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353卫生综合专业课考研真题(2017年-2021年)_第1页
暨南大学353卫生综合专业课考研真题(2017年-2021年)_第2页
暨南大学353卫生综合专业课考研真题(2017年-2021年)_第3页
暨南大学353卫生综合专业课考研真题(2017年-2021年)_第4页
暨南大学353卫生综合专业课考研真题(2017年-2021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暨南大军

JINANUNIVERSITY

202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招生专业与代码: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2、营养与食

品卫生学100403、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4、卫生毒理学100405、公共卫生(专业学

位)105300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卫生综合353A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最佳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1个正确的答案,每题4分,共30题,共120分)

1.关于病因的具体所指,错误的是()。

A,包括宿主、环境和致病因素(动因)B.包括外围的远因以及致病机制的近因

C.包括疾病的启动因素或病原体D,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2.某城市某年白人和黑人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数分别为100人和135人,下列叙述哪项

是正确的?()

A.与白人相比,黑人发生心肌梗塞病人死亡的危险性更大

B.与白人相比,黑人心肌梗塞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

C.心肌梗塞死亡危险的增加没有统计学意义

D.所有资料不能判断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率的升降

3.某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

A.该病的发病率将增加B.该病的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的患病率将增加D.该病的患病率将减少

4.下列哪些因素可以使人群的易感性降低?()

A.新生儿增加B.隐性感染C.免疫人口死亡D.易感人口迁入

5.有关队列研究暴露人群的选择,下列哪条是不对的?()

A.职业人群B.特殊暴露人群C.一般人群D.患有某种研究疾病的人群

6.疾病监测属于()»

A.理论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C.描述性研究D.生态学研究

7.在药物不良反应中,下列哪项不属于A型不良反应()。

A.副作用B.变态反应C.毒性反应D.过度效应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1页共8页

8.用红外扫描和X线摄片两种方法在一批妇女中筛检乳腺癌,结果见下表,请计算并联试验的

灵敏度()»

试验结果乳腺癌

红外扫描X线摄片有无

++4426

+-59

-+2622

--62546

合计812603

A.54.3%B.92.6%C.70.4%D.99%

9.“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要坚持(),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

A.治疗疾病为主B.预防为主C.发展健康产业D.完善健康保障

1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D.其它类

11.下列进入环境后,很容易发生生物富集作用的物质是(

A.苯B.甲醛C.DDTD.二氧化硫

12.当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于人群时,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出现的反应是()。

A.生理反应的异常变动B.生理反应的正常变动

C.机体代偿疾病前状态D.不同程度的患病表现

13.人体必需的元素及化合物对机体健康影响呈现出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是()0

A.S形曲线B.直线C.倒U形曲线D.V形曲线

14.人体红细胞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者,对哪种化学物特别敏感()。

A.三氯乙烯B.甲苯C.多氯联苯D.硝基苯类化合物

15.a-亚麻酸在下列哪种食用油中含量较少()。

A.豆油B.核桃油C.椰子油D.麻油

16.黄曲霉毒素急性毒性最敏感的动物是()。

A.豚鼠B.大鼠C.猫D.鸭雏

17.河豚毒素在下列哪些条件下可被破坏(

A.日晒B.加碱处理C.盐腌D.煮沸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2页共8页

18.长期接触可导致病理性骨折的毒物是()o

A.镉B.格C.镒D.汞

19.急性二氯乙烷中毒不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是()。

A.中毒性脑水肿B.严重贫血C.抽搐、昏迷D.恶心、呕吐

20.消声措施主要用于控制(

A.电磁性噪声B.气态流体动力性噪声C.机械性噪声D.高频噪声

2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共线性是指()。

A.因变量与各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相同

B.因变量关于各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和截距都相同

C.因变量与各个自变量的相关系数都相同

D.自变量间有较高的相关性

22.在有关2020年广州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研究中,总体是()o

A,所有糖尿病患者

B.2020年所有广州市居民

C.2020年广州市居民中的糖尿病患者

D.2020年广州市居民中的非糖尿病患者

23.下列关于调查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用抽样调查还是普查是由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决定的

