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版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标导航·明晰目标】课程标准学科素养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1.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图片等方式熟悉汽车工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海造船业的发展状况,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及其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培育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2.搜集世界航空业的发展历程、中国飞机制造业及航空业的发展历程等相关史料,认识世界航空业的发展,培育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3.了解现代交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认识现代中国交通建设的巨大成就,培育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时空坐标·历史脉络】知识归纳|

识记理解

陆海交通的发展量产车人性化支柱

两次世界大战汽车第二次世界大战上海沪嘉高速世界第一3.高速铁路。地位20世纪铁路建设的新成就世界高铁的发展后来,许多国家都修建了高铁1964东海道新干线中国高铁的发展自20世纪末开始建设高铁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高铁时代走出去4.海上交通。世界航运技术的发展航运技术船舶制造海底隧道航海雷达高速化英法海底隧道中国航运技术的发展国防建设1982

航空的发展1903洛杉矶欧洲

金属喷气式宽体客机

中苏

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飞机通信地球村

马车汽车【历史概念】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是指在规定的区域内,按照核定的线路、站点、时间、票价运营,为公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的活动。城市公共交通主要包括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快速有轨电车和地铁等客运营业系统。

交通拥堵大众旅游重难探究|素养初培材料

“采用跨海隧道与修建海上桥梁的方式相比,海底隧道具有全天候通行的特点,具有不破坏航运、不影响景观、不占地或少拆迁、交通不受大风大雾影响等优点,是一种更好的交通设施。”胶州湾海底隧道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胶州湾隧道是国内在建的第二条大型海底隧道,也是截止至2012年,我国最长、世界第三长的海底隧道。探究点一现代中国交通的新变化[问题]材料反映了现代中国交通的什么新变化?它有何特点?(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答案】新变化:修建海底隧道。特点:全天候通行;不影响航运、景观,交通不受大风大雾影响。【要点总结】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及其特点(1)新变化。①汽车、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运等技术的发展,把陆海交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②飞机的发明和民航的发展,开辟了交通运输的空中通道。③交通与通信网络相结合。(2)特点。①高速化,提高通过能力。②大型化,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量。③海陆空立体交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立交桥、钻山隧道、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大型客机纷纷涌现。④便捷化、网络化和精准化。

材料一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摘编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探究点二现代交通运输与民众生活[问题1]根据材料一,归纳铁路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培育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答案】影响:促进经济发展、信息流通、知识传播;有助于打破传统,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材料二首都机场于1958年投入使用……1978年改革开放后,首都机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1978年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仅为103万人次,2018年达到1亿人次,年均增长达12.1%……首都机场还连续9年位列世界第二繁忙机场,并在国际机场协会服务质量评比中连续10年获奖。——摘编自乔雪峰《我国迎来首座年旅客吞吐量破亿人次机场》[问题2]材料二反映出首都国际机场的什么发展趋势?其原因都有哪些?(培育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答案】发展趋势:迅猛发展,年旅客吞吐量巨大,服务质量优良。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密切交流;人民群众更加快捷舒适的出行需求。【要点总结】现代交通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影响(1)现代交通的变迁使人流和物流的时间得以大幅度缩短,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和生活效率。(2)现代各种交通网络的配合使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成了“地球村”。(3)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人们的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对时间的精准度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4)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变迁,能促进国家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同时对国防事业、公益事业,以及对外贸易有着重要作用。课堂小结|史论提升知识导图史论要语1.汽车是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着道路的建设。2.高速铁路是20世纪铁路建设的新成就。2008年,中国进入高铁时代。3.20世纪,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4.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飞机时代开始了。1914年,美国开通了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等航线。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5.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起初为公共马车,后发展为有轨电车、地铁和公共汽车等。随堂小练|素养达成1.福特T型汽车(如下图)于1908年驶入历史。亨利·福特称之为“世界之车”。在其他车辆及马车仍然会陷入泥泞的路上时,福特T型汽车成为低成本的可靠交通工具的象征,赢得了百万美国人的认可。这款车型取得成功的秘诀是

(

)A.超低价销售策略B.先进技术与管理C.美国有广阔市场D.外观设计的成功【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福特T型汽车是汽车流水线装配而成的,这是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的完美结合,故B项正确;福特T型汽车价格低廉是技术与管理方式革新的结果,排除A项;C项是客观条件,不是“秘诀”,排除;车型成功主要的原因是安全可靠和动力充沛,外观是其次,排除D项。2.为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运输竞争,近20年来,速度30节/时以上的高速气垫船、水翼船、水动力船、喷气推进船快速研制并大量投入使用。当前集装箱船的速度为25—30节/时,大约比过去的普通货船快一倍。这体现了现代船舶制造的

(

)A.大型化 B.专业化C.自动化 D.高速化【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船舶在速度方面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竞争,体现的是现代船舶制造的高速化特点,故D项正确。3.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点,也是有着“中国第一厂”之称的江南造船厂的前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造船业有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关于中国造船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属于民族工业B.1978年前主要为经济建设服务C.改革开放后开始面向国际市场D.中国承接的国际造船订单很有限【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造船业逐渐面向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之前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故C项正确,B项错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属于洋务工业,故A项错误;当今中国承接的国际造船订单量居全球前列,故D项错误。4.近代以来,无数科学家为了发展航空航天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其中标志着飞机时代开始的是 (

)A.冯如制成中国首架飞机B.“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C.北京至天津航线的开通D.旧金山至洛杉矶航线的开通【答案】B【解析】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飞机时代开始了,故选B项。5.20世纪20年代,上海、天津、广州等大中城市相继开始了以拓展市区街道为主体的市政改革运动。当时中国的市政建设普遍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

)A.人力车成为近代城镇重要的交通工具B.自行车开始出现在城市中的大街小巷C.公共汽车及汽车运输事业的日益发展D.沿海重要城市地铁建设和运行的需要【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上海等大中城市相继拓展市区街道主要是由于公共汽车及汽车运输事业的日益发展,故C项正确。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地产商与零售商开始在城市郊区建造购物中心。购物中心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得以推广的直接原因是 (

)A.企业盲目扩展与利润丰厚B.人口由城市向郊区聚集C.高速公路修建与汽车普及D.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