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程标准】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一、对外开放⑴目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⑵实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⑶基础:独立自主社会主义国家⑷原则:平等互利二、经济特区的创办1.创办:⑴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深圳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⑵88年,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2.特殊政策: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⑴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⑵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⑶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3.影响:①特区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②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特点: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三、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沿海开放城市⑴开放:84年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⑵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2。沿海经济开放区⑴开放:85~92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⑵意义: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对促进本地区发展,带动内地开发产生深远影响。3.经济技术开发区⑴建立: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⑵特点:①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②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③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四、对外开放的新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条件:上海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独特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科技人才优势等。1。目的:⑴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⑵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⑶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2.时间:1990年,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3.意义: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五、对外开放格局⑴基本过程:80年代: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地;90年代:以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为重点;21世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⑵初步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