B.明确调查目的是调查研究最核心的问题

C.调查设计出现缺陷时,可以通过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弥补

D.一旦制定了调查研究计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不可改变

24.为了解某疗法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用12头健康雌性良种幼猪建立急性肾功能衰竭模

型,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仅给予实验组该疗法治疗,不给予对照组任何治疗。7天后观察两

组幼猪的存活情况。该研究采用的是()。

A.空白对照

B.安慰剂对照

C.实验对照

D.标准对照

25.以下资料类型中,适宜用均数与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的是()。

A.正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对称分布D.正偏态分布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3页共8页

26.统计中的“同质”是指研究对象属于同一类别而具有相似的观察值。“同一类别”是指

()。

A.对研究指标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尽可能相同

B.可以控制的主要因素尽可能相同

C.对研究指标影响较大且可以控制的主要因素尽可能相同

D.不易控制的影响因素尽可能相同

27.实验研究随机化分组的目的是()。

A.保持各组的非处理因素均衡一致B.减少实验例数

C.减少抽样误差D.提高检验准确度

28.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7.2X109/L〜9.1X109/L,其含义

是()。

A.估计总体中有95%的观察值在此范围内

B.总体均数在该区间的概率为95%

C.该区间包含样本均数的可能性为95%

D.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

29.以下不能用配对检验方法的是()。

A.比较15名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Sirtl基因的表达量

B.比较早期和晚期肝癌患者各15例癌组织中的Sirtl基因表达量

C.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测量15名肝癌患者组织中Sirtl基因表达量

D.比较糖尿病患者经某种药物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

30.在多元线性回归中,欲评价模型对数据拟合程度的优劣,常使用的指标为()。

A.偏回归系数B.标准偏回归系数C.相关系数D.决定系数

二、名词解释(英文名词请先译为中文,再进行解释。每题5分,共16题,共80分)

1.Confoundingbias

2.Over-matching

3.疫源地

4.失效安全数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4页共8页

5.Eutrophication

6.Endemiccretinism

7.Protein-energymalnutrition

8.Assessmentoffoodsafetyrisks

9.Occupationalcontraindication

10.Asbestosbody

11.误差

12.小概率事件

13.特异度

14.双盲

15.检验效能

16.标准化率

三、问答/论述题(每题10分,共9题,共90分)

1.生态学研究的意义和优缺点(10分)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5页共8页

2.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水俣地区某工厂将含汞化合物的废水排放进海湾中,导致鱼的蓄积

性甲基汞污染,食用被污染了的鱼的人产生严重的汞中毒,又称水俣病。请用病因判断标准说

明食用被污染的鱼是水俣病的病因。

3.高脂肪饮食和吸烟暴露对肠癌的作用见下表,请阐述表格中内容能告诉我们哪些有意义的信

息?

表与高脂肪饮食和吸烟暴露有关的肠癌年龄标化死亡率(1/10万)

高脂肪饮食吸烟肠癌死亡率(1/10万)

无无11

有无58

无有123

有有602

4.当采用地面水作为集中式给水的水源时,试述其卫生防护措施以及氯化消毒的机制。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6页共8页

5.试述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原则及其食谱编制方法。

6.试举例说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和应急准备。

7.某医院欲了解酪酸梭菌活菌散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拟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者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60例新生儿黄疸进行酪酸梭菌活菌散辅助蓝光治疗,检测治疗前和

治疗4天后的血清胆红素值,所得结果拟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发现治疗4天后的血清胆红

素值低于治疗前,故研究者认为酪酸梭菌活菌散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请问该研

究者的研究设计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应该怎么进行改进?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7页共8页

8.为比较大学生中男女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是否相同,随机收集一份

样本,分别测得每个个体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U/g-Hb),简述此数据分析的基本

步骤。

9.简述假设检验中I型错误和II型错误的意义及它们的关系。

四、分析计算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0分)

1.我们对435例食管癌及451例健康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中有107例不饮酒,

对照组中有193例不饮酒。同时309名病例和208例对照吸烟。在吸烟者中260名病例及156

名对照为不饮酒者;在不吸烟者中68名病例与102名对照为饮酒者。

问题1:饮酒者患食管癌的相对危险度是多少?

