业的空间布局与很多因素都是有关的,所以在研究电子商务对零售行业的影响的同时,还要考虑电子商务的缺点以及未来的情况。就像马云与王健林的“亿元赌局”,马云的观点是电子商务最终代替传统零售,王健林的观点是电子商务不会取代传统零售。参考文献1.王帅,陈忠暖,黄方方.广州市连锁超市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5,11:85-93.2.林翊,陈俊滨.中国省域流通产业发展的时空格局分析[J].产经评论,2015,06:92-103.3.朱其静,陆林,汪莹,黄剑锋.中国展览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77-82+88.4.陈书兴.中国区域零售业的驱动要素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70-7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