问题2:吸烟者患食管癌的相对危险度是多少?

问题3:在饮酒与食管癌的联系上,吸烟是否是混杂因素?为什么?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8页共8页

暨南大亭

©JINANUNIVERSITY

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

招生专业与代码: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2、营养与

食品卫生学100403、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4、卫生毒理学100405、公共卫生(专

业学位)105300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9页共8页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卫生综合353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最佳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1个正确的答案,每题4分,共152分。)

1.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

A.只要疾病发生,必然有病因存在B.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

C.引起病理变化的因素D.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2.某病的续发率是指()

A.(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X100%

B.(同等身份的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同等身份人数)X100%

C.(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X100%

D.(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患有该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X100%

3.关于患病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患病率的增加不一定表示发病率的增加

B.患病率的调查对于病程短的疾病没有多大用途

C.患病率的用途没有发病率大

D.患病率的单位是人年

4,下列哪种情况,某种疾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之比值将增大?()

A.病死率高B.该病病程长

C.该病病程短D,暴露时间长

5.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A.生态学研究B.横断面调查

C.队列研究D.个例调查

6.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

A.不适于研究发病率低的疾病

B.选择合适的病例与对照困难

C.不能判定某因素与疾病的可能因果关系

D.很难避免某些偏倚的发生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10页共8页

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1页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11页共8页

7.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环节是指()

A.寄生虫、中间宿主、终末宿主

B.病原体、传播途径、机体

C.微生物、媒介、宿主

D.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

8.疫源地的正确概念是()

A.传染源活动范围的大小

B.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达到的范围

C.传染源居住地区的大小

D.传染病的病原体排除与否

9.熟悉并掌握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

A.预测疫情B.推测患者的疾病预后

C.估计病情的严重程度D.确定检疫期

10.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是指()

A.以虫媒为传染媒介的传染病

B.以野生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动物源性传染病

C.以家畜、家禽等为主要传染源的传染病

D.凡是动物源性传染病都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11.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

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

12.判断住院患者感染的传染病是否为医院感染所引起的主要依据是该病的()

A.传染期B.临床症状期

C.检查结果D.潜伏期

13.失效安全数越大,说明()

A.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好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差

C.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D.Meta分析的结果越不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大

14.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0到2.58的面积为()

A.99%B.45%C.49.5%D.99.5%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12页共8页

15.2012年随机抽取某地100名健康女性,计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74g/L,标准差

4g/L,则其95%的参考值范围是()

A.74±1.96x4B.74±1.96x4-10

C.74±4x4D.74±2.58x4

16.两样本均数比较作t检验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则犯H型错误概率最小的a是()

A.0.01B.0.05C.0.20D.0.30

17.配对设计资料,如果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要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比较,可选择()

A.成组t检验B.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C.u检验D.秩和检验

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2页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13页共8页

18.要比较甲乙两厂工人某职业病的患病率,对工龄进行标化,其标准构成的选择是()

A.甲乙两厂合并的工人的工龄构成

B.甲乙两厂合并的工人年龄构成

C.甲厂或者乙厂的工人年龄构成

D.当地较为稳定人口的年龄构成

V2

19.下列不适用检验的是()

A.两样本均数的比较B.两样本率的比较

C.拟合优度检验D.两无序分类变量间关联性检验

20.等级资料的比较宜采用()

A.u检验B.非参数检验C.t检验D.方差分析

21.如果直线相关系数r=l,则一定有()

A.SSxi=SS回B.SS.&=SS残C.SS&i=SS残D.SS总,SS回

22.关于统计图的制作,正确的叙述是()

A.直条图的纵轴必须从零开始B.线图中的线条越多越好

C.直方图的组距可以不等D.统计图的标题放在图上方

23.概率抽样主要包括()

A.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

B.单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雪球抽样、便利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配额抽样

D.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偶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24.为观察饲料中核黄素缺乏对尿中氨基氮排出量的影响,一组白鼠喂以核黄素缺乏饲料,另

一组喂以正常饲料,一周后测定两组白鼠尿中氨基氮3天排出量并进行比较,这种对照在实

验设计中称为()

A.标准对照B.实验对照C.相互对照D.空白对照

25.通过对10名20岁男青年的身高(cm)与前臂长(cm)的研究,求出:

工(X-X)(Y-P)=226,S(X-X)、9625£(Y/2=78.4,则相关系数的值为()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14页共8页

A.0.8227B.0.9562C.0.8127D.0.8331

26.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受试对象、实验效应、观察指标B.随机化、重复、对照

C.对照、重复、盲法D.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

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3页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15页共8页

27.清洁空气中重轻离子比值应是()

A.小于50B,大于50C.等于100D.大于100

28.我国集中式给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A.氯化消毒B.紫外线消毒C.臭氧消毒D.碘消毒

29.温室气体聚集在大气层的()

A.对流层顶端B,平流层顶端C.中间层D,热层

30.以下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A.人体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B.人从环境获取生存条件

C.人与环境保持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

D.为求得自身的生存,人必须改造自己,以适应环境

31.城乡食堂和家庭最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是()

A.重金属B.三氧化二碎C.亚硝酸盐D.甲醛

32.下列哪种食物中毒的康复者中会留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A.甲醇B,亚硝酸盐C.毒鼠强D.有机磷农药

33.霉菌繁殖和产生毒素的条件是()

A.温度20〜30℃、相对湿度60%以上

B.温度20〜40℃、相对湿度70%以上

C.温度30℃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上

D.温度30℃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上

34.水体受汞污染()

A.使鱼贝类产生特殊臭味B.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C.可能引起水俣病发生D.使水体产生金属涩味或混浊

35.热痉挛的发病机制是()

A.缺钙B.周围血管扩张,循环血量不足

C.体内热量蓄积,体温升高D.大量出汗,体内水、盐丢失过多

36.控制粉尘危害的最根本措施是()

A.加强宣传教育B.落实防尘管理制度

C.用工程技术减低或消除粉尘危害D.维护管理防尘设备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16页共8页

37.慢性铅中毒急性发作的典型症状是()

A.腹绞痛B,周围神经炎C.肌肉震颤D.精神症状

38.马拉硫磷和苯硫磷联合染毒,毒性明显增加,这是化学物质的()

A.相加作用B.独立作用C.协同作用D.加强作用

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4页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17页共8页

二、名词解释(英文名词请先译为中文,再进行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混杂因素

2.Meta分析

3.Systematicerror

4.Enumerationdata

5.Variation

6.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7.食物中毒

8.噪声聋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18页共8页

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5页

二、问答/论述题(共5题,共66分。)

1.试述流行病学的作用?(10分)

2.举例说明病因研究中的逻辑推理方法(Mill准则)?(14分)

3.什么叫非参数检验?它与参数检验有什么区别?(10分)

4.试举例说明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6分)

5.试述职业性铅中毒的毒理学作用、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措施。(16分)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19页共8页

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6页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20页共8页

四、计算题(共3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某研究者为了评价心肌磷酸激酶(CPK)的检测方法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获得如下表数

据。请你评价该诊断试验的真实性、可靠性、预测性等具体指标,并对各指标的意义适当予

以解释。

表CPK试验诊断心肌

梗死的结果金标准

CPK试验

心肌梗死无心肌梗死

8030

2070阳性

(>80U)

阴性(<80U)

2.为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间的关系,某医院

收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患儿134例,其中急性FTP患者74例,HP感染率为

40.54%;慢性ITP患者60例,HP感染率为65.00%。问两类ITP患者的HP感染率有无

差别?

附,

临界值表

自由度概率0.05概率0.01

13.846.63

25.999.21

3.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种隐性基因遗传病,可导致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是全球分

布最广、累积人群最多的一种单基因病。我国以南方地区多见,尤以广东、广西和海南为甚。

据报道广东省地贫基因的携带率达11.07%左右。在我省,地贫特别是重型地贫已给患儿、家

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负担,也是导致我省出生缺陷高发、以及围产儿和婴儿死亡的

主要原因之一。重型地贫主要靠输血和祛铁剂治疗。我们拟在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开展

重型地贫患者及其家长的见面会。一方面宣传有关地贫的诊疗知识,另一方面,希望通过这

次见面会,开展调查研究,目的是摸清楚地贫患者的疾病管理、就医行为、疾病负担等基本

情况,以便为进一步完善我省地贫医保政策提供依据。假如由你负责调查表的设计工作,请

你主要从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及相关学科知识角度,设计出一份调查表。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21页共8页

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7页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22页共8页

暨南大孥

JINANUNIVERSITY

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

招生专业与代码: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2、营养与

食品卫生学100403、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4、卫生毒理学100405、公共卫生(专

业学位)105300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卫生综合353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23页共8页

一、最佳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1个正确的答案,每题4分,共152分。)

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B.病人

C.人群D.健康人

2.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因素是()

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C.宿主、环境和病因D.遗传、环境和社会

3.某病患病率是指()

A.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

B.某病曾患病的总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C.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D.所有疾病患病人数/年平均人口数

4.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有()

A.研究疾病的病因B.研究人群的健康状况,做出“群体诊断”

C.研究疾病的防制策略和措施D.以上均是

5.某病的续发率是指()

A.(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X100%

B.(同等身份的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同等身份人数)X100%

C.(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x100%

D.(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患有该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X100%

6.关于调查表设计的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措词要准确、通俗易懂

B.措词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

C.有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项也不列

D.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

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1页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24页共8页

7.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点在于()

A.设立对照组B.不设立对照组

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D.盲法

8.在一所医院的200名吸烟男医生中,有50人自动戒烟,150人继续吸烟,研究者进行了

20年的随访观察,以确定两组肺癌的发生与死亡情况,这种研究属于()

A.实验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描述性研究

9.假如某因素与某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OR值为0.3(尸<0.01),最可能的解释是()

A.该因素与该病无关联B.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保护因素

C.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D.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但作用不大

10.疾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

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

11.目前进行疾病预后研究的主要方法是()

A.现况调查B.病例对照研究C.生存分析D.生态学研究

12.循证医学就是()

A.系统评价B.Meta分析

C.临床流行病学D.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

13.综合描述疾病“三间分布”,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

A.出生队列研究B.横断面研究C.移民流行病学D.血清流行病学

14.参数是指()

A.参与个体数B.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

15.某地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均数为480万/mnP,标准差为41万/mnP,产生此标准差的

原因主要是()

A.个体差异B.抽样误差C.测量误差D.以上都不对

16.对于t分布来说,固定显著性水平的值,随着自由度的增大,t的临界值将会怎样变化?

()

A.增大B.减小C.不变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25页共8页

17.直方图可用于()

A.2001年5种疾病发病率比较B.10个年龄组患病率比较

C.身高和患病率的关系分析D.描述O型血者血红蛋白含量分布

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2页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26页共8页

18.下列有关配对设计的差值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简称配对t检验)与成

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简称成组t检验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对于配对设计的资料,如果作成组t检验,不但不合理,而且平均起来统计效率降低

B.成组设计的资料用配对t检验起来可以提高统计效率

C.成组设计的资料,无法用配对t检验

D.作配对或成组t检验,应根据原始资料的统计设计类型而定

19.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I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是()

A.把XI和X2综合从小到大排序B.分别按XI和X2从小到大排序

C.把XI和X2的差数从小到大排序D.把XI和X2的差数的绝对值从小到大排序

20.作某疫苗的效果观察,欲用“双盲”试验,所谓“双盲”即()

A.试验组接受疫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

B.观察者和试验对象都不知道谁接受疫苗谁接受安慰剂

C.两组试验对象都不知道自己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

D.以上都不是

21.在直线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b的绝对值越大()

A.所绘制散点越靠近回归线B.所绘制散点越远离回归线

C.回归线对x轴越平坦D.回归线对x轴越陡

22.四格表如有一个实际数为0,贝I")

A.不能作校正于检验B.必须用校正%2检验

C.还不能决定是否可作好检验D.肯定可作校正好检验

23.估计样本含量的容许误差是指()

A.样本统计量值之差B.总体参数值之差

C.测量误差D.样本统计量值和所估计的总体参数值之差

24.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A.随机化、双盲法、设置对照B.重复、随机化、配对

C.齐同、均衡、随机化D.随机化、重复、对照、均衡

25.下列关于生存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存率指病人经历k个单位时段后仍存活的概率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27页共8页

B.生存率即累积生存概率

C.生存率表示年初人口往后活满一年的机会大小

D.k年生存概率通常不小于k年生存率

26.对于同一研究课题,在不同的文献中见到不同的报道结果,现欲获得一综合性结论,应

当选用()

A.析因分析B.相关分析C.meta分析D.非参数检验

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3页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28页共8页

27.对于环境污染物发生生物放大作用的条件,描述错误的是()A.环境化学物易为各种

生物体吸收

B,进入生物体的环境化学物容易分解和排泄

c.污染物在生物体内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其造成致命性损害

D,生物放大可以通过食物链进行

28.下列哪种紫外线辐射与维生素D合成有关()

A.UVAB.UVCC.UVID.UVB

29.我国提出清洁空气中,重、轻离子的比值比应()

A.小于50B.51—100C.101-150D.>300

30.水体富营养化与下列哪项污染有关()

A.化学农药B.汞、镉等重金属

C.氮、磷等矿物质D.放射性废弃物

31.亚硝酸盐中毒最典型症状为()

A.恶心呕吐B.心律不齐C.头晕D,紫绢

32.下述哪项不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

A.多发生于夏秋季节B.地区性明显C.潜伏期短D.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33.控制粉尘危害的最根本措施是()

A.加强宣传教育B.落实防尘管理制度

C.用工程技术减低或消除粉尘危害D.维护管理防尘设备

34.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不包括()

A.接触明确的致癌因素B.潜伏期较长

C.有一定的好发部位D.有一定的病理类型

35.慢性汞中毒的典型表现之一是()

A.口腔炎B.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

C.外周神经炎D.脑水肿

36.人耳能够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20Hz-2000HzB.20Hz-5000Hz

C.20Hz-10000HzD.20Hz-20000Hz

37.制定化学毒物卫生标准最重要的毒性参考指标是()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29页共8页

A.LD50B.LDoC.LDiooD.LOAEL或NOAEL

38.下列哪种类型不属于对以DNA为靶位的诱变()

A.烷化剂作用

B.碱基类似物取代作用

C.嵌入剂作用

D.对DNA合成酶系的破坏作用

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4页

二、名词解释(英文名词请先译为中文,再进行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30页共8页

1.双向队列研究

2.伤残调整寿命年

3.Powerofatest

4.Paireddesign

5.Negativecorrelation

6.晚发型矽肺

7.Iodinedeficiencydisorders

8.Foodsafety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31页共8页

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5页

三、问答/论述题(共5题,共66分。)

1.试述诊断试验的评价方法。(12分)

2.试述流行病学研究的分类.(12分)

3.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和t分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0分)

4.什么是矽肺?其主要病理改变、X线胸片表现及其并发症有哪些?(16分)

5.试述转基因食品的分类、优势及其安全问题。(16分)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32页共8页

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6页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33页共8页

四、分析计算题(共3题,每题14分,共42分。)

1.请设计一份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调查表。

2.某实验室实验员分别用乳胶凝集法和免疫荧光法对58名可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

中抗核抗体进行测定,结果见下表,并利用好检验得出*=4.028,尸<0.05。因此,该实验员

认为利用乳胶凝集法检测出的阳性率高于免疫荧光法,乳胶凝胶法更为敏感。请你从研究设

计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认为该实验员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如果你认为不正确,请写

出正确的方法(只须写出步骤即可)。

检测结果乳胶凝胶法免疫荧光法

阳性2313

阴性3545

检测阳性率(%)39.722.4

3.从某地20岁男青年中随机抽查120名,根据他们的身高和体重测量结果计算均数和标

准差,算得身高为(166.06±4.95)厘米,体重为(53.72±4.47)公斤。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适当统计指标直观判断两者离散程度的大小。

(2)该地区全部20岁男青年的平均身高是多少(P=0.95)?

(3)从该地区任抽一名20岁男青年,测得他的体重为70公斤,问能否怀疑他的体重异常

(.P

=0.99)?

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